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汇总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
知识目标:
1、完成习作。
2、准确区别区别的不同读音。
3、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情感目标:
熟练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
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导入: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乐趣与大家分享。
2、生分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3、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评议
(1)看学生他们的课作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注意内容充实)
(2)选拔优秀,颁发小奖品。
(3)生谈交流后自己的打算。
二、习作指导
1、导入。
2、生选择写作题材
游戏娱乐生活:踢毽子、跳皮筋、跳绳……
课余辅导训练: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生、足球比赛……
个人爱好:小收集、小饲养、小种植、小演奏家……
家务劳动家庭帮手: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
3、写法指导:
这篇文章只需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
4、生拟定提纲、评议。
5、生起草。
6、生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7、生各自修改。
8、誊写文章。
三、日积月累
1、生自由轻声读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指名横着诚。
3、揭示发现:
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4、齐读巩固。
四、读读认认
1、生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意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的共同之处。
4、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
五、读读背背
1、师范读古诗。
2、师引导。
3、生模仿读。
4、比赛读。
5、师生合作、表演。
6、竞赛背诵。
六、展示台
1、小组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
2、了解展示准备。
3、举行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优秀展示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己的感受和想法。
3、养成认真倾听,乐于表达的习惯,逐步达到善于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散思维
出示配图和课本上的一段话,引导学生观察和朗读。
注意:在教学中,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发言,帮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设计小区的绿化工程。
二、适时引导,诱发思考
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学生有话可说。更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针对该话题,先让孩子们想一想怎样才算是对“空地”的合理利用?要尽可能把问题考虑得全面些,再让同学在纸上画一画,然后再和同学合作商量。
在此环节中,教师一是要提出明确的说话要求,二是要巡视其间,进行适时引导。
三、创意发言,尝试交流
首先,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倾听,不仅要听老师说的`,而且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从中借鉴、学习、提高。可以在两位同学汇报之后,请其他同学复述,
其次,围绕“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和能“具体生动地讲述,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的要求,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如何去说——即当你想说的内容很多时,要先确定好要讲的主要事情,然后围绕这件事把话说清楚。不能什么都想说,什么都说一点。这样,大家反而不知道你要说什么了。二是可以借助合适的动作、表情。
四、展示成果,拓展延伸
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根据学生的画一画、讲一讲,最后集体评出“最佳设计”。
当交际过程完成之后,可以全班出一个图文并茂的集子,以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也可以向社区提己合理化建议,这样也就更好地落实了“交际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的编排。
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进行口语交际;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积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展示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2)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诵中积累。
(4)在展示中扩大见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读、写、背中训练语言能力。
重难点、关键:1、进行口语交际。2、完成习作。3、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展示课余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
3、交流有什么感受。
4、讲讲今后的打算。
四、请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
1、生讲,师略记条理。
2、予以讲解、梳理。
五、评比。
1、每组选出一个上台。
2、评比谁讲得好。
六、作业:回家讲给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习作。
教具准备:带上各自与课余生活有关的'器具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几个同学课余生活的用品:书、画画、乐器……
2、让学生自由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二、引导写作
1、请几个同学上台讲述。
2、老师点评。
三、写作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多音字。
2、背诵古诗。
3、从生字中学生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区别、组词、掌握多音字
二、古诗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2、师范读,学生跟读
3、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钓鱼,他倾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体。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示意不让问路人靠近,唯恐发出响声把要上钩的鱼儿吓跑了。
三、学习新生字。
四、作业:背诵古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2.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重点
学习多音字,读读认认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口语交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3.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课后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2、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
作前准备
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课,开展“我来夸夸他(她)”的活动。事先有意让学生回忆和收集童年生活中自己喜欢的小伙伴的某一特点的材料,然后通过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让作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为习作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前天,老师参加了我班举行的“我来夸夸他(她)的活动”,了解到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中,都结识了不少小伙伴。他们个性不同,有的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还有的倔强,爱哭、爱闹……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根据小伙伴的特点,写篇文章来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二、出示要求,讨论理解
1、出示要求在童年生活中,你一定结识了不少小伙伴。他们有的`是你的同学;有的是你的邻居;还有的……你一定很了解他们,喜欢他们,他们做过的许多事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的一件事来写,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
2、小组讨论,并完成填空我要写的印象最深的是,要突出的人物特点是,选择的一个事例是。
3、大组交流通过这一个环节,让学生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①写小伙伴的一个特点;②用一件事来写;③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要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三、提供情景,打开思路
1、播放录像这是我们班去年秋游中的几个画面。(无声,给学生思维空间。)
让学生边看边思考:
①这次秋游中发生了几件事
②哪件事表现了小伙伴的特点和品质
③你选择哪件事来描写人物的特点
2、交流归纳
①秋游中__同学收拾午餐留下的垃圾,体现她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的行为。
②__帮助邻校一位掉队的小同学寻找老师,反映她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通过这一情景,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选择材料,而且让学生懂得最好的材料是自己亲身经历而别人不知道的事,材料的真实、新颖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四、自拟题目,下笔成文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好地条理自己的“构思”。题目自拟,但要认真给自己的作文起个题目,老师也提供一些题目,但仅供参考。(《他使全校轰动》《我心中的偶像》《任性的表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6】
教学要求:
1、会写8个字,学会8个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妈妈的爱是伟大的,学会用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4、复述课文。想象狐狸妈妈被猎人追赶的情景。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使学生体会狐狸妈妈的爱。
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想象狐狸妈妈被猎人追赶的情景。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要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感悟中体会狐狸妈妈对小狐狸无私伟大的爱。理解时围绕课后思考题“山洞附近树下的葡萄是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充分讨论,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复述课文,培养理解能力及想像能力。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爱吃葡萄吗?想吃葡萄的时候怎么办?有一只小狐狸它特别想吃葡萄,该怎么办呢?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
3、抽读生词卡片狐狸饥饿采摘附近冒险山洞一颗嗓子。
4、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思考:
(1)为什么课题是《妈妈的葡萄》
(2)妈妈采摘葡萄容易吗?找出相关词句。
体会:
A翻过一座山,翻过两座山,又翻过第三座山,狐狸妈妈终于来到了长着葡萄的村庄。
B狐狸妈妈实在跑不动了,把葡萄放在一棵树下,打算歇一会。
(3)听到猎狗的叫声,狐狸妈妈是怎么做的?谁来试着读读这句话,注意读出妈妈焦急的心情。
(4)为什么小狐狸能逃脱猎狗的追踪?狐狸妈妈哪去了?
(5)请你们想象一下狐狸妈妈被猎狗追赶时的情景。
(6)山洞附近的葡萄是从哪里来的?小狐狸是怎么知道的?谁来读读妈妈说的话。
(7)如果你是小狐狸,此时你会怎么想?请你读读小狐狸的话。
(8)让我们带着对狐狸妈妈的敬意,再来读读这篇课文。
三、拓展
1、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
2、想象狐狸妈妈被猎人追赶的情景,续写一段话。
猎人带着狗追来了,怎么办?狐狸妈妈大声喊:“呜-危险!快逃呀!”这时。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
二、学习要求会写的字
(1)用旧字换偏旁的方法学习:狐狸饿险洞
(2)组词
狐:狐狸狐步狐仙。
狸:狐狸狸猫狸子。
饿:饥饿饿了饿虎扑食。
险:危险保险冒险。
洞:山洞洞口洞穴。
重点指导:
摘:里面是个"古",不要写成“”。
颗:颗是量词,用作颗粒状的物品。只有和“棵”的用法区别开。“棵”跟植物有关。
嗓:右面是三个“又”,不要写成三个“口”。对比“噪”和“嗓”。
三、写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子格中的位置。
2、写字。注意把字写端正。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7】
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第一课时
揭题导入
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è)。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3、出示教学挂图,学生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教师相机补充讲解。
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鞠(jū)躬(gōng)”、“胶(jiāo)卷”,轻声字“停当(dang)”、“打量(liang)”、注意:摆弄(nòng)声母是n。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齐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教学反思
《小摄影师》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我在《小摄影师》阅读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在感悟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我在教学时紧扣“吩咐”一词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理解,再通过说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把理解语言和体会情感结合起来,揣摩出高尔基对小男孩子的喜爱之情,突出教学的重点。
情感是附载在语言文字这一客体之中的。它需要靠读者在读中去感知与感悟。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两句话集中体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并且情感强烈。我让学生自己去朗读,通过朗读去体验、去感知、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高尔基对待记者的冷淡和不见,对待小男孩的热情和“一定”要见这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有了这种体验和感悟,“高尔基为什么不愿见记者而热切希望小男孩能再来?”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再读全文进一步思考:“小男孩会再来吗?”激发学生想象,把他们引进课文的情境之中。有了前面的铺垫,并且给学生提供了展开想象的空间,续写“小男孩再来时会是怎样的情景”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深刻。在他们积极的思维中,引起情感的共鸣。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会写的字5个,会认的字2个。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平等,民主的思想感情和消除种族歧视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在世界上除我们黄种人,你还了解到了什么人种?(指名回答)
2、过渡语: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在我们这个广阔的地球上生活着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尽管肤色不同,可我们象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中。同学们,请看——(出示课件2)问:你看到什么?有一位美国诗人把我们共同的愿望写出了一首诗——《最美的花束》(板书)。
3、齐读课题(美读)、质疑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课件3)音(指名读、齐读)、形(学生提示)、义(质疑)。
2.指名5位学生读课文(应注意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3.分组读课文(一二节男同学,三四节女同学,第五节齐读)。
4、现在谁来说说“最美的花束“指什么?
三、理解诗文,体会感情
1.请大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先有感情地朗读,再说一说你从中知道或读懂了什么?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2.生自由读,小组交流,师巡视参与指导。
3.指名汇报,师生评价,师相机点拨归纳。
(应注意朗读的指导、评价,“花、花冠、花束、花园“等的含义)
4.课文中的你、我、他指谁呢?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出示课件4)
5、提供句式,指名根据课文意思说话,体会主题思想。(出示课件5)(师相机评价、鼓励)
(1)蓝眼睛和黑眼睛一样。
6、小结:同学们,你们的发言,让我深深地感动,的确,不管肤色如何,不管是贫穷或富有,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要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尊重、和睦相处。(板书:平等)
四、拓展延伸。学生谈今后同学间、朋友间、邻居间应如何相处。
五、质疑问难。
六、推荐作业。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9】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苏珊的帽子(板书),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感知,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苏珊得了癌症,接受了三个月的化疗,失去了一头美丽的金发,心里很难过,但老师理解她,同学们尊重她,最后,她开心的笑了。
2、这篇课文与本单元的其他几篇课文有什么不同?(批读文)你从文中的批注当中知道了什么?
3、读了课文,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①谁是苏珊?苏珊为什么要戴帽子?
②苏珊戴上帽子后的心情怎样?
4、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么苏珊和帽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品读课文,并在课文中进行批注。
5、课件出示:几种常用的批读方法。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参照老师提供的几种常用的批读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把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批注下来。
2、老师发现大家的批注都做的很不错,谁愿意把自己的批注说给大家听呢?生:我从一二句中知道了苏珊是个可爱的小女孩,但她身体里长了一个小小的肿瘤。生:我在“小小”“竟”“三个月”“更瘦小”“掉光了”这些词语下面加了“.”我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苏珊小小年纪就要经受癌症化疗这些大人们都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苏珊是多么的不幸。生:我在“落”下面加了“.”因为它是个多音字。生:我很喜欢“虽然她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癌症抗争,她的聪明和好学也足以补上落下的功课,然而,每天光着头到学校去上课,这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这句话,在它下面画了。
3、文中的“这”指什么?(每天光着头到学校上课)怎么办?(戴帽子)。
4、师批注:同学们都感受到了苏珊丰富的内心世界,她只有戴上一顶帽子来遮住身心的伤害。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们的老师和同学是怎样帮助小苏珊的?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体会边进行批注。
2、指导朗读。
3、生质疑:为什么是“下星期一”戴帽子?生:我读懂了批注当中的“老师为什么要同学们仿戴帽子?”这个问题,它表面上是同学们学习和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其实只是一个借口,实际上她是想避免苏珊到校后的尴尬,保护她的自尊和更容易受伤的心灵。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星期一到了,戴着帽子的苏珊来到了学校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默读课文3、4自然段,边读边进行批注。生:我在“犹豫”下面画了“?”,我查了字典知道犹豫的意思是拿不定主意。生:我在“她站在教室门口却迟迟没有进去,她担心,她犹豫”下面了“?”,她担心什么?她犹豫什么?
2、指导朗读。
3、假如你是苏珊班级里的'一位同学,看到苏珊那样的担心,那样的犹豫,你会对她说些什么?
4、苏珊走进教室后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发现?生:我在“五花八门”下面加了“.”,它与前面的“越新奇越好”相照应。生:我在课文右边批注了:看到同学们五花八门的帽子,苏珊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想法呢?生:我从“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这句话中感受到老师的办法真好啊,她巧妙地解决了苏珊的难题。
5、指导朗读。
6、是啊,此刻,我仿佛看到了苏珊那如花的笑脸,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苏珊这几个月以来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快乐,为苏珊有这样聪明而又细心的老师感到高兴,同时,我也找到了学习的榜样。
三、学习最后一段。
1、师范读。
2、小组交流,谈体会,并进行批注。
3、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苏珊已经消除了心里的阴影和同学样一起快乐幸福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尊重、充满关爱的班集体。
四、总结全文。同学们,苏珊是不幸的,因为病魔让她小小的身体备受折磨,但苏珊又是幸运的,因为她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班集体,拥有关爱她,尊重她的老师和同学,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苏珊的老师和同学那样的人,那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每一个懂昨尊重,关爱他人的人,愿我们的世界处处充满尊重与平等,让世界充满爱。
五、作业。对阅读材料《将军和士兵》进行批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感受槐乡孩子的快乐、勤劳,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自读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准备】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二、自读品析,感知理解
1、学生自读课文:
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小组内朗读:
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4、讨论:
⑴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⑵槐米有什么用处?
⑶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读读相关的课文
5、理解课文第3自然段:
⑴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⑵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
(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
⑶指导感情朗读。
三、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交流欣赏:
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2、谈感受:
通过课文的朗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参加过什么劳动?有些什么感受呢?
3、小结。
通过说自己的实际劳动与感受,得到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把参加的一次劳动的过程与感受写下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读认认”,认识7个生字。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4.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5.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将看到的事物写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列文虎克在观察中发现了显微镜和微生物,老人在观察中发现了商人的骆驼,那么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这节课让大家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观察告诉同学们。
二.板书:观察中的发现
三.分小组先汇报自己在观察总的发现。
四、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五、建议将观察到的事物写成。
1.出示一、两则,指导格式。
2.口头,看看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写的具体。
3.试着将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继续写观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继续将看到的事物写成。学会修改自己的。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述本周的基本情况。
1.格式正确与否。
2.观察的事物及发现是否有新意。
3.叙述是否较完整。
二、对典型作品进行评议
1.出示佳作。
·生读。
·生评。
·齐读。
2、比较差的。
·生自由读。
·生评。
·生改。
三、根据所学知识在学习小组内评改作品。
四、修改并抄正自己的。
五、作业
抄写改后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完成“我的发现”
1.回忆这学期学过的生字中有形近字的例子。
2.出示小黑板。
3.自由读,汇报带点字的特点。
4.指导识记这些字。
5.说说除了这些字以外,还有哪些字也有类似情况。
6.进行课堂练习巩固。
二、完成“日积月累”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字典将顺口溜读通。
3.指名或小组汇报读
4.归纳顺口溜的内容。
5.试着背诵顺口溜。
6.学生自由汇报课外积累的顺口溜。
7.出示人体挂图。
8.指名上前指出人体部位,根据指出标出器官的名称。
9.指导看图读、记名称。
10.指导识记生字。
11.指导书写。
三、作业
1.抄写“我的发现”词语。
2.背顺口溜。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背顺口溜。
二、谈话
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一定又查找了不少资料,让我们这节课来开开眼界,受到启发吧!
三、板书:观察与发明
四、展示资料
五、交流、谈谈这节课的感受,受到哪些启发。
六、
古今中外还有不少这样的故事,让我们通过日常阅读和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家和发明发现的故事。同时,自己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那么不远的将来,伟大的科学家就从我们在座的同学们诞生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重点句体会寓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头饰。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顺势导入
1、你对自己的长相哪里最满意?为什么?
看看老师的左右手,哪只漂亮些?(左手)对,所以老师把漂亮的戒指也带在左手上。可左手右手各能做些什么事呢?(对比右手虽不好看,但比左手更有用处)
2、有只漂亮的梅花鹿也跟我们一样,对自己的模样有满意的地方,也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们一起去书中认识认识这只梅花鹿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及不理解的新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用开火车、请小老师等形式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3、学生分段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1~10段
1、文中的梅花鹿对自己的模样满意吗?它最喜欢自己的哪些部分,对自己的哪一部分最不满意?(自读、勾画、汇报)随机理解赞叹匀称赞不绝口欣赏陶醉等词。
2、指导朗读。在朗读中巩固赞叹赞不绝口欣赏陶醉等词的理解。
四、学习11~13段
1、出示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自读第11~13段,说说是指的什么?随机理解抱怨没精打采等词。
2、指导感情朗读。随机体会逼近犹豫挣脱拼命等词。
五、表演、复述
小组内完成,班内展示。
六、揭示寓意
1、看完同学们的表演,你对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句话有什么新的理解?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七、课外阅读
介绍《伊索寓言》,请生进行课外阅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3】
学习目标
1、 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英子的变化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课前准备
1、 展示屏。
2、 搜集一些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 一 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此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学习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学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2、 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3、 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4、 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
1、 屏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屏显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内容:指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这时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忧郁“的意思。)
3、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和第四两个自然段。
4、 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呢?
引导学生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边读边疑边悟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29掌声
四、指导认字和写字
1、 屏显本课的生字。
2、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3、 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姿、势、吞、烈、普”这5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4、 学生练习写13个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五、拓展活动
学生继续搜集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和谚语。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提问,明确阅读目标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的呢?)
二、精读课文,自己释疑
1、 学生自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带着以上的问题自读自悟。
要求学生在文中勾勾画画,可以适当地写一点读书感受。
2、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提出讨论的要求:
分工明确:组长负责,确定代表小组发言的人。
人人参与:要求每一个人在小组内都发言。
3、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每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余成员可以补充。
学生发言的要领主要是认识掌声对英子的帮助,谈从两次掌声中体会到了什么。
4、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a.学生自己先练读。
b.然后展示朗读水平,可以进行赛读,挑战读。
学生读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三、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1、 屏显英子信的内容:“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a.学生齐读这段话。
b.联系全文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2、 生活中,你得到过掌声吗?当时有什么感受呢?你给别人掌声吗?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3、 学了课文,又谈了那么多,还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呢?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29掌声
四、抄写词语
先读、记,再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五、交流搜集的名言,背诵积累
1、 你搜集到了哪些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呢?
2、 组织学生交流。
3、 让学生读读背背这些名言或谚语。
六、实践活动
假如你的一个好朋友考试考得不好,他很难过,请你写一两句鼓励他的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4】
教学要求
1.懂得只有认真、虚心、耐心,才能把本领学到手。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理解词句;联系上下文,回答课后的思考题;
朗读课文;练习用“先……再……然后……”说话。
教学重点
了解这篇童话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后思考题。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带、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
(一)你一定喜欢童话吧,说出你学习过的一篇童话的题目。
(二)《群鸟学艺》就是一篇有趣的童话。读读课文,想想
“群鸟”是指哪些鸟?它们是怎样学艺的?你知道这些鸟的窝是什么样吗?
(三)在读的时候,遇到不懂的词语查查字典。
二、指名认读词语卡片
fèng huáng xuǎn chà lěi
凤 凰 选 好 树 杈 垒 起
wěn yán tuò shù
安 稳 房 檐 唾 沫 舒 服
cāo jìn qiě
粗 糙 不 仅 而 且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4、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二、教学重点。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难点。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四、课前准备。
1、寻找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的文字片段,有条件地可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第一课时: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师巡视,了解学情)
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复杂到简单一步一步的归纳,切忌敷衍。)
(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勾下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a、我们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b、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教法: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
a、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b、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四)小组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注:“拼”“村”“丧”的读音需特别注意,磨的读音:二声(摩擦)、四声(磨面);坊的读音:一声(牌坊)、二声(作坊)。
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注:“村”可与“材”进行比较记忆,“丧”的下面部分没有一撇。
3、练习书写生字。
(五)课堂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一)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读出感情。
2、作者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用一个词概括。
(二)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5、6、7、8自然段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四)课堂练习。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
上一篇: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