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中还有两个重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探究和展示。探究过程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探究的内容,二是探究的过程,两者都不可以忽略。小编在这里整理了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搁置争议,改善教学
我们的高效课堂建设工作已经持续了两年,两年来我们从陌生、迷茫到沉寂、反思,再到探索、成就,经历了非常复杂的过程。我听到对高效课堂热情的赞颂、积极的探索,也看到消极地应付、偶尔的冷水。这是改革过程中很普遍存在的常态。其实只要我们明确一点,最重要的问题是不是争议,而是解决实际问题,改善我们的教学,我们就会意识到争议的发生不是争辩各方目标的差别,而是路径的不同。因此这次会议我们不打算解决那些争论,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实现教学的改善上。
为此,我们从以下方面提出初中历史学科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建议,供大家反思、讨论,进而引起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教师的地位不容忽视
首先我们强调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同等重要,教师尤其要做到“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提供可以理解和模仿的示范”,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主动、深入的发挥作用,引领学生完成自我主体定位,落实“最近发展区”的学习任务,并实现从知识中心向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
教学必须设计
因此在课堂教学展开之前,必须进行精心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本单元的地位与价值,明确本单元在本册的地位与价值,明确本册在本学段(课程)的地位与价值(以“战后世界秩序的形成”为例说明)。不能一节课一节课下来都只是散落的珠子,要有穿珠子的线,这根线就是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就是知识内在的逻辑,这将深刻影响到学生发展的程度。在高效课堂建设过程中,有的学校和老师偏重于构建模式,而构建模式的时候有偏重于规划教学环节,对教学内容反而有所忽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错,但我们不能在“利其器”的时候忘了我们的目的在于“善其事”。
所以下一阶段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我们最关键的建议就是雕塑细节,改善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起点在哪里?我们平时的做法是从教学内容入手,很重要的原因是知识中心的影响,另一方面教科书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掌握的学习资源,更容易建立一个师生共同面临的场域环境,便于师生对话的展开。但问题是对知识的重视放大到只重视知识的地步就出现了偏差。知识只是我们目标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三个维度当中的一个维度(知识与能力)的部分,对能力的忽视造成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教科书的使用
那我们该如何使用教科书呢?教科书也是一种历史叙述,和我们平时阅读的《国史大纲》、《全球通史》等等一样,所不同者在于教科书这种历史叙述承担着“国家课程”的任务,要在课程标准的规定下反映国家意识形态,体现国家教育目的要求,因此有它独特的价值与逻辑。因此我们要明确教科书在落实课标要求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它的书写遵循的是怎样的思路,每一课内容为什么这么选择(以《创业的先声》的三目“状元实业家”“商务印书馆的崛起”“铁路史上的奇观”为例)。由此确定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如何取舍、如何判定重点难点,甚至可能影响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科书书写重点各有不同,现在的教科书比较普遍地存在轻过程重结论的倾向,比如叙述张謇的创业历程时大多是概括出来的结论,结论的得出就是我们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就要补充必要的史实,使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并且建立起史料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学生思考问题。而如果教科书的书写侧重于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则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对事件的思辨上,理清其发展脉络与因果关系。有一部分教科书知识性很强,而且以知识的掌握为要求,比如讲到思想文化或者社会生活变迁这部分内容,这并非是专门史的要求,所以还是要把这些现象(文学、史学、总角、绘画、书法、雕塑)还原到当时的历史场景中去考察,只要提供这些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的设定
这是从教科书的使用说的,而教学设计的起点我们更建议从教学目标开始,采取结合教学内容的方式,具体的思考方式是“这节课学生要学会什么、老师要教会学生什么”。这样思考的结果就是兼顾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但是也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目标设计要把握好限度,不能超过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能简单重复学生的已知。这就需要对学情有基本的了解。有些学校的高效课堂安排了预习课,在导学案的设计上也增加了预习案部分,这是一种问题解决的思路。把本课的基础知识部分通过引导学生的预习来处理,并且要求学生建立起本课的知识体系,提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经过汇总整理之后,转化到教学设计当中,并据此调整教学设计中的相关部分,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出超过教学设计之外的部分,则可以了解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借此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可以调整教学设计中相关部分的难度。由此可知,教学设计必须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的预设要做到尽量充分,推断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且分别制定应对方案。
教学环节安排
因此教学设计当中的环节一定要做到细致、弹性。细致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的预设目标,而弹性则有助于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优化教学。我们建议撰写教学设计时,从导入语到教学流程,包括过渡语、板书、检测题与作业都要书写详细,并且做出明确的意图说明(为什么这么安排)。多思考几个如果,如果学生出了这样的问题,怎么办,如果学生表现是那样的,又该怎么办?怎样处理才能尽量不偏离既定的教学目标,如果到了有必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调整的地步,一方面需要反思我们在设定目标时忽略了什么因素造成目标定位偏差,另一方面则需要很高的教学智慧应对变化(很少)。要知道,生成不是刻意为之的必然,而是水到渠成的意外,可遇不可求。
PPT的是与非
刚才我们已经提到了教学设计和导学案,上课的时候很多老师还可能用到PPT,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处理。PPT或者电子白板等教学新兴媒体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几乎成为教学的新常态,自然是不可忽视。三者之间我个人以为还是教学设计当先,导学案和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导学案就是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用以落实教学设计中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完成第一阶段的学习。(导学案中预习案和探究案的关系、我的问题栏目设置的意义)当然考虑到多媒体设备的便利,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考虑使用的条件、时机、方式等等,这里不再赘述。
探究与展示
以上的建议是设计教学的一些基本考虑,在高效课堂中还有两个重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探究和展示。探究过程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探究的内容,二是探究的过程,两者都不可以忽略。探究内容的确定要结合本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出可以引导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问题,也就是问题要讲究层次性,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台阶,由浅入深,每一步浅都是后面深的基础和积累,不能一下子就到探究问题的核心。这种设计最能反映出教师本身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学生的发展归根到底其实是思维的发展,而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最为重要。(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实例乃是判断力的学步车,它是在判断力上天赋才能的人所须臾不可缺少的。”)可以说,历史教师就是要重走历史学家的思维之路,而学生的成长也正是在重走历史老师的思维发展之路。我们既呈现给学生我们思考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展示给他们老师思考的过程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像你思考问题那样去思考问题。这就是我们前面所强调的“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提供可以理解和模仿的示范”。我们现在强调能力,那什么是能力?北师大石中英博士的观点是“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如果我们接受这一观点,那么既然能力要求的是熟练程度,熟练是不断的演练造成的,所谓学而时习之,这种演练训练就要有一个基本的路子可以参考依据。而我们给学生设置的探究过程就要充分地把这种路子、这种方法和过程展示出来,逐渐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记得住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却不会分析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展示是对探究的结果的呈现,我们建议在展示的时候也要兼顾内容与方法,不妨要求学生回答出他们的思考过程,这样做有助于判断学生思维的漏洞和缺陷,可以及时的提醒和弥补。展示的时候,可以分两个层次,一是组内展示,争取达成共识,但不必强求一致,可以保留不同意见,二是班内展示。班内展示的小组要有目的的选择,不要以完成教学过程为标准,要以能够反映出学生在思考中遇到的问题为主,或者是可以为全体同学提供借鉴和参考。展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随时针对性的点拨与评价。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评价流于表面,有时候甚至出现“错误的表扬”。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是对的,适当的鼓励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但是无论是批评还是鼓励都具有其明确的教育意义,评价不仅是针对学生个体,更是要对其他学生产生影响,所以表扬或者批评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学生。在表扬或批评的时候准确的指出你所针对的是什么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应该体现出一定的教育意义。(为探究而探究、为表扬而表扬、为多媒体而多媒体……都不可取)
有效教学时间的把握
最后需要提醒的一点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为40分钟,有的学校是45分钟,总之都非常紧张。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教学目标,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40分钟时间能够完成的任务是有限的,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探究活动、班内展示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好选择,要知道,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当中规定的种.种,是要在三年的历史课程学习中实现的,不可能通过一节课完成,这也就是我们在一开始就首先强调知识定位问题的原因,我们必须整体规划、有所取舍,才能实现一次真正完美高效的学习。
由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得出来,在新课程改革中、在高效课堂建设中,固然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了学生活动,但是教师的地位不是因此被削弱,而恰恰是得到了空前的增强,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要求也比以往更高了。(以此反思讲授法,要通过教师的讲完成这么多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讲授法对老师的要求其实更高。)学生学得容易只能通过教师复杂的教来实现,别无他法。(复杂的教成就简单的学。)
预流与成长
1930年,陈寅恪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一文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究问题,则为时代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目前的教育界流风所被者声势最为浩大的当然也是争议最多的大概就是高效课堂了。但是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这样的潮流面前,要能够挺身而出,吸收其合理的成分,摒弃其中的糟粕,不是被这股潮流裹挟而去,而是以它为一面镜子来自我映照,反求诸己,检视自己的理念、行为,最终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自我成长、自我完善。
中考中国近代史经典问答题
1.在旧民主义革命时期都有哪些阶层为挽救国家危亡进行了探索?结局如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上结局说明了什么问题?
农民阶级:1851年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势力;1900年爆发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两次革命运动结果都失败了,因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地主阶级: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开始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
资产阶级:19世纪末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但最终还是失败了。20世纪初期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他们的努力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性
说明了: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它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列强在近代史上对中国进行了哪几次侵略?结果怎么?为什么?请分析侵华各阶段的特点以及列强的侵华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六次侵略战争:
1840—1842鸦片战争、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
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
1937—1945年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前五次侵华,中国均失败。
原因:
外国方面:列强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具有掠夺性经济力量强大船坚炮利;
中国方面:清政府腐败盲目自大,经济武器装备落后,军官无能指挥失利军队没有战斗力。
第六次侵华中国取得胜利:
原因是:
(1)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的路线
(3)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方针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它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和创立敌后抗日战根据地,抗击了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大部分伪军。
(5)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支援。
侵华的阶段及特点:
(1)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以满足其商品输出、开拓世界市场。
(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经济上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军事上趋向联合侵华
(3)辛亥革命到国民大革命时期采用“分而治之”的侵华政策,扶植军阀及代理人。这一时期日本暂进取得了独霸中国的局面
(4)大革命到抗战胜利:以日本全面侵华为主
(5)抗战胜利后到新中国成立:美国扶植蒋介石反/共反人民。
影响:
(1)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独立,是造成中国近代日益贫穷落后的根源。
(2)他们把西方技术带入中国,给中国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末有的冲击,同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比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1)历史背景相同: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中国面临瓜分危机。目的相同:都希望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领导阶级相同: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结局相同:都失败,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失败原因相同:都由于资产阶级妥协和局限性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2)主张不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革命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手段及性质不同:分别采用暴力革命与和平改革;一个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另一个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4.试分析戊戌变法中的维新思想和辛亥革命中的民主思想的主要异同点。
共同点:都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不同点:
(1)维新思想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和教育,进行政治改革,但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的内容;
(2)民主革命思想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并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幻想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民主革命思想主张用暴力推翻封建统治。
5.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农民阶级在不同历史时期是怎样发挥其群体优势和作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发挥其群体优势的有:
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在中外反动势力沉重压榨下发动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不仅把农民战争推到最高水平,而且给了中外反动势力巨大的打击
②在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的关键时刻,又是中国农民挺身而出,发动了义和团运动,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下去,但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农民阶级发挥其群体作用的有:
①国民大革命时期,农民积极参加支援北伐战争
②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农民支持土地革命的开展,使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形成,为中共找到适合国情的中国革命道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③抗战时期顾全大局,接受减息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④解放战争时期,农民积极支援前线是解放战争迅速获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6.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哪几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我们从百年巨变中得出的基本历史结论是什么?
第一次:由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第二次:是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三次:是在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下开始新的革命,这就是改革开放,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在百年的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和富强和人民幸福。
7.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是由哪三方面因素造成的?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制度落后
清政府的腐朽。
8.党在历史上有哪几次重大挫折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又是怎样解决促进新局面到来?说明了什么?
(1)民主革命时期:
第一次重大挫折是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
原因:(1)中外势力联合破坏革命。(2)中共处在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纠正:1927年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发动秋收起义并在起义的过程中在文家市实现了工作重心转移,由城市转向农村,开始农村包围城市。
第二次重大挫折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原因:推行王明的“左倾”错误主张。
纠正: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并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并取得长征胜利,粉碎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2)现代史时期的挫折:
1966—1976年的__。
原因: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分析。
纠正: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事的思想,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胸怀坦白,有错必改的高风亮节;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是党的宗旨和出发点;党的方针政策是与时俱进的。
9.鸦片战争前中国同英国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存在着哪些差距?到19世纪60年代外来因素使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变化中进步的主流是什么?
(1)中英相比:
第一,政治上,英国在17世纪就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仍处于封建社会,清朝统治衰落,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
第二,经济上,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力巨大发展,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中国仍处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清政府财政困难,入不敷出。
第三,军事上,英国船坚炮利,掌握着海上霸权,积极对外殖民扩张;而中国清王朝军队装备陈旧,操练不勤,纪委松弛。清朝统治者“闭关锁国”,虚骄自大。
(2)外来因素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第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第二,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三,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走向解体,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同时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第四,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打破了中国的封建闭关状态,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如林则徐、魏源等开始面对现实,掀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第五,掀起了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的洋务运动。
(3)进步的主流:向西方学习。
10.中国历史上国共两党两次合作是怎样实现的?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一次:孙中山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屡屡失败,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决定与中共联合,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反对北洋军阀;中共在革命进入低潮后认识到,面对强大的敌人,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对敌。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并接受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第二次:面对日本侵略的步步深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明确表示了联共抗日的决心,红军改组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国共合作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果;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赶走了日本侵略者。
11
1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在革命处于重要转折阶段毛泽东是如何站在时代前列推动革命向前发展的?
1927年后中共产党人反抗国民党白色恐怖的三次起义相继失败,毛泽东审时度势,率领部队上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同时,毛泽东及时从理论上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并形成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20世纪30年代,“左”倾错误在党内占统治地位,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和思想,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上,纠正了“左”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任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胜利后,中国革命最后胜利即将到来。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作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和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12
12.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进行过哪两次重大的探索?并指出探索的时间。这两次探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有哪些?探索成功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探索:
20世纪20年至30年代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相同点:
(1)都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逐步摆脱俄国革命和建设的模式,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2)党内都有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的斗争最终正确路线战胜了错误路线而获得成功。。
不同点:
背景不同:第一次探索是在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进行的;第二次探索是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的情况下进行的。
共产党所处的地位不同:第一次探索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处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第二次探索共产党已经成熟,处于执政党地位。
基本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
13
13.近代中国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争取独立,二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和近代化,谈谈围绕这两个基本问题中国近代各阶级阶层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和实践结果怎样?从中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探索与实践:
(1)洪仁干的《资政新篇》反映了中国人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由于太平天国处于战争状态未能实行。
(2)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有利于中国近代化,客观上抵制外国侵略,但由于不触及封建制度,最终失败。
(3)康梁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但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方式走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结果失败。
(4)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纲领,以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为目标,以暴力推翻清政府为手段,领导辛亥革命,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5)中共成立后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为国家富强奠定了基础。
认识:近代中国独立与富强两大任务是互相关联的,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国家富强;而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也无保障,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的。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相关文章:
1.这些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让你提升教学成效!
2.如何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3.初中历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率有哪些?
4.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报告
5.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精选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上一篇:中考历史复习备考四大技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