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双春年要注意这3点一览
春”在传统文化中,有“春心荡漾”的意思,代表着旺盛的“桃花运”。为此关于罕见的双春年一些注意要点你们了解多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3年双春年要注意这3点一览,欢迎参阅。
双春年要注意这3点
1.看待“双春年”不能抱着迷信思想,正确的认知是把它当作一种自然现象,因为它的的确确普遍存在,比如过去十年当中,2012年、2014年、2017年、2020年,再加上即将到来的2023年,这些年份都是“双春年”,大家也似乎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妥。
2.所谓“双春年”并不是古人的说法,极有可能是近代民间炮制的概念。如同2008年的婚育热潮一样,有人认为2008年的二十四气节没有立春,导致他们不愿意结婚,但已婚的夫妇都抢着生孩子,甚至月份不到都要开刀抱,为的就是能生一个奥运宝宝。这些民间江湖术士的思维真是漏洞百出,没有立春的年份不能结婚,难道适合生孩子吗?
3.谣言的兴起很简单。类似“双春年”“无春年”是寡妇年的说法,完全是一种披着民俗外衣的谣言,制造这种谣言的手段往往十分低端。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一对青年男女到了适婚年龄。女方要催着男方结婚,男方却不想结婚。如果赶巧当年是“双春年”的话,为了达到目的,男方完全可以编一个“顺口溜”吓唬女方说“一年两个春,寡妇遍地分”,换做谁听到这句话,心里也不是滋味,明知道是假的,但也只能顺从。
双春年有什么讲究
双春年就是一年中有两个“春”,春指的是“立春”节气。“双”是大数,我国传统习俗认为好事成双、双喜临门、逢双见喜,新人结婚则是“成双成对”的,为了夫妻之间好好过日子,以后幸福美满,老一辈会专门找懂的人算结婚吉日,通常都会选择有立春的年份来选择结婚,意味着好运和幸福。在有的地方风俗认为,如果新人在双春年结婚,新人会和睦幸福,生子多,幸福多。 但在某些地方情况恰恰相反,认为一年有两春,婚姻不顺,因为双春有“二度春”之意,认为在这样的年份结婚会导致离婚和婚姻不幸福。
立春的风俗有哪些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2、送春
立春这天,民间艺人会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各户,谓之“送春”。也有的地方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
3、贴宜春字画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
4、籍田礼
古代在立春日举行的籍田礼,籍田的内容包涵有对地母的祈求。在籍田仪式后聚饮,这是后世“团拜”和“贺年”的一种雏型的仪俗。
5、糊春牛
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政府(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收”;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即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6、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
7、吃春饼、春卷
立春这一天,潮汕民间还有吃春饼、春卷一俗。据《四时宝鉴》说:“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盘。”春饼是以
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以豆芽、韭黄、粉丝等炒成的合菜作馅儿包着食用。春饼的特点是薄而软,形状根据各人的喜好可大可小。
8、咬春
立春这一日,中国民间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叫做咬春。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老北京人讲究时令吃食,立春这天要吃春饼,吃春饼就是咬春,也有叫吃春盘的,这一日从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那时候,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
9、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
10、戴春鸡
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每年立春日,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撒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
2023年双春年要注意这3点
上一篇:2023年双春年是几月几日
下一篇:2023双春年什么意思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