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精选

安卓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中秋节的习俗作文7篇,希望大家喜欢!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篇1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

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

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对家人的思恋会越发浓郁起来。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篇2

在湖南的衡阳“中秋晚,有送瓜”一事。凡席丰履原之家,娶妇数年不育者,则亲友举行送瓜,先数日,于菜园中窃冬瓜一个,须令园主不知,以彩色绘成面目,衣服裹于其上若人形。举年长命好者抱之,“鸣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长者置冬瓜于床,以被覆之,门中念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受瓜者设盛筵款待之,若再事然。妇得瓜后,即剖食之。俗传此事最验云“。在衡阳,凡是村里结了婚没有生育儿女的人家,”只要人缘好,村里都会有人给他们“送子”。

在湖南的其他地区,也有以瓜送子的习俗,与衡阳类似、中秋节晚上,趁主人赏月不在屋时,要好的邻居就秘密地为他送子。送子的人必须是已经有儿女的人。他们先选中村里最恶的一户人家的瓜园,从园中偷一只大冬瓜,在瓜上画娃娃的面目,再用一节五寸长的小竹管插入冬瓜腹内,顺着竹管往里灌水,直到灌满为止。送子人将冬瓜藏在主人的被窝中,等主人回房睡觉时用手拉被,冬瓜娃娃一动,水便顺着竹管流了出来,就像小孩尿床一样。

而丢瓜的人家一早起来便骂,据说,骂得越凶,将来生的娃娃越健壮。如果第二年真的生了儿女,便要儿女拜送子的人“干爹”、“干妈”。

在贵州也有偷瓜送子的习俗。晚上偷瓜时故意让被偷的人知道,以惹起怒骂,骂得越厉害越好。瓜偷来后,要为它穿上衣服画上眉,装成小孩的形状,敲锣打鼓,用竹舆抬送,送到无子的人家,接受瓜的人必须请送瓜人吃一顿月饼,然后陪伴着瓜睡一夜,第二天早晨将瓜煮熟吃掉,认为从此便能怀孕了。

安徽歙县一带,中秋节时,大人们让稚童愉人家的倭瓜或者连娘带子的子母芋,泥水淋漓地放到新婚人家的被子里,弄得床褥极脏。用这种方式表示送子。有诗说:“送子中秋记美谈,瓜丁芋子总宜男。无辜最惜红绫被,带水拖泥那可堪。”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篇3

月光纸,又称为“月光祃”、“兔儿祃”、“兔爷祃”,是木刻版水彩印制的神像,是中秋节必备的月神像。

祭月时拜月神像(月光纸)的风俗起源于明代,明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卷二中记载:“纸肆市月光纸,绩满月像,趺坐莲华者,月光偏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续纷。”另据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旧时,每到中秋节,北京城中的南纸店的月光纸便会热销。旧时扬州刻印木刻月光纸的除清代小东门的会文堂纸店外,后来砖桥上的“松竹斋”、大东门街的“莲青斋”、缺口街的“生记”等十余家纸店也纷纷刻版印制月光纸售卖。月光纸是糊在秫秸架子上的,周围还有腊花低镶的边,被人们“请”回家去祭祀,然后焚毁。

月光纸中形象最初为道教形像,是一整张毛边纸印刷的,是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上面有“太阴星君”的形象,后慢慢变为佛教形象和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画面上呈现一轮满月的圆轮,月轮内则有一尊女菩萨端坐于莲花之上,太阴星君被菩萨的形象所取代,民间信仰中称其为“月光遍照菩萨”、“月光菩萨”或“月光娘娘”。在菩萨之下还绘有广寒宫的仙阁殿影以及玉兔捣药的形象。

还有以一张整幅顺红纸印制的,上端是“关圣帝君”、“增福财神”,是给铺户用的。店主希望自己可以财源广进。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篇4

中秋佳节来临,那为什么我们中国会有中秋节这个传统习俗呢?让我给大家娓娓道来吧!

许多人都认为,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传说记载:嫦娥吃了西王母的不死之药之后,飞向了月亮。嫦娥此举是为了代替后羿受罪,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相传,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所以会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亮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来世人每逢中秋,不仅想登月与嫦娥一聚,还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的时候,会祈求男的早日登步蟾宫,高攀仙桂……女的则希望相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为节日来庆祝了。

另外有人认为,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这本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和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登入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来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享受人间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

而有人提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统治,在中秋季节,把写有“杀鞑、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藏在铬好的小圆饼内相互传递。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齐动手,一举推翻了元朝统治。后来,每逢中秋节,都吃月饼来纪念这次历史性的胜利。

中秋的由来,众说纷纭,你觉得哪一种才是最符合逻辑的呢?你又最喜欢哪一种呢?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篇5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当一轮白玉盘似的明月高高挂在天空中时,就意味着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临了。

中秋是快乐的、甜蜜的、温馨的。每逢中秋节,我们家都要全体总动员,一起来做月饼,享受中秋的快乐。今年当然也不例外。

你瞧!我们已经忙活起来了。爸爸正在厨房里弄月饼馅,“咚咚咚”,一会儿是剁肉的声音,“吱吱吱”,一会儿又是榨汁机旋转的声音。我和妈妈则负责弄好面皮。我们找出电子称,把面粉和猪油按比例称好配成油皮和油酥,然后揉成一团,再分别擀成面皮。当我们完成面皮的时候,只闻到一阵香味传来,原来爸爸的月饼馅也制作好了。哇!品种真丰富啊!有鲜肉的,豆沙的,核桃花生芝麻粉的,还有水果味的,看来今天口福不浅啊。

这时,爷爷奶奶也回来了。“爷爷、奶奶,快来包月饼。”我高喊着。“来了,来了!”奶奶和爷爷笑呵呵地加入了我们。我们每人负责包一种馅,每个人包的居然还都不一样。爷爷做的是扁扁的,妈妈做的有点儿尖,奶奶的月饼最漂亮,而且摆放得井然有序,而我的呢,搓得圆圆的,还连在一起。爷爷大笑着说:“哎呀,哪来的月饼葫芦呀!”这话把我们逗得开怀大笑。咦?爸爸在干什么呀?只见他中间做了个大大的月饼,边上放着一圈小月饼。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不多做几个大的呢?”爸爸说:“你看天上是几个大月亮呢?”我看看天空,恍然大悟:“啊!原来最大的像征月亮,而小的象征星星呀!”“众星捧月!”我兴奋地高喊起来。“哈哈哈,丫头真聪明!”大家大笑着,传出了一室的快乐和幸福——

月到中秋分外圆,香香的月饼,满满的快乐,浓浓的情。这样的中秋节我很快乐,你呢?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篇6

这几天来,真高兴,想吃就吃—我爱吃的月饼;在学校又得知,晚上21时09分是赏月最佳时间,且这种机会要等九年后才有。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早早地赶回家,早早地完成作业,为赏月做准备。

21点,我们一家准时来到草地,泡上一壶茶,摆上月饼,抬头望月。只见一轮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周围没有一丝的云彩,连星星都特别的少,好像羞于同月亮比美;又如一块银盘倒嵌在巨大的碧玉之下,射出清清的光,让我们看得更清更爽,仿佛吴刚正在广寒宫前挥斧砍树吗。

这块草地在城郊,只有我们一家,很清静,偶尔从远方传来小小的鞭炮声,闪过点点焰火的余光。今晚的月光也特别的亮,连远处的人都可认清,近处的东西自不在话下。静静地坐在草地上,以前看过的有关赏月的知识,不知不觉中从我脑里流过:

中秋祭月,始于古代,《礼记》中就有“秋暮夕月”,盛于唐代,《东京梦华录》有“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此时已从单纯的祭月变为更广泛的赏月,到了明清更是普及,几乎家家都要举行。古人祭月,即祭拜月神,祈求月神的保佑,祈求来年的丰收,后来人们因为月圆、饼圆(祭物),又赋予团圆之意,庆祝一家人团团圆圆;现在人们已不注重原始含意,主要为庆祝家人的幸福团聚,为此不远赶回家欢度中秋节。

中秋赏月,从远古开始,代代相传,盛行不衰,从帝王之家走向平民百姓,从汉族祭月普及到少数民族的拜月,如今随着华人已落户世界各地。随着中秋赏月的普及,还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传说,最著名的就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

在这全世界华人举饼邀月之期,我祝世界人民团团圆圆,祝伟大的祖国团团圆圆!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篇7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本应该是全家团聚的日子,但今年我们全家选择了去旅行。

今天,我到了诺尔盖大草原,那里的风景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天是那样的蔚蓝,偶尔有几朵白云飘过,有的像湖里的水怪,有的像一条蛟龙戏珠,有的像张牙舞爪的狮兽,还有的像一个个威武的骑士他们整装待发……

我们狂奔在草原上,两旁的草原时而深绿,时而金黄,时而像火一样红,不知是谁点缀着谁。这般景象让我大开眼界,让人不得不赞美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家,画出了让人心旷神怡的美景,让我赞叹不已。那些小山丘上有许多小黑点,当你仔细看时你会发现那些小黑点原来是当地牧民们的耗牛,他们在悠闲地吃着草。

当地牧民非常好客。在我们走入粘房时,他们热情的拿出酥油茶。我们品味着粘粑,吃着香味四益的人参果和他们自制的酸奶,喝着香甜的酥油茶,看着他们热忱的笑容。我很惭愧地想着,虽然他们的生活是那样的艰苦,条件那么恶劣但他们的笑容却是那样的灿烂,祥和,而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告别了热情的牧民我们一路向着西北方向前行,在路上我们看见了一只只秃鹫盘旋在蓝蓝的天空中,它们是那样地自由和欢快。

天渐渐黑了下来。看!月亮像个淘气的娃娃从山的后面蹦了出来,又像一个害羞的姑娘静静地走出房间。皎皓的月亮挂在夜空你能清楚地看到它上面凹凸不平的表面,仿佛是漂亮的嫦娥和洁白的玉兔。天越来越黑,月亮越升越高。我们借着月光在草原上一边赏月一边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饼。月亮是那样的明亮,月光是那样的柔和。在欢声笑语中我度过了一个与往年不一样的中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