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七七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1名学生站讲台前面,自己站讲台后面。(郭老师在讲台后面,小朋友在讲台前面)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我们的位置关系。)

2、我和学生调换位置在让他们说一说。

(郭老师在讲台前面,小朋友在讲台后面)

你还可以怎么说。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前后之间的'位置。(板书:前后)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体验前后的相对性,实际活动初步体验前后位置关系。)

二、引导探究。

1、你们能举出生活中有关前后的例子吗?(学生说。)

2、观察画面体会前后含义。

①投影主题图小朋友,你们看,在坐公交车时着些小朋友多讲文明、讲秩序呀。他们都在自觉的排队呢。我们在公共场合下也应该这样做,只有从小养成好习惯人人做文明的公民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和谐。

②现在我们就来仔细观察看一看着五位小朋友的前后位置。引导学生说出:

()同学在()同学前面,在()同学后面,()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③现在我们就模仿这些小朋友也来排队上车你还能说出他们的前后关系吗?

④如果我把他们的位置换一换你还能说吗?(把排第一的拉到最后,让学生说,再仿照上面依次拉后)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三、练习反馈。

1、看一看,说一说。

同桌互说:我坐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或者说谁在我的前面,谁在我的后面

2、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画并能表示前后关系的。

3、找一找教室里有关前后位置的事物,校园中有关前后位置的事物告诉你的好朋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四、评价延伸。

(1)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说一说有哪些收获?

(2)回家仔细观察家里物品,用前后说一句话给爸爸、妈妈听。

(3)和爸爸、妈妈做一做我在妈妈的前面爸爸的后面应该怎么排;三个再换位置又要怎么说。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利息的初步知识,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会运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利息。

2、使学生明白储蓄的意义,进行教育,培育其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分组、幻灯机、存款凭证。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小品导入新课

师:在上新课前,我们来看一个小品。大家可要仔细看,等一下,老师有问题要考你们,看谁最聪明,好,现在请看:

师:银行职员,同学甲:储户小丽,同学乙:孜大爷。

(甲背着背包,兴冲冲地赶路,碰上乙)

乙:喂,小丽,这么些早去哪里呢?

甲:张大爷呀,我还要去银行取钱呢!

乙:取钱!真不懂你们这些人,钱好好地家里不放,偏偏要藏到银行里,又要存,又要取,多麻烦。

甲:大爷,这您就不懂了,这钱放在家里不安全,存到银行里,不但能合理、有计划地用钱币还能支援国家建设呢!

乙:真的吗?钱存入银行有这么好处,那我赶紧去把家里的几百块钱存了,省了我天天提心吊胆了。

甲:大爷,再见

乙:再见

(甲继续走,到了银行)

甲:您好,我不想取回去年存的100元钱,请您办下手续。

师:好的请填一下取款单。(生填)

师(把钱递给甲)这是你的钱,数数看。

甲:(数钱)惊讶地叫道:哎,怎么钱多起来了?

(甲扬起手中的钱)您多给了一块八毛。

师:(抚摸着甲的头):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钱没错,这1.8元是你应得的。

二、新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谁会知道,说说看!

1、 学习利息的计算公式,及相应的几个概念。生:(利息)

师:同意这种说法吗?是的,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利息(板书课题)

师:那你对利息了解多少?生说。(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利息)

师:说得真好,大家表扬他。

师:再请几位同学说说什么是利息,并引导学生说出小品中的1.8元是利息。

师:你知道这1.8元利息是怎么算出来了吗?请学生看书讨论,后引导学生得出: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板书)生齐读利息的计算公式。

师:从这几年来公式可以看出,要求利息,首先得知道什么?(本金、利息率、时间)

师: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利息,对于本金和利率你知道多少,结合课本,请同学们说一说。生说。

(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小丽的100元是本金)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利率,利率是由银行的'规定的。有按年规定的,叫年利率,有按月规定的,叫月利率,利率可根据存款的长短,和存款的方式不同而不同)生没说到的,教师可进行补充,并出示:

小丽整存整取的年利率是2.25%

让学生说说这整存整取是什么?

(是存款方式,存款有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方式)

2、 计算利息。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个公式。

出示:小品中的小丽把100元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年利率是2.25%。到期,利息是多少?

① 学生独立完成,请一学生上台板演。

100×2.25%×1=2.25(元)

② 让学生说说列子中的每个量代表什么?根据什么进行列式。(100是本金,2.25%是利率,1是时间,2.25元是利息)

3、 税后利息的学习及计算。

师:2.25元是利息,这可就奇怪了,可小丽只拿到1.8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钱真的算错了吗?

让学生自由说,不清楚,可以翻书找找原因,小组进行讨论,得出:

(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利率纳税)小丽得到的实际上是纳税后的利息叫税后的利息。教师板书:税后利息。

师:那税后利息该怎么算呢?想想看,看谁的脑子最聪明,转得最快。

学生讨论思考后,师引导得出:

税后利息=利息-利息×20%=利息×(1-20%)

师:看来,同学们真了不起,利息已经算出来了,现在,算税后利息有困难吗?好动笔。学生计算,请一同学板演:

2.25×(1-20%)=1.8元

或2.25-2.25×20%=1.8元

师: 现在,大家知道,小丽,多得的1.8元是怎么回事了吗?生:知道。

出示第三个问题:小丽一共可取回多少元?

师:这“一共”包括什么?(本金和税后利息)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

100+1.8=101.8(元)

答一共可取回101.8元。

4、 反馈练习,让学生看教科书P124—P125内容。

师:还有什么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师:同学们表现真好,现在让老师来考考你们,看谁知识掌握的最牢。

出示:①把钱存入银行,只对国家有好处( )

②所有的利息都要纳税( )

③存款的利息按20%的税率纳税(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篇3

一、预期效果

1.应掌握的知识

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学会一些比较的方法,体会轻重的相对性;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光靠看一看、掂一掂不能准确地比出物体的轻重,从而认识到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

2.发展的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3.应培养的情感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设计要旨

1.课标解读

初步让学生感知“轻”、“重”的含义;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其中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通过观察、操作、尝试体验“轻”、“重”、“最轻”、“最重”的含义,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知识,在探索中辩析易错概念;第二个层面是练习,在练习中充分注意到问题的开放和答案的不惟一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是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是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3.学情认识

学生对比较轻重、高矮、长短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对比较活动中的相对性认识不足,本单元就要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获得比较多少、高矮、长短、大小、轻重的相对性的认识。

直接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轻重等学生并不困难,但对间接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等等需要通过一定的推理才能获得,因而是教学中的难点。

4. 经验介绍

“轻重”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大小、高矮、长短、厚薄等基础上开展的又一次体验活动。教科书在安排上体现了三个层次: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 “说一说”这一环节通过两个小动物玩跷跷板,使学生一眼看出谁轻谁重,认识到重量差别大的`两个物体可以通过看得出比较的结果;“掂一掂”这一环节通过淘气和笑笑动手掂一掂,获得对轻重的感性体验,认识到用眼不能看出轻重的情况下可以用手掂一掂;“称一称”这一环节,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确当看、掂都难以分辩物体轻重时,可以借助工具来比较,从而体会到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最后通过一组练习来使学生获得得间接比较轻重的方法,知道轻重和大小、高矮一样是相对的,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三、实施要领

1、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2、教学流程

序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辅导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

1.师:星期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耍,它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出示主题图)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观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熊重、小猴轻)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轻的?

师:从这幅图中你还能看出谁轻谁重?

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谁轻谁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

(板书课题 轻 重)

2.你还能说出你身边的物体谁轻谁重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发现相关数学信息。

生1:大象重、小狗轻;

生2:大象重、小熊轻;

生3:小猴重,小狗轻。

根据低年纸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特征,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并且由动物世界回到现实生活,体会“轻重”无处不在,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1.掂一掂

(1)让学生观察讲桌上的一本数学书和一个文具盒,说说数学书和文具盒谁轻谁重?

(2)为什么同样的书和文具盒,大家判断的不一样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证实一下谁说的对呢?请学生上来用手掂一掂,再把你发现的结果告诉大家。

(3)请2~3名同学上台掂一掂。

(1) 教师把文具盒里的文具取出来,再请2~3名同学掂一掂,说出谁轻谁重?为什么?

(5)你们想不想掂一掂,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和数学书谁轻谁重?与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交换东西掂一掂。

(6)教师小结:文具盒和数学用眼睛看不能准确地判断谁轻谁重,我们用掂一掂的方法能够比出谁轻谁重。

(7)小实践:再选择桌上的其他东西掂一掂,比一比,与同学交流一下。

2.称一称

(1)出示重量接近的一个苹果和一个梨。

(2)猜一猜:谁轻谁重?

掂一掂:谁轻谁重?

师:不管是猜一猜,还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怎么办呢?谁又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3)小结讨论:你们能想出哪些办法?

(4)出示天平秤。介绍在天平上比较轻重的方法,教师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让学生观察,现在你知道苹果和梨谁轻谁重吗?

(5)分小组活动。

拿出你们身边的学习用品,选择其中的两样,先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

(2)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比较苹果和梨谁轻谁重,我们发现要想准确地知道谁轻谁重,称一称是最好的办法。

(7)出示一大块塑料泡沫和一小块铁。

先说一说:谁轻谁重?为什么?

再掂一掂、称一称。

明确:比较轻重,不能只看大小、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轻,一定要实际掂一掂、称一称才能确定谁轻谁重。

生1:文具盒轻、数学书重;

生2:数学书轻、文具盒重;

生3:文具盒和数学书一样重。

得出:讲桌上的文具盒比数学书重。

得出:现在文具盒比数学轻。

如一本书和一个本子比,一本书和多个本子比,等等。

学生猜测结果。

小组讨论方法,交流意见。

汇报交流,充分听取同学想出的不同方法,给予适当的评价。

分小组进行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

在“掂一掂”这个环节中,通过猜想、推测、实践等探究活动,把教师的“教”变为学生的“探”,通过学生掂自己的物品,别人的物品,积累轻重的感性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实际问题。)

在“称一称”这个环节中,通过设疑——讨论——操作——深化,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领悟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想出办法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可贵的成功体验。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出示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怎样判断的。

2.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说出一个西瓜和两个菠萝一样重,说明一个西瓜就比一个菠萝重,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可用实物演示一下。

3.第3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谁最轻?谁最重?为什么?

4.第4题

这道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可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考的过程,再引导学生分析。

独立判断,并说一说判断过程。

练习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独立完成的、合作讨论的、指导完成的。通过三种练习形式,练习不同层次的题,难易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于较难的题目,通过讨论交流,也能顺利完成,达到数学目的。在练习中不限制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尽情表达,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学业诊断

1.常见错误分析:

常见错误分析

1.比较轻重时,判断天平称翘起的那边重。

缺少实际生活经验,不懂得天平称的原理。

2.()比()重,()比()轻矮,各个量填反。

缺少观察比较的技能和表达的方法。

3.三种物体比较轻重,错误把数量多的判断为最重的。

缺少实际生活经验,等量代换的思想理解有困难。

2.诊断问题

诊断1:()比()重?

诊断目的:比较大小的方法以及表达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篇4

(一)创设情境:猜一猜,它是谁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齐答)喜欢,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观察物体。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我这里有一张小动物的照片,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呢?(出示一张小动物的背面图,学生很好奇,纷纷做出判断。)

生1:好像是鹅。

生2:是鸡。

师:我们再来看看它的另一张照片。(出示小动物的侧面照片。)

生:是鸭子。

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我们再来确认一下。(出示小动物的正面照片。)

生:鸭子!猜对了!(学生很兴奋。)

师:为什么刚开始猜的时候我们不敢确定谁猜得对呢?

生1:背面不好认。

生2:从后面看不出特征。

生3:光看后面看不出是什么动物,看到它的侧面我就猜到是鸭子。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后面,侧面,前面。)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因为照相的人站的位置不同,拍到小动物的样子也就不一样。要想辨认它,就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探究新知:观察小汽车

师:请同学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观察桌面上的小汽车,然后说说你看到的是小汽车的什么部位。(课前每组学生的桌上准备了一辆玩具小汽车。)

生1:我看到的是车的尾部。

师:哪些同学也是看到车尾?请站起来。(每组均有学生站起。)

生2:我看到的是车头。

生3:我看到的是车门和两个车轮。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下面我们和组内同学换座位观察一下好吗?

(学生很高兴地在小组内互换座位。)

师:你在这个位置上看到小汽车的哪个面?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请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学生独立观察,相互交流。)

师:刚才,我们在不同的位置上对小汽车进行了观察,(课件显示课本主题图)笑笑和淘气也在观察小汽车。根据你的经验,判断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生1:淘气站在车的后面,看到的是车尾,第一幅图是他看到的;笑笑站在车的侧面,看到的是第二幅图。

生2:第一幅图是淘气看到的,因为他站在车后面,看到的是车尾;第二幅图是笑笑看到的,她站在车的侧面,看到车门。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淘气和笑笑站的位置相同吗?看到小汽车的形状一样吗?

生1:他们站的位置不同,淘气站在车的后面,笑笑站在车的侧面。

生2:他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小汽车的形状也不一样。

师:刚才,我们坐在座位上观察了玩具小汽车的前面、侧面和后面,还可以从什么位置去观察呢?

生:把玩具小汽车拿起来,就可以从下面观察,教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观察物体》。

师:你真会想办法!现在请小组长拿起玩具小汽车,其余同学从下面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车的底盘。

生2:我看到了车的四个轮子。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我坐的位置不同,看到车的形状也不同。

生2:我发现要看清玩具小汽车的样子,可以从它的前面、后面、侧面和下面去观察。

生3: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看到东西的形状也不一样。

师:对!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如果要看清物体的全貌,该怎么办?

生1:把几个面都看一看。

生2:可以转一圈看。

师:你们的办法都不错!

(三)应用拓展:小摄影师――连线――模拟――游戏

1.小摄影师

师:刚才同学们观察很仔细,下面我们放松一下。假如我们现在给一个同学照相,请同学们用手做相机,如果这个同学站的符合要求,你们就说"咔嚓",好不好?

(学生很兴奋,师请一男生上讲台,其他学生跃跃欲试。)

师:照侧面相。(男生侧面面向全体,其他学生举起双手,说"咔嚓"。)

师:正面相。(男生面向全体,其他学生举起双手,说"咔嚓"。)

2.看图连线

师:同学们摄影师当得不错,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练一练"第1,2题,学生很顺利地说出准确答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点击连线。)

师:这两道题没有难住你们,有信心做下一道题吗?

3.看到的茶壶是什么样子的

师:各小组取出茶壶,要求把茶壶把正对黑板。请同学们坐在座位上认真观察桌面上的茶壶,把你看到的形状用一个动作表示出来。

(学生纷纷根据看到的茶壶形状,用肢体模仿。)

师:(问一生)你为什么这么做?

生:我看到茶壶把在左边,就左手叉腰;茶壶嘴在右边,右手就向右伸出去。

师:(问一生)你的动作怎么和他相反呢?

生:我看到的茶壶嘴在左边,茶壶把在右边,我就向左伸左手,右手叉腰。

师:(指一生)你又为什么这么做呢?(模仿学生两手合十前伸的动作。)

生:我只能看到茶壶嘴,看不到茶壶把,我就这样做!(说完又做了双手合十向前伸的动作。)

师:同学们做的动作和回答都很精彩!淘气、笑笑也在观察茶壶。(课件显示第13页第3题)他们看到的各是哪幅图画,请同学们先小组讨论,再在书上连线。

(学生讨论后在书上连线,集体反馈、订正。)

4.游戏:看图找位置

师:同学们练习完成得很好,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个玩具和一个配套的信封。现在请各组小组长把玩具正面对着教室黑板在桌上放好,组里的每个成员都从信封里抽一张图片,当老师说"开始",你再看图片上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再迅速找到相应的位置。记住:不许转动玩具!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学生按要求放好玩具,抽出图片。"开始"的口令发出后,学生看图片,找相应的位置。学生找到位置后,各组汇报游戏情况。)

(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师: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想给自己留什么作业?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62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认识求两数相差多少简单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能正确列式解答。

2、通过练习体会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相同点,提高笔算加减法的运算能力,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积累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体会咋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逐步发展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59+__+7062+436+237-676-5057-466-20

学生开火车口答。

揭示课题:练习九

二、练习

1、第1题:

用竖式计算:

44267457+32+53-24-51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全班交流,改正。

说说用竖式计算,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2、第3题:

出示插图:从图上读懂了什么?

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然后由代表说。

3、第4题:

出示插图:从图上读懂了什么?

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然后由代表说。

4、第5题:

出示插图:从图上读懂了什么?

问题是什么?(指名说说)

追问:问题的意思也就是什么?

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学生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5、第6题:

30+1856-4047-20__-320+635+24

学生独立计算后全班交流。

6、第7题:

7、(1)出示第12题,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桌子40张,椅子4把,有48人来开会。)

提问:求什么?有几个问题?是哪几个问题?(再搬几张桌子?再搬几把椅子?)

(2)学生列式计算后集体交流,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8、第9题:

出示情境图: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问题有哪些?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第二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说一说)

9、第10题:

出示一组算式:

99-18=81

99-27=72

99-36=63

观察这些算式:发现了什么?

你还能写出几道这样的算式吗?

三、布置作业

用竖式计算:

35+2352+3064+37+4248-1174-20__-3529-26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2)、会对图片进行简单排列。

(3)、使学生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初步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摆、涂等活动,使学生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2)、让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充分体验、感知规律就在自己身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找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2)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并按一定的要求创造出许多美丽的有规律的图案。

教学准备:

1、课件

2、各种平面图形,白纸、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感知规律

1、今天,光明小学的小朋友想邀请我们到他们的班里去参加联欢会,可是去之前,我们必须要做小朋友们给我们出了几道题,答对了,才能去。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到底给我们出了什么样的题目。

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

(1)出示一组笑脸,笑脸的颜色无规律。

学生猜出来的答案各种各样。

(2)出示一组按照颜色规律重复出现的'笑脸,请学生猜一猜。

为什么刚才你们会猜出这么多答案,而现在却马上就猜到了呢?

这串笑脸是按一红一绿的顺序重复出现,我们就说这串表情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板书:规律)跟老师读一下:规律。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有规律排列的,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带领同学们去找规律。(补充板书:找)

二、情境中发现规律

1、创设情境:

恭喜同学们,都答对了刚才的题目,现在我们进到了光明小学的教室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观察提问:

(播放动画)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啊,原来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唱歌、跳舞呢!

(播放音乐,学生跟随着音乐一起唱《幸福拍手歌》)

3、发现规律: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按一定的顺序一直排下去,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排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画面,看看哪些事物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重复)的?说给你同桌小伙伴听一听。教师指名学生起来说,说到哪种事物幻灯片就相应的出现。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先来看看彩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学生边汇报,教师边运用课件,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它们是哪几个在重复出现?)

再来看看彩旗和灯笼又是怎样排列的呢?生汇报。

彩旗、花、灯笼都是按颜色有规律排列的(板书:颜色)小朋友们在唱歌跳舞,他们的排列是怎样的?生:一男一女排列的。

他们是按性别排列的(板书:性别)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了彩旗、灯笼、小花和小朋友队伍都是有规律排列的。

三、操作中深化规律

1、帮老师摆一摆:

例3: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请看,老师这有两组图形,可是没摆完,你们愿意帮帮它吗?

小组讨论:每组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再想一想空白处该什摆什么图形?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帮小兔涂一涂(例2):

(1)看到同学们回答的这么好,有一只小动物也着急了,它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可是有几个图形没有涂颜色,你们能帮小兔涂上颜色吗?

(电脑出示例2)

汇报:每组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再说一说空白图形该涂什么颜色

小结:看来,我们只要掌握了排列的规律,很快就会涂好的。

(2)做一做:我们再来看几组图形。这里有三行图形,请大家先思考:每组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再想想:每组中带有问号的图形涂对了吗?该涂什么颜色?

3、考眼力

课件出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猜猜问号处应该是什么物体。学生猜的同时让学生说清楚是按什么排列,是怎样排列的?

4、创造规律

师:同学们可真能干,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你们。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利用学具有规律地摆一摆或画一画创造出一个规律吗?(我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先示范一个)

(1)请小组长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放在桌面上。

(2)请大家注意听老师的要求:一会儿小组内同学一定要团结合作,,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进行创造,然后跟你们成员说一说你的规律。每组要摆出或画出两种不同的规律,

教师巡视,选择几个比较特别的演示给其他学生看,并说说他的规律。如果你们继续摆下去,应该是什么呢?

小结:大家很善于研究,小组合作的非常好!

四、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我们来表扬下自己。(学生齐拍手,打出有规律的节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拍手,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是按照“慢慢快快快”的节奏打的。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真棒。你们瞧,连声音都可以有规律呢。那你们能根据老师给出的节奏拍出有规律的掌声吗?我们来试一试。(____X)(____X)(____)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没有其他按照规律排列的事物呢?想一想,在生活中,在你们的身边还见过哪些有规律的事物?

生自由发挥举例说明。

五、小结

师:这节课给你们感受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师: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规律,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能做个细心人,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更希望我们班的同学们能创造出更多的规律,当一个小小发明家。好吗?

板书设计:

找规律

按()为一组的顺序重复出现

一红一黄

一红一绿颜色

一红一紫

一男一女性别

一女一男

正方体、圆柱形状

声音

动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