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关于端午节活动的优秀班会教案

安卓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端午节活动的优秀班会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端午节活动的优秀班会教案1

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活动准备:

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朋友们说说老师应该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__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活动的优秀班会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发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或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鸭蛋、粽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儿自由讨论,说说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经常看见大人包粽子、吃粽子,这是为了什么?

介绍端午节来历的'传说。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或幼儿用书,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

龙舟是什么样的?人们在怎样划龙舟的?一边划龙舟还做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绿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来的?

你吃过粽子吗?你吃过什么样的粽子?

3、教师介绍其他的有关的风俗习惯。

小结:端午节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

4、品尝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教学反思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对中班幼儿来说,还比较陌生。本活动开始时我先出示粽子,引出话题。接着通过观看卡通视频,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最后通过观看赛龙舟视频,感受赛龙舟时的紧张的气氛。屈原这个人物对于幼儿来说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个人物,所以我结合挂图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从而使幼儿产生对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课堂效果来看,幼儿对于古代的国与国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听的有点含糊。但是对故事的大致思想还是有一定的感受。幼儿都知道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整堂活动中幼儿还是比较投入的。在屈原这个人物介绍这一方面还是需要再加强改进。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并学习。

关于端午节活动的优秀班会教案3

主题: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班级:高一(4)班。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课,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向屈原学习,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端午节的一些资料,用于在班会课上交流。

活动过程:

1.学生交流对端午节的认识。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现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__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端午节的别称。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3.端午节举行的一些活动。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端午节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4.各地的端午节习俗。

﹝河北省﹞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东省﹞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省]

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5.总结

端午节最有意义地方在于她是中国唯一一个以纪念真实的历史人物而缘起并延续至今的节日,并且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大家知道,新中国以后的.法定节假日不用说了,都是以政治意义为背景的,即使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绝大部分是来源于气候节令的变化,其次是神话传说和地方鬼神祭祀,唯一这个传统大节端午节却是缘于并用来纪念一位南方的浪漫主义诗人的。

在中国,一些著名人物,几乎全是一些政治人物死后,被民间奉为神灵而祭祀的也不乏其例,但都还没达到以全国范围的节日活动来进行纪念的程度,而为什么战国时代的偏居南方经济落后地区的楚国的一位非主流(从当时和整个诗歌发展史来看)的以方言写作的诗人得以当此殊荣呢?而且请注意,他结束生命的方式也不是战国侠士般的慷慨悲歌、引颈自戕,而是更忧怨地、更阴柔地投水自尽。

中国的生命哲学里除了关乎荣誉、气节的危急关头,似乎对自杀的举动向来是争议多过理解的,一个推崇或“死谏”或“忍辱负重”的民族,为什么会对一个自杀的失意政治人物兼诗人的死倾注了如此多的同情和关爱?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节日是由民间自发兴起的。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有的。

能被民间自发纪念而生成节日的,几乎全与宗教有关,至于纪念一些伟大政治领袖或公益人物的节日则大都与政府或国际组织行为有关,如华盛顿、马丁路德金、南丁珂尔等。为什么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能够由民间自发地与一个节日紧紧地联系起来了呢?

关于端午节活动的优秀班会教案4

活动目的:

1、缅怀先人,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活动过程:

一、知识小竞赛。

1、端午节是哪一天?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

2、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 (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

3、端午节的活动项目有哪些? (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二、请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三、大家说说怎包粽子?

亲历感悟:

【教师】:

我认为本次活动主题鲜明,通过知识小竞赛、师生讨论交流、游戏活动、作品展示,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与价值。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既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也符合我校对学生进行“欣赏性德育模式”的培育要求。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习俗。可是,就在2007年,韩国已经提前申请了端午节为东南亚文化遗产保护,这可给了我们极大的警示:各类中小学校应该多举行这样的主题活动,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习俗,让它们代代相传!

【学生】:

这是我第一次学包粽子,觉得特别新鲜,同学们也异常兴奋。大家都激动得跃跃欲试,齐齐望着社区的阿姨,就等她这老师发号施令:第一步将粽叶卷成三角形状,底部要严实合缝,不可留出小口。可是我卷来卷去卷不好,终于卷到无缝的要求,谁知手一动,好不容易卷好的形状又散架了,唉,重新来过。看看我的同伴们,也都在向“无缝粽叶”的最高目标行进,再看看社区的阿姨,却早已在教如何放糯米了。

包粽子最难过的一关恐怕就是这个“包”字,如何将米包住不漏出来,还要将粽子包成漂亮的立体三角形,这可是一门学问,在场的许多人就是倒在了这一个坎上啊,不少同学直到最后结束还是没有包出标准的立体三角粽,包啊、包啊、包出的都是被我们班主任戏称为“三明治” 的平面三角粽子。忙碌了半天,尽管到下课我也没有包出一个真正合格的“三角棕”,但我依然觉得这节课过的特别充实。因为:它让我更深一步地感受到了屈原炽热的爱国情怀,也激扬着我的爱国热情;它也让我更深切地懂得了做一件事(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事)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道理,启示我在学习上更应该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所收获。

关于端午节活动的优秀班会教案5

主题: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班级:高一(4)班。

活动目的:

通过班会课,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向屈原学习,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端午节的一些资料,用于在班会课上交流。

活动过程:

1、学生交流对端午节的认识。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现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__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端午节的别称。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3、端午节举行的一些活动。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端午节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4、各地的端午节习俗。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东省]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省]

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5、总结

端午节最有意义地方在于她是中国唯一一个以纪念真实的历史人物而缘起并延续至今的节日,并且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大家知道,新中国以后的法定节假日不用说了,都是以政治意义为背景的,即使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绝大部分是来源于气候节令的变化,其次是神话传说和地方鬼神祭祀,唯一这个传统大节端午节却是缘于并用来纪念一位南方的浪漫主义诗人的。

在中国,一些著名人物,几乎全是一些政治人物死后,被民间奉为神灵而祭祀的也不乏其例,但都还没达到以全国范围的节日活动来进行纪念的程度,而为什么战国时代的偏居南方经济落后地区的楚国的一位非主流(从当时和整个诗歌发展史来看)的以方言写作的诗人得以当此殊荣呢?而且请注意,他结束生命的方式也不是战国侠士般的慷慨悲歌、引颈自戕,而是更忧怨地、更阴柔地投水自尽。

中国的生命哲学里除了关乎荣誉、气节的危急关头,似乎对自杀的举动向来是争议多过理解的,一个推崇或“死谏”或“忍辱负重”的民族,为什么会对一个自杀的失意政治人物兼诗人的死倾注了如此多的同情和关爱?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节日是由民间自发兴起的。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有的。

能被民间自发纪念而生成节日的,几乎全与宗教有关,至于纪念一些伟大政治领袖或公益人物的节日则大都与政府或国际组织行为有关,如华盛顿、马丁路德金、南丁珂尔等。为什么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能够由民间自发地与一个节日紧紧地联系起来了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