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是自学形式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前导,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它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良性行为,又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然而现在有的学生很少主动地看书,老师布置回家读书的作业,对于他们来说等于没有作业;还有的学生面对预习,就拿出了工具书,把内容往书上一抄就了事,还有的甚至上课时直接拿出来用,很少会有学生真正去预习,即使预习了,也是抄来的。那么,如何加强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真正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呢?
一、指导预习的方法
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预习要求,下面我就分别说一说低、中、高年级的预习:
(一)低年级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
1、 要“确立预习任务,指导学生预习方法”。低年级的孩子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根本不会预习,因此就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依据第一学段的课程标准要求,确立预习的主要任务是: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并划出词语。拼读圈画出的生字,读准字音,看清笔顺,想想记忆字形的方法。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我在教一年级时,是这样做的:我把这些预习任务打成小纸条,每生一份,要求孩子们贴到语文书的第一页,每次预习按照要求一步一步预习。要想帮助孩子们理清预习的步骤和达到的要求,我还专门利用2—3节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比如:预习要求中的“联想记忆字形的方法”,首先,就要带领同学们整理我们学过了哪些记忆字形的方法。有加一加、减一减、换
部件、比一比、组词法、猜谜语等,再来观察不同的字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识记,有的孩子在预习时就记下了好几种识字方法。然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预习提示进行预习,在自主预习几次后,学生就可以脱离预习提示进行预习了。
2、提高预习效率,测评学生预习效果。我根据每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了相对应的学习指南,分为基础展示(字词)、能力拓展(阅读)、积累运用(综合实践)三个板块,用基础展示部分的习题测评方式学生自己检测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再依据能力拓展部分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来进行思考。大大提高了预习的效率,而且也使一直困扰大家的预习检查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3、教会学生看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预习的最高境界是学生自己会读书、会学习。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看书,从二年级开始,指导学生看书后习题中的问题,有的是对字义的理解,有的是对课文内容提出的思考问题,有的是鼓励学生查找资料等,让孩子们带着问题来读书。一段时间之后,在预习时,抓住课文中的课后习题提出的问题来帮助自己预习,就已经成为孩子们的预习习惯。
(二)中年级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
我觉得我们中年级应该分这几步来进行: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简要了解课文内容,做到读得正确,流利。
2、通读课文。用笔画出不理解的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等。借助字典或联系课文中的句子进行理解。
3、再读课文。根据课后思考题,边读边想。做到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
4、细读课文。先细读每个自然段,再想想段写段之间的内存联系,同时还要全盘考虑全篇课文既可理出每小段的主要内容也可能基本了解全文的梗概。在这一步的预习中要做到预习时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5、勇于质疑。在以上预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在书中画出或记下来。在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注意听讲。如还不懂,可以通过质疑来解决。
(三)高年级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
高段语文课文篇幅较长,学生只有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才能保证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一般的做法有两种:一是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作业内容可以是:
(1)读课文,关注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做上记号;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试着分段并概括段意。
另一种则是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预习。由于是高年级的学生了,所以应该让学生们人手有一本预习本。学生可以将他们的预习成果记在预习本上,有对词语的理解,对课文重点句的理解,有分段和段意。课堂上,学生的预习本都打开着,他们将老师的讲解,板书也记录在本子上。这样,课后复习起来就比较方便了。
二、检查预习的做法
检查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是预习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叶圣陶先生就说过这样一句话"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检查必须认真。"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预习习惯的养成,自学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检查预习。检查预习情况的形式是多样的:有时是课前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教学进程,有时是课中检查,也就是课堂上围绕解决预习提纲的问题而展开教学,具体采用以下方式:
1、让各小组长在课前检查学生的课本和预习笔记,了解动手情况。
2、教师可以提问题,让学生回答,了解理解情况。
3、让学生提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了解思维情况。
4、听写字词,了解生字学习情况等等。
5、采用测试的方式进行检查的。比如:在学习某课时,我一改以往前做法不出示预习提纲,而是要求学生自己预习,但我明确告诉学生,明天新课之前,要进行测试,测试的题目跟书上课后习题中的问题类似。从学生的测试情况我可以检查学生是否有预习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针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展开教学,采用这种方法来检查预习,我觉得这样做有一定的导向性也就是一定要把课后题弄明白,也可以减轻教师一些负担。
总之,课前预习是上好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指导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预习,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指导预习的方法
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预习要求,下面我就分别说一说低、中、高年级的预习:
(一)低年级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
1、 要“确立预习任务,指导学生预习方法”。低年级的孩子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根本不会预习,因此就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依据第一学段的课程标准要求,确立预习的主要任务是: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并划出词语。拼读圈画出的生字,读准字音,看清笔顺,想想记忆字形的方法。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我在教一年级时,是这样做的:我把这些预习任务打成小纸条,每生一份,要求孩子们贴到语文书的第一页,每次预习按照要求一步一步预习。要想帮助孩子们理清预习的步骤和达到的要求,我还专门利用2—3节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比如:预习要求中的“联想记忆字形的方法”,首先,就要带领同学们整理我们学过了哪些记忆字形的方法。有加一加、减一减、换
部件、比一比、组词法、猜谜语等,再来观察不同的字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识记,有的孩子在预习时就记下了好几种识字方法。然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预习提示进行预习,在自主预习几次后,学生就可以脱离预习提示进行预习了。
2、提高预习效率,测评学生预习效果。我根据每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了相对应的学习指南,分为基础展示(字词)、能力拓展(阅读)、积累运用(综合实践)三个板块,用基础展示部分的习题测评方式学生自己检测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再依据能力拓展部分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来进行思考。大大提高了预习的效率,而且也使一直困扰大家的预习检查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3、教会学生看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预习的最高境界是学生自己会读书、会学习。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看书,从二年级开始,指导学生看书后习题中的问题,有的是对字义的理解,有的是对课文内容提出的思考问题,有的是鼓励学生查找资料等,让孩子们带着问题来读书。一段时间之后,在预习时,抓住课文中的课后习题提出的问题来帮助自己预习,就已经成为孩子们的预习习惯。
(二)中年级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
我觉得我们中年级应该分这几步来进行: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简要了解课文内容,做到读得正确,流利。
2、通读课文。用笔画出不理解的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等。借助字典或联系课文中的句子进行理解。
3、再读课文。根据课后思考题,边读边想。做到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
4、细读课文。先细读每个自然段,再想想段写段之间的内存联系,同时还要全盘考虑全篇课文既可理出每小段的主要内容也可能基本了解全文的梗概。在这一步的预习中要做到预习时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5、勇于质疑。在以上预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在书中画出或记下来。在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注意听讲。如还不懂,可以通过质疑来解决。
(三)高年级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
高段语文课文篇幅较长,学生只有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才能保证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一般的做法有两种:一是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作业内容可以是:
(1)读课文,关注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做上记号;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试着分段并概括段意。
另一种则是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预习。由于是高年级的学生了,所以应该让学生们人手有一本预习本。学生可以将他们的预习成果记在预习本上,有对词语的理解,对课文重点句的理解,有分段和段意。课堂上,学生的预习本都打开着,他们将老师的讲解,板书也记录在本子上。这样,课后复习起来就比较方便了。
二、检查预习的做法
检查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是预习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叶圣陶先生就说过这样一句话"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检查必须认真。"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预习习惯的养成,自学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检查预习。检查预习情况的形式是多样的:有时是课前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教学进程,有时是课中检查,也就是课堂上围绕解决预习提纲的问题而展开教学,具体采用以下方式:
1、让各小组长在课前检查学生的课本和预习笔记,了解动手情况。
2、教师可以提问题,让学生回答,了解理解情况。
3、让学生提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了解思维情况。
4、听写字词,了解生字学习情况等等。
5、采用测试的方式进行检查的。比如:在学习某课时,我一改以往前做法不出示预习提纲,而是要求学生自己预习,但我明确告诉学生,明天新课之前,要进行测试,测试的题目跟书上课后习题中的问题类似。从学生的测试情况我可以检查学生是否有预习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针对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展开教学,采用这种方法来检查预习,我觉得这样做有一定的导向性也就是一定要把课后题弄明白,也可以减轻教师一些负担。
总之,课前预习是上好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指导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预习,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怎样有效预习
课前预习是自学形式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前导,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它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良性行为,又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然而现在有的学生很少主动地看书,老师布置回家读书的作业,对于他们来说等于没有作业;。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怎样有效预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怎样有效预习文档下载网址链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数学课前预习的六大技巧
下一篇:高中生如何有效的预习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