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范文5篇700字

安卓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电影《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导演近年来一部史诗级的战争巨作,这部影片,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商业上都被寄予厚望.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1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 团长谷寿夫等法西 斯 分子的指挥下,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槍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日军侵占南京期间强奸了成千上万的妇女,他们不分昼夜并在受害妇女的家人面前施行强暴。有些妇女被日军强奸了好几次,往往有妇女受不住日军的折磨而死。除此之外,日军还 强迫乱伦行为。估计当时发生的强暴案可能超过20,000宗。

……屠杀、强暴、爆炸、尸体……历史很多时候都比文学更加重口味,而电影作为文学的一种直白表述方式,无法将历史的真实美化或者涂改,1937年12月13日,当日本占领军进入南京那一刻起,就注定这段历史画面必定是“血腥”、“残忍”、和“少儿不宜”的,联想到最近东南亚诸国以此起彼伏、你追我赶的精神争相以凌辱中国为乐,我们就明白重现这段历史到底有着多么深重的现实意义,弱国,不仅仅无外交,甚至也没有起码的为人的权利,在战争面前,很多时候,女性无论是从事特种行业的还 是从事衣衫光鲜行业的,对于征服者而言,都是待宰的羔羊,她们的命运无疑将没有任何差别……

其实初看这部电影时,我很容易想到的同类型影片是《南京大屠杀》或《辛德勒名单》但是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却很愿意将这部《金陵十三钗》与《苏菲的选择》进行比较,在很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很多时候人们都被迫做出某些非人道的选择“两个只能活一个,选哪个???”从普世主义价值观出发,其实哪种选择都是“错误”,妓女和女学生,其实就如同《唐山大地震》中内疚的母亲的选择一样,哪一个都不应该牺牲,但是很多时候,总是要做出一个看似“损失相对较轻”的选择……最后,那十二位风尘女子和那个名字性格都非常模糊却在生死关头深明大义的教会收养孤儿的献身就已经具备了非常崇高的意义,但是电影真的进步了,我们没有看到整齐划一的八女投江,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懦弱和纠结,那位在最后一刻想退出的女人,我们也无权去指责她的不够高尚和善始善终,毕竟,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那些忽悠别人“为神圣事业献身”的所谓价值观本身就很龌龊和自私,所以,很高兴,中国电影的一点点细微的进步就意味着世界电影的一次飞跃,毕竟,这是影响十四亿人的生动文学……

最好的电影总是来源于历史而将历史升华,但是忠实于历史本身还 是至关重要的,从这点上来看,《金陵十三钗》比起《南京!南京!!》之流高出何止一个段位,保卫南京的是当时国民革命军中央军的主力,因此基本上都是德式装备和服装,此外,对于日军强悍的战斗力在影片的开始也做了比较真实的渲染,步兵与坦克装甲部队的无缝配合,精准的射击技术,最为难得的是“鬼子”终于明白手榴弹并不是“特供”国军或者八路的,训练有素的战术反应和精准的瞄准射击和投弹操作,都是《步兵操典》所必须掌握的帝国军队士兵能力,而佟大为扮演的国军军官从反击到最后殉国都表现的真实残酷和可歌可泣……“一寸山河一寸血”当年的中国军队就是凭借“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的决绝走上淞沪、走上枣宜、走上沂口、走上台儿庄、走向长沙、走向昆仑关的……所以,这个片段的表现非常可圈可点,值得大书特书……

方言、日语、英语的准确使用,使得影片具有强烈的真实感染力,我曾经看过美国人拍摄的纪录片《南京》,里面有大量对幸存者的采访口述,其中大量为南京话,还 有部分苏北话……

电影没有如以往主旋律抗战电影强调“中日世代友好”而刻意编造日本军人做活雷锋或者日本女人与中国男人的乱世情缘,电影中唯一相对有教养的日本军官长谷川,也并未违背他军人服从的天职,而其他士兵动辄杀人、打人、强暴妇女更是描写的真实残酷和血腥……去年的《拉贝日记》里虚构的张静初弟弟拿日军军官的手槍杀敌救姐的案例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发生,且不说日军的警觉性是否如此之差,且一个十几岁的未经过军事化训练的毛孩子知道怎么打开手槍保险这点就基本判定情节的弱智可笑,在一个正在被屠城的地方,一个弱女子被流弹打死将是最体面的一种结局,《金陵十三钗》剧情非常压抑,却让我们感同身受的了解了那个不堪回首的历史片段……

每一个角色都有血有肉,可歌可泣,在这部几乎除了男主演没有明星的“大制作”中,可以看到演员们的努力,电影中的每一个龙套都非常敬业和入戏的完成了所有表演,每一个妓女都活灵活现,跃然画面……包括那个奄奄一息的国军童子军,好的电影就是你不一定记住了演员,但是一定记住了角色,最后所有的角色组成了一个完整震撼感人至深的故事,而讲好了这个故事,这个电影就成功了……

最后,我默哀一分钟为那些死于1937年的同胞们,希望,你们的死可以唤醒这个麻木的民族,并且在未来的某一天真正觉醒……

最后,我希望身边的朋友都去看这部电影,因为,我们必须真实的感受这段国耻,我们才能明白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影响……

最后,我想说,感谢张艺谋老师,感谢严歌苓老师,感谢《金陵十三钗》剧组的每一个人,经典由你们之中产生……

历史无数次教育我们,对邪恶的纵容就是对正义的背叛,中日友好这个童话,只有等到中国真正强大,日本真正为其罪恶赎罪的那一天,才会开始……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2

这部电影让我惊讶。

不惊讶于张伟平精明商人惯有的用情色、票房分账等营销手段多低劣,《金陵十三钗》最让我惊讶的是,他的老搭档张艺谋竟然用6亿投资做到了彻底去中国化:这是从主演、布景、叙事、情感(甚至念白)上完完全全的西方视角。贝尔和他的角色是西方的,“为了生命作出牺牲”的故事模式是西方的,大部分念白是西方的(英语),做到这些的是谁?是最擅长于中国化表达、也最被期待中国化表达的张艺谋。从影片外形上看,张艺谋似乎已经走出对自己所崇拜黑泽明的模仿年代,走出“我要把这些展示给老外看,这就是中国”的意气心态——再没有《红高粱》的真民俗、没有《菊豆》、《大红灯笼》的大色彩,也没有《英雄》、《黄金甲》的伪武侠、《山楂树》的假清纯——即使是秦淮歌女琵琶曲这样的桥段也只是甜点而不是主食,这个奥运会开幕式万人体操总指挥铁了心要拍一部“还是讲中国、老外好理解、国人能买账”的电影。于是他们精确于侵华日军的服饰,精心于战争场面的布景,精准于人为刀俎、风声鹤唳心理状态的拿捏。

而更深入的去中国化的更在电影的意识形态。事实上拍摄一部反映侵华时期南京的电影在缺乏共识、左右决裂、上下断裂、内外割裂的时下中国是艰难的,《南京南京》就是前车之鉴:他要控诉日本,最后又狗尾续貂来了个反思;他要民族主义,又搞了搞国际主义;他想表达人性之美,但全片都是平庸之恶,最后以认真的中庸,换来多方指骂。在回答立意这个问题上,张艺谋,或者说严歌苓切了很好的一题:这个美籍华人作家以跳出中国看中国的视角,巧妙以人道主义大旗完成一次完整的叙事:他们让左派看到了公正和牺牲,让右派看到普世价值,让民族主义者看到了抗日,让精英看到了现代观念,男人看到了英雄,女人看到了尊严。与《让子弹飞》用红楼梦式隐喻完成这些功能不同,《十三钗》是开放、清晰与自然的。张艺谋说,让知识分子笑很难。好吧,这一次,他的团队努力做到让大部分人“哭”。可以说,这一次他走出了中国导演专注于帝王将相的小格局,走下中国成名导演在成绩前亦步亦趋的伪神坛,走向中国所有导演都应该直面的真世界。

此外,在讲故事上,他们这次算是下足了功夫,为了照顾到所有人,张艺谋对“以妓女换少女”这个大命题成立的合法性做了难得的反复论证:第一,少女以死相逼,情不得已;第二,妓女主动受恩以报,理所当然;第三,妓女为己证明,大义凛然。但这些还不够,他拉上了那个小男孩作为神父/___精神的化身,再一次用“责任与救赎”的合法性来夯实这个论证,如果这些还不能让你信服,最后小妓女临阵脱逃则堵住了“人之常情”这个漏洞。于是,带着不屈、不敢、无奈和无望,一辆卡车远远开走;带着惊恐、感恩、铭记与希望,另一辆卡车静静开去。

这部电影是经得起市场和口碑检验的。归功于张艺谋猛然回归也好,严歌苓妙手回春也好,张伟平打砸抢闹也罢,一部努力让大多数人满意(必然不会是所有人)同时遵循市场经济的作品值得尊敬。因为真诚,故事站住了脚、情节打动了人、思考深入人心,一部好电影能做的无非如此。对于创作者而言,相比于虚名、投资、噱头和炒作,真诚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3

李安的《卧虎藏龙》给中国的导演们挖了个坑,都以为以西方的视角去展现中国故事更容易得到认同,更容易得奖,于是争先恐后往里跳,其结果是中国外国都不买账,一个个死得好惨。

一部好的电影绝不只是让人哭了笑了那么简单,还要有比情绪宣泄更深刻的内涵,能唤起观众的价值判断,运用自己的经验与电影中的人物进行反思和对比。广义地讲,观众们的每一次观影体验,所得到的结果其实与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人物无关,只是进行了一次形而上的价值判断,任何人在观后都会很直观简洁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好或坏。

当然,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民族信仰也许会影响某一个人对某一部电影的具体评判,但并不会影响到总体,因为全人类有着一个共同的标准,即普世价值的衡量。自推翻巴列维国王之后,伊朗变成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政教合一在文化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意识形态的严格控制,但即便是这样,伊朗的导演们也还是能拍出一些得到全世界认同的电影来,比如说《白气球》《小鞋子》之类,原因无它,就是展示了人性,讲述的都是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我曾说过,自《秋菊打官司》之后,张导演似乎越来越不会讲故事了。当时有几个张的同学在场,都说他要是不会讲故事,中国谁还会讲故事?张、陈是导演中的老大,而他们的同学在影视界也是个个如日中天,自然听不进这样的批评。

我所说的“讲故事”,其实就是基本功,就是素材的取舍和切入的角度,在技术上与剪辑相关,在创作上与主观意识相关。张导演在画面营造上堪称大师,但是“讲故事”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弱项(这也与编剧有关,但导演起主要作用)。在这方面,日本的黑泽明是个高手,他能把一个事件的台前幕后用镜头交待得条理分明。

观看《金陵十三钗》,张氏风格一以贯之,营造画面不惜工本,战争炮火渲染得像焰火晚会。尤其是十三钗们身上那曲线毕露精致华美的旗袍,对男性观众有一种暧昧的暗示,跳脱于残酷故事背景之外,不能不说是气氛渲染的败笔。再对比斯皮尔伯格对《辛德勒名单》的黑白处理,以及那个小女孩红衣的出现对观众感官与心灵的冲击,高下立判。

对于贝尔这个演员,说不上喜欢或不喜欢。他所饰演的那个人物,比起小说,因电影的形式所限被压缩了不少,显得不够丰满。他的表演,总体上中规中矩,但给我的感觉还有些游离于中国演员之外,或许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相比于《三枪》那样的庸俗电影,张导演的这部《金陵十三钗》有了明显的变化,有评论称是“回归了水准”。但是在艺术上,至少在艺术观念上,张导演还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突破。文艺作品,说到底都是制作者自身素养的客观反映,大作品需要大胸怀和大人格,需要更高的人文视点和人文关照。题材可以讨巧,技术也可以讨巧,但也只限于一时一事,不可能获得永恒。

写到这里,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近三十年来,中国有几部好电影?细想了一下,我认为有三部。一部是张导演的《红高粱》,尽管不乏粗糙,但拍得荡气回肠,充满了象征意义;再就是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细腻深刻地诠释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能引起观众对历史的认知与反思;第三部是谢晋导演的《芙蓉镇》,哀而不颓,歌颂人性,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

至于这部电影能不能获得奥斯卡,实话实说,真有点儿玄。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4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战争片,是一部不一样的战争片,很震撼,也很有商业价值(票房号称要突破10亿元),值得一看。只要你是一个还有一些理性的人,你就会为影片人物的命运而感叹。侵略者的残暴与伪善(就是这一点伪善,在历史上以及在文艺作品中都很稀缺),老百姓的无助和屈辱,守城国军的英勇牺牲,以及假神父约翰人性的跨越、假汉奸孟先生对女儿进而对一群女学生生命的担当,都淋漓尽致。你会恨,你会痛苦,你会怜悯,你还会积存起复仇雪耻的念头。

我最佩服影片中的三个人物。一是国军的优秀代表。尽管强敌之下、大势已去,但军人的责任让他和他的战友把生命献给了一群应该努力去保护的人;尽管势单力薄,但他勇于牺牲自我塑造了完美,他其实就是民族的英雄或者是杰出代表。对他,我们不应该忘记,去北京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时候,别忘了怀念他。二是假神父约翰。作为一个外国人,有正义感,尽管不能面对战争主持公道(他的国家也不能,也不会),但已经用他的道德、智慧和勇气伸张了正义。三是那群“商女”。国破人民贱,都是天涯沦落人。韩国有慰安妇,中国也有,但中国慰安妇除了受侵略者的凌辱外,更大的打击还在于某些国人。她们应该受到永远的尊敬。

应该为他们洒一掬泪!

这是一部好的影片。它应该唤起国人有点麻木的心。从阿拉伯之春到南海风云,我们生活在一个继续充满战争威胁的世界。我们不能允许侵略者的战车碾过我们的城市,不能允许侵略者的刺刀刺向我们的乡亲,不能允许侵略者的黑手玷污我们的姐妹。

保卫国土,保卫海洋,保卫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匹夫有责。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5

说实话,如果不是组织的话我是不愿看这部电影的。害怕会太悲壮而抑制不住嚎啕大哭。果然不出我所料,电影开场才十分钟我就已经眼眶湿润了。其实我很害怕写这次的观后感,我怕我的文学功底无法将这部电影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更无法将电影中各种伟大的人物表现出来。

《金陵十三钗》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不得不说是张艺谋又一部恢弘又催人泪下的经典战争史诗电影。电影是以一位女学生的回忆为线索,讲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在一个教堂发生的惨事。影片一开始是一段南京话的旁白,一时让人重回了现场。接着是中国军队和日本人的坦克大战,坦白说,在“神枪手”在大楼里和小鬼子同归于尽的时候,我哭了。最后约翰和女学生的出现,然后逃进天主教堂避难,接着是14个女子的进入,整部电影都充满了压抑的气息。

在天主教堂里,女学生单纯、善良、纯洁,她们不谙世事,但却不幸地见证了南京的沦陷,在本该快乐飞翔的日子里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残酷现实。在天主教堂里,风尘女子世俗、放荡、妖艳,她们出于无奈,却不得不以成人的角度让自己的这场灾难中幸免于难,然而最后她们还是选择了保护她们。在天主教堂里,乔治善良、感恩、责任,他甘于奉献,时刻保护着教堂和女学生们,这是他对老神父的承诺,最后献出了自己。约翰,我更愿意叫他神父,帅气、友好、善良,他不畏强权,在异国他乡他愿意用性命来保护女学生。

电影的结局是悲哀的,尽管女学生们逃出了南京城,但是十三钗的命运却映射了那个时期整个南京社会底层的女人的命运。她们遭受凌辱,被人唾弃,每天如行尸走肉般生活,在很多人看来,她们是不值得被同情的。但是在人情面前,她们一样需要关切,她们同样懂得珍惜。尽管她们曾和女学生斗嘴、吵架,但在危难关头她们却愿意代替女学生前往日军的庆功宴,尽管她们知道前方等待她们的会是什么,她们仍然义无反顾。是这群世人眼中的“窑姐”用生命告诉世人“商女亦知亡国恨”,是她们用鲜血在姑苏城畔谱写了《秦淮景》这首壮丽乐章。

看完整部电影,我为很多场景所感动。其实看到一半时我曾想放弃观看,因为太血腥,太不人道。但是我想到当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人们就是经历这些痛苦存活下来的,想到她们都如此坚强,我更加应该正视历史,铭记历史,不让悲惨再次发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范文5篇700字相关文章:

★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精选5篇700字汇总

★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范文5篇600字

★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范文5篇650字

★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

★ 抗战影片《金陵十三钗》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

★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范文5篇500字

★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精选5篇

★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汇总

★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最新5篇

★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500字五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