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初中物理实验题测量题的讲解与干货

范文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初中物理实验题测量题的讲解与干货

  测量是初中物理的必考点之一。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初中物理实验题测量题的讲解与干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物理实验题测量题

  实验类型分为两类:

  测量型实验

  测量型实验是指运用测量工具直接或间接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一般是实验探究题的第一题,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一般为2-6分。

  初中物理测量型实验主要有直接测量型和间接测量型两种,共15个实验。

  直接测量型实验

  直接测量型实验考查考生的独立操作能力,通常会在实验第一题考查。温度计、天平、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几乎是每年必考的,电流表、电压表即使不出现在实验题的第一题也会穿插在第二或第三题的电学实验中。

  直接测量型实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读数的注意事项。

  直接测量型实验:

  1.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3.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4.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5.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6.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

  7.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8.用电能表测量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间接测量型实验

  分析近几年的实验题,间接测量型实验仍是中考实验题的主角,“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用伏安法测电阻”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实验。

  间接测量型实验共5个

  1.用刻度尺、秒表测平均值

  2.用天平、量筒测物质密度

  3.用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5.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解题技巧:对这类实验,要在掌握其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分析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如何测量这些量,然后确定选择哪些实验器材,涉及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分析实验注意事项,总结实验结论,并会分析实验的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平时复习时,要重视实验器材的选择和正确使用方法;要重视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要注重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演绎推理;要注重结论的表达及应用。

  纯干货!力、机械、功能、内能知识点归纳!打好基础拿高分

  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 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或写成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 质是个等臂杠杆)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 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

  7.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 重力势能;动能 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初中物理实验题测量题的讲解与干货相关文章:

1.初中物理电流的测量习题及答案

2.物理实验题答题技巧

3.初中物理力习题及答案

4.初中化学实验题易错点

5.初中化学实验题型总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