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医院环境卫生工作计划

范文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医院环境卫生工作计划【精选5篇】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加强医德医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医院效能建设水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院环境卫生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医院环境卫生工作计划

医院环境卫生工作计划(精选篇1)

一、关于“推改革”

第一,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参合率和受益程度的提高问题,与前几年相比,新农合参合率提高不明显。各地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参合率,使新农合制度惠及更多的农民群众。要认真研究本地长期外出工作生活的农民对参合率带来的影响。其次,要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受益水平。今年,筹资水平提高达到130元/人?年,群众的受益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范围要扩大,质量要提高。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基金规范管理和信息化建设。

第二,逐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这是深化医院卫生体制改革的难题之一。今年初已经安排开展基本药物制度试点的县(市、区),务必按期启动,同时要做好宣传工作,设立宣传栏,将让利于民的情况公告老百姓,并努力将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延伸到村和社区站。国家、省、市、县将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后减少的收入给予补助。另外,按照国家要求,今年6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各地要抓紧推进第一批30%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实施,并及时总结完善,同时做好新增3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的准备工作。

第三,着力推进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卫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既要依靠各级政府加大投入,更要依靠卫生系统的自身努力。过去10年,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大型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财政投入较少,主要是通过医院自身努力,今天,我们仍然不能丢掉这个优良传统。近年来,在连续多年强化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国家、省加大了对县级医疗机构的投入,一些市、县政府也开始重视公立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但是,一些地方对医疗服务加快发展的认识不足,不清楚科学规划是建设发展的先导,不清楚如何寻求政策支持和利用社会资源。所以,包括公立医院在内的卫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需要我们上下联动,无论是国家安排项目还是单位立项项目,都要统筹好、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

第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各项任务关键是要落实到位,重要的是要抓出成效。均等化的效果,要通过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疾病控制和妇幼卫生等相关重要指标来体现。要高度重视妇幼卫生指标的改善,衡量妇幼保健工作最重要的是三个指标:一是婴幼儿死亡率,二是孕产妇死亡率,三是住院分娩率。同时也要科学有效地降低剖宫率。

第五,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根本目的是以改革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不断增加的需求。初步分析,公立医院改革有50余项目标任务,其中2/3的目标任务多数医院都在开展,当前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另外1/3的目标任务需要各医院结合实际,大胆探索。

二、关于“思发展”

目前,四川卫生最大、最根本的省情是“发展不足、发展滞后”。这一主要矛盾在医疗服务中集中表现为“三少三严重”。我重点谈谈“三少”:一是专业人员少。全省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的数量仅为全国平均值的2/3,仅是一些东部发达省市的1/2。医务人员尤其是县以上大型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严重超负荷。二是高水平医院少。按“每千人口配置1张三级医院床位和1.2张二甲医院床位”的要求,全省500张床以上床位的三级和二甲医院的个数和床位数仅为这个数字一半左右。全国三级医院占医院总数的6%,西部为5%,我省仅为4%;全国8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占医院总数的2.4%,西部为1.8%,我省仅为1.5%。三是住院床位少。2008年,我省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2.74张,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年来,我省县以上公立医院几乎全覆盖加床,个别医院病人实际用床达到设置床位数的3倍以上。

(一)对医院规模的重新认识。无论从人民群众需求,还是从医疗专业实践需要看,医院规模都显得十分重要。按服务人群量配置足够医疗资源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医院义不容辞的努力方向。没有规模就上不了水平,医生需要通过大量的、持续的临床实践来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诊疗技能,即见多识广。按国际惯例和去年省卫生厅出台的标准,结合卫生部的新要求,全省范围内每千人口应设置病床5张,其中市级以上医院1张,县级医疗机构1.5—1.8张,乡镇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1.5张,民营医疗机构等1张。县级及以上医院每床占用建筑面积应该达到75—100平米;县级以上医院病房内每床净使用面积应该达到8—12平方米;县级以上医院每千人应该配置医务人员4—6人。据此推算:500万人口的市(州),市级人民医院应该设置3000张床位(省级医院为其配置500张,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另设置1500张),建筑面积20—2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400亩左右。100万人口的大县(市),县级人民医院应该设置1000张床位(县级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另设置300—500张),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60—180亩。50万人口的县(市),县级人民医院应该设置500张床位(县级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另设置200—400张),建筑面积4万平米,占地80—90亩。在人群患病率较高,乡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县级以上医院的床位数需求还应进一步扩大。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的民族地区,由于绝大多数病人不可能到省州级医院就诊,吸引开设民营医院的可能性极小,每千人口县级医疗机构应该设置病床3—4张,乡镇卫生院应该设置1—2张。

(二)医院地理位置和功能布局。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快,随着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随着基层卫生体系的不断强化,随着人民群众对就医水平和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设置和布局的观念也需要与时俱进。医院位置一要考虑周边环境相对僻静,适合就医和疏散;二要考虑与商业区、闹市区和工业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不争交通要道等公共资源和防止交叉污染;三要考虑医疗服务人群远近结合,除城市中心的人群,还要考虑更大范围的服务人群;四要考虑尽量集中一地建设发展,避免长期多处办医,注重医院运行的节约化和规模化;五要考虑远离地震断裂带、山体滑坡、地势低凹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合理划分医院的功能区是保证医院建筑总体布局成功的关键。医院各部门的建筑布局要合理,能够科学地组织人流和物流,避免或减少医疗区、感染医疗区、清洁服务区、污染服务区的交叉感染;室内采光、色彩设计也要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象条件,使建筑物的朝向、间距、自然通风和院区绿化达到最佳程度,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坚持科学合理、留足用地的原则,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时,一定要考虑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三)医院规划建设的策略。策略之一:“着眼长远、总体规划”。加快医院发展建设,是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的重大民生工程,既可加快所在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城市改善规划布局,医院自身也可增强服务能力和造血能力,是一个群众、政府、医院多赢的战略。要坚持“长远规划、一次设计、分步到位”的原则,反对“短期规划、反复设计、修修拆拆”。要遵循布局合理、环境友好、安全方便、运行经济四项要求。要树立两个观念:一是床位和人员配置要足够,足够配置后的医院病床使用率应维持在70%左右,其余30%的空床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大量伤员紧急救治做准备,也为医务人员调休、进修提高做准备;二是医院是城镇的紧急避难场所,医院应在退后道路和其他建筑相当距离修建,医院主楼前后应有广场,应有一定量的绿化带,出入通不拥挤。要防止医院建设“临街夹皮沟建筑”和“一栋楼医院”。各级医院要尽快编制至少跨越20年的长远规划,制定今后5—10年分步实施的计划。

策略之二:“分步实施、多措并举”。增加土地是上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支持卫生建设项目的契机,努力向当地政府争取一块足够面积的土地来规划一个至少20年不落后的医院。在新的土地上建设发展医院,具有可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安全、建设快速、不影响业务、建设造价低等6个方面的好处。扩展空间是补充。对于初具规模、合理布局且已经达到按人口配置占地面积标准70%的医院,可向“周围”、“天上”、“地下”或综合考虑医院职工宿舍外迁来寻求规模和科学发展。两处办医是过渡。规模在800张床位以下的县级人民医院,原则上不应长期两处办医。医院新增土地后,财力不允许1—2年全部搬迁时,两处办医可以作为长短结合的过渡办法,但要尽量缩短过渡时间,可2年实现新增地修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后多方筹资修建二期工程,3—4年置换医院旧址土地和资产,完成第三期工程,争取在5年内实现一处办医。

策略之三:“多方筹资、群众工作”。具体来讲,资金保障要认真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一是争取国家项目支持;二是争取当地政府支持;三是拓展业务强化自身造血功能;四是必要时从银行贷款;五是采取资产置换。要认真做好医院职工思想工作,切实维护职工切身利益,更新职工上下班距离和医院宿舍应建在医院内的旧观念,尽力争取在外多增土地为职工修建宿舍和流动医务人员周转房。职工宿舍外迁时更应考虑多保护职工的个人利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年的快速发展、科学发展为我们树立了一面“规划先进、分步实施”的旗帜。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从闹市区整体搬迁为我们树立了“长远发展、舍近求远”的榜样。巴中市通江县人民医院在县郊新增115亩土地重新规划建设为我们树立了“抓住机遇、整合资源”的典型。

医院环境卫生工作计划(精选篇2)

关键词:新医改环境 卫生经济 问题分析

新医改环境下的医疗卫生经济的正常运行,不仅能够保证患者的利益,更能使医院市场化管理得到保证。而现行的医疗卫生经济中,会受到计划经济的观念的影响,使卫生经济中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财务内部审计不清等问题,因此必须要对经济体制进行不断地完善。

一、新医改环境卫生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一)卫生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在以往的卫生管理制度中,我国的卫生管理属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但是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革新,而推行新的卫生管理体制,而以往的体制和观念仍然对现有的经济体制具有一定的影响。现阶段的卫生经济中,卫生的管理体制出现很多的干预手段,使医院卫生管理中缺乏相应的自由性和主导权,更使医院无法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节,从而对医院的卫生运行效率以及服务管理水平都造成相应的阻碍。另外,我国部分医院中,未设有相应的激励制度或者激励制度不完善,造成医护人员工作死板、不到位,甚至部分医护人员缺乏责任心,造成较多的医疗纠纷事件,形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医院卫生管理体制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医院财务内部审计混乱

在现阶段的医疗卫生机构中,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对于财务管理工作重视度不够,常将其有所忽略,其认为只要财务部分负责审计和预算就可以实现医院财务经济的正常运行,无需进行干预;正是由于这种思想导致对财务部门的预算工作未能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同时对其监督也有一定的松懈,致使医院财务内部审混乱,经常出现财务管理的预算与医院实际所需有很大的差入的问题。新医改制度下,要求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财务预算需要运用零基预算的模式来进行预算医院所需,该预算模式包含的预算管理项目比较复杂,而且不同的管理项目具有不同的预算方式的计算方式和计算特点,给财务人员也造成一定的难度,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部分医院往往仅仅是采用这种预算模式,造成预算方式的单一化,不能如实的反应医疗卫生机构的具体情况使预算信息反应出现错误。另外,医疗卫生机构一直是进行单一的内部融资,融资途径有限且融资资金不足。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但是却未能满足人们对卫生服务的要求以及医疗事业的发展。目前国家开始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看病方,而对卫生管理建设投入的资金项目相对减少。

二、在新医改背景下医疗卫生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完善医疗卫生经济的制度

针对目前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需要加强预算的科学性的和实用性性。其中科学性预算的工作原则是:量入为出、收支兼管、不偏不倚;在预算管理体制中,需要将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的收支管理进行统筹兼顾,并纳入到该管理体制内。同时,需要建立相对应的财务预算管理机构,将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由此来制订详细的资金收支预算、分配计划、医院的效益统计等制度。结合并医院的相关规定和发展规划,并根据医院的收支情况制订本年度财务预算。确保与本年度的医疗收费准则、医疗器械和药品价格变动单、国家经济变动等问题相结合,使最终预算结果准确、可靠、实用。医院的每一个部门需要依据本年度财务资金预算标准来采购对应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在采购中禁止超出预算标准,所购买的医疗卫生物品或者器械必须在实际的医疗卫生服务必须要有一定的实用性因此,建立起一整套科学严谨的预算管理制度和实施标准,能够使资金得到合理的利用。

(二)加强财务内部审计管理

想要提高财务内部设计的管理,就必须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逐渐转换为财务内部审计新观念,做到与时俱进,特别要加强医院内部领导层对审计管理意识的提高和重视。其次是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意识以及财务操作的专业水平。建立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并不是多此一举,画蛇添足,而是对医院内部的各种项目的开支和预算作科学的评估和有效地控制;不仅有利于为医院的风险管理运行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使医院的风险发生率降到最低,同时也更有利于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因此,必须要重视财务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审计内部管理的操作方式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创新,应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并与建立相应的信息收集、传递系统,使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断地更加完善。医院应充分地利用计算机管理平时的审计工作,并对医院的财务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建立对应的数据模型。通过利用计算机管理财务数据,有助于合理地进行配置医院资源,进而提高医院财务审计的管理。

(三)加强对卫生经济的监督

为促进卫生经济的发展,就要对卫生经济进行合理的监控,可以利用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对医院费用进行合理的监督,随时掌握医院费用的支出情况。对此,医院可以利用一些费用软件,对一些纠纷事件进行设置自动提醒,加强管理。同时也可以在费用软件上根据医院的情况增设一些项目板块,使医院费用更加详细。其次还要对业务的操作进行监督,对业务操作的运行可以对医院的财务有全面的了解。接着,要建立医院的评估系统,并与利用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加强对医院各方面的评估,并实现评估的合理化和科学化;一方面能够对医院的运行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另一方面则能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更能提高医院员工的成本意识。

三、结束语

在新医改背景下,要加强医院的有效管理,使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向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转变,同时要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成本和效益意识,从整体上提高卫生经济的发展,使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发展,更能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_怡. 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 14(01):106-108.

[2]田淼淼. 中国西部地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效果评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015.34(03):90-91

医院环境卫生工作计划(精选篇3)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西太平洋地区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次日,日本时事社援引东京电力公司的消息说,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15时6分爆炸后释放大量核辐射造成重大二次灾害。2、3、4号机组全部发生核泄漏,并且至今依然在持续,给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环境及人民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核电本来是一种非常优质的发电能源,如今却给人类的生存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这引发了我们对城市现代化、高科技及健康城市的思考:当今世纪,健康理念已渗透到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力。我们如何在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发展现代城市的同时,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值得我们深思熟虑。

二、国内城市现代化的现状与压力

城市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结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转型加速,人口流动量大,生活方式迅速变化,影响人们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复杂。传染病防控任务依然繁重,因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疾病负担日趋加重,精神卫生问题也不容忽视。人们对卫生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健康受到了全社会空前的关注。如深圳医疗市场卫生资源总量相对短缺、高端医疗服务资源不足和低端医疗需求供给不足,市属医院常常人满为患,据统计,病床使用率高达95.6%,高峰时甚至超过110%,群众看病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健康城市的发展

WHO给健康城市的定义是:“健康城市应该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城市”,其更易理解的定义是:“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当今世界对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即城市不仅仅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效率的经济实体,更应该是能够改善人类健康的理想环境,是人类生活、呼吸、成长和愉悦生命的现实空间。建设健康城市,实质上是政府动员全体市民和社会组织共同致力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健康促进过程,是建立一个最适宜人类居住和创业的城市建设过程。

早在1978年,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召开了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会议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指出:推行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的战略目标的关键和基本途径。198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举行的《2000年健康的多伦多》研讨会,一个名为“超越卫生保健”的会议上提出了“健康城市” 的主张。加拿大多伦多市首先响应,随后,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经济发达城市均掀起了活跃的健康城市规划热潮,至此,世界开展了一个全新的公共卫生运动――健康促进。

中国的健康城市项目始于1993年8月在马尼拉召开的关于城市卫生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双边地区会议,先后把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嘉定区、重庆市渝中区、海口市、大连市、保定市确定为试点城市(区)。2003年10月,WHO西太区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了健康城市地区网络咨询会议,成立了健康城市联盟,苏州市被选为联盟的理事城市。卫生部陈竺部长在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出要“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健康城市活动”。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要建设健康城市,我国已掀起健康城市建设的新浪潮。深圳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一直起着“排头兵”的作用,近年来,为有效而积极地推动健康城市建设,深圳市卫生部门一直都在进行探索和实践,与政府多部门协作,探索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健康城市的细胞工程,研究和总结出“政府主导、卫生推动、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健康城市建设模式,从而使健康城市建设成为城市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四、以绿色医院的建设推动健康城市发展

深圳“十二五”规划中要求“必须把深圳质量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创造城市发展质量,加快特区一体化进程,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动低碳绿色发展,优化宜居宜业环境,突出海滨城市特色,提升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形象”。为了更好的建设健康城市,全面提升城市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提高城市卫生保健水平、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和健康教育水平,加快完成深圳市区域卫生规划目标,结合深圳卫生资源现状,加快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建设成了健康城市发展的必然的要求,而绿色医院建设既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所谓绿色医院就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医疗技术和绿色医院人文关怀为基石,以打造绿色医疗环境、具备绿色安全保障、实现绿色运行管理、提供绿色医疗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实现医疗环境“零污染”、医患关系“零距离”、医疗保障“零风险”为发展模式的现代医院。建设绿色医院与发展健康城市这两者是同步与共轨的关系。受人瞩目的深圳市滨海医院从筹建至今乃至可预见的未来均体现了绿色医院的理念,现以滨海医院建设为例,探讨健康城市之绿色医院的建设。

深圳市滨海医院是深圳市政府投资兴建定位为具有医、教、研和远程医疗功能的现代化、数字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选址在风景旖旎、环境宜人的滨海大道与侨城东路交汇外,深圳湾填海区16号地。医院高标准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起点建设,满足我市构建学科完善、功能齐全的公共卫生体系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要求,建成后将成为设施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技术一流与国际现代化医院相接轨的区域性现代医疗中心。项目占地面积19.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设总床位2000张(其中VIP床位300张),停车位2130个。医院采用“诊疗中心+重点专科”模式 ,设置20个诊疗中心、12个医技科室以及特需诊疗中心,建成后可容纳日门急诊量8000-10000人次。项目于2007年11月奠基,2008年6月动工建设,拟于2011年底开业。

(一)绿色建筑

滨海医院为绿色医院绝非偶然,合理的选址、绿色的环境、绿色的建设都为这所绿色医院打下坚实的基础。

1.选址的合理性。

滨海医院的选址与规划相符,选址地块按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00)》为“政府社团用地”,符合城市规划要求。本项目选址能覆盖了较大的服务人口,又与深圳市多家大型医院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了重复建设。项目位市区主干道旁,附近将设有2路地铁停靠站,满足了新建医院应靠近交通道路,公共交通及其它交通工具可及的地段的要求。项目用地地势平缓,医院地面比周边高出1米,可保证在暴雨及汛期排水顺畅不易水淹。医院用地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完善,按区域初步规划,项目周围不建设可能影响医院运营的工业项目。

2.医院建筑的安全性。

在环境与放射评价方面,对滨海医院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估,并获得环保部门的批复;进行了滨海医院放射诊疗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通过专家评审,获得省卫生厅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审查批复。在污水的处理方面,建设了处理能力为1500吨的地下污水处理站,采取污水与雨水分流、医疗污水和生活污水分流的处理措施,根据废水类型分别进行预处理,实现了生活污水与医疗废水分级净化处理达标后分别无害排放。在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面,采用了最先进的气力垃圾收集系统,所有垃圾通过专门的污物通道收集,集中到地下负二层单独设置的医疗垃圾收集站,通过专用车辆运送到医疗垃圾焚烧厂处理,避免了二次污染。在放射性废物的排放和处置方面,放射性废物的排放和处置符合国家和所在地区的排放标准和处置规定。采取各种措施对医院内使用、存放各种有害物质的设施加以防护,防止类似日本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的破坏造成次生灾害和事件。

3.医院建筑的环保性

(1)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划设计理念。医院的规划设计紧密结合现代化医院的建筑发展动态,坚持“生态、绿色、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规划原则,注重医疗功能布局、流程设计,合理安排医疗空间,缩短患者就医流线,实现人车分流、医患分流、洁污分流,力求创造优美、舒适、便捷、高效的工作和就医环境。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利用自然生态条件,结合深圳的气候特点,在室内外引种栽植适合生长的植物,让阳光与绿色无处不在。其建筑造型基于“融入城市环境,丰富城市风貌,创造城市新景观”的设计理念之下,努力追求富有独特个性的现代化、生态型、高技术的建筑形象。

(2)采用“医院街”模式。在主体医疗区的布局上,采用“医院街”模式,避免了超大型医院迷宫式的布局。宽敞明亮的“高大中庭”、生态景观的“医院街”、纵横交错的“主通道”将庞大的医疗区划分为门诊区、医技区及住院区(含VIP特需诊疗中心),作为医院核心的医技区位于住院部和门诊区中间,保证医技设备的服务半径、资源共享和高效运行。

(3)紧凑合理的功能布局。建筑中庭(有玻璃顶),阳光庭院(无玻璃顶)富有规律性,医院街通高四层、横贯东西;大片下沉庭院和架空花园烘托着这座“医疗城”;整个裙楼屋顶上覆盖着钢结构格架,格架上爬满生态的绿色植物,既遮阳又通风,且改善与净化空气。通过主入口雨蓬、裙楼、架空通廊、各栋主楼韵律与虚实对比,台阶、阳台、环廊、屋顶绿化、休闲空间及灰空间的设置,构成立体化的建筑环境景观。

(4)以环保建筑为主。医院主要建筑南北向布置,做到自然采光和通风,门诊医技部分无法南北向布置的房间也尽量做到自然采光通风。房间采用对侧开窗,形成良好的穿堂风,采用下沉广场及下沉庭院设计,较好地解决了地下室通风和采光问题。采用地面绿化,屋顶绿化等生态立体绿化系统,提高绿地率和绿化率,起到遮阳、降温、导风的作用,加强立体绿化体系以便吸收大部分的太阳直射辐射,减小地面对建筑物的反射辐射,降低区域的夏季环境温度,减轻区域的热岛现象,降低建筑能耗。雨水回收系统由全院雨水系统和单个雨水收集池组成,有效容积可达250吨,回收的雨水经过过滤后作为院内绿化浇灌用水被循环再利用。

(二)绿色能源

医院空调制冷、生活热水、消毒供应用热等全部采用邻近电厂的余热蒸汽为热源。空调制冷白天主要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进行制冷,替代了大量用电负荷,生活热水和消毒用热也全部采用电厂余热蒸汽,可减少大量用电,蒸汽凝结水全部回收再利用。采用“冷冻式空气处理装置”为核心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使空调冷水机组出水温度大幅度提高。空调末端设备可在大部分时间处于干工况运行,从而使空调运行更健康。采用先进的节能LED灯具,减少了大量能耗, LED灯为冷光源,同时也节约了空调能源。

(三)绿色环境

1.生态舒恰的就医环境。

医院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既有超前意识,又充分考虑现实可行性,厉行节约、节能、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关于人的生理、心理的需求,注重领域感、归属感、安全感等,构思新颖,布局巧妙,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医院设计理念。

2.先进的医用设备配置。

按诊疗中心配置设备,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服务。门诊自动化药房、口服药品单剂量包装机、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先进的一体化手术室、检验中心一体化自动流水线、急诊科配置的64排128层螺旋CT等都是国内领先的设备配置。

3.人性化的基础设施配置。

107部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以及电瓶车配置解决院内的大量人流;先进的轨道小车传输系统解决了大量的医用物流;院前广场设置地下交通层,有效地实现人车分流;设有独立的垃圾运输处理系统实现洁污分流;停车场先进的导引系统有效疏导院内交通。科学、合理的基础配置实现了人流、物流、车流以及污物处理有效分流。有线、无线的网络全覆盖,方便了医疗及患者的需求。

4.“海?陆?空”式院内外规划衔接。

“海”即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能与市政排水设施合理科学连接;“陆”即统一规划医院内与院外交通,在主入口处采用立体交通设计,社会车辆、公交车、的士和救护车在地下层各行其道,在地下空间设置有港湾式公交车站,设置有大型的士停车场,地上为大型人行广场,立体交通系统实现了人车分流,结合医院围墙设置全天候步行通道,使滨海医院交通更为流畅;“空”即院内实现RFID无线网络覆盖应用及主体急救系统。

(四)绿色管理

滨海医院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及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了管理创新,推进绿色管理。

1.推行筹备工作路径,实现绿色管理。

一是按政府流程,规划设计建设项目。二是提出医疗工艺流程建设需求,配合建设单位开展项目建设。三是提前做好院内外市政交通规划。四是确定筹备工作模式,根据筹备的不同阶段及时创新和转变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五是充分整合资源,狠抓基础项目建设。建立专家团队,实行项目管理,重视档案管理,利用半步策略,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密切联系,大力推动项目的进展。六是科学管理,建全制度,实行筹备SOP流程。筹备工作坚持民主决策,群策群力,及时总结筹备经验,形成汇编指导工作。七是提早规划,逐步落实三大规划。科学合理设计符合滨海医院特色的人力资源规划;统筹兼顾,合理配置,完善医用设备规划;缜密细致,科学严谨地规划数字化医院建设。八是编制开办费,引入后勤服务社会化机构,为开业做好准备。九是引入社会力量,以专家评审为依据,增强筹备工作决策力量。十是重视科研探索,为建设大型综合性医院积累筹备经验。

2.打造具有筹备特色和高附加值的文化,增加新建医院的文化底蕴。

注重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总结摸索出有筹备特色和高附加值的管理文化,以“团结、学习、高效、进步”八字方针全面指导各项工作。围绕一个目标,建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院;依靠两股力量,坚持自身建设和发挥社会资源相结合;牢记三感,树立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强化四种意识,角色意识、双赢意识、成本意识、创新意识;打造五种组织,团结和谐型组织、学习创新型组织、高效型组织、节约型组织、廉洁型组织;管好六种资源,时间、人、财、物、知识、信誉等六种资源;采取七种工作方法,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半步策略;整合资源;日清日结;善用工具;简单、程序、模块。

(五)绿色医疗服务

1.数字化医院。

运用先进成熟的IT技术对全院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和整合,实现六化(人性化、集成化、智能化、无纸化、无胶片化及无线网络化)。

2.人文关怀服务。

全力延伸人文关怀,把人性化服务融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引入门急诊一站式救治服务,强化日间手术,设立与国际相接轨的“医院街”配置,实行诊后自动跟踪服务等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人文关怀服务。

3.大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

全方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采用现代化管理软件,结合智能系统建设,构建高附加值的现代化医院大后勤。

(六)勇挑社会健康重任

滨海医院将是深圳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导力量,将担当起解决为市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社会责任,成为区域内医疗人才的培养中心,一方面为自己做好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可以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输送专业人才。凭借学科较为齐全、人才专业比较全面、医疗设备精良、病例丰富的特点和借助深港合作的平台,构筑医学科研中心,成为推动社会卫生科学技术进步的中坚力量。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引领社会卫生事业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进。

结 语

滨海医院将健康城市建设工作与“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同部署、同落实,以建设绿色医院为目标,在满足医院建设发展和市民医疗服务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医院的创新管理模式、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在总体规划和建设的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先进成熟的IT技术对全院的医疗资源进行通盘规划、设计、整合、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建立科学有效的健康管理模式,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增强医疗服务能力、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打基础,为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与国际相接轨的现代化、数字化、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而努力,为建设健康和谐的深圳作贡献。

医院环境卫生工作计划(精选篇4)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15〕2号)、《云南省卫生和委员会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的通知》(云卫医管发〔2015〕5号)、《昆明市卫生和委员会关于转发2016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等文件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我区制定印发了《经开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现将我区2016年上半年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统一部署,明确目标责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各医疗卫生机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领导组织,院长负总责,分管院长亲自抓,建立健全推动行动计划的工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加强监督管理。我局将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行动计划”开展情况的检查指导,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日常检查和集中督导相结合等方式,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三是做好宣传报道。各医疗机构利用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行动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作目标等,使全社会明白、了解、关注此项工作。

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我区将继续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提供人性化服务,加大内涵建设,提升医院“软实力”,尽最大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改进服务流程,营造温馨就诊环境

要求各医疗机构合理分布各专科诊室和功能,经开人民医院在现有的业务用房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合理地设置导医台、挂号窗口、缴费窗口,有效的引导和分流患者。

我局认真开展辖区医院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要求医院有专人进行监督、巡查并记录完整,确保医疗环境干净整洁,尤其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

加强卫生间环境管理,设专门保洁人员打扫,并有专人巡查,保持卫生间清洁、无味、防滑。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全区医疗机构均有禁烟标识,并设置吸烟区,公共区域有控烟员,从环境上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四、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

加强医疗机构对医护人员进行礼仪培训,检查服务用语使用,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医院建立了医患沟通制

度,主动与病人交流,耐心向病人交待或解释病情,要求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建立、完善病人投诉处理机制,公布投诉电话号码,有专门机构及时受理、处理病人投诉。

五、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公开医疗纠纷解决途径和流程,积极引导患者依法维权,通过调解、诉讼等途径妥善解决纠纷。严格执行首诉负责制,认真落实医疗投诉、纠纷处理制度,认真做好医疗纠纷文档记录及保管工作,并大力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

下一步,我区在加强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在“进一步改善服务行动计划”活动中,继续推行“患者说了算”服务模式。

医院环境卫生工作计划(精选篇5)

健康行为形成率,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健康文明素质、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必须长期坚持不懈抓紧抓实的工作内容。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社区卫生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社区卫生工作计划1一、世界卫生日为全面加强社区卫生管理工作,促进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1、加强对全辖区各居民组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组织发动广大群众做好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的工作。

同时,积极组织义务清扫队伍开展大扫除活动。防止出现管理松懈,卫生状况滑波等现象,进一步巩固、发展和提高创建成果。

2、在全辖区各单位开展创建“卫生单位”活动,推动各行各业爱国卫生工作的有效开展。

树立典型,推广经验,营造整洁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

二、加大除害防病工作力度,努力扩大“四害”防治覆盖面,有效降低全辖区“四害”密度

1、组织开展全辖区除四害统一行动。

动员全社会参与,组织开展春、秋除“四害”行动以及夏季除害、秋季灭蚊、冬季灭蝇灭蟑周等专项行动,全面控制“四害”孳生、活动的高峰季节。同时,加大公共场所的消杀力度,组织义务消杀队伍定期做好道路绿化带、预留地、待建地等日常除“四害”工作,严格控制“四害”密度,防止病媒生物传染疾病在我辖区的发生和流行。

2、积极开展“四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努力从源头上解决蚊虫孳生问题。

根据上级的要求,在全辖区认真开展“四害”防治设施建设的组织和宣传发动工作。

三、抓好辖区的卫生整治工作

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确保门前环境卫生。社区与辖区内临街的单位、门店、住户签订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责任书,并建立了管理台帐;协管员每天对辖区内责任单位、门店、住户履行门前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对在检查中发现影响市容市貌的违规违章行为及时进行劝阻和制止,责令责任单位、门店、住户整改,对不及时整改的及时报告执法大队;积极配合执法大队查处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违法。

四、广泛开展社区卫生宣传教育活动,致力提高居民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

采取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立体式的宣传模式,通过设立爱国卫生宣传专栏、派发宣传资料、刊登宣传专版,广泛宣传爱国卫生工作。完善和丰富爱国卫生内容,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信息,提供咨询等服务;组织人员在各个小区派发健康教育资料,确保健康教育资料发放到每家每户,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卫生行为。

社区卫生工作计划2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今年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明确健康教导员的工作职责,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街道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教员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加强健康教育管理基础工作,定期召开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等为一体的社区卫生体系。

二、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门诊健康教育:医生应有针对性开展候诊教育与随诊教育。

2、健康处方: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属至少一种健康教育处方,有针对性地对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属开展健康教育2—3次。

3、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针对辖区内的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点保健人群等不同人群,结合公共卫生服务,对辖区各居委会进行经常性指导。

配合各种宣传日,深入开展咨询和宣传,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开展不同形式的预防控制艾滋病、结核、狂犬病等重大传染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同时广泛普及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卫生科普知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计划全年开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活动不少于9期,张贴相关宣传栏不少于12期,举行培训讲座不少于12期,内容富有铎对性、时限性、灵活性、覆盖性和普及性。

结合实际,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预案与实施计划,对公众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增强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4、加强反吸烟宣教活动。

积极开展吸烟危害宣传,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窗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进行吸烟与被动吸烟的危害的宣传。积极参与创建无烟医院,医院有禁烟制度,医疗场所有禁烟标

社区卫生工作计划3在过去的20__世界卫生日里我社区卫生工作,以营造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为目标,发动组织居民群众和社区多方力量,在社区内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整治环境,消除“四害”,清理乱张贴,加强环保工作,创建绿色社区,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文明意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巩固所取得的成绩,落实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社区制定了20__年社区卫生各项工作计划如下:

一、全面加强社区卫生长效管理,促进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1、加强对社区居民小区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组织发动广大群众做好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的工作。

持之以恒的开展周末卫生劳动活动,集中清理乱堆放和清除卫生死角,通过街道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周末卫生劳动带动辖区单位、群众共同参与创建国家文明卫生城区工作中来。

2、继续开展整治乱张贴、非法小广告“牛皮癣”活动,采取包干包段和集中行动的方法,对辖区内所有楼院、小街巷等处的乱张贴进行清理整治。

建立长效机制,要求社区保洁员在保洁时,发现一处清除一处,并定期检查。加强宣传,鼓励居民向社区等。努力为广大居民群众营造一个文明整洁的生活环境,将“治癣”工作推向深入。

3、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

4月份是全国第爱国卫生月,社区将积极配合巩固各项创卫成果、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卫生意识,组织全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预防各类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搞好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卫生大清扫和除“四害”活动,防止虫媒传播疾病,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

4、加大除害防病工作力度,努力扩大“四害”防治覆盖面,有效降低全辖区“四害”密度。

组织开展全辖区除四害统一行动。动员全社会参与,组织开展春、秋除“四害”行动以及夏季除害、秋季灭蚊、冬季灭蝇灭蟑周等专项行动,全面控制“四害”孳生、活动的高峰季节。同时,加大公共场所的消杀力度,组织义务消杀队伍定期做好道路绿化带、预留地、待建地等日常除“四害”工作,严格控制“四害”密度,防止病媒生物传染疾病在我辖区的发生和流行。

5、广泛开展社区卫生宣传教育活动,致力提高居民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采取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立体式的宣传模式,通过设立爱国卫生宣传专栏、派发宣传资料、刊登宣传专版,广泛宣传爱国卫生工作。

完善和丰富爱国卫生内容,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信息,提供咨询等服务;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卫生行为。

二、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绿色环保社区”的创建是一项为辖区居民创造舒适人居环境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具体事务性工作,需要辖区单位、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需要全体社区成员的共同维护。为此社区将积极配合区、街环保、卫生加强对辖区单位环境保护工作的检查和督促。为引导广大社区居民的'文明生活方式,社区将组织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活动。倡议广大的社区居民使用环保、无公害的产品,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自觉控制生活中的垃圾、噪声、污水、油烟的排放。

三、大力开展社区绿化工作

社区绿化工作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社区将重视抓好社区绿化工作。发动社区居民共同对社区内树木、花草进行细心的管理,不断提升创建“绿色社区”工作的水平。

总之20__年,我社区环境卫生工作要积极做好爱国卫生工作,不断提高卫生水平。社区干部和居民群众齐抓共管,齐心协力,确保全年环境卫生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社区卫生工作计划4我中心将根据市卫生局要求,结合辖区居民的需求和本中心的工作实际,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重点工作如下:

一、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品牌意识。

1、积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

2、做好示范中心的创建工作,响应政府医改的号召,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3、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对于《规范》内的9个类别,严格按照要求规范管理。

二、贯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方针政策

贯彻落实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的方针政策,吃透上级下达的每一份文件精神,认真规划实施。继续加强妇幼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促进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各项措施。

三、完善组织管理提升服务能力

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今年将继续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重点做好60岁以上老人、妇女儿童、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的建档工作。已建立的健康档案通过规范化管理,发挥健康档案的实质性作用。在更新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基础上,建档覆盖率计划达到80%。同时加强对慢性病老人进行健康管理。积极探索实行“首诊在中心、大病去医院、双向转诊、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

四、努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水平

1、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未经培训的人员继续参加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和各项社区卫生服务技能培训。

2、继续开展全科团队培训工作,坚持每周四下午组织中心人员学习有关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方面的新理念和新技能。

五、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功能

(一)、认真落实预防保健制度

1、掌握辖区居民的总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认真制定社区健康促进规划及实施计划,在街道办事处的积极配合下,每月至少举办一次健康教育讲座,根据“卫生宣传日”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确定宣传主题,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

2、社区常住人口的预防保健主要指标处于良好水平。

(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

(2)、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逐年上升;

(3)、孕产妇保健管理率逐年上升;

(4)、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比例不低于90%;

(5)、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不低于85%,并建立专项健康管理档案。

(二)、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1、全科医生熟练掌握相关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知识,正确处理社区常见健康问题。

2、及时提供家庭出诊、家庭访视等家庭卫生服务。

对特殊人群实行动态服务。

3、继续开展中成药、针灸、推拿、火罐、敷帖、刮痧、熏洗、穴位注射中医药服务。

(三)、提高康复和技术服务

1、继续开展技术指导、避孕药具发放和咨询点服务。

帮助重点对象落实避孕措施,开展避孕知识宣教,提高群众对避孕节育措施知晓率。

2、充分利用康复站资源,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康复病人做康复锻炼。

(四)、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

1、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时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认真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艾滋病和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甲流等其他传染病的防治宣传。

3、完善院感管理制度,加强消毒处理和质量监控等工作严格执行《医用垃圾处理办法》,医用废物处理率100%。

六、严格社区卫生服务监督管理

1、定期迎接卫生行政部门对中心的监督检查,并认真整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2、认真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德教育。

3、认真研究防范和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事故防范。

七、开展健康管理工作

随着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不断上升,医疗费用不堪重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实现战略前移,动员由医院诊治的病人康复后回到社区,对其的整体健康和疾病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我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

新的一年,我们将尝试启动健康管理工作,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计划运作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试点工作,组织本院举办防病治病知识讲座,同时,以展板等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以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慢性病、知识分子等高危人群为重点宣教人群。旨在提升辖区人群的总体健康水平。

社区卫生工作计划5讲卫生、讲文明、爱护自己的家园一直称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一点也没有错,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卫生做好了,就禁止了“病从口入”。然而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了保障的时候,就解决了“看病难,吃药贵”这一难题。所以作为社区的管理人员,做好居民的卫生工作,新年度社区卫生工作计划必不可少。

居民社区工作计划的制定的主要目的使城市居民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行动计划(20--—20--年)》,结合《广元市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社区卫生工作计划有以下六点: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为体系为内容,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及内涵建设项目为重点,以完善服务功能和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使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得到明显提高。

二、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强化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责任;二是坚持转变职能,完善内涵建设,创新运行机制,提高效能,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努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健康促进,努力满足居民日益增长健康需求。

三、目标

1.进一步完善、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本年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观念转变到位;

3.充分发挥好“六位一体”的功能,强化社区卫生内涵建设和能力建设;

4.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卫生服务覆盖面,本年度在条件成熟的片区力争新建2—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5.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增设服务内容,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使本年度城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服务利用率和服务满意率分别达到85%、75%的80%以上。

四、主要工作

1.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有效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严格机构准入,完成09年2—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任务。

2.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涵建设和高质量的居民健康档案,配备必要的基本设备,充实“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专业技术、社区适宜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培训,积极推广中医药服务,开展慢病防治、残疾人康复、健康教育等促进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使社区居民知晓率达到85%以上,享受服务在75%以上,逐步完善20--年民居民健康档案内容,新建健康档案达到10%以上。

3.转变观念,更新服务模式,主动开展上门服务、延伸服务、连续服务和临终关怀服务,实施好社区卫生服务的优惠政策,具体落实“五免两降”(免挂号费、免首诊费、免出诊费、免注射费、免健康咨询费,降低住院费和降低住院治疗费),开展爱心服务,推行家庭病房、家庭护理,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经济、优质、廉价的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医生每月下社区不少于15天,慢病管理上门服务每人每年不少于10次。

4.创新运行机制,建立社区卫生服务长效机制,深入社区、深入家庭,这次社区工作计划中要重点关注老年人、妇女、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提高慢病管理质量,开展好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

做好社区医疗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全面落实公卫人员下沉,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的功能定位和职责分工,加强工作衔接和资源共享,积极开展帮扶指导和双向交流,方便群众就近就医,确保医疗安全。儿保建证、建卡率达100%,规划免疫接种率达95%,孕产妇管理率达80%、住院分娩率达95%、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并开展产后访视每孕产妇不少于三次。

5.加强人事管理和人才培养,落实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岗位培训,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严格执行名额培训计划,安排好各培训人员,不则不扣地完成任务。

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积极探索可行的工资分配方案,建立社区医生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岗位责任、目标管理和量化考核,其考核结果与个人奖惩挂钩,充分调动社区医生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效率优先、多劳多得、奖勤罚懒。严格社区卫生人才准入,实行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建立和完善辞聘制度,做到“办事养人、能进能出”。

6.加强监督和业务指导,推行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规范、压缩药品流通环节,降低药品成本,选择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的基本医疗药物,使居民享受社区基本的廉价服务,医疗设备严格实行政府采购。

7.继续加强社区卫生的宣传力度和与部门的协作,特别是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及部门间的联系,提高社区居民的知晓率;

加强信息报送,实行微机网络化管理,搭建社区信息平台,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接、信息共享的良好网络化,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确保社区卫生工作的全面落实。

五、工作步骤及要求

一是继续巩固20--年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成绩,打造社区卫生服务的亮点,突出各中心的特点,拓展服务功能,在服务观念上更新方式、方法,让社区居民更多更好地享受到社区卫生的服务。

二是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宣传,积极开展便民服务、主动服务和上门服务,为居民提供多种形势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增强居民的自我防病意识,加强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联系,充分利用居委会的力量扩大宣传面。

三是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增添档案新的内容。使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居民达100%,居民建档率达到85%以上,居民档案利用率达到75%以上,重点抓好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质量,杜绝“死档案”。

四是调整社区卫生服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充实社区卫生服务队伍,落实固定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配备公卫执业医师,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和《四川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以及《广元市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的要求,落实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编制审定,并将纳入编制内的全科医师、全科护士和公共卫生人员实行政府的财政预算,确保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的稳定。

五是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制度,推广应用卫生部制定的"17项适宜技术"规范;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乡镇卫生院的一体化管理;建立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上下贯通、左右联接、便捷高效的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共享信息平台、交流咨询平台和健康教育平台,逐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层级化和快速化,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效能。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在市政府城市社区卫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服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安排,落实专人管理社区卫生工作,明确责任,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紧密协调配合,认真履行职责,共同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区卫生局成立建专家组,负责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项目监测、评估等工作。

2.严格机制管理。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20--年年度目标任务,建立协调机构,定期与社区居委会进行工作协调和信息反馈,加强与居民的联系,及时了解居民对健康的需求;区卫生局将组织督导组,随时督察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中存在问题,确保社区卫生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

3.促进政策保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