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春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感悟作文11篇

安卓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3春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感悟作文11篇

春节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现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俨然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必修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感悟作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春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感悟作文11篇

春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感悟作文篇1

在我的记忆中,春节有一项繁琐的活动,那就是炸肉丸,至今想来,仍是回味无穷。

依稀记得幼时,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每次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个大铁炉,用来制作过年需要的食品,我最企盼的就是炸肉丸了。

妈妈会在春节前几天,就开始准备炸肉丸所需要的材料。妈妈总是用一个小盆子灌满面粉,再添些许水,然后不停地搅拌,再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来和面。每当这时年幼的我总会屁颠屁颠地跑来,用我那双肉嘟嘟的手,握紧拳头,在那洁白的面上捶打,留下属于我的痕迹--一个乌黑的拳印。妈妈见到此幕,便假装要用她沾满面的手来揉搓我的头发,用胳膊挡住我的拳头,逼得我踉跄后退。

和好面后,还需要发酵几天,这空余的时间,妈妈便会制作肉丸的佐料。把生姜切成末,把鲜红的牛肉切成粒状,把牛肉粒与生姜末混合在一起。等到面团发酵完成后,妈妈就把佐料撒到面团上,再来回搅拌,肉丸的原料就制作完成了。

此时,爸爸便会不知道从哪弄了一口大铁锅,通体黝黑,浑身冰凉。妈妈把它灌满金黄的油,然后把大面团揪出许多小面团,这就是肉丸的雏形,把它们丢入烧热的油锅中,炸至通体金黄,肉丸就形成了。

每当这时,我总会迫不及待地偷拿几个,却总是被烫的上蹿下跳,父母见了便会笑得合不拢嘴,一股温馨的氛围无形的弥漫开来。

虽然现在仍有不少人坚持传统,但有一大部分人在追随潮流,崇洋媚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从春节做起吧!

春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感悟作文篇2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当春节来临,神州大地上无论身处何处,人们都纷纷放下手头上的工作,踏上了归乡之旅。

天还未亮,街上便有了不少快速驶向火车站的汽车。这是火车站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站外早已水泄不通,鸣笛声、引擎声,此起披伏。

站内也已人满为患,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有的是大腹便便的老板,有的是衣冠楚楚的白领,还有的是满面沧桑的农民工……他们的身份不同,但想法却不约而同——回家。一列列高铁呼啸而过,似乎载着游子对家人的思念,对童年的怀念,对故乡的眷恋一同驶向远方。

清晨,一缕阳光荡开了黑暗,在朝阳的映衬下,高铁缓缓地进入了车站。随着列车到达某某车站的广播声,乘客们鱼贯而出,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坐上了出租车,正如唐代诗人宋之问所言“近乡情更怯”,明明一直想着盼着,快到家了,心中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来到小区门前,最先下来的是小朋友,笑着跳着跑进爷爷奶奶的怀里,此刻爷爷奶奶饱经风霜的脸上不禁溢满了笑容。随后下来的大人们虽经长时间颠簸有些风尘仆仆,但掩饰不住眼底的喜悦。

来到家里,自然是要扫尘的,屋里屋外被打扫得一尘不染,鲜红的春联贴在了老旧的门窗上,更是为家添了几分新意。

到了晚上吃一顿热乎乎的年夜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等待着新的一年到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大人们的高谈阔论交织成了春节的主旋律,洋溢着热闹喜庆的气氛。此刻,大人们放下了工作的压力,孩子们没有了学习的负担,老人们孤寂的心得到了慰藉……

春节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个欢乐祥和、亲朋好友欢聚的佳节,人们在春节调整心态,积聚能量。在新的一年中,以更加积极、充满正能量的姿态迎接生活的挑战。

春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感悟作文篇3

所有传统节日中,新年,是一家人最期盼的,也是最隆重的节日,也成为我儿时记忆中最美好的回忆。

贴春联 穿新衣 总把新桃换旧符

记忆中的新年,是从祖辈大扫除开始的。爷爷奶奶用扫帚、掸子对家里进行大扫除,并在门上贴上春联、大大的“福”字,这就算是正式拉开序幕了。

小时候,村里没有便利的网上购物,平时若想穿一件新衣服,要么去裁缝店做,要么去城区百货商场购买。所以,能够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是一件多么令人期待的大喜事!每到过年,妈妈总会给我置办一身新衣服,但在大年初一之前,我只能每天去看一眼、摸一下新衣服,天天数着日子,期待着把它穿上身。

舌尖上的美味 把酒话新年

快过年时,爷爷就会拿出家里蒸糕的一套工具。村上会蒸糕手艺的人并不多,所以,邻居们都会请爷爷帮忙制作。就这样,爷爷一蒸笼一蒸笼地做着糕点,而我就蹲在灶前生火,看着美味的糕点出笼,开心得不得了!如今,爷爷已是古稀之年,但是一到过年,爷爷还是会蒸糕,这个仪式从未改变。

除夕之夜,家人欢聚一堂,吃着奶奶烧的家常美味。大人们斟点小酒,话一年来的人和事,小孩子给大人们一一拜年,说上吉祥话,送上祝福语,拿到压岁钱。这幸福温馨的场面不禁让人感慨:在外拼搏再辛苦,这一年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守岁,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仪式。当大年初一零点的钟声响起,每家每户都点燃爆竹,用这种方式喜迎新年的到来。“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包含着大家对于新年的祝福和期盼。

烟花声、爆竹声,不消不散,犹如昨日之声,让我久久沉浸在美好的童年回忆里。如今,我们不需要苦苦等到新年到来之际,才实现这些物质上的愿望。我们可以每天都穿新衣,每天都吃美味的菜肴,但是已找不到儿时的那种期待与兴奋。

新年,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背井离乡的人们回归故里,陪着父母、陪着长辈,点燃家的温度。于我而言,新年是传承。我们不仅仅为孩子提供物质上的满足,更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富足。生活需要仪式感,新年更需要仪式感,只有让后辈从小在这种仪式感中成长,才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春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感悟作文篇4

初二回娘家,这是河南省东部地区春节串亲戚的规矩。串亲戚要带“四样礼”——大馍、小馍、糕点果子和油条。现在,人民生活富裕了,这“四样礼”就变成了名烟名酒和进口水果。但是礼品再丰盛,都不能少了大馍和小馍。在豫东的风俗中,大馍和小馍的象征意义就是粮食。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粮食是最重要的礼物。新年伊始,闺女、女婿带着外孙要把最好的粮食送到亲人家里,娘家人回赠的礼品中,最重要的一样就是枣花子。

枣花子是由小麦面做成,用红枣做点缀。我还见过一种叫做面龙的枣花馍,长长的,如盘龙样弯曲,龙身上画了很多符号,龙头上镶嵌了两粒红枣,十分威武。

馍好蒸,面难发,酵母更难做。临近春节,气候变冷,做酵母时,要把玉米糊放在笼屉上先蒸一下,待蒸熟了,再放进老酵头搅拌均匀,放在锅边灶沿,或是盖上一层棉被,让其自然地发酵。等面团发得如水一样四溢的时候,从面盆中挖出来放在案板上,掺进面粉盘成一团,软硬适度,就可以揉馒头剂子上锅蒸了。

做大馍的过程非常简单,在蒸好的馒头上均匀敷上一层生面,在最顶端放上一颗红枣,放入锅中再次蒸熟就行了。如此多次重复,一层层地敷上去,一层层地蒸熟,可以根据需求蒸出大小不同的大馍来。我儿时,曾经见过新女婿第一次上门带的大馍,用一大块红绸布包裹着,大馍放在一个直径二尺的玉米秸秆做的锅盖上。这种大馍另有一名,叫“馍山”,意思是把如山一样的粮食给老岳父送来了。

做枣花子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要先把生面揉成一个个称之为“面剂子”的长条,然后用面剂子盘成一个个的圆圈,中间放上一颗红枣,就像是莲花瓣中坐着一位富态的佛爷。最后,通过揉搓、挤压等方式把众多“莲花瓣”连接起来,放入蒸锅中蒸熟,一个漂亮的枣花子就可以出锅了。枣花子多种多样,做法不一,我说的是最基本的做法。如新女婿第一次到老丈人家带的超级大馍,老丈人当然要回赠更大的枣花子了——也要如锅盖一样大,除了一个个的“莲花瓣”,里面还有“多子多福”“早生贵子”的花样。这个时候,枣花子就不叫枣花子了,而是叫“枣山”。因为新女婿送来的是一个“馍山”,老丈人回礼一个枣花子岂不显得小气?

因为枣花子是回赠给晚辈专用的礼物,就有了特殊的意义。我们老家有句俗话,叫“要饭的不要枣花子”,有不吃嗟来之食的意思,穷人要穷得有志气,即使讨饭也不愿做晚辈。

枣花子是一种传统文化,也传承了中华民族性格中那种不屈的犟劲!

春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感悟作文篇5

春节临近,商场里摆上了各种各样的福字、对联、中国结,显示着一片火红;一些电商,也在网上晒出了礼品,充满了喜庆氛围。看着人们左挑右选采购的年货、前击后点将喜欢的商品装入“购物车”,不由得想起儿时过年买年画、贴年画的情景。

在我的记忆里,购买、悬挂、张贴年画是辞旧迎新的分界线,是人们欢度春节的大事件,是家庭欢乐祥和的里程碑。而对于我们无忧无虑的孩子们来说,买年画、贴年画、看年画,则是儿时的一种爱好、一种乐趣、一种欢快,至今仍记忆犹新。

那些年,乡村的年画只有到国营的供销社才能买到,也属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统购统销产品。每到新年临近,供销社都会在屋子里拉上几根绳子,上面悬挂带有编号的年画样品,人们可以在此任意欣赏,需要购买时只要向营业员报上年画的编号,营业员很快卷好并简单包装后就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了。

那时的年画内容都是比较“革命”的。我记事时,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画像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占据着堂屋墙壁的正中央,新年前购买的年画则贴于两侧。每一张年画,都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人民公社好、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抓生产促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主题的年画五颜六色,从中可以领略广大人民群众“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的豪情壮志;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等“北京十大建筑”印刷精美,欣赏时会由内心增加一种自豪……

还有那八大样板戏的人物画或情景画也同样引人入胜,占据了不少农户家的土墙。大凡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恐怕没有一个人不熟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剧目及其唱腔的,也很少有人不会哼上几句的。那戴铁镣、锁铁链、被锁住双脚和双手的李玉和,浑身是胆,抬头远望,流露出“雄心壮志冲云天”的钢铁意志和“革命的红旗高举起”的胜利期盼;那带领18名伤员隐蔽芦苇荡、坚持斗争的郭建光,“坚持就是胜利”的号召,展现出“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的顽强毅志和“家家都把红旗挂”的乐观精神;还有那手持马鞭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的杨子荣,身手矫健地亮相,显露出共产党人“甘洒热血写春秋”的终身追求和“迎来春色换人间”的美好愿景……

那时的我还没有上小学,正处于学数数和识字的启蒙年龄,而这些年画特别是那些样板戏的情景画成了我的启蒙教材,在父母或哥哥姐姐的指点下,开始数上面的人数和读写年画下面所注的唱词,有时还会跟着收音机或大队广播站的大喇叭唱上几句:“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虽说是,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可他比亲眷还要亲……”“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画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专拣重担挑在肩,一心要砸碎千年铁锁链,为人民开出那万代幸福泉……”

而今,随着岁月的流逝,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撞击中,那丰富多彩的年画及其相关的久远文化与仪式在不断地遗失,成为记忆中的几个称谓、几个符号、几个片断,也成了一个时代的印记,更成了一段历史的标志,时不时会从心底引发怀念。

春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感悟作文篇6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胡萝卜,甜又甜,看着看着要过年!”徐行在家乡小镇的街道上,偶然听见两个小朋友拿着几幅喜庆的年画哼唱着这句童谣嬉笑地跑着,一股浓浓的“年味儿”瞬间浮上心头。仔细想来,每年春节,年画作为中国特色的民间美术形式,好像从未缺席我们对家乡“年味儿”的记忆。

《连年有余》是传统吉祥图案,年画上白白胖胖的娃娃抱着胖大鱼,别提多可爱了,“连”是“莲”的谐音,年是“鲶”的谐音,“余”是“鱼”的谐音,用谐音寓意,表达“年年尽有余,岁岁皆无疾”的美好愿望。连年有余,可谓中国传统吉祥祈福最具代表的语言之一,也是新年里人们互相问候中最常见、最美好的祝福。“无鱼不成席”,不管南方北方,丰盛的年夜饭饭桌上,象征“连年有余”的鱼总是变换着各种做法和摆盘,但永远占据着“C”位。小孩子们手里捧着各色糖果满院跑,身后总是跟着追着喂饭嘴里还喊着“再吃口鱼,吃口鱼……”的大人,嬉笑追逐的场景充斥着满满的年味,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里快乐地诉说着连年有余,岁岁有福。

有句老话说得好,“三星高照,新年来到。”福星、禄星、寿星分别代表着福运、富禄和长寿,这三星绝对是过年时寻常巷陌最受欢迎的三个福神。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人们就图个平安顺遂、诸事欢喜,“三星高照”在众多吉利话中凭借它可以一语“三”关的含义可谓是脱颖而出,一个词就表达了愿你福、禄、寿皆大欢喜,总是出现在长辈们互道新年好、互送祝福的时候。《三星高照》的年画上福星手拿如意,禄星捧着元宝,寿星托着寿桃,画面鲜丽明艳、浓墨重彩,大红配大绿,给人一种乡土气息扑面而来的喜庆。这一喜气洋洋又象征着吉祥如意、富裕幸福、健康长寿的形象,总是被贴在正屋的墙上,也牢牢贴在人们“欢喜”的年味影像里。

五谷是传统食品,五谷文化也作为传统文化在“年味”里扮演着重要角色。《五谷丰登》取年成好、粮食丰收的寓意,“小孩望过年,大人望种田”,“庆丰收,过丰年,好日子似蜜甜”。这些为人津津乐道的俗语无不诉说着人们对“五谷丰登迎春节,热热闹闹过新年”的渴望。丰收年,劳碌了一年的长辈们收获满满,身心愉悦,喜上眉梢,各地组织的庆丰年迎新春的特色活动也会“多多益善”。街上,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各种年货商品琳琅满目;家里,贴窗花、贴对联、贴门神,大红灯笼高高挂。大人们为小孩穿上早就准备好的新衣服,一家老小纷纷走出家门,走街串巷、拜访亲朋好友,围着火炉喜笑颜开地讨论着各种喜悦的话题,处处都洋溢着欢歌笑语,好不热闹。

当然,年画的种类还有许多,不管是民俗生活类的,还是锦绣风景类的,都是我们对家乡最温暖热切的回忆,虽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愈发优异,家里装修大变样,粘贴年画的人越来越少,但温暖常在,我们的记忆里将永远有那么几幅年画喜庆十足、热闹非凡,充盈着浓浓的年味萦绕心房。

春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感悟作文篇7

随着春节的接近,“年味”逐渐浓烈起来。每个人记忆中的“年味”都各自不同,有年馍、馒头、饺子、爆竹……而在我的“年味”中却是一支具有潮汕特色“舞蹈”。窗外响起了吵闹的锣鼓声,这是一群男青年现在排练着具有“南国雄风”美誉的舞蹈——“英歌舞”。潮汕地区除了“胶几人”(自己人)的独特方言通行外,还有就是这一支美妙的民间舞蹈,一般节日喜庆活动中都可看到它的身影。“潮汕英歌舞”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也是潮汕历史文化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瑰宝。

“一笔一画”中英歌文化代代相传

“英歌舞”在潮汕人的心目中是最具有观赏性的“广场舞”,要跳好英歌舞首先要画好英歌的面谱,英歌脸谱是根据《水浒传》的梁山英雄人物所塑造。只有“一笔一画”地刻画出英雄的气概,才能把“英歌舞”的豪放、遒劲表演得淋漓尽致。如今“英歌舞”不只是男青年的专属,小孩、妇女均可跳出英歌舞的澎湃气势,英歌文化实现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中国有着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中华大地的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文明的标志,它们大部分经历岁月更迭、战火硝烟,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要多过吃粽子的端午节、赏圆月的中秋节、观英歌舞的春节等传统节日,少过一些“洋节日”,要保持对中国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高度信心,实现中国文化薪火相传,要在学习传统文化汲取能量,并转化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一招一式”中英歌精神铭记于心

“英歌舞”融入了武术的精髓和舞蹈的魅力,一招一式、一跳一跃、一动一吼都展现出“英歌舞”的岭南风采,锣鼓声响起时就连观看者都会情不自禁地抖动双腿。每年春节观看“英歌舞”是潮汕人民必不可少的节目,“英歌舞”的艺术魅力让观看者百看不厌。每次看完“英歌舞”后,在我内心总会燃起一团奋斗的火苗,这种粗犷豪放的民族舞蹈已经铭记在每个潮汕人民的心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把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用起来,发掘文化底蕴,讲述文化故事,跳好文化舞蹈。我们要把“英歌舞”中敢为人先、万众一心、拼搏奋斗、只争朝夕的精神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上,要牢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

“一槌一鼓”中英歌舞蹈独树一帜

“英歌舞”的独特之处就是所用的道具——鼓槌,每个表演者手握双槌,时而双槌互击,时而双槌击地,动作熟练,整齐划一。在舞蛇者和击鼓者的指挥下,他们不断地变换队形,时而双人表演,时而快步跳跃。“英歌舞”是好汉之刚加上舞蹈之柔的艺术,在广东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原本“英歌舞”的表演者多达108人,后为了便于表演,出现了小规模的英歌舞队伍只有24人或36人。“英歌舞”独特之处就是它拉近了潮汕海外侨胞与家乡的距离,它就如一小堆家乡“故土”、一瓶母亲河的“三江水”,寄托游子对家乡的深深情感。“英歌舞”正在润物无色地“走出去”,海外舞台也开始有了它的一席之地。“英歌舞”不仅是一种艺术,还是增进乡情友谊、凝聚侨心民心的重要纽带。

“英歌舞”正以气势磅礴的声威、独树一帜的舞姿、耳熟能详的旋律让“年味”变得越来越浓,一笔一画、一招一式、一槌一鼓中“英歌舞”已经展现人前,它将与西藏的“弦子舞”、贵州的“锦鸡舞”、云南的“铓鼓舞”等传统民族舞蹈一同把中华文化“舞”动起来。

春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感悟作文篇8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从古至今,春节这个传统节日,一直承载着人们对家人团聚的期待,承载着人们对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今年因为新冠疫情的肆虐,一种别样的过年方式——“就地过年”随之而生。就地过年,变的是过年地,不变的是似箭的归心,是春节的温情。不因疫情影响缺了年俗,不因不能团聚少了年味,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巨大的适应性和人情味儿。

春节“不打烊”,生活有保障,“打工人”就地过年心很暖。随着春运临近,多地齐放“大招”,出台了多项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补贴房租、发放新年红包、赠送手机流量、子女积分制入学加分、流动人口积分奖励……为就地过年的打工人提供了丰厚的物质保障。让在外打拼的人们感受到城市的暖意和关怀,物质保障不能缺,精神关怀更是少不了。多地免收国有A级旅游景区门票,部分企业开放所有娱乐设施,比如KTV、棋牌室,实时转播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让打工人的“年味”不打折、春节不“褪色”,就地也能过个好年。

春节“送关怀”,走访有规律,“空巢人”就地过年不孤单。今年的春节,对于在外打拼的人们来说不能和家人团聚,对于在家的老人和孩子来说,翘首以盼一年的孩子和父母春节仍不能返乡。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说:“新春佳节是需要亲情和温暖的,如果老年人的家人没有办法回家的话,我们各级民政部门和社区的党员干部就是这些老年人身边的亲人,要陪他们过好年”。六部委也明确指出,外出务工人员要确定一名符合条件的照护人代为照护留守儿童,因现实困难难以明确的,要向村(居)委会进行报告,村(居)委会要指定具有资格的照护人对留守儿童进行照护。春节期间及时了解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这两类群体的需求,定期走访,上报情况,有助于缓解空巢人的孤独情绪,让他们的这个年过的暖洋洋、热乎乎。

春节“不放松”,防疫有新招,“大国人”就地过年有担当。邻近新年,春节团圆的归意日益浓厚,但各地疫情均有反弹趋势,就地过年已经成为这个春节假期许多人将要面对的现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__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双节期间的工作要求,依然要毫不松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在这样的春节底色下,“大国人”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坚持非必要不返乡,错峰返乡,提前报备,这不仅是为守护个人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安宁,也是身为大国公民在防疫大局面前的一种责任与担当。

不寻常的春运,不一样的春节。在这个全民战“疫”的时代大背景下,不聚集少流动让我们停下了团聚的脚步,不回家少外出让我们迎来了别样的新年。其实回家过年也好,就地过年也罢,只要心在一起,就是团圆。

春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感悟作文篇9

什么是年?从其本质意义上说,年,是指“年节”,即现在所称的“春节”。新春贺岁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禳灾、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按照旧习俗,从年尾十二月廿三/廿四的祭灶日(扫尘日)开始,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或正月十九止,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称为“过年”,即现在所说的“春节期间”。

对于扎根于家乡的人来说,年是对家乡富足的美好期望,是对亲人的守候,是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对于长期远离故乡的人来说,年是一张张握在手心里的车票,无论天南地北,雨雪风霜,回家过年成了每个人迫不及待的心愿;年也是大人手里的大包小包,汽车后备箱里的小超市;年还是电话里亲朋好友一条条的新春祝福,是亲人团聚,是一家人整整齐齐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时的欢歌笑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在儿时的记忆中,从进入腊月开始,零零散散的爆竹声不时传入耳朵,空气中混合着淡淡的火药味儿,依稀有了年的气息,年的脚步近了。腊月初八即腊八节,正式开启年的开关,在腊八这天,家人会将剥了皮儿的蒜瓣放入一个密封罐子或瓶子里,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冷的地方。慢慢地,蒜会变成绿色,宛如碧玉翡翠,好看极了!在这一天还会熬腊八粥,由红枣、各种米、葡萄干、花生、杏仁等熬制而成,香味诱人。

到了腊月中旬,炮竹声越发稠密紧凑,硝烟味儿更加浓烈刺鼻。大人将自家种的糯米用水浸泡,糯米浸好之后,将其倒入石头做成的工具里,用木棒捶,慢慢地就变成了有黏性的面,再用锅蒸,切成大小相同的形状,或用油炸,或就这样冷冻起来。年味渐浓了。

接下来还要做粉条、炸肉丸子、蒸馒头、置办新衣服……

腊月二十三是我们北方的小年,已经拉开了新年的序幕,也是接祖人回家过年的日子。这一天会做许多事儿。例如,扫尘、沐浴理发、祭灶王等。

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会早早地就起床做年饭,看谁家在先。终于到该吃年夜饭的时候了,一家大小团团圆圆地坐满一桌。一年到头最丰盛的菜肴摆满了桌子,碗里倒满了最好的酒,寄托着家人们的希望。夜晚,我们在屋子里外放小鞭炮,热热闹闹的,院子里满是欢声笑语。欢笑声中,我们渴望长大,向往美好的明天。然而,那种欣喜与期待,渐渐地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终究成了今天的回忆。

现在,没有了小时候对于过年的期待,无缘无故地觉得年渐行渐远,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其实是期盼过年的不再是我们这一代人了,但仍然会有人继续期盼。纵使时光留不住,但儿时的年味儿,会在岁月的流逝中,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脑海里,藏在我们的记忆中,值得回味,值得珍藏。

春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感悟作文篇10

“妈妈,我想穿过年的新衣服!”这是没到年三十就热烈期盼的你的兴奋;“儿子,帮爸递一下对联浆子。”这是除夕早晨父亲给新年的序章;“奶奶,我在饺子里吃出好多硬币!”这是初一日奶奶给予你最早的祝愿。一句“过年好!”饱含了整年的鸿运来、福星照,仿佛世间所有的祝福都给你也不为过。

小时候住在村里,临近大年三十那叫一个红红火火,一家人奔往临近的县城挤破头皮,热火朝天采购年货,跨满了大包小包,大街上满是吆喝声儿,小商贩们卖力地招呼着来往的行人,跺着脚,哈着热气,搓着手心,只为让你多买他们家一斤核桃、两斤花生,村里养猪的人家,集结村里的男人们,磨刀霍霍,完事儿后备上一锅热气腾腾的杀猪菜,邀请乡亲们前来品尝,家里的女人们,少不了对每样物件儿的擦擦洗洗,再蒸上一板红红绿绿的花馍馍,每个小孩儿还不到大年三十,就迫不及待地穿上了新衣服,兜里准装着一兜儿的糖果,争先恐后地拿出自己新买的玩具在土窝里来个天翻地覆,完事儿回家,又少不了长辈的一番奚落,每家每户的门上贴着的,准是刚买回来还散着墨香的春联儿,挂上两个贴着金色福字的大红灯笼,鞭炮一响,那叫一个年味儿十足!

小时候过年特别有味道,以前处于物质匮乏的年代,物质条件差,农村生产力落后,经济来源少,缺衣少食,大人小孩都盼望着在过年的时候穿些好的,吃些好的,为什么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味道了,是因为随着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不再只是为了吃饱穿暖,而是转变为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

以前人们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舞狮子、扭秧歌、贴春联、放鞭炮等传统项目对于人们来说,已经是非常有趣和新鲜的。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风俗已经变了,比如通过网购,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互联网上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躺在床上,动动手指,再也不需要跻身嘈杂的人群中抢购年货;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鞭炮震天响的情景已不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春联是机器印刷出来的,那股子有人情味的墨汁味也没有了;出现了抢红包、集五福等春节活动,传统拜年方式也变成了短信拜年、微信拜年、视频拜年、电话拜年等各种新方式,传统的过年向高科技年转变。这种高科技年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更加丰富,不过却少了年味,少了人情,很多人吃着年夜饭还抱着手机,完全没有了以前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的感觉。

其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人们的思想受到了外来文化的一定的冲击,并进行了一定的转变,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流行过外国节日,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兴致不高昂,这不仅体现在传统节日的传承上,越来越多本国一些千百年的传统没有人愿意传承。过年对于年轻人来说或许仅仅代表着放假,很多人甚至选择了外出旅游,而不是和以前一样一家人聚在一起过春节。传统文化的流失只会让年味越来越淡,人情越来越冷。

如何能让新年重新变得有味道?要重拾传统,重拾年味,不仅是物质的满足,而是重拾年俗的乐趣,找回我们的初心。春节是团圆日,游子远在千里也要回家看看,举国欢庆之日,唯有家人相伴才觉得幸福;春节是丰收时,辛苦奔波了一整年要看看自己创造了什么、实现了什么,唯有勤恳实干才觉得满足;春节是启程之际,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翻开新年的画卷,我们将不畏前险,再创佳绩。

春节,这个承载了四千年的文明习俗,值得世世代代继承、发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联通信的便捷、智能高铁的提速,不是年味变淡的羁绊,而正是它们的进步,让团圆的心近了、团圆的情切了。心怀中国梦、肩有幸福家,放慢生活的节奏,让年更有味!

春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感悟作文篇11

中国梦,我的梦;中国梦,无时无刻不在的梦;新春佳节,让我们细数藏在春节数字里的中国梦。

大年初一,“一片丹心”诠释的是“我将无我”的为民情怀。一场开在大年初一的政治局会议,“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的防控措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动员令,无一不充分体现了“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为民情怀。无论是抗“疫”前线一往无前的白衣天使,还是训练场上一身是胆的铁血军人,亦或是实验室里一丝不苟的科研攻关者,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上演着感天动地的“为民史”。如此,人民方得安康!

大年初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不变的是只争朝夕的奋斗。从“玉兔二号”月球车成为人类在月表面工作时间最长月球车,到“雪龙”号“雪龙2”号首次“双龙探南极”,再到台山核电2号机组具备商业运行条件,体现的是不停歇的创新步伐。从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澳门回归二十周年,再到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的“两个数据”,折射的是四海欢腾、盛世中华的非凡场景。凡此种种,无不是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奋斗成果。在即将投身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之际,我们自当更加争分夺秒、奋勇争先。如此,盛世方得长久!

大年初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更加坚定了走生态文明之路。忆往昔,“2000年以来,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5%,中国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从曾经万里飞沙的毛乌素沙漠,到被称为“中国魔方”的草方格,中国创造的“绿色奇迹”,让世界刮目相看……”观当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治本良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新时代新发展指明了方向。行未来,我们自当持续用力,驰而不息,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建设生态文明。如此,美丽中国方可实现!

大年初四,“四海皆兄弟”的共赢理念,充分说明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络;“四叶草”形状的进博会场馆;“中国之治”的新境界,都充分诠释了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的大国担当。同时,__年深圳特区成立__周年,改革开放点石成金,昔日小渔村,已成长为充满创新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更加进一步说明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是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顺流而上、顺势而为。如此,发展才会越来越好!

大年初五,“五次夺冠”的辉煌,永远激荡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怀。回想起中国女排赛场上的永不服输、中国球迷的彻夜欢呼、夺冠后的喜极而泣,背后的强大动力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情感让我们热泪盈眶,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这一切,汇聚成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前进洪流,给我们增添了无穷力量。”正因有爱国情怀的动力,“胖五复出”,中国“最强火箭”成功发射;口径500米的“中国天眼”正式运行;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联通三地……爱国,是永不退色的最强音。如此,民族才挺直了脊梁!

大年初六,“六百年故宫文化”彰显的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文化自信。600年紫禁城的沧桑与辉煌,见证了中华文化的熠熠生辉。同时故宫文化的“推陈出新”更给我们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启示。新时代传统文化要“新”,研究阐发要“创”,要把握精髓“守住神”,阐发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内涵、新价值,创造性转化,使其历久弥新。新时代传统文化要“活”,公共普及要“创”,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印在书本上、躺在书斋里,只有走向社会、走进人心,才能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借助全媒时代,将旧文化打造为新网红。新时代传统文化要“走”,开放交流要“创”。既要“走出去”,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又要“请进来”,促进多种文化融合发展,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如此,文化自信自当水到渠成!

大年初七,“七与启,开启征程”,逐梦路上,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新春启程,未来可期。“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大年初七,周而复始,万象更新。__年我们经历了新中国__周年华诞,海军、空军成立__周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__年,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战疫情;面对即将迎来的第__个国家扶贫日,我们全力吹响决胜全面小康的冲锋号;十三五收官之年,我们定将交上人民满意的答卷,不负韶华再启程。如此,实现中国梦指日可待!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