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高中历史教案优秀范文大全

安卓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课内容在课标中十分重要,是学生了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重要课目。必修1第三单元已经介绍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与西方的差异性。本课内容与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也联系紧密,体现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高中历史教案优秀范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共同纲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概况,政协的作用和职能、民主派参政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处理少数民族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能力目标:通过新中国成立的一系列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文字、图片、影视等),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对比,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注重文史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

  2、运用历史比较法,引导学生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区别。

  3、运用调查访问法,充分调动学生课外资源,与课内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建议学生去采访身边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了解他们参政的方式与途径;通过本校少数民族学生景象访问调查,了解我们身边少数民族自治区划制度实施情况。

  4、借助问题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课本知识与课外经验相结合。通过生生合作,师生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表各自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学习和视频播放,感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2、通过对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历史和现实要求的必然结果;把握新中国建立以来民主建设发展的基本脉络,展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美好前景;培养学生追求民主的科学精神和为国家民主制度建设而努力的历史责任

  二、教材分析

  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位于教材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二十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本课主要讲授的内容是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教材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分别向大家介绍了三项政治制度的渊源和发展,对于我们加深对国情的认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将有积极的意义。伴随着开国大典新中国诞生了,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有两项:一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建设人民民主政权的经济基础;二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

  学情分析

  本科内容理论性较强,大部分同学对本课内容部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和现实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2、三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内容和意义,充分认识到它们所具有的中国特色

  五、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讲述法和问答法

  教学用具:教材和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2分钟) 1.投影“关注2008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委员”、“参加全国十一届人大农民工代表胡小燕、中科院院士钟南山”、“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图片。

  2.设问:请问两会是指什么会议?上述图片体现了我国哪些民主政治政治制度?

  3.导入新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学生阅读后回答 联系时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2分钟) 1.播放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录象片断。

  2.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3.【合作探究1】

  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

  阅读材料后回答:

  (1)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来说,“究竟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

  (2)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我国的政党制度又有什么特点?

  ? 1.从录象中提取有关政治协商会议会议的有效信息。(概括会议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2.阅读材料,小组讨论,比较中西方的政党制度,认识中国政党的特色。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文字、影视等),以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的能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6分钟) 1.播放全国一届人大会议召开的录象片断,要求学生思考人民代表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2.解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概念。

  3.【合作探究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摘录(1954年)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

  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

  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

  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高中历史教案优秀范文二

  【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叙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民主制度建立的背景与民主制度框架的构建,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内涵及体现的特点。理解建国之初的政治建设为中国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史实,在政治、地理课知道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基础知识。

  认知水平:在初中历史政治学习的基础上,高一学生通过前期历史学习,已具备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方法:高一学生具备初步的归纳、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建立及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过程,掌握概括与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习史料、观察图片、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为学生提供问题情景,掌握感悟历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再现新中国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等场面,提供各项制度建立时不同阶层人民的心情与感受,学生认识中国政治制度的民主广泛性,感悟理解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

  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过程

  【教学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民主政治特色

  【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讲授”结合

  【媒体使用】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出示陈逸飞的油画《占领总统府》

  这幅画有什么寓意?

  生:“青天白日”旗被扔在地上,总统削去了,意味着国民党垮台了,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了,一个旧政权被推翻了。即将升起的红旗,意味着新政权即将诞生了。

  【探索新知】

  师:新政权到底“新”在哪里?这得从新中国的筹建开始说起。早在1948年4月30日,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中共中央就发出了“五一”号召,号召各党派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迅速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大计,筹建新中国。出示毛泽东给宋庆龄的亲笔信、毛泽东在火车站接宋庆龄、毛泽东在西苑机场迎接各界人士照片。

  生:观看图片

  师:出示新政协开会的照片,及《共同纲领》的引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代表们一致同意把这个新国家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家的性质是: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民主阶级不仅包括工人、农民阶级,还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共同纲领对新中国的性质做出了具体规定,所以它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生:观看图片,阅读引文。

  师:大会还决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出示五星红旗。五星红旗的含义是什么?

  生:红色代表革命,五星中的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周围的四颗小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四大阶级,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师:毛泽东后来解释说,五星代表中国人民的大团结。大会还决定将北平定为新中国的首都,并改名为北京。《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还选举了新中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出示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名单。出示政务院构成人员名单。

  EMBED PowerPoint.Slide.8

  生:阅读,分析

  师:以上材料体现出新政权有何特点?

  生:体现了新政权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它具有广泛的人民性。

  师:这次大会不仅规定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还对新政权的组织形式做了具体规定。出示《共同纲领》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

  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生:阅读引文材料

  师:《共同纲领》的这项规定,反映新中国创建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生:人民代表大会制。

  师: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先观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生:观看视频。

  师:出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第三章规定。出示英美选民资格的规定与正在投票的中国女工邮票和选民证图片,引导学生阅读图文,进行简单对比。思考它们体现中国民主政治有何特点?

  生:广泛性、平等性

  师:出示人民代表大会制示意图。(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具有什么特点?

  生:“双重委托”“双重监督”

  师:出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材料

  生:分析材料

  师:出示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机构图,这种“议行合一”的动作机制有何特点?

  生:高效快捷,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生:高效快捷

  师: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一项根本政治制度。新中国还有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那就是新中国的政党制度。出示新政协的662名代表构成图。你从代表构成图中看到了些什么?从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读图,回答。

  师:这种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党制度既不同于苏联的一党制,更不同于英美的两党制,法国的多党制,对此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有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高中历史教案优秀范文三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提高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结合对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学习,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人民政协的召开

  (1) 历史背景:①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②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召开,成立筹备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起草共同纲领,拟定政府方针,全面展开筹建新中国政权工作。

  (2) 主要内容:①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③大会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④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⑴、背景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主党派通过议会斗争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救国方案失败。

  (2)民主党派与中共并肩战斗,在中共领导下,共同创建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⑵、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1)标志: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2)作用:在团结各阶层、各阶级力量,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地位及基本任务

  (1)地位:参政党

  (2)基本任务: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通过政协这个组织,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亲密合作,协商议政。

  ⑷、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新发展

  (1)原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为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中共发展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标志: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标志着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创立的原因

  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召开:1954年9月,北京。

  (2)主要内容:①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大会根据宪法的规定,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意义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它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这是新中国第—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宪法的颁布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历史意义

  ①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为加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随着历史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建立的原因

  (1)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

  (2)旧中国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以及政府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比较落后。

  (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2.建立过程

  (1)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载入1954年宪法。

  (3)中国省级民族自治区共有5个。内蒙古自治区是最早建立的,成立于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相继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西藏自治区于1965年成立。

  3.建立和完善的意义.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的制度。

  (2)它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高中历史教案优秀范文大全相关文章:

1.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高中历史教案范文

2.七年级历史祖国统一大业历史教案优秀范文合集

3.高中历史百家争鸣教案优秀范文

4.高中政治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范文大全

5.历史夏商王朝统治教案优秀范文大全

6.高中政治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教案范文大全合集

7.七年级历史开元盛世教案优秀范文大全

8.历代历史教案历史的演变性经典范文大全

9.社会历史的主体政治上教案范文合集

10.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高中政治教案范文大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