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关于环境教育计划

范文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环境教育计划6篇

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特色、文化底蕴、文化氛围,是人们对城市文化环境的重要需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教育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环境教育计划

关于环境教育计划 【篇1】

有一位著名学者曾这样解释宜居城市:“所谓‘宜居城市’,就是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它必须具备两大条件:一个是自然条件,这个城市要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安全的步行空间、人们生活所需的充足的设施。另一个是人文条件,‘宜居城市’应是人性化的城市、平民化的城市、充满人情味和文化的城市,让人有一种归属感,觉得自己就是这个城市的主人,这个城市就是自己的家。”

一、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有人做过些一项调查,关于的宜居水平,九成以上受调查者认为发展得非常快,但交通、休闲娱乐设施、公用空地等方面,开放程度不够。说明市民对的宜居满意度不算很高。

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性行业水平低,服务业是带动经济发展的第三产业,提高服务业才能从本质上改变这一城市的生活水平;道路建设跟不上,地处于西南山地,交通不便,要提高这一地区的宜居水平就要加强道路建设;公交设施投入不够,公共设施也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部分;群众文明程度不高,城市的文明是这个城市的软环境,群众的文明程度也是决定这个城市宜居程度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建设宜居

1的环境优势

县位于重庆市域中部,是重庆市城乡统筹试范县,县城15万人,总人口93万,属于三峡生态经济区,近年来,县的城市布局有了很大的发展,远远超过周边城市的发展。一系列大型生态居民区配套设施的竣工完成,使县的都市化进程步伐稳健。

作为重庆市城乡统筹示范区的,尤其自己的独特优势。交通便利,处于长寿、万州、涪陵等大中城市的结合部,是重庆东部近郊重要的陆上交通枢纽,是三峡旅游陆路环线上的一个重要结点。以及交通线路的完善都将大大促进了未来的发展。县有“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称号,历史悠久,人文厚重。同时在民间文化中也是铜管乐之乡,重庆书画之乡之称。这些对宜居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厚重地民俗文化基础,是建设宜居城市的软环境。县资源丰富,素有“巴国粮仓”、“牡丹故里”等美称。人民利用牡丹的文化底蕴,以花为媒,大打“三花牌”(牡丹花、油菜花、白柚花),极大地提升了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引进外资项目、引进资金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为宜居建设争取到了不可或缺的资金和人才。

2的城市定位

要发展宜居城市,要有一个设施、功能、结构基本齐全、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于居住环境首先就是要满足不同收入群体对各类住房的需求。其次是供水、交通、通讯、生活、医疗、城市的建筑、广场等公共配套设施。第三就是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如:城市的社会治安状况;人民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保障;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人们在养老、失业、医疗、生育等基层设施能否得到满足;城市在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重大疫情、其他公共危机等方面是否有健全的应急机构,严谨的应急预案,科学的应急机制等。第四是要有一个良好的人文、文化、生态及发展环境。市民的民风、政府的作风、城市精神的提炼与认同,是人们对城市人文环境的主要需求;城市的基础自然条件、环境治理能力、生态质量状况、可持续发展潜力,是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需求;城市的行业、就业、创业条件能否提供出良好的机遇,是人们对城市发展环境的主要需求。

纵观近几年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从硬环境和软环境方面看人民正不断提高着优质的生活品味。县人民日常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已坚定地预示着县的宜居城市发展事态良好、前景开阔。

从政府发面看在构建宜居城市的进程中,政府首先要把握好三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定位。根据重庆市提出的建设“绿色重庆,森林重庆”县政府已初步定义了发展的主要方向为“重点发展工业,巩固原有的企业并帮助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发展电子产品;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培训机构,重点培训和提拔专业技术管理干部”。这些方向的提出都对建设环境资源友好型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要和谐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在考虑城市建设任务时应确立一个“城市现代化、生态环保化”的目标定位。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定位。城市中人与人的关系无非也是三个方面:个体、群体、全社会。因此,在建设城市人文环境时要以“群众和谐,社会和谐”的目标定位。按照这个目标定位要求,1要以创建“平安”为目标,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强化防灾减灾体系、公共应急体系、生产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的监管体系建设。2要加快服务体系的建设。要不断健全县的社会保障体系。3协调现阶段社会存在突出矛盾。把公平,平等放到首要位置,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一个坚实的软环境平台。

三、加快构建宜居的步伐

1三个层面一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是人的生存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宜居的最基本要求。二是软硬环境的建设。人们物质上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要之后必然会上升至追求精神层面上的需要。各项公共服务措施是否完善,供求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是否健全成为构建宜居的主要标志。三是和谐的宜居条件。当人们的赖以生存和生活的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后,在建设生活环境方面就要有进一步的发展,就会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存。城市和宜居环境是这三个层面的结合和载体,是构建和谐的重要方面。

2齐心协力同发展一是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和信心:二是构建宜居要与重庆的总体发展相适应;三是在完善城市功能的基础上,必须充分认识目前的县情和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四是创新发展思路,将城市发展导入宜居城市和和谐社会的良性发展轨道中

3合理的城市管理。在工作中做到“以人为本”,在建设中贯穿“宜居生态”。一是要在管理理念上,从破除“按部就班”到实现“改革创新”。让合理有效的城市管理规划贯穿于整体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并积极反馈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使公共产品的规划、建设更加完善,更加人性化。二是要在价值尺度上,从破除以“物”为重点到实现以“人”为中心的要求。城市的基础设施要兼顾以“人”为中心,突出人在城市生活中的主体地位,给群众更高的生活品质。三是要在施政理念上,破除重“管理”轻“服务”的毛病。四是要在服务方式上,破除“粗放”实现“精细”。五是要在民生和市容的关系上,从破除“只重市容”到同时“兼顾民生”的要求。

4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和谐的原则。二是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原则。三是坚持挖掘自身特色的原则。因此,在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县自身的地域优势,根据的本土优势,大力开发乡村旅游文化、土特产文化;根据千年古县的历史传承,大力开发丹乡文化、乡村文化;根据千年古县的民俗、民风,大力开发民乐文化、饮食文化等较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使县在建设宜居城市之路上更具吸引力和活力,成为重庆市建设宜居城市的鲜明旗帜。

5建立有特色的城市形象。一是县是山城,能过充分利用山水优势,构建丰富的城市绿化景观。能够利用山地特有的结构,种植不同的绿化植物,形成丰富的绿化带,发展立体绿化,构建生物的多样性。二要保护好空间形态,建设与自然共存的生态城市。利用河流,山体,森林,城市建筑等,建设有特色的城市布局结构,提高总体视觉质量。三山城上的建筑属于错落有致型,有比其他城市更好的条件发展城市夜景,城市夜景观是城市形象的有力补充。目前,夜景灯饰应以丰富和提升城市形象为目标,以美化夜景、丰富市民和游客夜间文化生活为手段,通过实施夜景灯饰亮化建设和改造,把中心城区精心打造成“点、线、带、面”相结合,独具特色夜景灯饰景观系统。这就必须解决夜景灯饰规划层面的问题,通过对夜景灯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走出一条独辟蹊径造特色、依靠特色聚人气的夜景经济发展之路,从而快速实现城市空间的拓展和规模的扩张。四有“牡丹故里”之称,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打造的“花海”景观。2000年成功举办过第一届牡丹节,此后每年都会接待近25万游客,以牡丹为媒,搭配各种经济活动,促进全县的旅游,经贸,交通等的全面发展。从“牡丹节”去办至今为县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速度,都带来的难能可贵的机会。造“花海”可以更大程度上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提高市民素质,提高县的名誉度。

四、加强软环境建设,提高城市形象

一座宜居城市,最大的表现在于能够吸引住人。我们打造宜居,就要注重和谐,要加强软环境建设,要提高市民素质,发扬城市精神。诚实守信是第一步,看一个城市市民素质的高低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市民的诚信度,诚信是一种品牌,一种形象,一种软环境。还要有良好的风尚,包括工作礼仪,社交礼仪,个人形象等方面,对市民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意思,从源头上改掉市民的孽根性。可以开展一些评选活动,比如:优秀小区,优秀个人等。让市民参与其中,形成一定的竞争性,让人带动人,通过网络媒体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多向群众开放体育馆,少年宫,图书馆,公园等有益于加强市民素质的公共场所,在市民中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多进行文化交流,丰富市民的生活,共同建造和谐,文明,友好的社会环境。

建设宜居城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今后的建设中要不断的提高城市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要使县的整体功能更加的合理化,把建设成为一座生态之城,人文之城,宜居之城,休闲之城,魅力之城。

关于环境教育计划 【篇2】

20__年在镇党委、政府及县环保局的正确领导下,__镇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新的一年里__镇将以环境问题的治本和提高环境质量为目标,努力做好__镇的环保工作。

一、在强化__镇环境保护措施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各企事业单位的污染物信息档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掌握各企事业单位环保处理设施运行情况。

2、做好对建设项目的环保“三同时”项目审查,督促未验收的单位尽快办理验收手续。

3、组织召开环保会议,进行工作布置,环保培训等。

4、发挥企业、村(居)委基层组织作用,开展争创环保信得过企业;创建“绿色小区”、“生态村”、“环境优美村”等工作。

5、加强对露天堆场的检查、督促其封闭式改进。

6、加强对集贸市场的废水管理,消灭向河道直排的现象。

7、对医院等场所的医疗固废进行规范化处置管理。

8、加强农收季节对秸秆禁烧的监管。

9、推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开展。

二、环保宣教工作。

(一)充分发挥各社区(村)作用,利用宣传标语、主题黑板报、及环保知识传单,围绕全县环保中心工作,推进环境宣传教育社会化进程。

引导和发挥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开展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在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要针对群众关心的环保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宣传工作,并做好环保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

(二)继续搞好环境警示教育。

把公众和新闻媒体参与环境监督作为加强环保工作的重要手段。以正面宣传为主,报道我镇环保工作的先进事例和个人。

三、日常工作。

1、做好环保档案整理保存工作,规范环保档案管理工作。

2、加大对城镇污染较重的企业、单位的监督力度。

3、做好环保信息采集反馈工作。

4、做好环保资料积累整理,装订成册工作,便于查阅。

5、加强环保知识宣传工作。

关于环境教育计划 【篇3】

一、工作目标:

1、围绕我校环境教育的实际,使我校的环境教育走向前列,开创环境教育新局面。

2、通过学校组织管理,相关学科的课内环保教育以及组织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道德,养成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

3、通过学习和活动,普及环保问题、环保科技、治理环境等环抱知识,培养学生社会调查、实践技能,以及相应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环保素质和能力。

4、通过学生的社会环保活动,扩大社会影响,推动当地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工作思路:

我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由教导处具体操作,制定环境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

1、结合教学进行环保知识渗透。

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通过教学活动对他们进行普及环保知识是最主要的环境教育渠道。首先,小学《环境教育读本》成为环保教育的主阵地。根据课程安排,每周一次的专题课要落实教学任务,分教时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系列环境保护常识。其次,我们要求教师根据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等科目的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整理出有关环保方面的教学内容,然后在备课中体现教学目的,详细安排教学步骤,让学生在学习各科相关知识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

2、开展科技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科技活动是环境教育的重要渠道,它可以使学生获得环境知识和环保技能,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形成正确的环境意识,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利用科技节组织学生制作环境小报,进行环保知识竞赛和环保征文活动。

3、加强校内环保宣传。

组织学生定期出有关环保的黑板报。每周固定时间利用校红领巾广播站进行环保知识专题广播。进行环境知识竞赛。在学生及教工家属的幼儿中征集环境画,选拔优秀作品在校宣传橱窗中展出。开展“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通常是将召开纪念大会、颁奖、专题报告、专题广播、专刊等结合起来进行,形成一个宣传环境知识的高潮。

4、组织班级召开以环保教育为主题的班队活动,由学生自主编排各种小品、快板、相声等文艺节目,寓教育于娱乐之中。

5、参加环境教育培训。

6、让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的绿化活动。

7、结合大型的环境日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动员全校师生搞卫生,如:除杂草、捡垃圾、擦窗户等。组织学生上街宣传,向市民发放传单,打扫公共场所等。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

三、总结提高:

通过一系列的环境教育活动,使师生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获得环保体验,积累环保经验。为了把这一活动推向深入,提高层次,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在学生中评比“环保小卫士”,活动总结时发奖。

工作行事历:

九月份:

1、各班进行爱绿护绿教育。

2、出一期有关环境绿化的黑板报。

十月份:

1、开展环保专题讲座。

2、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十一月份:

1、召开环保专题广播会。

2、组织学生制作环境小报并进行评比展览。

3、进行一次环保知识竞赛和环保征文活动。

十二月份:

1、整治校园环境。

2、总结评比“环保小卫士”并发奖。

关于环境教育计划 【篇4】

为进一步做好20__年度大村小学环境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学校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环境科普知识、环境形势、环境质量及主要环保法律法规教育为主要内容,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地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生环保意识,让师生都牢固树立“环保从我做起”,本着“人人都是环保的实践者,人人都是绿色校园的建设者”为宗旨, 争做环保小卫士,共建环保模范城。将20__年学校环境教育工作计划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为纲要”,实施环保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的方针,学校将大力开展学校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环境意识,提高环境道德水平,强化环境法制观念,普及环保科普知识,弘扬环境文化,形成热爱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新风,使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环保道德行为习惯,确保学校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目标任务

开设专门课程,并将环境保护专题教育与各学科渗透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体验、欣赏、反思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集体、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与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与行动,成为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

三、实施途径

1、完善制度和队伍建设

⑴、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环境教育的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⑵、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境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⑶、发挥外聘环保指导人员的作用,利用培训讲座等方式促进环保意识发展,同时外聘环保单位指导环境教育工作。

2、加强宣传

利用晨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在师生中广泛宣传环境教育目的和意义,做到人人知晓。国旗下的讲话有环保宣传内容,学校的宣传橱窗、画廊、板报上刊登环保知识,学校的红领巾广播、定时播放环保文章。

3、以学科环境教育渗透为主渠道,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在教学内容中要求教师做到抓住重点、积极渗透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学会爱护大自然。综合运用各种教学途径和方法,灵活选择户外教育、社区教育、实地考察、个案研究等方法,理解各学科中包含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知识,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对周边环境加以观察、调查和访问,善于发现并分析解决有关环境问题,并尝试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4、以环保学校创建为抓手,提升环境教育层次。各班主任要创造性开展好各项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强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学校将举行环保手抄报、美术绘画等竞赛活动,进行评比、奖励做出贡献的人。要将环境教育体现于学校教学计划和规章制度中,体现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倡导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工作生活方式,形成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校园文化氛围。确立环保学校创建的目标或规划,不断巩固环保学校创建成果,全面深化环保学校创建活动。

5、以环境保护节日为契机,开展环境专题教育。精心组织开展“六个一”活动:

(1)举行一次国旗下讲话;

(2)开展一次班队会活动,如如何宣传、社会实践、环保知识竞赛等;

(3)组织学生进行“弯腰精神,美化校园,从我做起”的美化净化校园劳动,

(4)举办一期班级讲座,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环保小知识,开展环保警示教育等;

(5)举行一次“争做环保小卫士,共建环保模范城”签名活动。

(6)进行一次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6、加大常规教育

学校干净整洁,无一处卫生死角。室内窗明几净,室外无乱抛乱扔纸屑、瓜皮果壳现象,无攀折摘校园花草树木行为;中年级能主动打扫,见到纸屑弯弯腰,能经常给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施肥、除草;高年级学生能自觉清除墙壁污迹,维护学校各种秩序,永保校园清洁优美,做到包干到班、责任到人,检查、考核经常不断,任何时候经得起查,经得住查。

总之,我们将在环保教育中,充分发掘师生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充分挖掘校本环境文化资源,努力创设催人奋进的“绿色”氛围,将学校办成“花园式的学校”,使每一位学生在这里茁壮成长。

关于环境教育计划 【篇5】

根据市污染防治攻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要求,市民政局依据所承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结合工作实际,现提出__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及措施如下:

一、牢固树立环保工作理念,持续贯彻落实职责分工

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齐抓共管、绿色发展的原则,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持续抓好思想领域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

措施:

1、局党组将依据我局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每年召开x—x次专题会议听取和研究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

2、学习贯彻__市有关做好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要求,在民政系统内形成抓落实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紧紧抓住办理和__投诉咨询平台答复这个关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时限完成调查处理,对交转办的各类环保工作相关案件,指定专人负责,突出“实”和“快”,边督边改,立行立改,确保各个环保督察案件按时保质办理完成,专门建立案件工作台账、按照“一案一档”对案件进行归档,及时反馈案件办理和问题查处整改结果,确保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二、继续关注环保领域社会组织活动动态

及时监督环保领域社会组织活动动态。通过落实年度报告制度、重大活动备案制度等,及时跟踪了解环保类社会组织的工作动态,监督其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开展相应活动。

措施:

1、开展__年度社会组织年度工作计划报告,了解环保类社会组织年度工作动态。

2、在日常监管中,配合业务主管单位做好重大活动备案等工作,监督其依法开展相关活动。

三、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

提升城乡社区居民(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推进社区居民(村民)群众参与社区环保工作的自治与协商。

措施:

1、以社区为平台,指导城乡社区配合相关部门通过培训、图书室、宣传板、电子屏等多种形式,加强环保理念的宣传教育,提升社区居民(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2、指导各县(市)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__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之中,推动城乡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扎实开展。

四、贯彻落实《国家殡葬管理条例》,推进殡葬移风易俗工作

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国家殡葬管理条例》(以下称《条例》),并结合我市实际,加大海葬宣传,鼓励各公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辟建设树葬等节地生态安葬区域,满足群众多样化殡葬服务需求。

措施:

1、加大《条例》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使《条例》的内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赢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殡葬管理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2、全面开展普法培训,准确把握《条例》要义。深入开展全方位的教育培训,采取举办短期学习班、以会代训、专题讲座、专题研讨、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组织各县(市)区民政部门从事殡葬管理工作的干部职工以及全市殡葬服务企业管理人员学习《条例》知识,使殡葬从业人员全面理解、准确掌握《条例》内容,依法依规做好殡葬管理和服务工作。

3、强化殡葬执法检查,促进市场规范有序。各地区要依据《条例》强化殡葬管理,加强与公安、工商、国土、林业、城建、行政执法等部门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殡葬管理工作,对违反《条例》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同时我们将适时成立工作组赴各地区了解、掌握贯彻落实工作情况,及时解决《条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确保《条例》的贯彻落实全覆盖、无死角。

关于环境教育计划 【篇6】

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__年是实施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关键之年,也是水利改革发展不断深入、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上级部署,科学谋划,积极推进,确保取得阶段性效果。

一、工作思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水资源的科学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遏止局部水生态系统失衡趋势,通过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创建水生态系统规范管理体系,打造“碧水蓝天、魅力”,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有效控制地下水开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按照“优先使用再生水,充分利用地表水,有效保护地下水”的原则,按区域、分步骤,科学关闭自备井,在2012年已关闭10眼的基础上,今年再关闭8眼自备井,实现全部关闭。并对全县地热井规范管理,切实控制地下水开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合理利用地上水,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益

突出抓好四项工程建设:

1、地表水厂及管网体系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南水北调工程的有利时机,投资9644万元建设一座日供水能力为2万立方/日的地表水厂及配套管网,该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正在进行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预计今年5月份可以开工建设,__年底投入使用,实现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切实增强公共供水能力。

2、环城水系引黄供水工程。投资1500余万元,新建扬水站2座,节制闸10座,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__年可投入使用。年引黄河水800余万立方米,可有效补充地下水,减少地下水的农田灌溉。

3、渠道治理工程。自__年开始,利用2-3年时间,投资1800万元对西清临干渠等主干渠进行治理,提高渠道利用系数。

4、尖冢灌区改造工程。尖冢灌区是卫运河流域最大的灌区,灌区面积45万亩,由于建设时间早,设备老化,计划投资1600万元,进行设备维修改造和闸涵建设,工程实施后灌区内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进一步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节约地下淡水资源。

(三)发展节水型农业,创造水利工程的整体效益

从水生态承载力出发,积极调整产业机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以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更持续的经济发展。__-__年每年投资2000万元实施现代农业粮食产业项目,__年实施老官寨镇21个村的节水改造,铺设地下管道347.9千米,利用现有的机井发展管灌面积3.78万亩,有效地减少地下水开采。

(四)建设生态环境工程,创建美丽和谐

__年,我县利用引黄工程在县城新区建设的北湖、玉河两处大型的水生态公园将开始蓄水开放,切实改善县城生态环境;同时建设的“环城水系”工程,可使县城东西南北四条渠道24公里常年蓄水100万方,环城水系工程的实施将使成为“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滨水生态景观。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