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是记流水账,要把文章写得生动有内涵,就要学会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凡事用脑子想一想怎么写,理清头绪,抓住重点,就能写出好文章。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高一描写王羲之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高一描写王羲之作文1
他,年少有成,少年时便写得一手好字;他,勤奋好学,对写字的知识如饥似渴;他,精通各种书法,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称号,他就是——后人称“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再父亲枕头里发现了一本叫《笔谈》的书,里面讲的全是有关写字的技巧,王羲之便如痴如醉地读起来。后来被父亲发现了,问他为什么偷读,王羲之只是傻笑。他父亲说,等你长大以后,我再把写字技巧教给你。王羲之急切地说,等我长大后再学,那么青春年华不是白白浪费了吗?他父亲听以后,觉得儿子胸怀大志,便将《笔谈》的内容认认真真地详细地向王羲之解释了一遍。几个月以后,王羲之的书法果然大有长进。后来王羲之有做卫夫人的学生,为他的以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羲之的成就离不开他的天赋,更离不开他的努力,他的坚持。我们应该学习王羲之,学习他那废寝忘食的学习精神,学习他那对知识的如饥似渴。难道那流传万世的《黄庭经》会从天上掉下来吗?难道那惊天动地的《兰亭序》会在山崩地裂中飞出来吗?不可能!无可置疑,我们的勤奋好学,我们的坚持精神,根本就不能与王羲之相提并论。可是我们不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吗?也许我们的天赋不及王羲之,但我们可以付出与其相同的努力,甚至更多。我们对于他人的成就,不能仅仅羡慕。我们不能服输,要相信自己能比别人做得更好!
我们认识了王羲之,也认识了他身上散发出的精神。如果你就得自己能做得更好,请开足你生命的马达,朝着梦想出发。
高一描写王羲之作文2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出自《晋书王羲之传》,这确是对书圣王羲之的最好描述。
一笔一划饱含大家风采,一勾一勒尽展山河气象。凝视着自王羲之笔下流出的字,正如同注视窗外漆黑的夜空,宁静,深邃。不觉地,就会被深深吸引。
“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王羲之幼时并不善言辞,直到十三岁时被周顗发现其特殊之处,才开始闻名于众人。关于王羲之,还有一个趣闻,当时有一个太尉叫郗鉴,希望到王羲之家寻得一个女婿,因为王家人才辈出,便派了一个使者过去挑选。王家众多子弟听闻此事,一个个都显得拘谨不已,唯有王羲之充耳不闻。“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描写的便是王羲之了。使者回去向郗鉴禀报,郗鉴笑着说:“此吾之佳婿也。”
永和九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是一个溢着文香的年份。皆因这一年,王羲之邀约名士会于兰亭,即名为兰亭集会。当是时,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众人列坐河边,饮酒赋诗,好不快活。会后,共得诗三十七首,王羲之为此泼墨而为《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纵是时光荏苒,沉积了千年的岁月,《兰亭集序》仍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正可谓王羲之是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才造就出这不朽的瑰宝,虽然它的真迹未能保存下来,但我们仍能从一幅幅当年的临摹本中看出它的神韵无穷。
可以说,当时的王羲之名盛一时,冠绝古今,可谓之书坛盟主也毫不为过。但令人无尽悲叹的是,竟没有一副书圣的真迹留存于世,为何?正因他的名声太大,自晋以后历朝历代皇室无不大肆收集其作品,而又在改朝换代时毁于一旦,据传王羲之的真迹自唐之后,便再无音迹了,只有临摹本仍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无真迹流传,虽是可悲可叹,但又何尝不是对王羲之书法的尊崇,正因其书法飘然若仙,惊天地,泣鬼神,才引得上下千年无不追求,一代书圣,当得如此!
高一描写王羲之作文3
大清乾隆三十六年正月初十清早,浙江海宁县县太爷在县衙刚升堂,只见两人气喘吁吁跌跌撞撞跑进来,大声说:“不好了,不好了,我家昨晚宝物被盗了!”县太爷问:“是谁家被盗,盗去物品如何?请如实道来。”那两个人道:“我家主人是当朝户部尚书王羲之48代孙王文元,今天一早发现藏书阁被盗,但金银珠宝并无损失,唯独损失一幅主人家祖上流传下来的价值连城的传家宝——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是自己辖下的王尚书家被盗,县太爷自然不敢怠慢,于是立即分咐本县人称陈三天的捕头勘验破案。
陈三天领命,即带领两名助手骑上快马赶往王家大院勘验。只见院围墙高达一丈,察看脚印得知盗贼是凭着绝世轻功翻越围墙入院内,再经过一片草地即到王家藏书阁,该真迹藏在顶层,是砸烂窗户进入藏书阁盗走的。陈三天想本县附近轻功了得的只有草上飞和雪无痕两人,但是盗贼怎么知道有兰亭序真迹藏在藏书阁顶层呢?陈三天向王家人了解究竟还有谁知道有兰亭序真迹的人,王家人说,十八年前有个书僮叫张火运的人知道的,后来离开了王家,听说去寻访世外高人学武去了。陈三天一听,知道张火运就是他的同门师弟,轻功了得,可以飞檐走壁,外号草上飞。但由于武德不好,经常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被师父教训,打瞎了他的左眼,常穿黑衣,骑快马为盗。肯定是他!陈三天带领助手及王家人去追捕草上飞,
陈三天猜测,草上飞盗得真迹并不是为了欣赏的,而是为了赶快变现钱使用的,他肯定会拿真迹到杭州城最大的当铺去当掉变钱的。得赶紧去缉获《兰亭序》真迹,以免转移流散,再去捉拿草上飞未迟,于是陈三天换了读书人的衣服赶往杭州城去找当铺去查找真迹。在经过海塘镇大柳树下时,见到一个卖凉茶的老人,这个老人是县衙暗探线人,陈三天问老人,今早是否见到有人穿黑衣骑马从这里往杭州城跑去,老人说,在天朦朦亮时,确实有一个黑衣人骑一匹白马从这里过去了。
陈三天来到杭州城最大当铺霍金当铺,当铺正准备关门,陈三天找到当家刘掌柜,说:“听说你当到一幅价值连城的王羲之的真迹,特来贺喜。”刘掌柜不想此事流传出去,故意说“并无此事。”陈说“我是怕你把赝品当真迹上当吃亏。”刘掌柜也弄好疑惑起上午收到的当品《兰亭序》是否是真迹,但嘴上硬说:“是不是真迹,我刘掌柜还不会鉴定么?”陈说:“肯定是伪造的,哪还有什么真迹,不是早被唐太宗带到昭陵里去了吗?我是为你好,拿出来欣赏就知道了。”刘掌柜觉得有理,就吩咐店小二拿出《兰亭序》来打开给陈三天看,陈三天叫过王家人来看,王家人一看,正是这幅。陈捕头即时亮出海宁县衙拒押查封令,立即扣查刘掌柜的《兰亭序》,刘掌柜说是早上一个瞎了左眼的客人当给我的,我花了五千两现银。陈捕头说这是王尚书家的宝物,被人盗了,你如阻止扣押被盗赃物要追究你的销赃罪,到时会吃不了兜着走的。刘掌柜只好眼睁睁看着捕头拿走了兰亭序。
高一描写王羲之作文4
东晋初年,宰相王导的兄弟王旷有个爱子,叫王羲之。他从小受到父亲舞文弄墨、爱好书法的熏陶,也喜欢上了书法。十几岁时,常在父亲书房里翻弄前人的书迹、碑帖。王旷见儿子如此心诚,就以一本《笔说》为教材,教他笔法、笔势、笔意。过不了多久,王羲之的书法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后来,王羲之的书法出了名,许多人都以得到他的字为荣,连京城里的大官、地方上的豪富都争相求他的墨宝。
王羲之也做过官,当过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当时人们爱称他为“王右军”。四十多岁时,因为和上司意见不合,辞去了会稽地方官的职务。从此他经常游山玩水、吟诗会友,并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潜心于书法艺术。这以后,王羲之书法的造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有一年春天,王羲之请了许多宾客,包括司徒谢安、司马孙绰以及附近几个县令,带上自己的几个儿子,来到会稽兰渚山麓的兰亭聚会。春暖花开,山清水秀,一行人踏着悠闲的脚步,在山径中行走。
这时,王羲之提议来一次传统的“曲水流觞(shāng)”助兴,得到了众人的赞同。于是,大伙来到一条弯曲的小溪边,每个人各自找到溪旁的石头坐下。王羲之命书童在小溪的上流将几只装满酒的觞(古代称酒杯为觞),放在一个木盘里,然后让盘子顺着小溪流向下游。当盘子流经哪个人身边时,那个人就得赶快作一首诗,作不出诗,就得罚酒三杯。这一场“曲水流觞”的游戏进行得十分尽兴,结果做出了二三十首好诗。
为纪念这次聚会,大家提议把这些诗编成一册集子,取名《兰亭集》,并公推王羲之写一个序。王羲之也不推辞,命书童在兰亭摆下笔墨。在众人的簇拥下,王羲之信步来到了兰亭,他环顾崇山峻岭、松林竹园、溪水瀑布,不由得心绪万千。过一会,序的腹稿已在胸中打好,王羲之在书案前盘腿坐下,拿起毛笔,在纸上飞笔一挥而就。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三百二十五个字的《兰亭集序》,就在这会稽群山中诞生了。可惜这“天下第一行书”的真迹已经失传,只留下来一些古人的临摹本。
王羲之的趣事还很多,其中《换鹅帖》也值得一提。王羲之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喜欢养鹅;哪里有好鹅,不管路途多远,他都要跑去欣赏;有时甚至不惜重金将其买下。
山阴(今浙江绍兴)城外一座道观里的住持老道,揣摩到了王羲之的心思,有意在道观外的池塘里养了一群可爱的白鹅,并让人把消息透露给王羲之。王羲之得知那里有这么好的白鹅,哪有不去观赏之理。
一天,王羲之兴冲冲来到道观外,一看到池塘里悠哉悠哉浮游的白鹅,一下子惊呆了,久久痴痴地伫立在池塘边。
“来人呐!”忽然,王羲之对跟来的仆人叫道:“快,快去把道观的住持请来,我有要事相商。”
一会,住持老道匆匆赶来,见了王羲之深深作揖:“贫道有礼了,请到观里坐坐。”
王羲之哪有这份闲心,心里想的只有鹅,于是单刀直入:“这群鹅能不能卖给我?请道长开个价吧!”
住持老道脸上显出难色:“鹅是敝观为供香客们观赏而养的。卖是不卖的。”
王羲之哪肯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脑子一转,又说:“那,那这样吧,我用更多的鹅来换你的鹅,总好了吧。”
老道支吾了一阵,终于把本意道来:“换是可以的。不过,鹅换鹅不行。久闻右军大人的书法超人,贫道想将我的鹅换您的字,如何?”
王羲之听了,毫不思考地就答应了:“行!怎么个换法?”
“嗳,恳请您替敝观书写一卷《道德经》,若右军大人肯屈就,那么这群鹅全都归您了。”
“那敢情好!现在就去书写。”王羲之答应的十分爽快。
王羲之为道观书写的《道德经》,后人称之为《换鹅帖》,是王羲之仅次于《兰亭集序》的第二杰作。
高一描写王羲之作文5
暮春三月,在古朴、小巧的绍兴古镇,我在一片竹林之中遇到挥墨泼毫,行云流水兰亭边的王羲之。
竹林的青板石上散落着一片片的竹叶,幽深、冷清。空气十分清新,清新得像一弯溪水,一碗酒。所以,我一眼认出了他。当时我正握着一支竹笛,行走在竹林中漫无目的,又像是为了奏起一首翠绿的歌。
一阵清凉的风吹来,纤纤的竹叶一阵交错、轻响。之后,我听见远处的人声,隐隐约约伴随着一股淡淡的墨香。我便不由自主的循着这暗香,一步步走去。竹叶向左右退去,一座小亭出现于我的面前。不知为什么,我知道那正是兰亭。在兰亭左右,映衬环绕着清亮的急流,急流两岸各种各样的花草丛生。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在兰亭之中的王羲之。
亭中的石桌上放着一枚古砚,散发出淡淡香味,桌上还有一壶酒和几只酒杯。他停下了手中的毛笔置于砚上,然后静静地望着我。我也静静地望着他,我们似乎熟识已久,所以相顾无言。他一身布衣,眉宇间透露着一股飘逸与洒脱令人叹服。“竟会在这里遇见你”王羲之说。我淡然一笑说,“人生何处不相逢。”
他邀我坐下,给我倒上一杯酒。我也不推辞,一饮而尽,酒甘冽清凉。他又拿起笔,轻轻沾墨,继续在洁白的宣纸上挥洒。我起身望见他的字,自然想起了曹植的《洛神赋》里的`句子“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我说:“你的字只有在这时才是最好的。”他笑了起来,又抬头问我,“为什么这么说,难道你不喜欢我的书法吗?”我说不是。
他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解释道:“譬如竹子,我只爱这会稽山的竹子,因为这有这儿的竹子才是真正的竹子,固然其他地方也有竹子,如大富人家的后院或是官员府邸的花园,但那绝不是真正的竹子。”我语气中带有一丝激动。
“难道你不愿我为官?”王羲之说。
“王羲之本就不属于那里”,我说“他只属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不一会儿,他已经换了一张纸,一笔一划地写着。一个“竹”字赫然呈现在我眼前。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他又放下笔,似乎在问我,又似乎自言自语,“俯仰之间,一切归为陈迹,岂不悲乎?”
我指着亭边的急流说:“譬如这溪水,透亮晶莹,于是你我便快然自足,即使沧海桑田,世殊事异!”
我们相对着,不再说话。王羲之缓缓给自己满上一杯,一饮而尽。渐渐地,他的脸上又恢复了笑容,砚台散发的墨香也由淡变浓,他的字也愈加飘逸,如行云,如流水。
我拿起竹笛不由自主的吹奏起来,七只竹笛孔奏出了一首翠绿的歌。歌声中有会稽山,有兰亭,有竹林,有急流,也有王羲之与我。曲罢,我说,我该回去了。王羲之站起,望着我,倒酒为我送行。
又一阵微风吹来,纤纤的竹叶一阵交错、轻响。我没有回头,却感觉到了身后的水声,墨香还有清酒。就这样,我告别了“书圣”王羲之。
高一描写王羲之作文
上一篇:高一自强励志的作文800字
下一篇:高一描写母亲的写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