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职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5篇
职业学校是培养学生特定方向的专业知识技能。18 世纪末产生于欧洲。19 世纪中叶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有些国家在中等教育阶段设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方便大家学习。
职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篇1
一、调查目的
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形式除了具有很多共性外,还有某些特点,例如:职业教育是集文化提高、职业技能训练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形式;学生绝大多数尚处于青少年阶段,心理上、身体上尚不成熟,且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完成学业后面临直接就业或继续深造的选择。
所有的这些特点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产生很深远的影响。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没有普通高中学生们的升学压力,但他们也比同龄人更早地面临着社会的挑战与考验。特殊的学习、特定的生活环境以及社会变革的影响,会使得他们在观念上、心理上产生了一些有别于普通高中学生的新变化和新矛盾,给职教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思考。
这次调查的目的就是掌握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状况,使职业教育工作者做到有的放矢,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调查方法
1、问卷法。
2、访谈法。
三、调查时间
20__年3月7日至20__年5月12日,共计67天。
四、调查地点
阳信县职业中专。
五、调查对象
对阳信县职业中专的全体学生(1900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824份,回收820份,有效问卷800份(问卷附后)。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职业学校学生主要存在以下五种心态:
1、既有升学的愿望,又有升学、求职两落空的担心。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开始从中等职业学校对口招取考生以来,许多一度对高考失去信心的学生,又萌生出升学的念头。有40%的学生选择职业中专的目的希望继续升学,但又担心自己成绩差考不上大学;少数学生自信经过本人努力升学有望,却又顾虑家穷无力负担日后的读书费用;一部分学生同时还担心因准备升学而失去较好的求职机会,因而显得有些忧心忡忡。57.6%的学生最大的困惑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对毕业后找工作信心不足,认为自身素质差,社会轻视职业学校毕业生,难以战胜他人的竞争。毕业班的学生在此方面的心理负担尤其严重,他们希望社会和学校多提供一些就业信息,老师多进行求职指导,以便出校门后尽早找到一份工作。
2、有较高的理想和追求,但大多缺乏振奋精神。
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人的一生应该努力工作,在某一行业出类拔萃,为社会创造财富,能对国家有所贡献的人生是最有意义的人生。虽然他们比高中生缺少深造的机会,但同样渴望成才,期望将来能够成名成家、出人头地,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然而他们却怕吃苦,怕困难,缺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有52%的学生对未来工作要求过高,如环境舒适、报酬高、自在等,有点不切实际;有部分学生甚至存在非现实的奢望和幻想,梦想不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便可“住洋楼、坐名车”。
3、自我意识充分发展与社会适应性差相矛盾。
职业学校学生处于十七八岁的年龄,自我意识发展较快,能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渴望早日独立,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建设,然而,面对着即将进入的错综复杂、变化万千的世界,他们却常觉茫然和无所适从,独立处理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的能力比较低。有一部分学生为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紧张而苦恼不安;许多学生渴望异性的友情,却又不知道如何沟通和交流,女生尤甚。正如某位女同学所说:“我最怕离别和适应新环境,每想到要离开好友和同学,走到另一个新地方,我就忧伤烦闷。”他们渴望老师家长多传授一些为人处世的知识和技巧,教会他们学会与别人打交道,帮助他们适应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建立挑战社会的信心和勇气。
4、家长和老师的期望与学生本人实际水平有差距,从而造成心理的自卑及困扰。
职业学校学生大部分是因中考竞争失败而进入职校就读的。由于原有知识基础薄弱和学习能力差,在职业学校学习中,他们面对专业化的理论和技能更觉有心无力、困难重重,从而感到前途渺茫。相当多的学生认为进入职业学校读书有自卑感,有负父母望子成龙的殷殷期望。而某些教师对学生的嘲讽轻视更是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加重了自卑感。此外,也有些学生自言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纯属屈从于家长意见,读书索然无味,厌学甚至常常逃学。所有的职业学校学生均呼吁老师多些爱心,家长多一点跟自己的沟通和交流。
5、思想活跃,但明辨是非能力较差。
职业学校学生升学压力小,课程也较轻松,课外活动时间相对普通高中生宽俗,自由活动的空间相对较宽阔,故而接收的社会信息比一般普通高中生多,获得的知识更加纷繁复杂,思想更加活跃,但由于涉世不深,阅历不广,缺乏对社会信息的辨析能力,以致优劣兼收,容易受到错误观念思潮的影响,甚至思想混乱,导致行为出轨。例如,在艺术品位上,60%的职业学校学生倾向于欣赏港台流行歌曲,崇拜歌星影星,女生最爱看港台言情小说,男生则沉迷于武侠小说的刀光剑影。11%的职业学校学生沉湎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
七、思考与对策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现有的特殊心理,我建议有关教育工作者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谆谆善诱,以获得最佳教育效果。
1、爱字当头,鼓励为主,激发学生自信自强的心态。
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很强,发展潜力很大。但是如果他们长期被自卑困扰,就会逐步丧失自信心和进取心,而动摇成才信念,阻碍其人生奋斗;而且,背上自卑包袱的学生更易用灰色眼光看待人生,从而悲观失望,甚至走上逃学、弃学、绝望轻生之路。因此,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满怀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教师要善于设身处地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要轻易挖苦、讽刺和批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之不足,引导他们挖掘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要针对他们的特点,承认差别,分层次、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职业学校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发挥特长和展示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到自己是有出息的、是有所作为的,激发他们奋发向上和克服困难、挫折的勇气和力量,自强不息。另一方面,教师要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成绩,鼓励他们正确对待失败,在学习中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侧重专业的技术性和使用性教学,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学科兴趣,发展学科才能。
2、强化竞争意识,开展就业指导。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充满竞争。职业学校学生要在社会中站住脚,就必须学会在竞争中生存。学校在新生入学伊始,就要强化他们的竞争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勇于竞争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同时,教会学生竞争的方法,学会战胜他人,学会排除竞争中的困难,敢于承担竞争的压力,树立敢为天下先、勇夺桂冠的决心,为毕业后踏入社会奠定良好的竞争心理基础。具体可在班级工作中,组织一些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如学习竞赛、劳动竞赛、球类竞赛、棋类竞赛或模拟市场竞争等对学生进行训练。此外,还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择业求职指导。学校和教师要热情主动地做好学生的参谋,寻找和提供多种职业信息,给学生以多方面的支持和便利。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会根据自己的爱好、意愿和职业能力倾向,扬长避短,有目的地择业,特别是多传授一些求职技巧方面的知识。例如,进入工作单位前要进行调查研究,警惕上当受骗;学习职业道德和有关法律,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实习时要注意自身形象和自我推荐艺术等等,使学生形成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
3、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防微杜渐。
由于明辨是非水平低、自制能力较差,近年来职校学生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教师、家长及社会应随时注意他们的行为变化,及时防微杜渐,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建立以学校为核心、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的多渠道、多功能教育和防护网络。首先,学校要优化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把德育活动和法制教育落到实处,通过课堂教学和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建立家校教育网络,取得家校教育的一致性。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状况,客观地对待子女的学习和思想问题,联手形成育人合力,减少学生违纪违法的诱因,做到防患于未然。还有,学校要密切联手街道、派出所、公检法、共青团、教育等社会部门,积极创设社会全方位的优化育人环境,形成学生在校有人教、在家有人问、出门有人管、人人齐关心的一条龙教育防范网络。
4、重视学生心理卫生保健,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比普通中学生更为频繁,人际关系不和谐,易受挫、焦虑、自卑、环境适应性不良、攻击性行为、青春期性意识的困惑等表现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和妨碍其学业和生活,要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职业学校应科学地组织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加强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是解决学生心理困扰的有效途径,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信箱,与得“心病”的学生磋商,交换意见,以提高其现有认识水平、思想修养水平,提高其容忍能力,逐渐帮助学生消除心理上的烦恼。要教会他们有关的心理知识,使其掌握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从根本上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
职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篇2
近年来,我市继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力争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双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大幅提高。目前,汉中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0所,在校生12000余人,全市高中阶段职普比例大约为1:4,20__年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共计毕业3340人,就业3265人,就业率达98%。
一、就业总体情况:
(一)就业人数和就业率
20__年,毕业学生数3340人,就业学生数3265人,就业率98%;直接就业人数1772人,直接就业率54%;对口就业学生数 2807人,对口就业率为86%。在就业学生中,进入各级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学生人数为1323人,占毕业学生比例为40%;升入高一级学校人数为1493人,占毕业学生比例为44%。
(二)各产业就业分布情况
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为23人,占就业学生数的0.7%;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数为1182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6%;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数为567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7.4%。本地、异地和境外就业情况:在本省就业的毕业生数为304人,占就业学生数的9%;到异地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468人,占就业学生数的45%。就业渠道情况: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230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8%;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21人,占就业学生数的6.7%;其他渠道就业的毕业生数为321人,占就业学生数的9.8%。
(三)专业大类就业情况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划分的19 个专业类别标准,我市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专业:
医药卫生类:毕业生数709人,就业人数709人,对口就业人数638人,对口就业率90%
信息技术类:毕业生数708人,就业人数677人,对口就业人数530人,对口就业率78%;
交通运输类:毕业生数528人,就业人数515人,对口就业人数478人,对口就业率92%;
加工制造类:毕业生数598人,就业人数581人,对口就业人数529人,对口就业率91%;
教育类:毕业生数420人,就业人数420人,对口就业人数374人,对口就业率89%;
从专业分类看,对口就业情况最好的专业是交通运输类,对口就业率高达92%;其次是加工制造类,对口就业率为91%;信息技术类对口就业率最低。从毕业生数量看,医药卫生类、信息技术类和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人数最多,毕业生数最少的是文化艺术类专业。从就业学生数量看,医药卫生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其次是信息技术类,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少的是文化艺术类专业。
二、就业质量基本情况
1、签订就业合同情况
20__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就业学生中,有1620人签订1—3年期限就业合同,占直接就业学生91%;有557人签订1年期限就业合同,占直接就业学生31%;有461人签订1-2年期限就业合同,占直接就业学生26%;有602人签订3年期限就业合同,占直接就业学生34%。签订3年及以内期限就业合同的人数所占比重最大。
2、毕业生就业起薪情况
20__年就业学生中28人起薪1001—1500元之间,占直接就业学生比例1.5%;有176人起薪介于1501元和2000元(含)之间,占直接就业学生10%;有256人起薪介于2001元和3000元(含)之间,占直接就业学生14%;有1312人起薪高于3000元,占直接就业学生74%。数据表明,起薪高于3000元以上人数所占比重最大。
3、毕业生享有劳动保险情况
20__年,直接就业学生中享有三险的人数为196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比例为11%;享有五险的人数为161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比例为9%;享有三险一金的人数为182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比例为10%;享有五险一金的人数为1077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比例为60%。数据表明,享有五险的学生占比最多。
三、毕业生获得资格证书情况
20__年学校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为1928人,占毕业学生比例为53.6%。
四、就业满意度情况
通过对20__年就业学生3265人的调查了解,比较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学生人数为1788人,占调查人数的54.8%,无法评估1461人,不满意为27人。
五、存在的主要就业问题
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部分专业对口率低、工资待遇不高、工作不够稳定等方面,具体列举如下:
1、专业对口率不高,学非所用的现象比较严重。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从事生产一线操作或管理技术工作的人员,其就业的最大资本或优势就是专业特长和动手操作能力。但从实际情况看,20__届毕业生中,信息技术类和教育类专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对口基本不对口,即使对口,在工资待遇及福利方面也较为低下,有的也只是临时工。
2、本地就业学生工资待遇低,只有极少数学生迫于家庭或其他原因选择本地就业。大多数学生选择经济发达地区(我市所选择的企业一般集中在长三角一带)就业。
3、工作稳定性较差。一些就业学生尚未满试用期就换了单位,很大一部分就业学生在初次就业企业工作时间不足一年,有的就业学生甚至一年内换了几个就业单位,频繁跳槽。很多毕业生做的工作与农民工做的工作并无二异,技术含量低,以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
六、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有来自社会环境、政策措施、学校培养和家庭个人等方面的因素。
1、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目前社会上鄙视职业教育、重视高学历文凭、轻视技术劳动的现象仍比较严重。企业普遍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加之中职学生就业年龄相对较小,吃苦耐劳精神差,导致学生就业不稳定,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2、学校在培养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欠缺指导。学生毕业了不知道自己该干啥,把挣钱多少做为谋求职业的唯一标准。学校教育与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学校的课程设置还难以跟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新变化,学校教育教学中技能教育质量不高。为了给每个学生设计适合其自身条件的职业生涯,作为班主任、职业指导教师,应帮助学生设计合适的职业目标,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咨询活动,稳定其就业的选择。
另一方面学生适应能力培养不足。学生刚刚离校,大多思想都比较单纯,对如何应对复杂、突变的事物缺少必要的思想准备,加之学生知识面窄、技能不过硬、心理承受能力差、竞争意识淡薄、人际关系紧张等,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全新的工作、生活,而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及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生存适应的能力教育有所不足。
3、家庭或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家长和学生自身看不起职业教育或所从事的技术工作。选择职校本为无奈之举,中职学生入学时对专业和职业并不会有较多的考虑,他们的专业有许多是由老师或家长代为包办的,造成学生对专业缺乏兴趣,也不关心自己的就业前景。以至于即使在职业班学习了,学生自身也没有强烈地意识要学好一技之长,反而相当挑剔,怕苦怕累,实践环节中不愿主动去动手操作学习。
职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篇3
我们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对我校学生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我们主要采取网络和走访教室、图书馆、宿舍和路边拦截的方式,发送调查问卷。团队合作为了顺利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同时也想帮忙更广大的在校大学生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在采访对象中有刚迈入大学不久的大一新生10名,处在风华的大二学生23名,更有已经到了择业和继续深造的大三学生27名。能够全面地了解在校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看法和了解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在这期间大学生的数量更是突飞猛进。大学生也有过去的“天之骄子”成为今日的“无人问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景,怎样才能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充分发挥自我的优势呢带着这一问题和思考,同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我们进行了这一次调查并进行了准确统计和深入分析:
被调查的学生为我校大学生。我们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经过qq在线、深入宿舍、自习室、图书馆和路边拦截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0份。有效问卷调查者主要来自机电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外语专业、信息专业、经管专业和金融专业!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男女比例24:36、
从调查的数据看出,大学生未来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社会、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四方面造成的。主要问题体此刻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本身的工作本事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足和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严重不一致造成的。我们主要对这四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激烈的市场竞争情景
我们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那为什么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呢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主要是难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在我们的调查中,无一人对当前形势乐观,60人之中仅有2人认为当前形势还是较好,有9人占调查的15%认为还算正常的就业形势,而其他50人占总体的83%普遍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感到压力重重。此刻大学生都普遍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受访者中有仅有2人不了解、一人认为其不重要,而认为重要的占到调查的75%。在当前学的专业和工作不对口的情景下,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自我的专业是有前途的,其中认为很有前途的有12位,而认为自我专业较有前途的则到达36位,占所有调查者的80%,仅有6人认为本专业很没前途。能够看出大学教育还是相当重要的。由于竞争的加剧,大多数的学生对自我有个清醒的认识,在问及毕业初的薪酬时,有31个人认为起初工资为1500元,14人认为应当为2500元,两部分加起来占总人数的75%,在物价日益增加的基础上,大学生要求这样的工资是不高的,能够看见竞争的大学生的影响。
第一,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还会不断有一些工人下岗或者失业,这批人的就业难度是十分大的。第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人数比较大。比如说大学生,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将到达495万人,这也是近几年来最高的。今年要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在600万人左右。第三,中国农村有很多的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里就业。基于这三条原因,做好就业工作,今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当前社会普遍压迫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他们的本事还只浮于理论上,社会经验不足,处事和办事本事不够,况且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供大于求从而造成当前的局面。
二、学校对安排大学生就业方面指导不足
在我们受访的大学生中,仅有5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很满意,感到较满意的有24人,两者合计占48%,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到达52%,充分体现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还需加强,照顾到更大多数学生的情景。教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首先,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我国此刻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领导者自我。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当是大学生供过于求,需要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生产。党中央一再强调发展自主创新经济,但大学生就业难却成了问题,这种情景说明发展自主创新经济还没有落到实处,还是停留在文件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大学生就业的实际,能够检验党的发展方针。
第二,重要的问题是,教育之本是育人。教育产业化要“正义”,说法能够不改,但含义要矫正:教育产业化是为社会生产人才。那种为学校、校董和一些教授生产利润,应当叫做“教育资本化”;此刻许多学校名曰“产业化”,实质资本化。而社会培训机构被“产业化”人士评为资本化,是为自我谋利益,却为市场化人才做出了具大贡献。像我们最熟悉的北大青鸟教育就能够称得上IT教育航母。教育改革要拨乱反正,要改变对学校乱扩大升级,对学生“广种薄收”的状况;要学习培训机构,根据社会发展的进程需要,决定学校培育人才的结构,各专业的高、中、低人才要有比例。
第三是观念问题。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所以,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教育不应当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仅有现实的意义,并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三、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
在谈到毕业后的打算后的打算后,50%多的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其次是找工作创业等,从中能够看到很多大学生是害怕应对社会竞争的,采取考研是为了更晚一点应对竞争,也是对自我以后能找个更好的工作。在问及到,毕业后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有15个人认为兴趣是最重要的因素,占总人数的25%,而更多的人选择最要的因素是“个人发展空间的重要性”,占总人数的61%,而其他因素则被大学生看轻。在大学生研究工作的地方时,20个人选择留在大学所在地,10人则选择回家
乡,38人则是主张去发达城市闯一番,而对于岗位过剩的西部地区则仅有2人选择。在大学生所重视的素质中面试技巧和计算机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占50%左右,而专业本事差而被普遍的看低,究其原因是此刻的大学生就业是专业不对口的结果。大学生就业难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大学生自身准备不足造成的,在受访者中,有相当一般分的大三学生对所要去的企业竟然一点也不了解,占总人数的33%。调查中他们普遍感到经验不足是造成他们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因素,约占50%。除了这些方面,我们大学生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必须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经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必须的损害。
(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本事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3)、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期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一样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据中新网报导造成本科学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状态。
(4)、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经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期望经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我,没有针对自我的切实优势,经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景,提高就业率。
四、用人单位误区
(1)、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本事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本事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本事不比研究生业务本事差。
(2)、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研究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景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研究到本单位的业务情景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期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必须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研究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4)、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期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就是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
在我们的调查中,能够很清楚的发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并在大学生之中构成了一种“谈就业色变”的状况。可是从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自我和就业形势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和认真思考,这对他们以后他们的努力方向和激励都是很好的。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已清楚的摆放在面前,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们应当找到合作点,到达共赢。
1、学生应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1)、注重专业学习。专业强、基础实、理论深、技能佳,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注重加强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苦练内功,提升素质,培养本事,掌握技巧,为顺利就业打基础、创条件、做准备。
(2)、加强实践锻炼。从进入大学起就要有意识的进行就业规划,经过各种途径寻求实践机会,为将来的就业竞争增加砝码。要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重视校内和校外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特别是社会兼职能够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加强实践学习,熟悉工作流程,丰富社会经验,拓宽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进行本事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
(3)、调整就业心态。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直面压力和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转型和转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能改变社会的情景下,要逐步调整自我的心态,适应社会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一步到位”的就业心理,放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旧知识分子偏激心理,不把考研、考公务员当成“救命稻草”(毕竟能如愿的只是极少数),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健康观念,先争取工作岗位,为社会和家庭“减负”,再在工作中磨练自我,寻找机会进行突破。
(4)、还应在大学时全面关注社会动态,早早做好职业规划,并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奋斗。同时在不影响学业的情景下,适当的做些兼职工作,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积累。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全面掌握知识,以便在各行各业都能够快速接手工作。同时大学生们也应避重就轻,不要总涌往发达城市,西部地区更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抱负和才能,并且薪酬待遇普遍高于东部,为西部发展做出贡献。
2、单位:切实纠正用人偏见。
用人单位一方面要与学校加强互动交流,多了解学校里各专业的特色,还能够借鉴大学生见习制度的思路,为在校大学生供给寒暑假实习基地,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本事,也有助于企业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进一步转变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纠正用人选材的偏见。一个单位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既要使用好人才,也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从我们的调查情景来看,多数学生充满活力、有闯劲,富有创新精神,并且理论功底扎实,理解新鲜事物快,可塑性强,如果对他们适当加以培训,必须能为企业带来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所以,企业不能只图眼前的短期利益,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而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眼光,要改变唯经验论、唯文凭论的做法,还要纠正性别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见,切实做到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赢。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
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资料,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
3、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
(1)、应当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本事,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
(2)、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景,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现有科类结构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必须适时调整。
(3)、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给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资料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梦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4)、学校应当实行积极的大学生安排就业政策,不仅仅在未来的发展方面,并且在心理调节上头,减轻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心理。同时教师们应当对学生们加强教育,并进行积极暗示,多增加学生们的锻炼机会(别出现面试事心里紧张表达不清等情景)。
4、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确定。政府要经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本事,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职责。
职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篇4
前言
作为大二学生在不久以后即将踏入社会,开始我们人生中又一个旅程。走出校园,我们面临第一个问题就是择业。随着时间发展已成为大学生面临严峻问题。选择什么样具体职业应该根据每个人潜能和特长来确定。要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职业。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业更加细化,与此相对职业也更加多样化,这一情势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个人寻求更符合自身条件和兴趣职业,创造日益广阔前景。因而,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正确判断自己有哪些潜能和特长,力求做到对号入座。
开始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劳动力市场压力特别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特别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经济蓝皮书》指出: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主体:问卷设计
制作问卷时,我们力求所选题目确切、简洁、针对性强,并遵守以下几点:问卷主题明确,所有设问都必须与主题有关;言语简明准确,以免影响理解和答问;问卷项目由浅入深,并注意期间来联系,使被调查者可以连贯做答;设问切合实际,充分考虑被调查人差异。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问卷.(详见附卷一)
一、调查概况
此次调查问卷主要对毕业生择业价值取向、薪酬标准、就业地点、专业满意度、择业心情、就业服务等问题进行调查。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形式,管理类文科学生,也有技术应用类理工科学生。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78份,有效率为78%,其中男生占34.6%,女生占65.4%。由于在抽样调查中,充分考虑样本代表性和性别比例协调性,因此此次调查较为客观地反映当前毕业生择业心态。为方便学生答题,问卷均采用选择题形式,分为单选和多选。为让我们调查问卷更真实有效,所以我们在人员学历选择上针对不同学历人都选30%左右人。在我们调查中有70%人是来自农村,剩下30%是来自城市和县镇。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1 、关于就业形势与自身就业前景评价
关于目前社会就业形势,91%调查者认为形势严峻,就业比较难,分别有3.8%调查者认为形势正常和不解,而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有1.3%。可见,绝大多数毕业生对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性已有一定认识。
在对自身就业前景评价方面,多数毕业生则显得较为自信。调查表明,对就业前景持一般态度调查者占56.4%,20.5 %毕业生对自身就业前景比较乐观有信心,14.1%调查者表示不乐观,而9%调查者则表示不知道。对此解释可能有两种,一是毕业生已在择业前做好不太充分准备,加之金融危机到来,加大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二是毕业生尚未进入求职面试高峰期,对求职艰辛认识不够。随着求职面试高峰期逐渐到来,迷茫同学比例还会上升。这就需要就业工作者深入解他们困惑所在,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指导,以使他们及时调整好心态。
2 、关于升学和工作选择
在升学和工作选择上,79.5%调查者选择工作,11.5%人选择升学,而2.6%调查者选择考公务员,还有7.7%调查者选择回家创业。可见,在严峻就业形势面前,很多同学想在国家优惠政策下,自主创业,减少就业压力,锻炼自己能力。这些人是需要大力扶持。
3 、关于就业影响
在就业决策时,有39.8%调查者受父母影响比较大,有3.8%调查者表示会受老师影响,还有5.1%调查者比较相信自己朋友,自己做决定,不受他人影响调查者占51.3%。可见,现在毕业生在做选择时还是比较慎重。
4 、关于就业地点选择
调查表明, 66.7%调查者选择就业地点时,格外青睐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大城市比较重视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好,经济收入高,发展机会多,并且接受新信息快,因而具有较强吸引力。尽管大学生择业首选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有一定合理性,但择业地点过于集中,势必导致人才闲置与浪费,同时也增加就业难度。10.3调查者喜欢到国外和内地盛会城市去工作。而对于西部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有23%毕业生将其作为首选。尽管国家出台很多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和福建省欠发达地区基层就业和参加志愿服务优惠政策,但毕业生积极性仍显不足。这表现出大学毕业生择业功利性和短视,他们不愿承担艰苦工作,奉献意识与锻炼意识不强。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奉献意识培养,对毕业生择业中功利和短视心态要适时加以引导。
5 、关于薪酬标准
在求职者最为关心薪酬问题上,毕业生期望值一般。12.8%调查者月薪期望值在800元以下,其中21.8%调查者月薪集中在800--1200元这一档上,35.9%调查者选择1200--__元之间,月薪在3000元以上占20.5%;有17.9%人月薪期望值在3000元以上。这表明,大学毕业生希望自己早点从父母经济依附中解脱出来,实现经济上独立,并渴望获得舒适生活条件,因此希望能获得较高薪酬。
6 、关于对口与心中期望值
据调查,12.8%调查者认为会接受,并准备跳槽,23.1%人会努力适应工作,61.5%调查者工作时或工作后会考虑继续深造。2.6%调查者还没考虑好。看来,兴趣与期望值对于工作人来说是非常重要。
专业如果不对口绝大多数调查者会在现在岗位上工作。64.1调查者会愿意从事现在工作,只有9%调查者表示不愿意,19.2%调查者会先在本专业干,再考虑转行这些人对自己工作选择是小心而慎重,个人兴趣和专业在选择工作时是占非常大比重。7.7%调查者认为无所谓。
7 、求职信息
在就业比较紧张情况下,很大一部分调查者会认证考虑自己今后就业。其中66.7%认真考虑过,26.9%调查者偶尔会想想这类人可能还没体会到就业艰辛,有5.1%调查者很少再考虑,还有1.3%调查者想到时候再考虑。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50%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公司介绍和招聘信息,15.6%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有关薪资及福利信息,19.2%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关于面试和演示技巧介绍,说明学生在这方面经验还不是很多,需要加强锻炼。有5.1%调查者希望解更多公司员工现身说法。借此解公司用人机制和管理方法,做到心中有底。
8 、关于就业目
此次调查表明,有大约80%以上调查者就业主要目是为生计需要只有17.5%少数调查者是为自己兴趣爱好,为得到社会认可和为社会做贡献。剩下2.5%调查者认为就业是为奠定建立家庭基础。可见,在经济危机时候人们还是迫以生计。这也说明啊学生就业观念不端正,需要老师大力指导。
9 、关于最关心问题
无论在什么时候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怎样和企业双向选择。调查者在这方面选择还是很明确。有53.8%调查者预计在择业过程中遇到最主要问题是可能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这给学生就业造成很大困惑。2.6%调查者预计户口难解决,24.4%调查者预计是缺乏社会关系7.7%调查者预计信息严重不足不能很好去加以选择,11.5%调查者预计是其他原因在择业过程中阻力最大。没调查者选择性别歧视说明大家还是比较相信能力。
而用人单位最关心是求职者能力包括所学专业能力、所毕业学校、社会经验以及潜力,占总调查87.1%,技能、特长、品德只占到10%比重,剩下2.9%调查者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求职者性别。
当前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主要问题是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属于买方市场、毕业生思想不够端正,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社会上一些凭关系,走后门现象比较严重占总人数78.6%,认为学校、政府、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沟通较少解不够占11.3%,认为学校就业指导薄弱、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毕业生不符合政策规定择业行为比较多调查者占10.1%。
结尾:
这是一个求职大军遭遇失业恐惧时代,是一个追逐挑战又渴望成功时代。求职择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既是难得机遇,又是严峻挑战。我校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倾向,择业意向表现出鲜明时代特征。他们追求自我发展,强调自我价值实现,重视经济利益。毕业生中出现盲目乐观、奉献意识与艰苦奋斗精神缺乏、诚信缺失等心态,不仅会影响到毕业生眼下择业,同时还会进一步影响到以后成长与职业发展。针对以上出现不良择业心态,本人建议是:
一、大学生毕业后不能仅仅只有就业意识,因为市场对人才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饱和,现在尤为严重。因此我们要树立创业意识而不能把眼光仅仅限于就业。
二、要踏踏实实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要有灵通就业信息和强硬个人素质。专业很重要,但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知识面。有人说好关系是泥饭碗,会碎;文凭是铁饭碗,会锈;而只有能力才是金饭碗,走到哪里都会闪闪发亮。在当今社会,只有有能力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有能力人,成长舞台才会无禁区。
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广交益友。朋友多不是坏事。一个人在外难免会遇到挫折,此时朋友帮助对你来说很重要。
四、在选择职业时,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人才市场供需信息。人才招聘会每周都在办,人才市场天天都开放,准确掌握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对于当代大学生择业尤为重要。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谁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谁能从实际出发,准确审视就业形势,谁就能早日步入理想职业岗位,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知识和才华。
六、要敢于面对挫折,不放弃,不服输,要敢闯!
总之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只是能说解,要真正读至硕士才可以说自己学这个专业。大学生要锻炼各方面能力,不仅要学习书本方面有字之书,还要去生活中读那本无字之书,这样我们农大学子才会有美好未来。
职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篇5
相关报告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本科生签约率为39,未签约率为59,另有2的本科毕业生虽已签约但被雇主解约。究其原因,就业难不光有社会大环境的问题,大学生自身在求职方面也同样存在着众多问题。近日,易才网就此现象进行了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范文专项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求职的三个环节上问题比较严重。
以特殊才能为后盾
调查显示,78%的大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对于未来的职业选择完全是一种迷茫状态,他们不明白要找什么工作,也不明白自我适合做什么,甚至连自我的性格与特长都不了解。他们到处投放简历而没有针对性,以至于求职成功率极低。
提议(易才网就业指导专家王进彦,下同):在校大学生要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在求职时既需要认真地分析自我,又需要多了解社会需求,以求定位准确。
在职业选择时要明确以下几点,你究竟要什么?你擅长什么?你是什么类型的人?在何种情景下有最佳表现?你有什么比别人占优势的地方?再结合自我的专业特点以及自我在某一方的特殊才能来判定职业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以特殊才能做后盾,求职将更有竞争力。目前就业竞争比较激烈,身上有“亮点”的学生更容易被注意,也更有可能被用人单位选中。所以,发掘并增强就业竞争力应从发现自我与其他人的不一样之处入手,发挥自身特长,并不断强化,有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个方向准备一种简历
作为求职敲门砖来说,简历制作是求职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相当关键的一步。用人单位经过简历上的信息,对应聘者进行初步的资格筛选。求职者最终能否获得面试机会,简历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此刻仍有一些学生制作简历不惜工本,彩色打印、铜版纸印刷、贴艺术照,而一份简历洋洋洒洒写四五页的大学生在20左右。
提议:太过花哨的求职材料反而容易让招聘者感觉求职者华而不实,不如把自我的学习、特长、经验等关键信息经过最简洁、显眼的形式展此刻一张简历中,做到详略得当,简单明了,并且一种职业方向最好准备一种简历。
例如,你想应聘市场类职位,最好详细描述在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范文校期间的一些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情景;如果是应聘研发类职位,最好详细描述专业学习情景和项目经历,包括所使用的平台、工具、语言等等。对于那些没有什么工作经历的应届生,不需要造假,也能够把简历写得吸引人。即使没有长时间的工作经历也会有在学校时的各种实践或者兼职工作经历。要好好挖掘自我的长处、仔细阐述自我的本事,也许用人单位会因为你具有的某种特别的优势而选中你。做什么事都要用心,即使是对于写简历和面试,也要当作一个项目来做,这才能在简历环节增加自身的另一个亮点,增加成功的几率。
不能贪图一时的安稳
此刻的人才市场大多呈现一种怪现象,一方面很多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却抱怨人才难觅。85理解调查的hr经理表示,此刻的大学生还是怕吃苦,像公司业务员、销售员这样绝大多数涉及“底薪提成”收入和每月业绩挂钩的岗位,都很难吸引大学生的目光,而一些文职类的工作却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尤其是女生的青睐。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有些求职者听说公司距离自我住地需要40分钟的车程而放弃面试的机会。
提议:据易才网相关数据统计,截至4月底,招聘职位数居首位的工作是营销人员,占总职位的18.53,缺口较大。相反,办公室文员、文秘、行政助理等文职类人员明显供大于求。求职意愿为文职类岗位的人数比高达21.23,但文职类岗位招聘数量仅占总招聘量的5.33,竞争最为激烈。
此刻许多单位对文员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例如外形、身高、专业限制、英语水平、写作水平,制图软件的使用等。并且,大多企业要求文职类人员在28岁以下,所以文员往往几年后将应对职业转型或再次就业。并且文职类工作的薪水是固定的,提升机会比较少,很难有所突破。但做业务、销售就不一样了,按业绩说话,多劳多得。大部分企业的优秀销售人员都是从应届生开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企业选择他们时更多的是看重他们能吃苦敢于拼搏的精神。
年轻人就应当有冲劲,不能一味贪图生活上的安稳,而不思积极。其实,很多人浪费了大好的时间,如果早点儿就业,积累经验,此刻没准已经是拥有主管级别的高薪一族了。
职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上一篇: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