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2021中考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

七七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1中考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大全

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中的知识并不深奥,但是往往有许多学生因为 学习方法不当,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2021中考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2021中考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欢迎查阅!

2021中考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

中考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

征: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厚度大约20千米。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有捕食、合作、竞争及共生等。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①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②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③制定计划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交流

6、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①生物适应环境 ②生物影响环境 ③环境影响生物

7、生态系统 (P22--32) ①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②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水、阳光、空气等)。 ③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逐渐积累。 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称为生态平衡。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专题二 生物与细胞

9、显微镜的应用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便于用左眼观察,右眼同时画图。 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镜筒上升时,眼睛注视目镜。转动细准焦螺旋,物像更清晰。 ④需要强光时可选择凹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大光圈;需要弱光时可选择平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小光圈。 ⑤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越暗。

10、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植物细胞:擦、滴(清水)、 撕、展、盖、染、吸。 动物细胞:擦、滴(生理盐水)、 刮、涂、盖、染、吸。

1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总之,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2、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

叶绿体:能量转换器,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仅植物具有)

线粒体:能量转换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所有生物)

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液泡:内有细胞液,含有水、糖分等。其中的液体是细胞液。

13、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14、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有关的。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核最先分成两份,然后是细胞质,最后是细胞膜和细胞壁)。形成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1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16、细胞分化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组织。组织是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P62)。

17、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八大)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六大)器官→植物体

18、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①根、②茎、③叶(属于营养器官) ④花、⑤果实、⑥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19、病毒的个体非常小,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生活在活细胞中,因而分为三大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20、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2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是产生孢子,合称为孢子植物。种子植物能形成种子,更适应陆地环境。

22、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大气中90%的氧气来源于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

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茎、叶,根为假根。

常见蕨类植物:肾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

23、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裸子植物:松、杉、柏、银杏、苏铁等等。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被子植物:桃、大豆、水稻、玫瑰等等。

24、种子萌发的条件:

自身条件:种子必须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须是活的。

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25、一朵花中主要结构是花蕊(雄蕊和雌蕊),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当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为果实。其中子房自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里的胚。

26、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先要吸收水分,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7、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28、导管的功能: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向下运输有机物。

29、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向日葵的子粒常有空瘪的,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因此人们常常给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30、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31、植物蒸腾失水及气体交换的“门户”是叶片的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控制开闭。

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一、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1、软体动物种类很多,约有10

万种,是动物界第二大门类。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2、常见的软体动物有:

河蚌,乌贼 , 石鳖、扇贝、文蛤。

3、贝壳是由

外套膜 分泌的物质形成,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双壳类动物用 足 运动,用 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同时完成摄食。(河蚌的运动器官是斧足)

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①柔软的身体外面有外套膜

,大多有 贝壳 ;②运动器官是 足 。

节肢动物

5、蝗虫的身体分为

头部 , 胸部 , 腹部 三个部分,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有 3个单眼, 1 对复眼,一对触角,口器用于摄食;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三对足两对翅;腹部和呼吸有关,体表有气门,蝗虫用 气管 呼吸。体表有 外骨骼。(外骨骼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6、外骨骼不随身体的长大而生长,因此会出现蜕皮现象。

金蝉脱壳的“壳”指的是外骨骼。

7、昆虫的基本特征:有

1对触角,一般有 2 对翅, 3对足。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原因是具有翅。(如蝗虫、七星瓢虫、蜜蜂等)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8、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体表有坚韧的 外骨骼 ; 身体和附肢 都分节。

9、常见的节肢动物有:蝗虫、七星瓢虫、蜜蜂、蚊蝇、蝴蝶、蜘蛛、蜈蚣、蝉、虾、蟹、蜱虫

等。

二、鱼

1、现存的动物约有150多万种,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分为两类。

脊椎动物:体内有 脊椎骨 组成的 脊柱(鱼类、两栖、爬行、鸟类、哺乳类等);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 脊椎骨 组成的 脊柱 (原生动物、腔肠、扁形、线形、环节、软体、节肢动物)。

2、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

四大家鱼指的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3、鲢鱼的鳍有

5 种 7 片,分别是 胸鳍、腹鳍、背鳍、尾鳍、臀鳍。(胸鳍、腹鳍和背鳍能维持身体平衡,但背鳍起到关键作用。)尾鳍既是前行动力,又决定身体的运动方向。

4、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5、鱼能停留在不同的水层,因为鳔能调节比重。

6、石斑鱼的幼体是

雌 性,发育到一定阶段可转变为 雄 鱼,有性逆转的现象。

7、鱼在水中生活至关重要的两点是:1、能在水中呼吸;

2、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

8、鱼的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9、鱼是靠

尾部 和 躯干部 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0、鱼是用鳃呼吸的,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故鳃为鲜红色。

鳃丝既多又细,扩大鳃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呼吸。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

11、鱼的特征:1、生活在

水中 2、体表常有 鳞片 覆盖3、用 鳃 呼吸4、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初中如何学好生物

一、预习

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先浏览一遍讲课内容,在浏览时,应用笔将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划出来,将自己看不懂的内容标出来,将浏览后产生的问题记下来,有能力、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己做出预习笔记。

通过这样的预习,为下一步听讲奠定基础,使自己的听讲更加有的放矢,听讲时就可以对自己已经弄懂的或重点知识重新加深印象,并比较一下老师的理解与自己的理解有什么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则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

对于自己预习时还不懂的问题,则是听讲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当堂弄清楚。对于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如果老师讲到了,则要听懂,如果老师没有讲到,一定要向老师问清楚。预习也为将来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很多优秀学生的经验都说明了一个共同点,即学生的主要功夫应下在课堂上。我们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解决一种矛盾,即已知与未知的矛盾,通过学习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然后又有新的未知的出现,我们再来完成这个转化过程。而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是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应该是很顺利的。

二、复习和作业

每节课上,一般老师都要留一定量的作业,这些作业的内容多是讲课的重点内容,是应该认真对待的。作业的过程就是复习巩固听学知识的过程,但是,很多同学把作业仅仅当成是一种任务,甚至当成是个负担。

因此,急急忙忙赶完作业,就认为当天的任务完成了,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学习的帮助是微小的。无论课上老师是否留有作业,课下都应该先进行复习,及时将当天老师所讲的知识复习一遍,这可以加强记忆,克服遗忘。

心理学家对遗忘和记忆都进行过实验和研究,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研究成果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三、总结

总结是指在学习完某一章知识,对此章知识进行整理、重组,总结出该章知识的联系、知识的系统或知识的结构,以便我们能从知识的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加深理解知识和灵活掌握知识。总结的方法一般可用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和纲要法。


2021中考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 2021中考生物考前总复习知识点归纳汇总

★ 2021中考生物会考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

★ 2021年中考生物会考知识点复习资料汇总

★ 2021初中生物会考必备重点知识点汇总

★ 初中中考生物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2021

★ 中考生物必考考点复习资料大全2021

★ 2021中考生物重点难点考前复习资料汇总

★ 八年级2021生物会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 初中备考生物最新知识要点汇总2021

★ 生物中考会考复习必备知识梳理2021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