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文章1500字以上

安卓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文章1500字以上7篇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文章1500字以上有哪些?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文章1500字以上,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文章1500字以上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文章1500字以上(精选篇1)

一直喜欢杨绛先生的文章,她的《我们仨》总是放于书架最易看见的地方,随时可以翻阅,而每次阅读都重新感慨杨绛先生清丽文笔中的智慧,幽默,温暖,平和。她的新作《走到人生边上》一经报刊介绍,我立即买来,刚好是周末,这个周末便完全给了杨绛先生,给了《走到人生边上》。

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以超然心态著书,探讨一个恒久的话题,生死,让始终回避此话题的我内心忽然安宁,少了以往的恐惧。杨绛先生说:“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我再望前去,就什么都没有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于是杨绛先生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探讨神鬼问题、人的问题、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问题、命与天问题等等,仔细地读每一个问题,读得出杨绛先生为此付出的心血,从中国的《论语》,《周易》、佛学到古希腊奥运会的起源、耶酥受难、英国诗人弥尔顿的诗歌、康德、布尔热……更串起杨绛先生近一个世纪的人生经历,杨绛先生试图用最朴素的故事和最直白的表述解读既简单又复杂的生死问题。

最感动的是,关于人生的价值问题,杨绛先生注意到了弱势群体,“一个人有了信仰,对人生才能有正确的价值观,如果说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只留下些名声,或留下一生的贡献,那就太不公平了。没有名气的人呢 ?假如是残疾人,或疾病缠身的人,能有什么贡献?他们都没有价值了?”也许这就是大家与凡人的不同,我或许会不断地追问自己的生命价值不会顾及到一种普遍状态。

我更喜欢杨绛先生为注释文本而撰写的散文。散文长短不一,风格迥异,有些活泼有趣,如《温得先生爬树》,惟妙惟肖的描写穿越漫长的时空,我依稀看见了少女时期的杨绛先生在树下满怀焦虑地仰望着她的在颤悠悠的树干上捉一只猫;而《孔夫子的夫人》一篇也让我在忍俊不禁中读完了它,我越发喜爱这个96岁高龄的老先生。在几乎跨越百年的年纪居然还有一份童心好奇孔夫子的夫人?杨绛先生写道:“我读孔子的书,肯定他是一位躬行君子,自己没做到的事是不说的。他栖栖一代中,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的家一定是和洽的。所以我对孔夫子家的女人,很有兴趣,尤其想见见孔夫子的夫人。可是,我读书不多,一门心思寻找孔子家里的女人,书上绝少记载。”读到这里,我相信大家都会会心地笑起来,这是一个多么可爱有趣的老啊,这样的写作,无论对读者还是对作者,都是锦上添花的。

还有,杨绛先生的《胡思乱想之二》,完全不是一位大学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她充满了灵动与幻想,哪里感觉到是一位走在人生边上的老人对待生死的态度?那样的奇思妙想与浪漫使我不禁对我们经常弱化的词汇“死亡”有了柔软和美好的理解。我忍不住摘录杨绛先生的这段文字:

“假如我要上天堂,穿什么‘衣服’呢?‘衣服’不指我遗体火化时的衣服,指我上天堂时具有的形态面貌。如果是现在的这副面貌,锺书、圆圆会认得,可是我肯定不认得了。我很年轻,六十岁还欠三个月,我爸也只有六十七岁。我若自己声明我是阿季,妈妈会惊奇说:‘阿季吗?没一丝影儿了。’我离开妈妈出国时,只有二十四岁,妈妈会说:‘你倒比我老了’!和我分别时,我只有三十三岁,爸爸会诧异说:‘阿季老成这副模样,爸爸都要叫你娘了!’

“我十五、六岁,大概是生平最好看的时候,是一个很清秀的小姑娘。我愿意穿我最美的衣服上天堂,就是带着我十五、六岁的形态面貌上天堂,爸爸妈妈当然喜欢,可是锺书、圆圆都不会认得我,都不肯认我。锺书绝不敢把这个清秀的小姑娘当作老伴;圆圆也只会把我看作她的孙女儿。”

原本浓浓的血缘与深厚的情感,此时没有传统的描写,没有通常意义的伤离别情与深沉怀念,没有世纪沧桑,但是我们又分明感受到了那份不同寻常的美好和记忆在生命深处的大爱。如果不是真正了解了生命的意义,如果不是看懂了生命的终极,这样的洒脱与顽皮的文字又从何而来呢!

《镜中人》是给予我深刻启示的篇章。

杨绛先生说:“我屋里有三面镜子,方向不同,光照不同,照出的容貌也不同。一面镜子最奉承我,一面镜子最刻毒,一面最老实。我对奉承的镜子说:‘别哄我,也许在特殊情况下,例如灯下看美人,一霎时,我会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却不是我的真相。’我对最刻毒的镜子说:‘我也未必那么丑,这是光线对我的不利,显得那么难看,不信我就是这副模样’。最老实的镜子,我最相信,觉得自己就是镜子里的人。其实,我哪就是呢”!

杨绛先生用自己家的阿姨做事例,生动地阐述了“不镜于水,而镜于人”的道理。所以,正确地认识自己其实既简单也复杂,像生与死一样,充满了哲学意味。

我知道,仅读一遍《走到人生边上》远远不够,就像《洗澡》《我们仨》以及钱锺书先生的《围城》,每次阅读,不是都有让自己惊奇的体会与收获吗?况且,距离人生的边缘,如无大的意外,应该还有不少的年头。且读且走且思索,或者会让未来的岁月更饱满更丰富。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文章1500字以上(精选篇2)

花了大半天的功夫,读完杨绛先生的大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感触良多。此书是杨先生在96岁高龄写完的,可见她是多么的勤奋。此书虽然不算太厚,才四万多字,但是凝结着一代学人在人生暮年对真理、对生与死、对命运、对人生价值的追问和思考。

众所周知,杨先生是大学者钱钟书的夫人,她也是著名的翻译家、作家。前些年,杨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洗澡》和回忆录《我们仨》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去年商务印书馆推出了这本《走到人生边上》后,立刻在读者中引起阅读旋风,我就此书印象最深的方面谈谈感受。

多年前,钱钟书先生写过一本《写在人生边上》,堪称经典。若干年后,杨先生写《走到人生边上》,也是一本思想性、可读性极强的书。两本书像双子座,在中国读书界风光无限。钱钟书杨绛夫妇在专业追求、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共同性,可谓志同道合。他们从牵手结婚到人生晚年,一路风风雨雨走过,实为不易。此书的副标题是“自问自答”,很谦虚,丝毫没有高人一等的架势,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杨先生在晚年孜孜不倦的求索身影。此书中,注释部分将近占去全书一半的篇幅,这在当代出版的图书中是不多见的。一般书(古籍除外)注释部分都是书的附属部分,而此书每篇注释都一段尘封的往事,是对正文部分人生思考的鲜活例证。每篇注释可单独成篇。比如:阿菊闯祸、劳神父、三叔叔的恋爱等篇幅,本身可当作都好散文拿来读。

一般而言,睿智的老人都喜好对神鬼、人性、灵魂、天命、文明等问题进行深思,杨先生也不例外。对于这些问题,杨先生都有自己的见解。在书的前言部分,杨先生的开篇就直指“死”字,她写道:我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没有了”。中外一例,都用这种种词儿软化那个不受欢迎而无可避免的“死”字。杨先生在九十多岁的高龄,能洒脱地面对将来不可避免的“死”,是一种超我的人生境界。

自从我们社会的思想意识全部被唯物论一统江湖后,关于神鬼问题讨论就很少见到了。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研究我们的难题,已经成为大家普遍的思维模式。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不思考这些问题好像不太可能,何况像杨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她在“神和鬼的问题”一文中,谈到了“唯心”和迷信并不能划上等号。比如人们都讲信念,信念是一个心中抽象的概念,人们看得着吗?毫无疑问,信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我们还是需要信念,不能没有信念。还有,我们经常说大自然有规律,一代代的科学家都发现了许多规律。但后来证实一些规律是错误的,必须推翻。这样看来,规律可能是不全面的,可以突破,可以补充。在文中,杨先生还回忆自己小时候找算命先生算命的事。她已经走在人生的边上,70多年前,算命先生准确测算家中之遭遇的事情,她还记忆犹新。算命先生可能不知道什么现代科学真理,就是根据《易经》《周易》能推算命运的起伏。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到现在她还想不通。

书中,杨先生谈到了“修身之道”。人的身体需要锻炼,人的品德需要修炼。她说:人的躯体是肉做的,不能捶打,不能火烧。可是人的灵性良心,愈炼愈强。孔子强调修身,并且也指出了修身之道。灵性良心锻炼肉体,得有合适的方法,肉体需要的“饮食男女”,不得满足,人就会病死;强烈的感情不得发泄,人就会发疯。灵性良心在管制自己的时候,的宽容,许可身心和谐。克制自己,当恰如其分。所谓“齐之以礼,和之以乐”,就是用礼乐来调节、克制、并疏导。这番话很有道理,要想成为堂堂君子,必须经过磨练,同时要有很大的自制力。没有这两点,人的德行不可能提高到一个高的层次。

《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晚年的人生诸多问题的集中思考,书中的很多问题,都是人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不可回避。像这样的智慧之书,也不是我一两天就可以全能读懂,以后要常常翻阅,不断寻找人生的秘密。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文章1500字以上(精选篇3)

早就听过无数人推荐这本书,一直想找个安静的午后细细品读。之前读《我们仨》时,就体会到了杨绛先生文字的力量,文中以隐喻的手法写"我"与家人的离别过程,虽不着一字,却字字流露着老先生心中的思念和痛苦,全篇朴实的叙述中都饱含着浓浓的亲情。那么在她96岁的高龄时,又道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呢?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

杨绛先生摆脱世俗成见,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一步一步探索人生的真谛——一是人生的价值,二是灵魂的去向,前者指向生,后者指向死。我们读下去便知道,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随后杨先生提出了"灵性良心"的概念。其中,"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遵守上述道德标准为人行事的道德心。她认为,"灵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良知良能。"食色性也"则是人的肉体本能,智力和感情也属于肉体本能。佛家所谓的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六大罪恶,都植根于人的血肉之躯。灵性良心与肉体则是相互对立的两方,肉体总有无尽的欲念,而灵性良心总在克制着"我"的纵欲放肆。修身就是清欲,超越小我,顺从灵性良心的指导。在人这个复杂的矛盾体上,灵与肉的斗争实时都在,贯穿着人的一生。

那么我们的灵魂又偏向哪面呢?灵魂虽带个灵字,却始终附于肉体之上,与肉体一同感受,一同欲念,一同放纵。所以灵魂实则在肉体一面。"感情是很难控制的,人是很可怜的。"我们的灵魂一生都在这两方中间飘摆不定。

"我们如果反思一生的经历,都是当时处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关键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算命的把"命造"比作船,把"运途"比作河,船只能在河里走。但"命造"里,还有"命主"呢?如果船要搁浅或倾覆的时候,船里还有个"我"在做主,也可说是这人的个性做主。这就是所谓个性决定命运了。"

毫无疑问,人的灵魂需要通过肉体这个媒介来历练,锻炼的成绩只属于灵魂上;灵魂接受或不接受锻炼,就有不同程度的成绩或罪孽;人死之后,肉体没有了,但灵魂仍在,锻炼或不锻炼的结果也就仍在。所以她说:"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杨先生问得好:"‘真、善、美’看得见吗?摸得着吗?看不见、摸不着的,不是只能心里明白吗?信念是看不见的,只能领悟。"我们的问题正在于太"唯物"了,只承认物质现实,不相信精神价值,于是把信仰视为迷信。而杨绛先生所求教的那些来自社会各界的"聪明的年轻人"对精神信仰都抱着不思、不信乃至不屑的态度。杨先生说:"什么都不信,就保证不迷吗?"

杨绛先生没有被普遍浮躁的风气蒙蔽双眼,而是努力拨开迷云,坚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身体切实的去体会。杨绛老先生在96岁的高龄下,将她毕生的感悟总结于此,这已经过时了吗?非但没有,而且比当下的年轻人看的更加清楚透彻啊!我们这个时代确实存在种种问题,最大的问题正是信仰的缺失。孔子尚且感慨:"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如果人没有信仰,又何谈修身呢?

书后的注释也极具特色,它不像其他书那样精短,几乎每篇都是一段尘封的往事,也正是对正文部分人生思考的鲜活例证。辑零碎而显真知,文丛取名"碎金"正是此意。

杨绛先生不如钱先生下笔即用典故,写文章也罢,读书也罢,总是贴身贴肉地去感觉。我总惭愧自己理论知识不够,不能上纲上线地分析作品只能说感觉,试体温。读了杨绛先生后才觉得,这样做也未尝不可。比如杨绛先生书后的《论语》趣,让曾经对古文敬而远之的我都忍不住想去好好拜读一遍《论语》——孔子最偏宠的子路如何"野哉"?孔子又为何训斥宰与"朽木不可雕也"?

周国平说:她的心态和文字依然平和,平和中却有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敢和敏锐。她如此诚实,以至于经常得不出确定的结论,却得到了可靠的真理。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倘若能够像杨先生这样读书做人,做一枚恬淡的知识分子,我辈这么妄望一下,可否?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文章1500字以上(精选篇4)

来到学校图书馆,面对很多的书,不知道选择哪一本。平时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回家还要带孩子,似乎闲下来能自己看看书的时间很少。在图书馆里转了一圈,正当我有些茫然的时候,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映入我的眼帘,这本书为什么吸引我,那是因为我看到封面上的介绍,这本书主要讨论了:神与鬼的问题,有关人的问题,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

看到这些问题我觉得有点触动,因为我原本就是学政治专业的,哲学是我的主修课。看到这些问题的探讨,似乎把我带到了当年的课堂上。这几年来,我毕业以后,先教语文、再教数学,甚至教过除美术和音乐以外的很多科目。但是在小学的教学中,唯独是没有机会教哲学的。所以,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在想,久违了,哲学!

杨绛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她只和自己讨论,她的讨论与学术无关,甚至与她暂时栖身的这个热闹世界也无关。她讨论的是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同时是她自己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她是在为一件最重大的事情做准备。走到人生边上,她要想明白留在身后的是什么,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么。她的心态和文字依然平和,平和中却有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敢和敏锐。她如此诚实,以至于经常得不出确定的结论,却得到了可靠的真理。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在前言中,杨女士如此写道:“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这一段话点出了她要讨论的两大主题,一是人生的价值,二是灵魂的去向,前者指向生,后者指向死。我们读下去便知道,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在讨论人生的价值时,杨女士强调人生贯穿灵与肉的斗争,而人生的价值大致取决于灵对肉的支配。不过,这里的“灵”,并不是灵魂。杨女士说:“我最初认为灵魂当然在灵的一面。可是仔细思考之后,很惊讶地发现,灵魂原来在肉的一面。”读到这句话,我也很惊讶,因为我们常说的灵与肉的斗争,不就是灵魂与肉体的斗争吗?但是,接着我发现,她把“灵魂”和“灵”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是很有道理的。她说的灵魂,指不同于动物生命的人的生命,一个看不见的灵魂附在一个看得见的肉体上,就形成了一条人命,且各各自称为“我”。据我理解,这个意义上的灵魂,相当于每一个人的内在的“自我意识”,它是人的个体生命的核心。在灵与肉的斗争中,表面上是肉在与灵斗,实质上是附于肉体的灵魂在与灵斗。所以,杨女士说:“灵魂虽然带上一个‘灵’字,并不灵,只是一条人命罢了。”我们不妨把“灵”字去掉,名之为“魂”,也许更确切。

肉与魂结合为“我”,是斗争的一方。那么,作为斗争另一方的“灵”是什么呢?杨女士造了一个复合概念,叫“灵性良心”。其中,“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遵守上述道德标准为人行事的道德心。她认为,“灵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据我理解,这个“灵性良心”就相当于孟子说的人性固有的善“端”,佛教说的人皆有之的“佛性”。这里有一个疑问:作为肉与魂的对立面,这个“灵性良心”当然既不在肉体中,也不在灵魂中,它究竟居于何处,又从何方而来?对此杨女士没有明说。综观全书,我的推测是,它与杨女士说的“大自然的神明”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个“大自然的神明”,__称作神,孔子称作天。那么,“灵性良心”也就是人身上的神性,是“大自然的神明”在人身上的体现。天生万物,人为万物之灵,灵就灵在天对人有这个特殊的赋予。

接下来,杨女士对天地生人的目的有一番有趣的讨论。她的结论是:这个目的决不是人所创造的文明,而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本身。天地生人,着重的是人身上的“灵”,目的当然就是要让这个“灵”获胜了。天地生人的目的又决定了人生的目的。惟有人能够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使自己趋于完善。不妨说,人生的使命就是用“灵”引导“魂”,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灵魂”。用这个标准衡量,杨女士对人类的进步提出了质疑:几千年过去了,世道人心进步了吗?现代书籍浩如烟海,文化普及,各专业的研究务求精密,皆远胜于古人,但是对真理的认识突破了多少呢?如此等等。一句话,文明是大大发展了,但人之为万物之灵的“灵”的方面却无甚进步。

尤使杨女士痛心的是:“当今之世,人性中的灵性良心,迷蒙在烟雨云雾间。”这位九十六岁的老人依然心明眼亮,对这个时代偏离神明指引的种种现象看得一清二楚:上帝已不在其位,财神爷当道,人世间只成了争权夺利、争名夺位的战场,穷人、富人有各自操不完的心,都陷在苦恼之中……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好人更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保护自己,就不得不时刻防御。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处吃亏……”不难看出,杨女士说的是她的切身感受。她不禁发出悲叹:“曾为灵性良心奋斗的人,看到自己的无能为力而灰心绝望,觉得人生只是一场无可奈何的空虚。”

以上是我阅读后的点滴感受。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文章1500字以上(精选篇5)

知道杨绛先生,是读了她的《走到人生边上》,在这书中她说过:人生实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保护自己,就不得不时时防御。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你要与别人和平共处,就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处吃亏。

曾为良心奋斗的人,看到自己的无能为力而灰心绝望,觉得人生只是一场无可奈何的空虚。党已经不理我了,财神爷也顾不得我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看来只有上帝了,谁叫上帝和财神爷势不两立呢?

杨绛先生,是钱钟书的夫人,有人赞她是著名作家,她说:“没有这份野心。”有人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间。”

有人向她恳求墨宝,她说:“我的字只配写写大字报。”杨绛不惯于向人赠书,她认为赠书不外乎是让对方摆在书架上或换来几句赞美的话。

有人请她出国访问,她说:“我和钟书好像老红木家具,搬一搬就要散架了。”她说她最大的渴望是人们把她忘记。

杨绛先生现在大概有一百多岁了,实际上,祖籍江苏无锡。先生在2010年7月17日的生日已经过了100岁寿诞。钱钟书的堂弟钱钟鲁,生日前夕,曾和杨绛先生通过电话,问起办寿辰的事,先生嘱咐他们各自在家为她吃上一碗寿面即可。

回顾先生的百年一生,她与钱钟书相濡以沫,甘心生活在钱钟书的光环底下,默默当着“钱办主任”;钱钟书去世之后,她独活到了今天,她说自己是“他们家留下来‘打扫战场’”的。她将余下的爱全都放到了为钱钟书整理手稿文集的事情上。

杨绛做人低调,生活俭朴, 她说“我不过是一滴清水”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

她和钱钟书的低调,一度被人误读作清高、孤芳。黄永玉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披露: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钱家都在做事,放下事情去开门,来人说声“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钱钟书只露出一隙门缝说:“谢谢!谢谢!我们很忙,谢谢!谢谢!”这让他很不高兴,说钱钟书伉俪不近人情。当然,更多的时候,这种拒绝别人的“苦差事”,还是由杨绛来做,她因此也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

诚如钱钟书堂弟钱钟鲁所说,杨绛对名利没有任何追求,不善也不喜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淡淡度日。

查了下,实际上杨绛已经102岁了,生于1911年7月17日。

杨绛名言:“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这事是这么来的:有个年轻人崇拜杨绛,高中毕业的时候给杨绛写了一封长信,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兼倾诉人生困惑,杨绛给他回信了。淡黄色的竖排红格信纸,毛笔字。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励晚辈的句子之外,杨绛的信里其实只写了一句话,诚恳而不客气:“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一般人的信心,时有时无,若有若无,或是时过境迁,就淡忘了,或是有求不应,就怀疑了。这是一般人的常态。没经锻炼,信心是不会坚定的。…一辈子锻炼灵魂的人,对自己的信念,必老而弥坚。”——杨绛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杨绛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杨绛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杨绛

上世纪40年代,钱钟书很溺爱自己在清华养的一只猫。为防备自家的猫与别的猫打架吃亏,他特备长竿一根,倚在门口,不管多冷的天,听见猫儿叫闹,就急忙从热被窝里出来,拿竹竿助战。当时和钱家的猫争风打架的情敌之一是邻居林徽因的宝贝猫,杨绛常常怕钱钟书打猫而伤了两家和气。

多年前,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把它念给钱锺书听,钱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

费孝通一直对杨绛有意思。钱锺书去世后,费孝通拜访杨绛,杨绛一语双关:“楼梯不好走,你以后也不要再‘知难而上’了。”

看看杨绛90岁以后做了哪些事:写了两本书,翻译了一本书,口述了一本书。把丈夫钱钟书7万页的笔记,整理成178册英文笔记和20卷中文笔记分别出版。

钱锺书去世后,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将高达八百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九十岁寿辰时,她专门躲进清华大学招待所住了几日“避寿”。

她早就借翻译英国诗人兰德那首著名的诗,写下自己无声的心语:“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文章1500字以上(精选篇6)

杨绛先生96岁的新书《走到人生边上》第一篇就写了有关魂灵的问题,讨论究竟有没有鬼,或者说魂灵。她自问自答曰:“活着的人尽管舍不得病人死,但病人死了总说“解脱了”……活着的人都祝愿死者“走好”……人都死了,谁还走呢?遗体之外还有谁呢?换句话说,我死了是我摆脱了遗体?还能走?怎么走好?走哪里去?…..我已经走到了人生边上,自己想不明白,就想问问人,而我可以问的人都已经走了。”这个世界上的人无法知道另一个世界的事,能问的人都走了,长寿也寂寞啊!文章中并没有明确论证有没有鬼,也无法论证,却举了很多例子说明神秘东西的存在。例如,杨绛住在清华的时候,她的小妹妹杨必知道她害怕鬼,特意交代家人对她隐瞒清华校园里曾经闹过鬼的几处地方。等到她搬离了清华园,才如实告之,而这几处地方无一不曾使杨绛生发过恐惧退缩的念头,这使她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这种经历恐怕不是杨先生一个人有罢,许多坚贞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自己亲身遭遇了某些神秘的事件,便迅速转变为唯心论者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杨先生的这篇文章勾起了我对于魂灵的思考。

从小,我们接受的都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观的教育,身为中共党员更应该是无神论者。我的一个朋友属虎,他自称多次见过鬼,每次见过鬼后,自己或在场者都大病一场。但那是别人的经历,不足以为己信。但亲身经历了,就不得不奇怪了。就像96岁的杨绛,我也觉得另有一个世界,因为我的的确确有三次遇到魂灵的经验。

2006年3月,我母亲去世后的几天,我和兄长姊姊们清理母亲的遗物,寻找一件重要的物品,遍寻不得。正在这段时间,父亲对我们子女们提出了一个要求:母亲的追思会不作遗体告别,因为他不希望那些爱母亲的亲朋好友们伤心。用怎样的形式为母亲告别呢?我们四兄妹坐下来讨论。我提出:母亲生前酷爱书画艺术,不如把她的书画作品选取几幅,再把母亲生前最精神、笑得最灿烂的照片放大,让所有参加追思会的人都重温母亲的风采,用平静安宁的心情为她送别。大家都赞同。于是我和姐姐负责从母亲一堆堆的书画作品中进行挑选,母亲的书房在阳台边上,平时晚上是上锁的。那晚,我打开书房门,双手捧出一捧书画,穿过阳台到姐姐所在的客厅,放下后再回去拿第二捧。到得书房门,我惊异地发现:书房门上了锁!而我出去时双手捧书画,绝对腾不出手来上锁!我的脑子嘎登一下,第一个闪念就是母亲回来了。我打开锁,再往书柜里摸书画,我的手刚一进去,就摸到一包东西,我当时就明白了,我们原先要找的东西找到了,拿出来一看,果不其然。我想:母亲肯定在说:“瞧这两个粗心的女儿,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不锁门?”母亲生前曾说:她藏的东西,小偷也找不到。或者说,我们告别母亲的方式正是母亲所希望的,我们达成了母亲的心愿;亦或者说我们太了解母亲了,才可能找到她珍藏的东西。而大家找了几天的东西由我找到了,这是否说明我和母亲有心灵感应呢?

母亲追思会兼火化的那一天,会场左右两侧挂了母亲生前的书画作品九幅,其中国画选取了红梅一幅,因母亲名字中有一“梅”字,也象征着她一生正直不阿、坚强不媚骨的精气神;空的水晶棺周围摆放了九幅母亲生前最美好的大幅照片,母亲以她温婉良善的微笑与世人告别。为我们布置灵堂的工作人员年过半百,一生都在为他人送别,他说在他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从未见过如此豁达的葬礼。我想,我父亲母亲的品格精神,实非常人所比。追思会后,按当地的风俗,亲友们要吃一顿“豆腐酒”,席设二楼,我们为母亲留了一座。入席后,我的五岁就相识相交的好朋友长缨坐在我侧,正对着窗口。时值三月料峭天寒,窗子自然是紧锁着的,当天也没有风。宣布开饭后,长缨突然对我说:“窗子开了!”我是侧对着窗子,没有留意,但长缨却看到了插销松开窗子打开的全过程。我释然地说:“妈妈来吃饭了。”

今年八月,我由单位派往区里的单位挂职。新单位的工作单纯对文字,能发挥我的特长,我很想留下来(虽然留下来收入一年少2-3万,但文字工作快乐而有成就感),于是努力地表现,希望所有优长都被发掘。十月的一天,我所在的信息科科长对我说:“迦颐,我觉得你很适合这份工作,你的优点与小陈(同事)的优点刚好互补,我已经向领导提出要留你,你愿意吗?”来挂职的人不少,大都回去了,我一没有关系,二没有后台,三没有钱,更不做交易,中国士大夫的“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我始终顶着流言蜚语艰难地坚守着,各级领导的赏识当然是最最重要,但真正能留下来,自然有道理,谁也不会留一个草包。我心里也当然一万个愿意。但别人想要是一回事,命运是否留你就是另一回事了,这样的事情经历得多了,往往就不抱希望万事顺其自然了。然而就在那天,我去洗手间出来转身往办公室的一刹那,突然看到母亲站在楼梯上,穿着她生前喜欢的一件蓝花短袖衫,手扶着楼梯扶手,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洗手间位于电梯的另一侧,对着楼梯,由于电梯的原因,此楼梯平时很少人走,只有在开大会电梯爆满时才兴旺。我转过头来定睛再看,母亲已经不见了。当时我就有一种预感:我一定能留下来了。果然,本月中,新单位的人事主任正式找我谈话,问我是否愿意留下。前天,我调入单位的领导也告诉我,我的档案已经成功调出,我的人事关系就要正式到新单位了。

这三桩事真实地发生在我的身上。我其实是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但也确实不怕鬼,五岁我就一个人住一间房,现在自己住一套房,我总觉得人比鬼可怕多了。人都不怕,怕什么鬼?我总认为鬼大多是善良的,就算是恶鬼也只找害他的人,我没害过人自然也不怕恶鬼。那么,我是相信有鬼罗?我不知道。杨先生说的好:“我相信看不见的东西未必不存在。城里人太多了,鬼已无处可留。农村常见鬼,乡人确多迷信,未必都可信。但看不见的,未必都子虚乌有。有人不信鬼(我爸爸就不信鬼),有人不怕鬼(锺书和钱瑗从来不怕鬼)。但是谁也不能证实人世间没有鬼。因为‘没有’无从证实;证实‘有’倒好说。我本人只是怕鬼,并不敢断言自己害怕的是否实在,也许我只是迷信。但是我相信,我们不能因为看不见而断为不存在。这话该不属于迷信吧?”看不见的,未必都子虚乌有,同感,同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文章1500字以上(精选篇7)

杨绛在《我们仨》中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在那本书出版的时候,她已年过九十。而她的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瑗早在五六年前相继离世。

人生中所有的美好,在那时看来都只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随着时光的流逝烟消云散。

剩下的,只有耄耋之年独自慢慢走向生命尽头的凄凉。

然而,杨绛没有就此停下思考与创作的脚步。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中,她一边与自己的老,病,忙作着斗争,一边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记录在了《走到人生边上》这本散文集中。

《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继《我们仨》之后的又一部佳作。书中,杨绛围绕灵肉,生死,命运等厚重的话题阐述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理解,为千千万万的迷茫之人指明了方向。

接下来,玆心将把杨绛先生的人生感悟浓缩成五句话分享给大家,相信会让大家受益匪浅。

人生,就是一场灵与肉的斗争

活到九十多岁的高龄,杨绛可以说是已经见过了人间百态。

在回顾自己生命中出现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后,她总结说,人其实就是灵与肉的结合。

灵,即灵性良心,也就是识别和遵守道德标准的本能。

杨绛家中曾收留过两个有智力缺陷的低能儿童,其中的男孩被杨绛的母亲取名为阿福。

阿福虽然智力低下,模样也比同龄的孩子小了五六岁,却总要把得到的好东西都留给杨绛的母亲。

从那之后,杨绛便坚信,人不分贫贱尊卑、上智下愚,都有灵性良心。

除了有灵性良心之外,人还是一个血肉之躯,带有无穷的欲念。

因为有了欲念,人就会想要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总之就是想要恣意享受。

而人的灵性良心时时刻刻在管制自己的肉体,不该要这要那,不该纵欲放肆,这事不该做,那事不合适。

因此,肉体的欲望和人性里的灵性良心经常是不一致的。人活着,就无法避免处理这两者的矛盾与斗争。

杨绛说,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这是一种功力,在修炼中逐渐增强,逐渐坚定。

然而,世间大部分人的修养都是不足的,所以我们需要自省,更需要花精力“练功”。

兹心也觉得,一个人要想做到灵与肉的和谐,就必须经常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并敢于直面自己内心的阴暗面。

虽然我们普通人很难像圣人那样完全超脱自己的私心,但我们至少可以避免轻易地被物欲所引诱,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努力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有一种豁达,叫做接受命运的无常

如果说人的修养是可以靠努力获得的,那么人的命运则显得没有那么可控了。

杨绛的妹妹有个英文成绩很好的中学同学,人非常聪明。

解放后,她想要前往香港求好运,谁料到还未出境就半途被捕,进了劳改营。

为了躲避某一劳役,她疏通医生帮自己伪造了一张患严重肝炎的证明。这张证明虽然免去了她的劳役,却也断送了她去出版社工作的机会。

由于出不了劳改营,这个不幸的姑娘只好和一个劳改人员结了婚,一辈子待在劳改营工作,原本光明的前景毁于一旦。

在杨绛看来,这种命运的捉弄是我们不可预测,也难以避免的。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恶人当权得势,好人吃苦受害的现象。

有的人不学无术却活得逍遥自在,有的人一身正气却过得贫困潦倒。

可见,命运是最不讲理的。

但即使它不讲理,我们的生活还是要过下去。

因此,不如勇敢地接受命运给我们开的一些玩笑吧。

玆心想说,一个人的命,一半在自己手里,另一半在老天手里。我们只需要把自己的那一半做好,至于另一半,就不必过度担忧了。

这就是所谓的,尽人事,听天命。一个真正的智者,应该不只懂得抓住人生的机遇,也应该懂得接受命运的无常。

人活着,是一种自我锻炼的过程

聊完了人事和天命,玆心想再和大家聊一聊生活本身。

首先,玆心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生活苦吗?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苦。

确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每个人活得不容易。

你老实一点吧,别人就利用你、欺侮你。你聪明一点吧,别人又嫉妒你、排挤你。

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处吃亏。

那么,人生既然如此艰苦,人吃苦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杨绛的回答是:“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她认为,人们遭受磨难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但这些痛苦却可以锻炼他们的意志,让他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

所谓“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都知道,一块黄金需要经过烧炼,去除杂质,才能变成纯金。

而人也是一样,只有在忧患中才能学得智慧,只有在苦痛中才能炼出美德。相反,过于顺利的人生会使人局限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失去修炼身心的机会。

兹心想说,与其抱怨自己生活不幸,不如把所有的艰苦都当作是人生的一场历练。一个人只有经历过无数的苦痛,才能担当起生活交给自己的重任。

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了价值

下面这个话题可能有些沉重,但也是每个人都绕不开的,那就是生死。

杨绛说,自己已经走到人生的边缘上,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没有了”。

周围的朋友们都告诉她,人一旦死亡,便什么都会消失。

可杨绛却总觉得,应该会有什么东西留下。

那么,人死后,究竟可以留下什么呢?

有不少人认为是名气。我们看到生活中有许多人忙忙碌碌了一辈子,都是为了求得一个身后之名。

但在这个世界上,有名的毕竟只是绝少数,无名的倒是占了绝大多数。

这么说来,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们,活了一辈子,就是没有价值的吗?

显然不是这样。

可见,人活着,不应该只是为了名气二字。既然如此,我们又是为什么而活呢?

杨绛对于这个问题也思考了许久。最后她给自己的答案是,一个人有了信仰,他的人生才有价值。

有信仰的人,总会在世上留下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度此生了。

这种成绩和名气不同,它们可能无法被人们的肉眼所看见,却能以一种精神财富的形式留在人间。

因此,做一个有信仰的人吧。愿在我们走到人生边上的那天,能够为自己仍有一个纯净的灵魂而感到庆幸。

生命不息,思考不止

巴尔扎克说过,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这点在杨绛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写好《走到人生边上》这部作品,多病缠身的杨绛前前后后翻阅了无数的书籍,从曾经读过的,到从未读过的,再到手边有的,或请人借的……

她说:“读书可以帮我思索,可是我这里想通了,那里又堵死了。”

那段时间,她经常一坐就是半天,只为了想通一个自己没想明白的人生问题。

在本该享受清闲的年纪,她却忙得有时连吃、睡都顾不上。由于精神状态不佳,她的写作经常断断续续,往往写了半个字,另一半就忘了。

或许有人会说,都活到一把年纪了,何必再如此折腾呢?

玆心却觉得,杨绛的这种活到老,思到老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够静心思考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而能够像杨绛那样坚持一辈子静心思考的人就更是屈指可数。

很多人在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看着自己已经拥有的车子,房子,却突然觉得自己好像白活了一场。

原因就是他们的物质生活虽然令人艳羡,但精神世界却是空空如也。

玆心觉得,生命不息,思考不止,是一种至高的人生的境界。

只有把思考的习惯贯穿于我们的生命之中,我们才会活得更加清醒,不至于浑浑噩噩度过一生。

周国平曾这样评价杨绛:“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面对死亡的逼近,杨绛依旧保持着那份生活的从容,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对于人生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剖析。

而她对于人生的哲思,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这些后人前进的道路,并始终温暖着我们。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