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著名无机化学家徐光宪

范文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著名无机化学家徐光宪

  徐光宪,男,汉族,1920年11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上虞市,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徐光宪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著名无机化学家徐光宪

  徐光宪先生和他领导的课题组因为在量子化学和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核燃料化学、稀土化学、串级萃取理论等方面的巨大成就而获得了多项重要荣誉。1978年,他们的“稀土萃取”研究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国家经委颁发的奖励和荣誉证书;“串级萃取理论及其在稀土和金川钴镍分离中的应用”获得198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串级萃取理论及其应用”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轻稀土三出口萃取分离工艺理论设计及其工业实践”获得198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9年获冶金部和全国稀土推广应用领导小组颁发的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0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稀土萃取分离工艺的一步放大”获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4年获首届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5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2006年获北京大学首届蔡元培奖, 2008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徐光宪自幼勤奋好学,曾就读于著名的稽山中学(即现上虞春晖中学),受到夏丏尊、朱自清、李叔同(弘一法师)等著名前辈的熏陶,中学时代获得浙江省数理化竞赛优秀奖。

  由于家境清贫,时值抗日战争,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困难的处境中,徐光宪铭记母亲曾对他说过的“家有良田千倾,不如一技在身”。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他刻苦攻读,终于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学习,并于1944年毕业留校任教。1946年,徐光宪考入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一学期后转至哥伦比亚大学。

  留美时间不到3年,徐光宪不但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还当选为美国PhiLamdaUpsilon荣誉化学会会员和SigmaXi荣誉科学会会员。在美国留学期间,徐光宪不但热衷于攀登科学高峰,刻苦攻读,潜心研究,也时刻不忘祖国。他参加了进步学生组织的“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并成为该会纽约分会的负责人之一。他还参加了唐敖庆等人发起的“新文化学会”和以唐敖庆为会长的“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同学会”, 1949年10月在纽约国际学生公寓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大会,向联合国发了签名通电,要求接纳新中国代表参加联合国大会,驱逐国民党政府的代表,并在1950年初发起慰问人民解放军的“一人一元劳军运动”。这些组织在动员留美中国学生返回新中国参加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徐光宪一直是这些组织中的积极活动分子。

  徐光宪深受导师C.D.贝克曼(Beckmann)的器重。导师极力挽留他继续留在美国进行科学研究,并推荐他去芝加哥大学R.S.莫利肯(Mulliken)教授处做博士后。他的夫人高小霞当时尚未获得博士学位,他去莫利肯处不但可获得最好的科研工作环境,而且也可为高小霞继续求学创造良好的条件。但当时美国侵朝战争已经爆发,徐光宪认为祖国更需要自己,应当尽快回国,为国家服务。当时美国政府极力阻挠留美中国学生返回新中国,1951年初,美国国会通过有关禁令,待美国总统批准后即正式生效。在这种情况下,徐光宪焦急万分,千方百计设法尽快离开美国,高小霞也毅然决定放弃再过一年即可获得的博士学位和先生一起回国。他们假借华侨归国探亲的名义,克服重重困难于1951年4月乘船回到祖国怀抱。

  徐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在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徐先生一直把自己的科研工作与国家的学科发展和重大需求紧密结合,并做出了重大贡献。科学家中有两种人,一种是“工匠”,还有一种是“大师”。前者的目光局限在具体的研究中,而后者则研究科学的哲学层面。徐先生则已经达到了后者的境界。”这是徐先生的学生严纯华院士对恩师的高度评价。

  徐光宪十分重视科研创新,他广泛积累资料,去粗取精,逐渐形成了自己一套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他认为创新是科研的灵魂,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各门学科表面上相差很远,但其内在规律和研究方法往往可以相互借鉴。把其他学科中的概念、方法移植到本学科中来,就是创新。当实验事实与现有理论发生矛盾时,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与推导,提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也是创新。

  在多年的实践中徐光宪教授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科研指导思想。他善于将理论与实验紧密结合,从实验中提出理论问题研究,在实验探索中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从大量实验资料中总结出规律并进行理论分析。他心怀国家目标,密切注视学科发展动向,把两者巧妙和灵活地结合起来,推动学科发展,解决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徐光宪热衷于搞基础研究,但也很注重应用研究。他认为基础研究要有中、远期应用前景,得到社会的支持,才有强大的生命力;而应用研究要有基础研究成果做后盾,才可能大步超越别人,起点高才能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基础与应用研究可以结合起来,并行不悖,互相促进。他在稀土萃取化学及其稀土工业应用方面的工作很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

  1951年他回国初期仍在继续从事量子化学研究。当时,国际上对溶液中络合物平衡的研究正在兴起,他敏锐地感觉到这将发展成为无机化学的重要分支,国内也有条件做这方面的工作。于是他迅速抓住这一时机,率先在国内开展溶液中络合过程物理化学的研究。首先是测定溶液中的络合物平衡常数。他还改进了仪器设备,把极谱法的测量精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在国际上较早测定了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与一些阴离子的配位平衡常数。例如当时用极谱法研究络合物,半波电位测定的误差为±10mV,他改进后的装置可测准到士0.1mV,使测量精度提高了100倍。加上用新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得到的结果就更多和更精确,对弱络合体系也可给出较准确的分级络合常数。他在络合平衡常数测定方面的工作很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带动了国内有关研究工作的开展。这一时期的工作对他后来成功地开展核燃料萃取化学和稀土化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7年,徐光宪被调往技术物理系工作,开展核燃料萃取化学的研究。徐光宪决定首先从系统整理资料入手。他做了上万张文献卡片,经过深入的思考、分析、归纳,于1962年提出了恰当而细致的萃取体系分类方法,随后又在此基础上阐明了若干典型体系的萃取机理,提出了几个关于萃取的一般规律。他还和黎乐民教授联手改进了研究萃取平衡的两相滴定法。他的这些研究成果很快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同,并迅速运用到我国的原子能工业中去。

  徐光宪先生在量子化学和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稀土化学、串级萃取理论等领域多达300 万字的著述奠定了他在化学界的泰斗地位。

  徐先生是中国稀土科技和产业的开拓者和引路人。

  徐光宪科研事业的巅峰,与我国稀土工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70年代美国曾有过一个专利报道,提出用推拉体系萃取分离稀土,但从未用到实际生产中,因为无法实现串级萃取过程。国际上流行的串级萃取理论是L.阿尔德斯提出来的,徐光宪仔细分析了在串级萃取过程中络合平衡移动的情况,发现阿尔德斯串级萃取理论在稀土推拉体系串级萃取过程中是不成立的。于是,徐光宪先生重新设计了一套化学操作流程,并导出与此相应的一套串级萃取理论公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新的回流串级萃取工艺。

  徐先生提出的串级萃取理论, 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 为我国在稀土元素的开发利用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被国内外专家誉为“理论上的突破, 实践上的创新”。这些原则和方法用于实际生产, 大大提高了我国稀土工业的竞争力, 使我国在稀土分离技术上走到了世界的最前列, 短短十几年从一个稀土匮乏的大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出口国, 并占据了国际市场80%的份额, 造就了一个关于稀土的/中国传奇,被国外称为ChinaImpact ( 中国冲击) , 影响深远。

  徐先生与稀土结下不解之缘起于1972年,当时,北京大学化学系接到了一项紧急军工任务——分离镨钕。徐光宪接下了这个任务。当时,国际上稀土分离的主流是离子交换法和分级结晶法。两种方法在过程上是不连续的,且成本很高,提炼出的稀土元素纯度也较低,不能适应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徐光宪思索再三,决定还是采用自己曾经研究过多年的萃取法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镨钕分离是稀土元素分离中的难点,但徐光宪面临的困难远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在他之前,还没有人将萃取法真正运用到分离稀土元素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去,很多人都不相信萃取法能够适用于实际工业生产。这不仅是因为当时萃取化学这一学科分支尚未成熟,而且也因稀土元素本身的特性——17种元素要想提纯任何一种,在当时都是极大的挑战。

  徐光宪没有因为前方的困难而畏缩。他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及特有的学术敏感,敏锐地看到萃取法用于稀土分离是大有可为的。他信心十足地重复着用萃取法来分离镨钕元素的实验。

  在当时,一般萃取体系的镨钕分离系数只能达到1.4~1.5。徐光宪从改进稀土萃取分离工艺入手,通过选择萃取剂和络合剂,配成季铵盐——DTPA推拉体系。最终,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这项紧急军工任务,而且使镨钕分离系数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达到了相当高的4。

  但是,徐先生并没有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果停留在原地,而是希望能够设计一种新的、高效的稀土生产工艺。

  1974年9月,徐光宪亲赴包钢稀土三厂主持这一新工艺流程用于分离包头轻稀土的工业规模试验。这种试验短则一两个月,长则半年一年,需要极大的耐心,而且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一次失败就意味着不得不再等上几个月才能检验结果,那将是极大的损失。徐光宪凭借多年的经验和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一次即获得成功,从而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用推拉体系高效率萃取分离稀土的工业生产。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他随后陆续提出了可广泛应用于稀土串级萃取分离流程优化工艺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极值公式、分馏萃取三出口工艺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建立了串级萃取动态过程的数学模型与计算程序、回流启动模式等,并在上海跃龙化工厂实际生产中获得成功。

  1975年8月,第一次全国稀土会议在京召开。徐光宪在会上提出了自己的串级萃取理论,引起巨大轰动。此项科研成果迅速在全国推广开来。

  但徐光宪并没有满足。萃取液的配置和各种参数的确定对生产者来说仍然是一件极为繁琐的事。徐光宪决定把这样一项复杂的生产工艺“傻瓜化”。经过艰苦探索,1976年他和李标国、严纯华等人又共同研究成功了稀土萃取分离工艺的一步放大技术,传统的串级萃取小型试验被计算机模拟代替,实现了经过小试、扩试,放大到工业生产规模,大大缩减了新工艺设计到生产的周期,是我国稀土分离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十多年的推广应用,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来自中国的冲击让世界惊叹!从此,我国单一高纯稀土大量出口,使国际单一稀土价格大幅下降,原来曾经长期垄断稀土国际市场的一些国外稀土生产厂商不得不减产、转产甚至停产。中国终于实现了由稀土资源大国向稀土生产大国、稀土出口大国的转变。

  同时,徐光宪又是最早呼吁限制稀土产量、控制稀土价格的专家之一。2005年,以徐先生为代表的15位院士,以“关于保护白云鄂博矿钍和稀土资源,避免黄河和包头受到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呼吁”为题,共同上书国务院。他曾坦言,我国虽然是稀土资源大国,却不是稀土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大国,稀土许多高技术产品和专利都掌握在国外少数公司手中,他们将这些技术视为高度机密,而我国高技术稀土产品少,长期以来只能依赖低价出口稀土矿物、混合稀土及许多初级产品,然后再高价进口深加工稀土产品。

  2010年10月8日,国土资源部公布了2010年省级稀土等矿产资源开发整合重点挂牌督办矿区名单,徐光宪随即建议我国建立稀土储备体系,以防将来受制于人。“伴随着中国稀土的大量流失,中国稀土大国的地位将受到威胁。”徐光宪表示。他举例说,包头的白云鄂博主东矿稀土利用率不到10%,浪费了10%至15%,保留在尾矿中的仍有75%至80%,同时对钍的利用率为零。而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该矿将在30年内耗尽。“我国每年对于稀土的需求量大约为5至6万吨,占全国开采总量的一半以上,如果按照目前的开发速度,几十年后,中国将由‘稀土大国’变成‘稀土紧缺国’,这对于我国高端技术的发展极为不利。”他说。

  同时他指出,稀土作为高新技术不可缺少的战略性资源,中国又是世界稀土储量最丰富,产量最大的国家,长期以来在国际稀土市场却没有定价权。目前的稀土价格只有1985年的一半左右,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发达国家将本国的稀土资源封存起来,享用中国的高质量廉价稀土。几十年后如果我国的稀土资源紧缺,将可能不得不面对成百上千倍的稀土价格。由此,徐光宪强烈呼吁国家严格控制稀土开采量,建立稀土储备制度,并拨出一定经费用于在价格低迷时收购稀土作为战略储备,借以收回稀土的国际定价权!

  高考化学40个常错知识点

  1、常错点: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2、常错点: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

  辨析: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3、常错点: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辨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

  4、常错点: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辨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5、常错点: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1

  辨析: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 L,也可能不是22.4 L

  6、常错点: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

  辨析: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算时,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 L·mol-1

  7、常错点: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溶剂的体积。

  辨析: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衡量标准是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因此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应用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8、常错点:在进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忽视溶液体积的单位。

  辨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要用到溶液的密度,通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L-1,溶液密度的单位是g·cm-3,在进行换算时,易忽视体积单位的不一致。

  9、常错点:由于SO2、CO2、NH3、Cl2等溶于水时,所得溶液能够导电,因此错误地认为SO2、CO2、NH3、Cl2等属于电解质。

  辨析:(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范畴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阴、阳离子,否则不能用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作为判断其是否是电解质的依据。如SO2、CO2、NH3等溶于水时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电解质的缘故。

  10、常错点:错误地认为其溶液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

  辨析: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电解质的强弱与其电离程度的大小有关。

  11、常错点:错误地认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越多,氧化剂的氧化能力越强;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越多,还原剂的还原能力越强。

  辨析:氧化性的强弱是指得电子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得电子即氧化性越强,与得电子的数目无关。同样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12、常错点:错误认为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一定不发生反应。

  辨析: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如Na2SO3+H2SO4=Na2SO4+SO2↑+H2O,此反应中H2SO4表现强酸性。

  13、常错点:错误地认为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电子和中子构成的。

  辨析: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电子,但是不一定含有中子。

  14、常错点:错误地认为元素的种类数与原子的种类数相等。

  辨析:(1)同一种元素可能由于质量数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核素(原子),因此原子的种类数要大于元素的种类数。

  (2)但是也有的元素只有一种核素,如Na、F等。

  15、常错点:错误地认为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辨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2的主族元素有H,属于非金属元素。

  16、常错点:错误地认为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

  辨析: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两种作用,离子键是这两种作用综合的(平衡)结果。

  17、常错点:错误地认为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辨析:(1)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能称为共价化合物;

  (2)离子化合物中也可以含有共价键,如Na2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NaOH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18、常错点:错误地认为增大压强一定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辨析:(1)对于只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的反应体系,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变。

  (2)对于恒温恒容条件的气态物质之间的反应,若向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体系的压强增大,但是由于各物质的浓度没有改变,故反应速率不变。

  (3)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是引起气态物质的浓度的改变才能影响反应速率。

  19、常错点:错误地认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就会增大。

  辨析: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只有改变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时,平衡常数才会增大,改变浓度和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时,平衡常数不变。

  20、常错点20 错误地认为放热反应或熵增反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

  辨析: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是ΔG=ΔH-TΔS,仅从焓变或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准确的。

  21、常错点:错误认为任何情况下,c(H+)和c(OH-)都可以通过KW=1×10-14进行换算。

  辨析:KW与温度有关,25 ℃时KW=1×10-14,但温度变化时KW变化,c(H+)和c(OH-)不能再通过KW=1×10-14进行换算。

  22、常错点:错误认为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时,水电离出的c(OH-)和c(H+)也不相等。

  辨析:由水的电离方程式H2O==OH-+H+可知,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和c(H+)总是相等的,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

  23、常错点:酸、碱、盐溶液中,c(OH-)或c(H+)的来源混淆。

  辨析:(1)酸溶液中,c(OH-)水电离=c(OH-)溶液;碱溶液中,c(H+)水电离=c(H+)溶液。

  (2)盐溶液中,若为强酸弱碱盐,c(H+)水电离=c(H+)溶液;若为强碱弱酸盐,c(OH-)水电离=c(OH-)溶液。

  24、常错点:错误认为只要Ksp越大,其溶解度就会越大。

  辨析:Ksp和溶解度都能用来描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但是只有同种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才能直接用Ksp的大小来判断其溶解度的大小;若是不同的类型,需要计算其具体的溶解度才能比较。

  25、常错点:错误地认为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一定作负极。

  辨析:判断原电池的电极要根据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具体反应分析,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

  如在Mg—A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Mg为负极,而在Mg—Al—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Al作负极,因为Al可与NaOH溶液反应,Mg不与NaOH溶液反应。

  26、常错点:在电解食盐水的装置中,错误地认为阳极区显碱性。

  辨析:电解食盐水时,阴极H+放电生成H2,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OH-浓度增大,阴极区显碱性。

  27、常错点:错误地认为钠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在适量或少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

  辨析:钠与氧气的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将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生成Na2O,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

  28、常错点:错误地认为钝化就是不发生化学变化,铝、铁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发生反应。

  辨析:钝化是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铝、铁等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如果加热氧化膜会被破坏,反应就会剧烈进行。所以钝化是因发生化学变化所致;铝、铁等金属只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加热时会剧烈反应。

  29、常错点:错误地认为,金属的还原性与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有关。

  辨析:在化学反应中,金属的还原性强弱与金属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去电子的数目无关,即与化合价无关。

  30、常错点:错误地认为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

  辨析: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必须再用碱石灰处理。

  31、常错点:错误地认为苯和溴水不反应,故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辨析:虽然两者不反应,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层颜色变浅或褪去,而苯层变为橙红色。

  32、常错点:错误地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

  辨析: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难分离。应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使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然后分液。

  33、常错点:错误地认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苯酚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辨析:苯酚的电离能力虽比碳酸弱,但却比碳酸氢根离子强,所以由复分解规律可知:苯酚和碳酸钠溶液能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

  34、常错点:错误地认为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浓溴水,再把生成的沉淀过滤除去。

  辨析:苯酚与溴水反应后,多余的溴易被萃取到苯中,而且生成的三溴苯酚虽不溶于水,却易溶于苯,所以不能达到目的。

  35、常错点:错误地认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醛。

  辨析:葡萄糖、甲酸、甲酸某酯可发生银镜反应,但它们不是醛。

  36、常错点:错误地认为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辨析:高分子化合物有两个特点:一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一般几万到几百万;二是高分子化合物的各个分子的n值不同,无固定的相对分子质量。而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固定的,一般在几百范围内,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37、常错点:使用试管、烧瓶加热液体时,忽视对液体量的要求,所加液体过多。

  辨析: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用烧瓶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1/2。

  38、常错点: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记错药品和砝码位置,称量NaOH固体时,误将药品放在纸上。

  辨析: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是左物右码。称量NaOH固体时,应将NaOH放在小烧杯内或放在称量瓶内。

  39、常错点:混淆量筒和滴定管的刻度设置,仰视或俯视读数时,将误差分析错误。

  辨析:量筒无“0”刻度,且刻度值从下往上增大,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从上往下增大。观察刻度时相同的失误,误差相反。

  40、常错点:混淆试纸的使用要求,测pH时误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

  辨析:使用石蕊试纸、淀粉KI试纸时要先用蒸馏水润湿,使用pH试纸时,不能将试纸润湿,否则等于将溶液稀释。


著名无机化学家相关文章:

1.怎么快速学好化学

2.常用来教育孩子珍惜时间方法

3.初中化学实验室研修日志实验周记

4.成功来自勤奋2个事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