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2023年驻村基层工作的心得体会

范文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3年驻村基层工作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

基层工作纷繁复杂、点多面广,实打实地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不妨参考一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3年驻村基层工作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2023年驻村基层工作的心得体会

2023年驻村基层工作的心得体会【篇1】

三个月的指导员经历,加上曾在农村工作过的经历,自己有诸多感触和体会,我认为做好当前的农村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农村指导员,关键是驻村工作中要注意处理好六个关系。

一、驻下来与跑出去的关系。“驻村”首先是“驻”,只有驻进去,驻下来,才能有时间去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摸清村里贫困的原因,从而制定对策,帮助解决问题。市委要求指导员原则上住在村里,主要工作在村,就是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驻下来。驻下来并不是目的,而是要切实帮助所驻村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引导、组织群众脱贫致富,改变村容村貌。要做好这些,只靠“驻下来”是不行的,很大程度上还要靠“跑出去”。例如,呈报项目,筹措资金,申请贷款,请技术人员来讲课,外出参观考察等,都需要跑出去才能办得到,有时跑一次两次不行,还需要跑三次四次。有时虽徒劳无功,但是,本人以为,这样的“跑”是必要的,不去跑一跑,有些事就没法办成,驻村工作就要打折扣。因此,该跑的时候,也要舍得花时间、花力气去跑。

二、办实事与软投入的关系。多为所在村的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驻村工作中必须要做的。办了实事,群众得到了实惠,得到了切实的利益,就会更欢迎指导员,更拥护省委、市委的决策,心与党会贴得更紧。入驻后,在调查研究与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我与村两委商议确定了农房拆建安置(由于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红火集团厂房扩建,全村涉及拆建安置农户近40户)、村中心道路康庄工程等与全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多方联系,为发展养殖业的农户争取了一批小额贷款,受到了群众的赞誉和欢迎。但办实事不是驻村工作的全部,有些不拿钱拿物的“软投入”也应去做,能够多做的还要多做。例如,常到困难户家中坐坐,他会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常到老党员那里看看,他会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常到养殖户的猪场鸡舍去转转,他会感受到上级的支持。一次,我去走访受拆建安置影响的几户农户,几句关切问候的话语,农户们就觉得政府真好,能考虑他们的利益。这些没有送钱送物的软性投入,收到了和办实事一样的效果,和办实事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说明实事要办,“软投入”的工作也要做,做好了,同样能达到驻村工作的目的。

三、介入与超脱的关系。市委提出指导员要当好“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富民强村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民主制度监督员、组织建设督导员”的要求,紧紧围绕这“六员”去开展工作,就是牵住了驻村工作的“牛鼻子”,就是讲大局。入村后,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收集到了村干部、党员、群众反映的很多问题,其中有村干部作风的问题、经济问题、工作能力问题,还有村里的陈年老账、地头争端、邻里纠纷、婆媳不和等。出于对上级来人的信任,群众很希望我能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但本人以为,抓工作首先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主次,不管轻重,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群众反映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设想给予一揽子解决。这样不仅不可能,反而会冲淡主要任务,贻误大局。这就有一个“介入”与“超脱”的关系。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有的可以“介入”,有的则应“超脱”。问题中属于当地党委政府布置的任务的,就坚决“介入”,主抓、狠抓;不属于所布置任务或是与之联系不紧密的,就可以“超脱”,缓抓或不抓,也可以反映给当地党委、政府或有关部门去处理。即使是属于所布置任务的问题,也不能齐头并进,也要有先有后,分个缓急。分析本村的问题,主要是村两委班子战斗力欠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本领欠缺,致使群众生怨,而其主要方面,则是两委主要领导合力欠强。看准了这个主要问题,我就首先“介入”其中,把加强村领导班子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通过几次会议和个别谈心,终于促使两个村主要干部作了自我批评,并互相沟通,解开了疙瘩,表示只要还在这个位置上,就不再闹意见,要勤通气,互沟通,多商量,强合力,共同带领两委班子和全村百姓发展经济,搞好生产。而对于诸如地头纠纷、邻里不和等问题,自己要“超脱”出来,不去亲自处理,要由村两委、治保调解组织去处理,或是通过宣传法律知识,教育村民依法办事。

四、依靠与帮助的关系。驻村指导员在村里开展工作,不能单打独斗,很多工作最终还是要依靠村干部、全体党员、全村人民群众来组织开展和实施,而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村两委干部。例如,召开会议要依靠他们去召集,上项目要依靠他们去实施,开展活动要依靠他们去组织等等。依靠村干部开展工作,既是对他们的信任、支持和尊重,也是指导员的一个工作方法。当然,依靠不是依赖。指导员肩负着市委的重托,在驻村期间要加强村级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在依靠他们开展工作的同时,还要负责任地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增强战斗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市委交给的任务。像本村干部,能否依靠他们去开展工作,我当初心里没有底儿。经过一段观察和分析,我感到,村两委班子虽然合力欠强,但班子还是很团结的,是可以依靠的。这样,我在开展工作时,就尽可能与他们多商量,并把需要交给他们去完成的工作交给他们去办。与此同时,我们不断地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去开展工作。

五、引导与包办的关系。农村工作,看似单纯,实际复杂。驻村最忌用强迫命令、包办代替的工作方式去开展某项工作,即使是这项工作对群众有益。如帮助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时,我们应更多地和群众座谈商量,一起寻求调整经济结构的良策,要遵从市场规律,因地制宜,不要强迫命令,包办代替。针对群众安于现状“不愿调”的心理,我们要结合省、市、镇实际,讲调整经济结构的必要性,调动群众搞调整的积极性。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加,我们要引导村民摸索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出路,要引导他们参加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提高他们的劳动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践证明,命令包办,效果极差;引导启发,群众在自愿基础上去调整,既有积极性,又有好办法,指导员也不会担什么风险,落什么埋怨。

六、学习与教育的关系。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向实践学习,是市委对我们驻村指导员的要求。三个月来,我切实加强学习,的确有了很多收获。从群众和基层干部身上,从工作实践当中,我学到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矢志不渝的生活理想,致富奔小康的拼搏劲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等等。毋庸置疑,农民和农村中还有很多需要教育提高的地方,这方面可以说任重道远。我在向农民群众学习的同时,还依靠镇党委、政府采取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教育农民及村干部提高理论素养,掌握种植养殖的技术,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把文明之风吹向农村,把文明的种子播向大地。应该说,我在向农民群众学习中得到提高,而农民群众也从教育活动中受到教益,基本上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2023年驻村基层工作的心得体会【篇2】

中央办公厅办、国务院办公厅办印发了《关于加强贫困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着力解决驻村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选人不优、管理不严、作风不实和保障不力等问题,更好地发挥驻村工作队脱贫攻坚生力军作用。驻村工作队员应做到“六个转变”。

一、转变思想认识。扶贫工作进入了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驻村工作队员要意识到扶贫赶考的“交卷时间”已临近,没有回头路可走,唯有紧盯目标、进度,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摒弃“挣补贴”“求镀金”“找轻松”的思想,带着问题进村入户、走田间、蹲地头,与群众研究探讨出路、解决困难,找准扶贫的路线。

二、转变工作角色。老乡富不富,关键看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来自县级机关、乡镇,应迅速转变工作角色,脱下“皮鞋”,穿上“胶鞋”,下田间地头,讲给群众听、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敢破脱贫“坚冰”,开拓进取、迎难而上,积极解决脱贫攻坚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要有为民情怀、为民谋利,把群众当成亲人,树立驻村工作队员的良好形象。

三、转变工作方式。驻村工作队员要围绕“十项”工作任务,主动思考、超前谋划,在宣传发动、落实政策上下功夫,在基层党建“筑底强基·凝聚民心”上下功夫,在发展经济、移风易俗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群众致富能力,帮助贫困群众找准脱贫致富路,激发内生动力,增强“造血”功能。

四、转变工作思路。驻村工作的每项任务都很具体,每天都与群众打交道。要深入村民家中,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盼,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驻村工作的重要平台,将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通过入户走访摸清底数,掌握村情民意,了解群众实际困难,发现突出问题,化解矛盾纠纷,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老百姓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五、转变工作方法。驻村工作队员有些长期在机关单位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一定程度上缺乏工作经验。驻村工作要善于总结、归纳经验,把农村当作“课堂”,把群众当作“老师”,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增强用调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本领,把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学习的重点,在复杂的环境中经受锻炼,与群众朝夕相处中接受教育,为民排忧解难中增长才干,弥补不足,提高工作能力。

六、转变工作态度。对待群众的态度,不仅是作风问题,更是责任问题。驻村干部要放下“架子”,在感情上贴近群众,真正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敬畏群众、服务群众。要扑下“身子”,主动深入群众中吃农家饭、讲农家话,把服务群众工作做到田间地头。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让群众更加认可。

2023年驻村基层工作的心得体会【篇3】

不知不觉,到盈江新城邦瓦村驻村已有一周时间,几天的接触,邦瓦村秀美的山川、蜿蜒崎岖的道路、清澈的溪流以及热情、淳朴的景颇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也对这份光荣的工作有了更深的感悟。

缘起20__年底,在当了四年的大学生村官之后,我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公务员,成为了百万税务大军中的一员。经过一个月与税务工作短暂的接触后我被安排到了新城工作队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当时的我亦喜亦忧,喜的是对于当了四年村官的我来说农村工作早已驾轻就熟;忧的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而我的工作经验尚浅,且以前接触扶贫工作较少,担心不能够把工作做好。不过,古语有云“有志者事竟成”,我现在还年轻,只要勤学、苦干、多总结,一定能顺利完成好各项工作和任务。

入驻1月9日一大早,在工作队杨叔的带领下我满怀期待地来到了我们盈江地税挂钩帮扶的新城乡邦瓦村委会。到村后的几天里,我仔细翻看了前期的工作记录,对全村基本情况和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有了一个初步了解。相比从前,现在的邦瓦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善、产业发展在逐步提升、民房建设和易地搬迁工作也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看来,我们的帮扶措施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在欣喜的同时,我们还看到依然有部分村民小组村组道路和产业道路没有硬化、文化活动场地缺失等,这无疑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走访为了尽快熟悉工作、融入群众,我抓住正在进行的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的机会,和村官小张一起走村入户,一来是对村情有进一步了解,二来也想了解一下村民对脱贫攻坚的看法。另外,我还接过一位退休叔叔的接力棒有了自己的两户帮扶户,恰逢春节临近,1月13日下午在我们小组长的带领下,我把我们组员自己拼钱购买的慰问品亲自送到了帮扶户的手中,向他们表示春节的慰问,在他们家里,我与他们进行了简短的交谈,内容包括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生产生活状况、住房建盖情况以及还存在的困难等。从他们感谢的声音中、满意的笑容里,我得到了最大的鼓励,也使我对驻村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

感悟驻村扶贫工作虽然远离县城、远离工作单位,生活单调枯燥,但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锻炼价值颇大,只有走进基层、融入群众、用心服务,才能真实了解群众到底想什么、盼什么。扶贫既是持久战又是攻坚战,在今后的驻村日子里,我们只能一往无前,继续攻坚克难,扎实开展好各项帮扶工作,让自己以后不会后悔这段经历。

2023年驻村基层工作的心得体会【篇4】

11月10日中国文明网发布了《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从公布的名单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城市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所得荣誉实至名归,而非靠“包装”。同样的,在基层,村情民意也应真实反映、切实解决,拒绝不切实际的“包装”,才能真正把群众需求摆出来,把问题落到实处。

“包装”村情民意,反映出的是部分基层干部怕担当、懒作为,不敢把群众的问题、基层存在的短板摆上台面,在日常工作中避重就轻,汇报情况时报喜不报忧,营造出一种风平浪静的的假象,归根结底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表现。

倘若“包装”之风在基层盛行,对群众的困难选择性“看见”,势必造成短板越来越短、问题越来越大、难点越来越难。长此以往,群众的诉求得不到解决,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回应,反而把心思和精力用在“面子”的“包装”上,只会引起群众反感,降低政府公信力,激化干群矛盾,既不利于基层干部开展工作,也不利于基层发展,最重要的是会离“为人民服务”的初衷越来越远。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面子”不重要,而是应该在满足“里子”的前提下,再来注重“面子”的打磨,就像一份材料需要先有丰富的内容,再注重修饰,才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否则只会给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体验。同理,在基层工作中,最重要是要能解决群众的困难,群众生活美满、有幸福感,就是基层的“里子”。村情民意不能“包装”,特别是在问题困难上,需得实事求是、大大方方地摆到台面上来研究,把难点、短板挑出来,不害怕被揭短,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基层有些困难确实解决难度大,很多上报的难题只能收到“看着办”“限期整改”“后果自负”的回答,这些词就像一颗“地雷”,使基层干部稍有不慎就会“受伤”,亦或是提出的问题转一圈还是回到自己手里,得不到解决的同时还费力不讨好,种种因素,驱使基层干部在遇到问题时避而不谈。因此,当基层干部敢于把情况和困难道出时,各级部门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方合力共同解决,而不是“谁提问题谁解决”,把难题又甩向基层,方能促进基层真实反映村情民意。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群众是为基层发展建言献策的好帮手,让民意能切实地反映出来,才能把精力花在群众的所需所想上,让群众期盼落地开花。

2023年驻村基层工作的心得体会【篇5】

自当__村驻村干部以来,我不仅从概念上改变了对驻村工作的认识,而且进一步理清了如何当好一名驻村干部的思路,深刻了解到了作为一名驻村干部肩头的责任。驻村干部是上联党委政府,下联村民百姓的重要角色,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通过这几个月的工作,自己已经对村里的情况已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一方面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另一方面走家串户,解民意,摸实情,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务实细致,排忧解难化矛盾,各项工作都能够扎实有效推进。

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何谓驻村工作

“驻村”首先是“驻”,只有静下心驻下来,才能有时间去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从而制定对策,帮助解决问题。上级要求住在村里,工作在村,就是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驻下来。驻下来并不是目的,而是要切实帮助所驻村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引导、组织群众脱贫致富,改变村容村貌。

二、克服困难,深入群众,在工作生活上迅速进入角色,取得群众信任

1、克服困难,融入驻村工作组。驻村工作后才真正感受到基层工作与机关工作的截然不同,因此为了可以尽快融入工作组,融入基层工作,进入新角色,必须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的和村“两委”班子领导学习基层工作经验,顺利开展工作。

2、调查研究,提出规划。驻村工作后,我们工作组多次召开村两委会,主动走访村里的老党员、村民代表、困难户。调查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及突出问题,理清工作思路,拟定出村发展规划,提交村两委讨论。

3、真情投入,取得群众信任。赢得民心,是驻村工作的首要条件。只有实实在在为农牧民办实事,解难题,全心全意帮助他们,真情投入,才能取得群众和村两委的信任。

4、敢于触及矛盾,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从事基层工作,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问题,有时会处于矛盾的焦点,有时还会面对矛盾激化。如何对待问题和矛盾,这是对每个人意志品质和实际能力的检验。工作中要面对现实,正视困难,不避矛盾,见困难就上,遇矛盾就抓,逢风险就化,知难而进,推动工作取得成效。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

1、搞好团结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保证,也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必要条件。从整个行政村的利益出发,不计较个人,着眼于大局,只有这样才能够不辜负广大村民的希望。同时还要清楚的明白到:社会、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庄,都与村两委团结,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是分不开的,团结和发展才是唯一的出路。

2、民主决策,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经过村委会的讨论,决定今后的村务研究由村书记牵头组织,全体村委参加,各抒已见,当意见出现分歧,无法统一时,再交由党支部和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3、加强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主动培养骨干人才。加强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也是做好农村工作的治本之策。

四、全体总动员,狠抓实干,实实在在为村民办实事

农村老百姓是非常纯朴、爽直的,情感真挚,心眼不多。为他们办实事、急事、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做好驻村任职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为此,我根据吕祖庙村的实际,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逐步解决群众最迫切养老金、身体检查等实际问题。

农村工作,看似单纯,实际复杂。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工作实践的磨炼,弥补工作经验的不足,这样才能有一把做好工作的“利刃”,再困难的工作也会迎刃而解。要勤于向领导、基层干部、群众学习,只有掌握了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本领,善于与群众打交道,讲求工作的方法方法,才能出色完成工作任务。

总之,要做好驻村工作,可以概括为几个词:信心、磨炼、服务。信心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信心去解决它,不能退缩;磨炼就是用艰苦的工作环境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品质,让自己更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心和勇气;服务就是变驻村帮扶为驻村服务,为老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只要我们牢牢记得自己为什么驻村,驻村的目的是什么就一定会为驻村工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023年驻村基层工作的心得体会【篇6】

不知不觉,我来到砀山县官庄坝镇岳庄坝村担任大学生村干这个岗位已经快四个月了。在这几个月的日子里,我在村里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慢慢适应了农村的生活,并学会了如何去当好大学生村干。现把它们分享一下。

突破“思想关”。放下架子,摆正姿态。受过高等教育,经过城市熏陶的我们刚来到农村,环境的落差容易唤起我们心中的自大。既然来到了农村,必须放下自己大学生的光环,摒弃自己比村民高一头的思想。把自己和他们放在一个平台上,做到心平气和,和蔼可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心里接受和承认自己的工作,才可以做好大学生村干工作。

突破“语言关”。入乡随俗,融入民情。农村是一个大的集体,村民生活和城市里的楼居邻居生活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想要融入农村,语言是一个关键点。刚刚到村任职,人生地不熟,不能用农民的语言和农民交流,容易与群众产生隔阂。果断放弃我们已经习惯的普通话,在农村就要说“土话”。用群众语言与群众沟通,融入农村,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样村民才会把你当成自家人,才能更好的做好工作。

突破“环境关”。不怕吃苦,艰苦奋斗。作为“吃住在村的大学生村干”,生活环境当然比不上城市,比不上学校,甚至比不上自己家里。我想说既然选择了大学生村干这个岗位,就应该抱有吃苦的态度。多想想来到农村是为了什么,不是来享福的,不是来镀金的。与村民同吃同住,才能更了解当下农村的艰苦,才能在思想上鞭策我们多为农村出力,更好的建设新农村。

突破“孤独关”。投身村里,寻找乐趣。告别了城市的繁华热闹,也慢慢远离了曾经的舍友、朋友、学校。来到了农村,一下子就从学校里的熙熙攘攘变成了自己一个人。每个人心里都会产生一种孤独感,或多或少。重新寻找乐趣,让我们的心重新充满快乐和希望。农村缺少城市的硬件条件,但是有它独特的魅力。没有了KTV,我们有了树林里的深情歌唱。告别了网吧,大树底下的象棋盘多了我们的身影。没有健身房,果园的水果,田里的庄稼,工厂里的产品一样能带给我们锻炼的热情。有时候一个人河边静静地读书不也是人生中的一种幸事吗?

突破“方法关”。学习经验,发挥才能。农村不比学校,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大学生村干要想在农村基层站稳脚跟,打开工作局面,与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就必须有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学习农村工作的方法,多向村两委领导班子学习,在学习中寻找经验,找到方法。并要发挥自己大学所学专业技能,积极为全村发展出谋划策,真正成为引领当地群众致富的好村干。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