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推出的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近日热播,成为现象级的社会话题。从《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巡视利剑》,到如今的《国家监察》,“纪委出品,必属精品”已成共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国家监察》的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国家监察》专题片观后感【篇1】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小问题、小错误不重视不解决终会酿成大问题、大错误。为促进项目职工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学习认知,1月17日,中建二局二公司辉煌时代大厦项目部组织全体职工观看学习《国家监察》专题片。
观看影片前,项目书记杨昌龙首先将大家集中在一起,明确学习要求,突出问题导向,号召全体人员牢牢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监察实现全覆盖,全面推进监察体制改革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作为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应当旗帜鲜明讲政治守纪律,明确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助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随后,他组织大家集体观看《国家监察》专题片第一集—擘画蓝图。
影片中一个个鲜活真实的案例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展现在项目职工的眼前,项目职工在认真观看的过程中陷入思考,当看到有领导干部因一己之私而欲望膨胀,把党和人民赋予的公权力用于谋取私利而损害公众利益时,不少职工感到愤慨并为其唏嘘不已。
观影结束后,项目书记杨昌龙做了总结讲话。他指出,学习思考是落实执行的前提,项目全体职工要认真领会《国家监察》专题片中的警示教育,坚决维护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同时深刻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他要求全体职工把准方向、坚定信念做到以下四点,一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反腐败斗争继续推进;二是做到三省吾身警钟长鸣,推动不敢腐的震慑效应不断放大;三是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自觉将“负责、守责、尽责”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项工作中。
《国家监察》专题片观后感【篇2】
反腐倡廉是加强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反腐倡廉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学习,本人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层领导干部,只有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时刻牢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才能葆住纯洁本色,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清清白白做人,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才能保证教育事业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
一是加强学习,坚定信念。纵观任何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无不是放松了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所致。腐败分子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就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金钱、名利的诱惑下,放弃了对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出现了“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钱财,不讲原则”的不良信念。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自己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大力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结合分管工作,大力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警省能力,不断增强新时期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是以案为鉴,廉洁自律。在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本人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观看了程维高等一些反面案例警示教育片,思想受到极大震撼。我深刻认识到,领导干部一旦贪欲膨胀、利欲熏心,就会丧失理想信念,在金钱面前打败仗;一旦追逐名利、捞取功名,就会导致急功近利,贻误事业的发展;一旦恃权轻法、心存侥幸,就会触犯法律受到制裁,最终变成人民的罪人。这些反面的案例也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层领导干部,应该时刻牢记一个领导干部的标准,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廉洁自律、洁身自好。
三是多做实事,乐于奉献。学校的向心力表现在每个教职工的奉献精神上,每一名教职工也希望学校的发展,自己有不断的长进,并视之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因此要激发教职工自觉的工作热情,让教职工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的释放出自己的创新能力。我们每个人要积极提高自身履行职责的能力,敬业爱岗,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做到正确的认识自己,真诚的对待他人,认真的对待工作,公平的对待管理。表现出做人的人格魅力,以此来激励自己,影响他人,共同进取。
做好本职工作依法执教、教好书、育好人,完成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各项任务是自已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表现。认真执行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克己奉公,廉洁自律,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实践“三个代表”,为国为民多做事、做好事
《国家监察》专题片观后感【篇3】
观看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五集纪实专题片《国家监察》后,我深切感受到监察体制改革后重拳反腐取得的成效。片中这些被查处的典型案例,充分展现了监察体制改革后党中央加强对公权力全面监督,让监督无空白、无死角的决心。
在当前监督体制改革落地落实,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作为派驻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完善自我监督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派”的权威、“驻”的优势和“管”的力度,把“严”落实在工作中的每个领域、每个角落。
《国家监察》专题片观后感【篇4】
中铁二十局四公司洛阳基地组织全体职工开展2020年第一次“每月一课”廉洁教育学习,观看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第一集《擘画蓝图》。
《国家监察》专题片,全景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自我革命的勇气,谋划、领导、推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探索走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自我监督有效途径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
观看后,党委副书记胡晓艳提出要求:全体职工要深刻理解国家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踏踏实实地做好基地各项工作。
《国家监察》专题片观后感【篇5】
王晓光“茅台往下水道倒也倒不尽”,赖小民“两亿赃款堆于家”,秦光荣建1600平方米的“秦家大院”……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披露的案件细节,令人瞠目结舌,引发社会热议。不过,作为“年度反腐大片”,里面可不是仅有“奇葩”案情。片中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以案促改、推动建章立制等相关内容,更值得关注和深思。
专题片介绍,针对王晓光案发现的“茅台乱象”,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牵头,在全国深入开展利用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治理。贵州部署专项整治,查处以茅台酒谋取私利等问题167起、处理180人。针对赖小民案中暴露出的华融公司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纪检部门难以履职、监督严重缺失的状况,向15家中管金融企业派驻纪检监察组,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直接领导,大大增强监督的权威性独立性。改革前几年,15家金融企业移送司法的案件总共只有10起,而改革不到一年,已经移送近20起。针对挪用扶贫款88万的女乡长冯莹盈案,四川在全省21个地市州开展清卡行动,督促相关部门将所有扶贫补贴用一张社保卡统一发放,推动建立大数据平台,让扶贫资金数据在阳光下运行。几乎每一个案件,专题片在揭露案情的同时,都进行了深刻剖析,反思导致腐败问题的根源所在,并介绍了以案促改的具体措施。
代价不能白付,覆辙不能重蹈。要从案件中发现管理漏洞,推动相关党组织不断完善制度,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这也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初心所在,即把增强对公权力和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有效性作为着力点。如果不强化监督,只办案,案子永远办不完。从案件中找到和发现以往监督的薄弱点,对症下药,补齐短板,严格日常监督,才能不断增强监督的针对性有效性,防止一般违纪违法发展成严重违纪违法甚至违法犯罪,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在专题片《国家监察》中,无论是在中管高校进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明确学校纪委接受学校党委和党组织关系所在地地方纪委双重领导,还是贵州省监委设立驻茅台集团监察专员办公室,无锡市纪委向市属公立医院直接委派纪委书记、建议建设阳光采购平台等,都反映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改进和强化监督作为以案促改的重要任务,以监督的强化落实抓早抓小、源头治理,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防止“奇葩”案情再次重演。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通过查办案件,促进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正是一体推进“三不”的重要举措。专题片《国家监察》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展示出一案一总结、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的丰富实践成果,也昭示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继续深化以案促改、推进标本兼治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