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七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 准确认读文中生词、把握结构安排及各种修辞手法。

2 学习写景与叙事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布置预习,辅导。

问答法、讨论法、诵读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2从民俗风情感受传统文化美的一面。

教学重点

1 生词及文言常用词汇。

2 结构安排、语言组织、白描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1 对钱塘潮形成直观整体的印象。

2 感受自然之美和传统文化美。

课时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传看相关资料,要求学生讲诉自己心目中的钱塘潮。

讨论,描述。

2 要求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和当时的风俗,导入课文。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翻译。

1 指导学生朗读。

(1)放录音带,示读。

(2)自由朗读。

(3)抽取一名学生范读,并加以指正。

(4)学生齐读。

2 指导翻译。

(1)学生参照注释以及工具书自行翻译。

(2)由学生举出难以理解的语句,讨论,教师小结。

(3)抽取部分学生翻译重点语句。

(4)抽取部分学生翻译段落,一学生翻译全文。

(5)齐读课文。

三、梳理文章结构。

1 学生思考文章的行文思路及结构安排。

2 讨论并抽取几名学生回答。

3 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深入学习。

1 导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本文所用的一些修辞手法、艺术技巧及有关的民风民俗。

2 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

二、品味修辞。

1 速读一遍文章,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修辞方面的内容。

2 逐段分析讲解修辞的运用,及其对文章内容的表达作用。

三、民风民俗的延伸

1 讲述一些民风民俗的知识。

2 讲述的过程中一起翻译文中的段落。

四、指导完成课后练习题。

1 学生自主完成。

2 讨论交流。

3 教师小结。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精选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2、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3、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4、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5、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美好。

重点难点:

1、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屏的图片,或上网查找。

2、教师制作课件。

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轻松走入“屏世界”

1、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展示古代的屏并配乐欣赏。(观后感受,引出屏的话题。)

2、用《口技》中的句子引出屏的作用。要求学生说说屏的作用,初步感知屏。

3、导语

屏风,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它有着神秘的作用,集实用与装饰功能于一身。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我们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与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一道说“屏”。

二、细心积累生字词。(投影:识记)

wéi cāng tuī qì

帷幕 伧俗 忒:太 文化休憩:文化享受,身心休息。

韶光:美丽的春光。韶:美 诚:这里是“果真”的意思。

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无益地耗费劳力。__徒劳__

2.恰当,恰如其分。__得体__

3.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_因地制宜_

4、果真如此。诚如是

三、示范朗读了解屏。

(视频朗读,学生听读、赏读并勾划关于介绍屏的知识的句子或段落)

四、深情美读说说屏

自主回答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

明确:“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解释紧扣屏的用途。

明确: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种类: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 竹屏等。

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屏的图片,让学生获得直观印象,加深对屏的了解。)

五、大胆实践介绍屏

根据文中关于屏的知识,用以下的形式说话。

△假如时光倒流500年,你是屏风店的老板,

a、你将如何向顾客介绍屏风这种器具?

b、你将如何向顾客介绍摆放屏风的注意点?

c、你将进购什么特点的屏风,使你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明确要点:a、向顾客介绍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即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使用人可根据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选购所需的屏风。

b、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c、屏的主要特点:功能与美感相结合,造型轻巧,色彩不伧俗,绘画富有诗意。

六、用心感受作者情

速读课文,勾划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2、探究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意和作用。

理解诗意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投影全诗)

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读“tuī”“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牡丹亭》中“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

(3)“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小结: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3、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

4、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

明确: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1)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

(2)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七、发挥想象设计屏(投影:作创意性引导)

请发挥你的想象,自己动手设计一道屏,并为它取一个合适的名字。

举例:锦上添花 事事如意 胸有成竹 难得糊涂

八、拓展延伸寻找屏

抛砖引玉 朗读积累

例:南朝《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柳 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李 贺《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

九、深入挖掘来寻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也孕育了一代代中国人,每一个中国人的身心中都留下了传统文化的烙印,每一件传统器物里都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屏风只是一个例子,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小小的器物里都有一个迷人的世界。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器物能反射出传统文化的影子,折射出中国人民的智慧。

提示:扇子、椅子、床、窗、土炕、中国结、陶器、木雕、剪纸、戏曲等。

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中重新大放异彩。让中华文化

十、课外阅读长技能

1、记诵积累与屏风有关的诗句。

2、阅读《中国结》。

中国结年代久远。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绳”与“神”谐音,中国文化在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据文字记载:“女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又因绳像蟠曲的蛇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神的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眼,无论是结合、结交、结缘、团结、结果,还是结发夫妻,永结同心,“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采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吉”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主题,“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兴盛长远,流传至今。

中国结不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如盘长结、藻井结、双钱结等,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浓郁的宗教色彩,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愿望。在新婚的帖钩上,装饰一个“盘长结”,寓意一对相爱的人永远相随相依,永不分离。在佩玉上装饰一个“如意结”,引申为称心如意,万事如意。在扇子上装饰一个“吉祥结”,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祥瑞、美好。在烟袋上装饰一个“蝴蝶结”,“蝴”与“福”谐音,寓意福在眼前,福运迭至。大年三十晚上,长辈用红丝绳穿上百枚铜钱作为压岁钱,以求孩子“长命百岁”。端午节用五彩丝线编制成绳,挂在小孩脖子上,用以避邪,称为“长命缕”。本命年里为了驱病除灾,用红绳扎于腰际。所有这些,都是用“结”这种无声的语言来寄寓吉祥。中国人在表达情爱方面往往采用委婉、隐晦的形式,“结”从而义不容辞地充当了男女相思相恋的信物,将那缕缕丝绳编制成结,赠与对方,万千情爱,绵绵思恋也都蕴含其中。《诗经》中关于结的诗句有:“亲结其缡,九十其仪。”这是描述女儿出嫁时,母亲一面与其扎结,一面叮嘱许多礼节时的情景。这一婚礼上的仪式,使“结缡”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唐朝著名诗人孟郊的《结爱》当属这方面的代表之作:“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始知结衣裳,不知结心肠。坐结亦行结,结尽百年月。”“结”字,使我们同祖先思绪相连;“结”字,使我们与古人情意相通。正可谓是:“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精选篇3)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学习鉴赏律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格律美。

2、在分析品味诗歌语言的过程中,提高鉴赏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歌的格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

反复诵读古诗,培养阅读兴趣,理解每首古诗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

难点

积蓄文化沉淀,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诵读法讨论法质疑法点拨法

1、录音机、范读带。(正字正音,感受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投影仪、胶片。(显示内容:生字注音、作者介绍、背景资料、文体知识、精美插图、相关诗词等。)

3、课件。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史中,唐诗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唐诗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唐诗的意象,成了我们民族诗歌代表性的象征,唐诗精神也成了我们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今天,我们撷取唐诗中的几颗明珠,一睹唐诗的风采。先看第一首《野望》。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县(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性简傲,嗜酒,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1、律诗每首限定四联八句,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

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3、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4、律诗还讲究声韵美,讲究押韵,一般二、四、六、八句押韵,押平声韵。还讲究平仄。

王绩《野望》

1、播放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朗读节奏。

东皋(gāo)薄(bó)暮徙(xǐ)倚犊(dú)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品析诗句。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颔联和颈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它们写景分别有什么特点?

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

(3)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4)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5)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6)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美丽的秋景,恬淡和平的生活,却让诗人发出了“相顾无相识”的感慨,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1、用白描的手法写景。颔联颈联中,诗人用白描手法,由远到近,静动相映,描绘出一幅山家秋晚图。

2、借景抒情。用美丽的秋景和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反衬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野望秋野图萧瑟衰败正衬暮归图宁静安详反衬孤独无依

背诵王绩《野望》,由律诗引出《黄鹤楼》的学习。

崔颢《黄鹤楼》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1、听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再读,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边读边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2)学生讨论发言,老师引导,理解诗句含义。

品读,体味诗中的情感。

(1)前两联由传说写起,有什么作用?

从传说写到现实,由传说的美好与现实的“空余”寻常江楼构成强烈的反差,诗人的怅然若失的情绪表露出来。

(2)诗的颔联写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黄鹤一去”把读者的视野引向茫茫远方;“白云千载”又让人联想到上下几千年的风云变幻。只两句诗,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创设出一种苍茫开阔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

(3)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诗句描绘出站在黄鹤楼上远眺所见的景象,葱茏茂盛而富有生机:晴空万里,远望汉阳,一棵棵树木清晰可数;鹦鹉洲上,芳草茂盛,一片葱绿。这段写景,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4)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诗人“愁”该如何理解?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呢?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1、意境开阔、气魄宏大。诗的开头从黄鹤楼美丽的传说写起,仙人、黄鹤引发人们美好的联想。写到“黄鹤一去”,写到“白云千载”,意境开阔,引人遐思。

2、风景如画,情真意切。诗的颈联描绘了诗人站在黄鹤楼上眺望远处所见到的空明悠远的画面,融情于景,眼前景虽美,何处是乡关?景中蕴含诗人浓浓的乡愁。

黄鹤楼首联引传说颔联发感慨以景衬情思乡思亲颈联绘美景情景交融尾联抒乡情

王维《使至塞上》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唐朝附属小国小勃律。737年,节度使崔希逸打破吐蕃军。王维奉命出塞犒赏三军,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初读,读准字音和节奏,感知诗的内容。

(1)理解诗句的内容

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叙写此次出使的经历。

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作者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颈联:千古名句,描绘塞外苍凉壮观的景象。

尾联:借用“燕然勒石”的典故,写出了将士们保卫家国的决心,表达诗人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2)整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首联的“单”字可见其孤独寂寞,颔联两个比喻,表达诗人的激愤和抑郁,颈联描写塞外壮观美景,赞叹之情溢于言表,尾联借典故表达对戍边将士的赞美之情。

(1)颔联中“征蓬”“归雁”比喻什么?透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像振翅北飞的大雁。诗人虽然是奉使出塞,却有漂泊无依之感,暗写诗人被排挤出京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2)品读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描绘了塞外雄伟壮观的景象。诗人选取“大漠”“烽烟”“长河”“夕阳”这些意象,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色彩鲜明。且“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虽景物不多,但层次丰富。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戍边将士保卫家国的爱国精神,表达了诗人因个人际遇而产生的孤寂和抑郁之情。

使至塞上诗中有画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画中有情赞叹赞美

1、背诵学过的三首唐诗。

2、说说每首诗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豪迈奔放、飘逸若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学生听读,整体感知。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写作者李白出四川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的景色及感受。

(2)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故乡的依依不舍,出蜀游历的满腔豪情。

品读诗句,体味内涵。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

首联叙事,交代行踪。作者从蜀地出来,经过荆门来到楚地。

(2)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船过荆门后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山逐渐消失,眼前是一片低平的原野;长江冲出三峡,在茫茫原野中一泻千里。一个“随”字生动的将山与平原的位置的变化展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表现出长江奔腾汹涌的气势。这联诗,景中蕴藏着诗人初出四川时的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气。

(3)诗的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蕴含诗人怎样的心情?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诗句借助瑰丽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船行出三峡后江面平静,宽广无边的绮丽景象。诗人借天镜“飞”、海楼“结”,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

(1)全诗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象瑰丽。诗的颈联写到“飞天镜”“结海楼”,借助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江面上平静无波,云雾弥漫的景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2)用词精炼传神。“随”“入”等动词的运用,都很凝练传神,富有表现力。

(3)衬托手法。颈联中,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之平静无波;云彩变换构成海市蜃楼反衬江岸之辽阔。

这首诗描绘了出蜀经荆门至楚地过程中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及初出四川时的喜悦之情。

渡荆门送别动景随入渡荆门之景静景飞天镜结海楼送别之情依依不舍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朗读

①把握诗歌节奏自读—范读(配乐朗诵)—试读—齐读

②把握诗歌感情范读(配乐朗诵)—学读—齐读—赛读

品味诗句,把握内容

(1)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看出来的?

早春。从春潮、早莺争暖树、新燕筑窝、乱花、浅草看出。

(2)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话看出?

骑马。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

(3)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

(4)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联?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三四句,莺燕争春光。在几处向阳的树枝上,蹦蹦跳跳着早来的黄莺,婉转悠扬地唱着春天的歌儿;在湿润的湖岸边,不知是新到谁家的小燕子,喃喃啾啾地忙着衔泥筑巢。早莺尚少,只在“几处”;新燕不多,不知“谁家”。西湖是鸟儿们理想的天堂,它们中的先到者早早地开始雀跃起来了。诗句在对莺歌燕舞的动态写照中,传达出西湖生动的早春气息。

(5)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两句)

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6)全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清新优美、生机勃勃的景色,字里行间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西湖的喜爱,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诗人描写了西湖早春莺飞燕舞、花乱草浅、柳树成荫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1)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全诗以游踪为线索描写西湖美景。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最后到湖东的白堤,使整首诗结构严密。

(2)景中寄情,情景交融。诗中描写了西湖美丽的自然风光,在写景中寄寓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钱塘湖春行(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初春之景赞赏西湖、热爱自然

本课的五首诗都是唐代律诗,格律工整,情感真挚,感人至深。而“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入课程目标之中,更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

一、整体入手,潜心会文

上课伊始,紧扣每首诗题眼设问,初步感知诗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通过“找、画、写”的方式潜心会文,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从语言文字中感受诗人的情怀。

二、含英咀华,涵咏真情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含英咀华,涵咏真情。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并通过“以读激情”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指导学生不仅看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文本内部,发现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精选篇4)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3、把握文章线索,理清文章脉络

【重点难点】

1、体会抓住人物特定情境下的“背影”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感受理解父亲的爱子之情。

2、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课前准备:

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 白板呈现父亲的手拉孩子的手照片,同时播放崔京浩的《父亲》,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说歌曲和照片的主题。

2、白板呈现油画家罗立中的作品《父亲》。

3、白板呈现儿子坐在父亲肩上放风筝的照片。

4、导语:歌唱家用声音演绎父爱; 画家用色彩和线条描绘父爱;摄影师用镜头记录父爱;文学家会用什么来表达这一崇高的情感呢?(文字)

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老先生一同在父亲的背影里去体验父爱、触摸父爱! 1、 欣赏油画《父亲》、父爱照片。

2、 听歌曲《父亲》,进入情境。

3、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情感。 通过欣赏油画,播放歌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初步感知课文,了解生疏字。

二、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了解学习目标。 做到有的放矢。

三、检查预习

1、你了解朱自清吗?

2、这些字词你会读吗?

3、根据意思说出是哪个词。

4、指名学生说说他们了解的朱自清,其他学生补充。

5、学生读,其他人帮助正音。

6、学生说出对应的词。 检查预习并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

四、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1、 文中几次出现“背影”,请你在“背影”前加上一个动词,以便理解 “背影”的不同含义。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2、 同学们有感情(舒缓、深沉)的朗读第六段,再次体会父亲的爱子深情并熟读成诵。再读课文,讨论,明确答案。

(1)四次写到“背影”:点题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分别时的`背影、想念中的背影。

(2) 感触最深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

4、 有感情的朗读。

5、 熟读成诵,互相试背。 让学生理清全文的脉络,帮助理解课文。

五、拓展延伸

朱自清父亲读《背影》

1928年,我家已搬到扬州东关街仁峰丰里一所记录的屋子里。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手不住的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发射出光彩。

是儿子的文章感动了父亲。请根据你对父爱的理解,仿写下列句式,表达你对自己父亲的敬意。

1、 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

2、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学生练习写作。 通过仿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课堂小结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是一篇回忆性抒情散文。文章追忆了八年前( )的情景,刻画了一个( )形象,表达出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 )之情。

七、布置作业

背诵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一段文字(第六段) 。 学生课后背诵。 让学生在情感上更有所增益,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精选篇5)

【教学设想】

课文教学方案是教师自己“读”出来的,要找到自己动情的“原始心理历程”。尤其是自己读出了心得之后,教学自可达到“无案之案”的境界。笔者读《背影》,读出了“三境”:“我们的家境”、“父亲的老境”、“我的心境”。正是在这“三境”之下,自己真正体会到了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依存和温暖。由此,指导学生阅读本文,重在营造出一种情绪氛围,消除学生情感上的那一层“隔膜”,变“无情无意”地读为“有意有情”地读,感受文章的真情、深情。对车站送别时父亲买橘子的细节、文中出现的几次背影描写、我的流泪、父亲的话语等,简略处理,而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对文章中其它交代背景、营造情境文字的品读上,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

课堂采用“五环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学习行为;总体目标分解到课时,在教学环节中予以兑现,追求课堂教学实效。

【教学目标】

1、准确朗读、书写和解释课文中所运用的以下字词

差使 奔丧 蹒跚 交卸 狼藉 琐屑 簌簌 迂腐 颓唐 游逛 踌躇 触目伤怀

2、朗读文中描写父亲两次“背影”的语段,能说出两次背影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3、能解说“我”的四次流泪和文章描写的父亲的四句话所包含的感情。

4、从课文中筛选相关信息,说明“我们的家境”、“父亲的老境”和“我的心境”。

5、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能够说清楚自己认为的文章语言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6、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评价作者与父亲之间真挚的亲情。

【教学重点】

1、朗读文中描写父亲两次“背影”的语段,能说出两次背影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2、从课文中筛选相关信息,说明“我们的家境”、“父亲的老境”和“我的心境”。

3、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能够说清楚自己认为的文章语言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展示——检测——评价

【教学条件】投影仪 PPT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第一环节:课堂自学

【教学目标需明确,问题目标要准确,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根据个别需求进行指导。】

一、教师简介作者的同时,导入新课,激励自学

二、出示教学目标(多媒体出示)

1、准确朗读、书写和解释课文中所运用的以下字词:

差使 奔丧 蹒跚 交卸 狼藉 琐屑 簌簌 迂腐 颓唐 游逛 踌躇 触目伤怀

2、能用一句话(简洁完整的话)准确概括文章的内容。

3、朗读课文,重点读文中描写父亲两次“背影”的语段,能说出两次背影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三、出示问题目标(多媒体出示或板书或下发自学提示单)

【组织学生自读课文,围绕问题,读、思、圈、点、勾、画、批。】

A、一般问题

1、能否准确拼读和记忆目标中所列词语?

2、是否能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蹒跚 狼藉 琐屑 典质 颓唐 触目伤怀 情郁于中

3、能够用一句话准确概括文章的内容吗?

B、核心问题

1、主干问题: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的“背影”的?有什么表达作用?

2、分支问题:

全文有几处提到“背影”?能否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语段)并有表情地朗读?

作者写了父亲的几个“背影”?这些“背影”出现在什么背景之下?

车站送别买橘子时的“背影”为什么要着力刻画?我当时的情绪或反应怎样?

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几次“背影”描写有什么作用?

四、学生自学,查字典或辅导资料,落实一般问题。

五、对核心问题、重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形成基本思路。

第二环节:课堂讨论

【所有学习小组既针对问题又合作竞赛。学习优秀者可以引导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巡视,监控讨论过程,并预测可能解决或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在自学的基础上,轮值组长组织同组内讨论,轮值发言人记录。

讨论的重点是:

主干问题: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的“背影”的?有什么表达作用?

分支问题:

全文有几处提到“背影”?能否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语段)并有表情地朗读?

作者写了父亲的几个“背影”?这些“背影”出现在什么背景之下?

车站送别买橘子时的“背影”为什么要着力刻画?我当时的情绪或反应怎样?

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几次“背影”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三环节:课堂展示

【1、所有学习小组思维过程展示示要清晰。2、教师备课,对所有问题要有思路和方法准备。3、教师要准备展示过程调控策略:学生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肯定;学生未解决的问题,教师点拨展示,师生共同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形成共识。】

一、教师组织交流,各组发言人按序展示:

紧紧围绕“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的‘背影’的?有什么表达作用?”这一核心展开。

二、展示过程调控策略准备:

学生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肯定。

学生未解决的问题,教师展示。师生共同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形成结论。

【教师要准备】

1、在文中勾画出表些父亲背影的语句(语段)并有表情地朗读。

2、弄明白作者写父亲的“背影”出现的背景。

3、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这样细写父亲的背影:

(1)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写,写衣帽,然后作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还用自己的感情烘托这个背影。

(2)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写得这样详细。

4、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如何写及其作用:

父亲离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而远,由显而隐,并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写这个背影,能表现这样的感情,为父爱感动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恋,惆怅,想到父亲前程艰难,又格外悲悯,辛酸。

第四环节:课堂检测

【学生当堂达标、当堂作业、当堂清;教师备课,要对所有问题进行解决并准备答案。】

一、用多媒体或题单出示检测题,学生先独立完成: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奔丧 差使 狼藉 簌簌 妥贴 踌躇 迂 蹒跚 琐屑 晶莹 触目伤怀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赋闲 蹒跚 祸不单行 情郁于中 触目伤怀

3、对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显出背影非同寻常的意义,设置悬念,同时又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B、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C、“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此句表达思念之情,用特写镜头细致刻画背影。

D、“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此句再现背影,照应开头,直接抒发思念之情。

4、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5、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

【教师要明确】

1、要纠正同学们对字词的误读。

2、要纠正同学们对字词的误解。

3、答案是C。表达的是依依惜别之情。

4、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可从“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起至“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作者这样描写父亲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写,写衣帽,然后作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还用自己的感情烘托这个背影。

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所以写得这样详细。

5、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

父亲离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而远,由显而隐,并用自己的感情加以烘托。写这个背影,能表现这样的感情,为父爱感动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恋,惆怅,想到父亲前程艰难,又格外悲悯,辛酸。

二、轮值组长组织组内评阅,并统计检测情况。

第五环节:课堂评价

【问题诊断需准确;教师点评要到位;对困难者的帮扶落实。】

一、教师组织问题反馈,各组轮值组长报告本小组检测信息。

二、根据问题诊断,教师实施点评(再一次指导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小组内,学习优秀者展开对学困生的帮扶。教师巡视,加入帮扶,并督促帮扶落实。

四、延伸作业布置:(老师根据需求予以布置)

第二学时

第一环节:课堂自学

【教学目标需明确,问题目标要准确,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根据个别需求进行指导。】

一、导入后出示教学目标(多媒体出示)

1、能解说“我”的四次流泪和文章描写的父亲的四句话所包含的感情。

2、从课文中筛选相关信息,说明“我们的家境”、“父亲的老境”和“我的心境”。

3、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能够说清楚自己认为的文章语言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4、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评价作者与父亲之间真挚的亲情。

二、出示问题目标(多媒体出示或板书或下发自学提示单)

1、全文共有几次提到“我”流泪?能否判断其中的感情?

2、文章记叙送别过程时,写了父亲说过的几句话?能否解释其中的感情?

3、分别说说“我们的家境”、“父亲的老境”和“我的心境”是怎样的。

4、你觉得文章语言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5、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评价一下作者与父亲之间的情感吗?

三、学生自学:

1、学生自读课文,围绕问题,圈、点、勾、画、批。

2、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形成基本思路。

第二环节:课堂讨论

【所有学习小组既针对问题又合作竞赛。学习优秀者可以引导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巡视,监控讨论过程,并预测可能解决或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在自学的基础上,轮值组长组织同组内讨论,轮值发言人记录。

讨论的重点:

①四次流泪的感情,父亲四句话的特点和包含的感情。

②“我们的家境”、“父亲的老境”和“我的心境”。

③文章语言方面最突出的特点。

④评价父子亲情。

第三环节:课堂展示

【1、所有学习小组思维过程展示要清晰。2、教师备课,对所有问题要有思路和方法准备。3、教师要准备展示过程调控策略:学生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肯定;学生未解决的问题,教师点拨展示,师生共同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形成共识。】

一、教师组织交流,各组发言人展示(或分组展示)。

二、学生展示后,根据需求,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展示。

【教师要明确】

1、关于四次流泪:

①课文第二段,“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这是“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②第六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这是“感动之泪”,望父买橘。

③第六段,“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是“不舍之泪”,父子即将离别。

④第七段,“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读到父亲的来信,触目伤怀,又想起了往昔父亲的背影,这是“伤心之泪”。

2、关于父亲四句话: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

“进去吧,里边没人。”

①句: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②句: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父亲也看在眼里,自己费点事,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③句:父亲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④句: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3、关于“三境”:

引导学生从文章中筛选相关信息,然后总结:

“我们”的“家境”——惨淡

观照文章交代的时间,是要将文章开头部分和文章最后一段结合起来把握的。本文开篇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表明作者与父亲最近的一次分别应该是两年前。又说“那年冬天”,查《朱自清传》,可知是1917年冬天。

文末又说:“近几年来……”“最近两年的不见……”从这些交代时间的语句中,可以推测出,“近几年来”,不仅包括自己与父亲“不相见”的两年,也还要向前推两三年。也就是说,“我们”的“家境”,在祖母病逝前几年就已经不好,出现了危局,在苦苦支撑,“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可在这样的境况下,还“祸不单行”,使整个家庭雪上加霜。父亲能够获得微薄收入的“差使”交卸了,赋闲在家;祖母死了,无钱办丧事,只好“借钱办了丧事”;还“变卖典质”,才还了家中的亏空。家徒四壁,“家中的光景很是惨淡”。按时令,时间是1917年的冬天,这不正是“我们”家庭的“冬天”、父亲精神的“冬天”吗?

没有办法,父子匆匆相见,又匆匆分别。为了生计,父亲到南京谋事;为了有个前程,我得北上读书。于是,有了在车站父亲为“我”买橘子一事的出现,也才有了让“我”感动流泪,至今不能忘记的“背影”。反过来说,作者写“背影”,把“背影”置于了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下,笼罩在了哀伤的氛围之中。

父亲的“老境”——颓唐

父亲的“老境”,文中既有明写,也有暗示。首先是人到老年。按常理,按最朴素的想法,是该安享晚年的。可家境却还如此惨淡,父亲还不得不为了生计“东奔西走”去谋事。这种生活际遇使“我”对父亲产生了难过、同情之情。

同时,作者说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这里,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父亲生活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发挥联想,品味“少年出外”、“谋生”、“独力”(非“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的内涵,充分认识其过程的艰辛。那么,父亲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父亲用尽一生的智慧和精力,还不就是想让“我们”的家庭好过一些吗?然而,世事艰辛,世事难料,事与父亲愿违,“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竟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还得继续“外出谋生”。这导致父亲经常心情不能平静,烦躁郁闷,生气发怒。“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一生的不易,理解了父亲的失意,不禁悲从中来,对父亲就不只是同情了,更有怜悯、怜惜了。

“我”的“心境”——悲凉

理解“我”的“心境”,对阅读本文非常重要。

首先,渐次成人成家、身为人父的“我”,为家庭变故,家境惨淡萧条,日子的艰辛、生活的艰难而心情沉重。这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我”为父亲在“我们”家遭遇不幸的时候还安慰“我”,力图减轻“我”的心理压力,“待我渐渐不同往日”,“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等等行为,生出一种真诚而沉痛的感激之情。内心还为以前没有好好理解、体谅父亲而惭愧,前边不是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不是“心里暗笑他的迂”而“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的反省吗?这是发自内心的自责,自己明白的太晚,充满遗憾和追悔莫及。

其三,之所以要写此文,作者也有交代:“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父亲的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父亲的话,犹如向儿子报告了自己生命的尽头,一颗生命就要在萧条、惨淡的环境中走向衰亡了。“我”心里充满了对父亲一生不幸经历的感叹惋惜,这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怜悯,一个年轻人对另一个老年人的难过,同时,包含了自己无能为力的哀伤。

在这样的心境之下,亲人更需要理解,更需要宽慰、安慰。无论是父亲还是“我”,都产生了对对方依存和温暖的真正渴望。于是“我”结尾发出感慨:“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思念之切可见一斑,哀伤之情泄露无遗。

1947年,朱自清自述写《背影》的原因时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来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

4、关于文章的语言特点

学生可以谈其中任何一点:

语言朴实,语言简洁,情感真挚,片段描写,恰当剪裁……

5、关于父子亲情的评价

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讲,不会有什么难度,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体会谈,教师有点疏导就行。但教学要关注,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培养孝心。这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滋润。

第四环节:课堂检测

【学生当堂达标、当堂作业、当堂清;教师备课,要对所有问题进行解决并准备答案。】一、用多媒体或题单出示检测题,小组成员独立完成检测题,轮值组长监督。

1、全文共写了“我”四次流泪,能否解释(判断)其中的感情?(请填写下表)

2、文章记叙送别过程时,写了父亲说过的四句话,请判断(解释)其中的感情(请填写下表)

3、请举例说明本文对你写作上的一两点启示。

4、下面两题,任选一题

(1)有人说,本文失之伤感。“一个20岁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而面临离别,是不是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你的看法呢?可以与大家讨论一下。

(2)课文第五段中,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为什么这么说?你在自己的长辈面前,也有这种自作聪明的情况吗?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三、教师出示答案后,相互核对,轮值组长统计完成情况。

第五环节:课堂评价

【问题诊断需准确;教师点评要到位;对困难者的帮扶落实。】

一、教师组织问题反馈,各组轮值组长报告本小组检测信息。

二、根据问题诊断,教师实施点评(再一次指导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师要明确】

检测题1、2,参见课堂展示部分。

检测题3、《背影》是一篇优美的叙事纪实散文。作者截取了生活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文章语言朴实,饱含深挚的情感,只有细心玩昧才能真正有所领悟。文章精巧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借鉴学习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