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2023洋务运动教案

七七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3洋务运动教案【5篇】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风格,而在这个课堂上,我们会尽力确保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学习机会和支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洋务运动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2023洋务运动教案

2023洋务运动教案精选篇1

历史能力

正文: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历史科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素质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历史教学,是以“ 能力为中心”,而不是以“ 知识为中心”。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能力,前辈及同行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这里,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就如何创设历史情境来培学生的历史能力作粗浅的探讨。

一、创设历史情境的必要性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客观存在,过去性是其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因此,学生理解历史有较大的难度,使学生在注重历史能力考查的高考中屡屡吃亏。创设历史情境能较好地解决以上的问题。所谓创设历史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历史图片、考古实物、文字史料或运用电化教育手段等教学手段,使历史情境化,再现具体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使学生“ 触景生情”, 充分感知历史和理解历史。从而使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产生质的飞跃,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创设历史情境的基本方法和重要作用

1、创设历史直观情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敏捷性。

创设历史直观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考古实物、 历史图片等,把历史展现在学生面前,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直观的历史情境,使学生在回答历史问题时,缩短了思考和领悟的时间,使抽象复杂的历史概念和结论具体化和显浅化,从而提高学生历史思维敏捷性。如在讲授清政府的“借师助剿”,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形势图,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和思考能迅速答出如下变化: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比鸦片战争时多;②这些通商口岸由东南沿海深入到内地,由东南沿海延伸到辽东半岛;③这些通商口岸有的在清政府统治区域,有的在太平天国的活动区域;④列强要确保在太平天国区域的特权得以实施,认为有必要与清政府勾结起来,而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也愿意接受外来力量共同镇压太平天国。通过如此教学,学生不仅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而且使历史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2、创设历史文字情境,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

创设历史文字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教材文献材料或相关文字材料,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和理解历史,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提炼材料,论从史出等方面的历史能力,如在讲《权力法案时》,我利用教材原始材料,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权力法案》史料,并引导学生思考①《权力法案》对王权作了那些限制?②《权力法案》对议会又做了那些规定?③这些规定说明了什么?④你如何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通过阅读——分析——解答等一连串思维过程,学生既理解了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权利法案》的影响,又培养论从史出,连环递进的思维能力。

3创设历史角色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设历史角色情境,就是让学生成为历史角色的扮演者,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历史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如我在讲洋务运动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19世纪50年代,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扰。如果你是当时的清朝统治,你将提出什么样的方案来挽救这场统治危机。然后让学生讨论和设计方案,并将自己设计的方案说出来(最好能说出设计这一方案的依据及预测实施的社会效果),接着打开课本,看看当时清朝统治者如倭仁、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是如何解决这一危机的,导致什么社会效果?并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案与历史当事人的方案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历史当事人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然后结合中国今天改革开放的实践,得出洋务派办洋务运动有什么经验或教训。最后让学生讨论:“有人说洋务运动成功了,有人说洋务运动失败了,你的看法怎样?”从而把学生思维活动推向高潮可见,让学生成为历史角色的扮演者,实际上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积极性不仅如此,学生在扮演历史角色的过程中,通过概括史实、设计方案、评价历史事件等活动,使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2023洋务运动教案精选篇2

反洋教斗争亦称教案系指晚清 宗教各教派在华教会与中国官绅民之间,以及该教内部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之间的纠纷冲突,经中国官方立案,独立或会同教会、驻华外交官等办理的各种案件。清末的反洋教斗争从表面上看,参加者常常是成千上万的平民,但是,真正的鼓动者与策划者多半是封建的士绅。他们在近代的反洋教斗争中起到的是领导的作用。

封建士绅在封建社会中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士,亦称知识分子,它们是指那些已经取得文武功名但没有做官的人,甚至那批在农村为功名而奋斗的人也属于这个阶层。所谓绅,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而异于民。从它的阶级构成看,政治上都具有一定的功名资格,享有部分封建特权,是官僚队伍的退役者或预备队;在经济上,它与封建土地所有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另一方面看,他们实际上是不当权的在野者,要承担不少“民”的义务和负担。团董、地主、族长等凡是有地位的人都可视作这一阶层。这种介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特殊身份和地位,使他们在中国近代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斗争中能发挥出异于前后两者的特殊作用,在反洋教运动中亦是如此。

乡绅阶层之所以会较积极地参加反洋教运动,并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范围内充当领导者的角色,从主观上来讲,是出自对洋教极其强烈的憎恨感和清除洋教的责任感。而这种情感的萌发和增强,有着十分复杂的渊源。

一、思想意识上的冲突激起了封建士绅的反教激情

作为封建地主阶级中的一员、孔孟儒教的忠实信徒,乡绅在任何政治活动中都不会忘记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尽管有时是不自觉的。传教士在华传教之时,或许无意改变中国落后停滞的封建制度,更不想清朝政府,但因洋教来自推行资本主义的西方,其教义又与儒教思想必然有许多相悖之处,所以,乡绅必然地把洋教视若严重危及封建主义统治的洪水猛兽。

从意识形态上看, 的教义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是格格不入的,虽然传教士中有个别人曾设想把上帝和偶象融合起来,但大部分却是雄心勃勃地、毫不掩饰地表示要用他们的宗教取代儒教的在华地位。他们认为:“吾非除旧何由布新?欲求吾道之兴,必先求彼教之毁”。他们确信:要扩大在华教务,必须“把儒教这个梦魔清除”,否则传教“对于中国毫无希望”。然而这样做的结果是适得其反,因为他们低估了经过几千年不断改造和完善的儒学思想的顽强生命力。更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对儒学的抨击反倒激起了封建乡绅的强烈愤恨,他们举起了“保卫圣教”的旗帜。而这面旗帜足以把各阶层乡绅都团结到反洋教斗争的队伍中来。

二、传教活动触犯了封建士绅的利益,侵扰了他们的神圣权势,这是封建乡绅反洋教的最重要原因

列强侵华的危害是全方位的。无论是统治阶级集团上层还是还是社会底层的黎民百姓几乎所有人的利益都或多或少的守到了损害。但是,作为列强侵华的附属产物――传教活动却使乡绅阶层受到了更为激烈的冲击。

1.传教士严重损害了乡绅的经济利益。这主要表现在传教士在各地非法侵占房地产上。自1846年清政府同意归还雍正年间被封闭的天主教旧址后,传教士便以“还堂”名义在十九个省叹肆意勒索房地产。这类“发还旧址”的纠纷在苏、赣、鄂、川、直、鲁等省都有发生,涉及面很广。传教士往往利用年代久远,无从查考,“强指绅士华丽房屋为昔年教堂,逼令民间退让”,致使不少乡绅眼睁睁地看着祖业私房落人教会之手。

2.封建士绅在当地有很高的威望,并享有种种政治经济特权。然而,传教士的到来却对这种威望和特权的存在和保持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这种威胁往往是通过教民势力的扩张而产生的。传教士深入各地区后,都迫不及待地把发展中国教士和教民列为第一要务,把许多无业游民和被封建地主阶级视做不安本分的“荞民”拉入教中。这些人入教后往往倚仗教会势力,对封建统治秩序和现实的等级制度表示藐视,甚而提出挑战。出现了不少“一入教中,即成化外,官且无可奈何,乡党亲戚更无忌惮”的现象。另一方面,为了吸引民众入教,也为了显示教会的权力,传教士都想方设法在实际上把治外法权推及中国教士和教民身上,尽管他们清楚地知道这是非法的。正如摩尔斯所看到的:“教士认为教民应当享受比他的非教民同胞更高一等的司法,这种信念你是无法从教士的思想中拔除的”。这两方面因素的结合,便促成了教民势力的日益膨胀。当时有首民谚形象地反映了教民入教前后的变化:“未入教,尚如鼠;既入教便如虎”。看着自己属下的民众一批批由“鼠”变成“虎”,乡绅是不能掉以轻心和置之不顾的,这批“虎”的凶焰将会越来越烈。因而多次引起民众纠纷的教民拒绝交纳各地迎神、演戏、赛会、烧香等活动款项的事件,虽然得到清政府的允许,却无法获得乡绅的谅解。

此外,传教士还通过其他许多方面来削弱封建乡绅的权威;侵袭乡绅对团练的控制权;通过举办慈善事业与乡绅争夺人心。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一部分,乡绅为巩固其阶级利益而反教;而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共更为拱卫自己的切身利益而反教。中华民族、地主阶级和乡绅阶层这三种利益往往是互相矛盾,甚至是对立的。但在近代中国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后之时,在洋教渗入中国各地之际,它们却在乡绅身上暂时地、有条件地统一起来了。这种统一体又足以演变成乡绅们投身反洋教运动的坚定信念和强大动力。

2023洋务运动教案精选篇3

1、识记和理解: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2、能力和方法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

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中近代企业的创办、新式海军的建立、新式学堂的设立、留学教育的开始,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通过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的辩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教训。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兴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三、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洋务运动中的军用民用企业资料,为辩论做准备。

老师:制作与本课相关的教学课件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讲述法、引导启发式教学和情景教学等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思考讨论的机会,让他们通过研读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可适当的加以指导。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老师:同学们知道了太平天国运动严重摧毁了清朝的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中的枪炮也震醒了清政府的部分统治者们:要生存,怎么办?于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开始了。

多媒体显示:洋务运动

2、新课讲授

(1)洋务运动的产生

①播放电视电影片段:《甲午海战》,引入本学习栏目。

老师:刚才同学们看了两个片段,你们知道那里面的洋枪和大炮是哪里来的吗?

学生:洋务运动生产出来的。

老师:是的。洋务运动生产出了很多的洋枪和大炮,那洋务运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看书回答下列问题。

②多媒体出示:

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当时,清政府分为哪两派?洋务派是哪些人?

洋务派的目的是什么?

老师巡回查看,指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要点。

学生一:

内外交困,直接威胁着清政府的统治。

学生二:

洋务派和顽固派。在中央:奕在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多媒体出示洋务派代表图像)

学生三:

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老师:洋务运动兴起了。那它创办了哪些企业?起得了哪些成绩呢?结局又如何呢?

(2)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

多媒体出示图片:江南制造总局炮厂汉阳铁厂开平矿务局

老师:同学们看到的都是洋务派兴办的工厂企业。请同学们再看“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完成练习。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①自主学习,在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做好记号。

②完成下面几个小题:

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的军用和民用企业外,还有其它的举措吗?

学生一:

19世纪的60年代到19世纪的90年代。

学生二:

见上图。

学生三:

有。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校,选送了几批学生出国留学,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和外交人才。还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老师对出国留学可作延伸,比如:詹天佑的事迹、曾纪泽的故事和三支海军的结局。引导他们认识到洋务运动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以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实、创新”的精神。

(3)课堂辩论:

老师指定或学生选派学生代表,分为正反方。正方观点:洋务运动成功了。反方观点:洋务运动失败了。说明辩论的相关事宜。

学生:

正方:我方认为洋务运动成功了。

反方:我方认为洋务运动失败了。

正方: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反方: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路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

正方:北京大学闻名海内外,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反方:甲午海战中,三支海军全军覆没,它就是洋务运动失败的铁证啊。

……

老师:同学们说得都有理!你们认为它成功可以,失败了也行,还可以是既成功了又失败了。言之成理即可。

(4)延伸探究

多媒体展示视频:李鸿章谈自己的成就。

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老师巡回指点,解答学生疑问。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

学生一:

洋务派只创办军用和民用工业,没有改变人们的思想。

学生二:

顽固派极力阻挠,不想引进西方的技术。

学生三:

工厂里的管理模式还是封建的管理模式。

学生四:

外国资本主义国家不想我国强大起来,那样,不利于它们对我国的侵略和掠夺。

学生五:

洋务派好象是一盘散沙,没有一个中心。

……

老师归纳:同学们表现很好,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都找出来了。那到底是哪些呢?请同学们看屏幕:

多媒体展示: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①没有改变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②西方列强吧希望中国强大。

③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④没有领导核心。

3、小结

一场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就这样无声无息“落幕”了!它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太多的无奈。但是,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并没有停止他们的救亡图存、自强自立、科学民主的探索,不久之后,紧随中国近代化开端的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向我们走来了。

七、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李鸿章是我国近代史中的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他的看法。

八、教学设计理念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性学习,尊重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学中要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是学习主体,老师是主导。因而教学中尽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和已感知的历史知识出发切入主题,充分考虑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获得的过程性。课程标准倡导新的教学观念,提倡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

1、中学生喜新奇,好动好问,运用情景激趣教学法,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以刺激学生对重要史实的记忆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学生和教材的距离。

2、直观教学原则。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发展,但还很差,我就准备很多的图片,用直观的东西,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增加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受,以唤起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探究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为历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3、讨论法。讨论能让学生各抒己见,活跃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让他们一分为二地去看问题。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求真求实创新”的精神。

2023洋务运动教案精选篇4

一、案例背景

“洋务运动的作用”是历史教材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从洋务运动发动者的主观愿望上看,它没有、也不可能达到其最终强清朝之兵、富封建之国的目的。但从客观上看,就洋务运动本身而言,它对清朝历史的演变以及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乃至和辛亥革命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虽然教材已有了一定的跟进和阐释,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使实际教学仍更多地强调了对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作用,但是学生对中国发展以及选择何种发展道路、对后期中国的发展等方面,好似雾里看花,效果一直不很理想。于是,我设想在课堂上实践辩论形式,以研究性学习,借助大量的史实,让历史本身来说话,进而解决这个问题。

但这也承担了一定的风险,毕竟这样内容的度是在教师的把握中,一旦出格,对于教学效果便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而且研究性学习和辩论相结合的新颖形式,也使操作添加了难度。但对于学生来说,这不仅是一种思维培养的过程,更是建立自己思维倾向的机会。

我提前把问题交给全体学生,指导他们去图书馆,通过阅读文献、上网等方式查找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准备在课上讨论。学生都很认真地做了准备,有的还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我也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有关资料和图片,并制成了多媒体课件!

二、案例过程

课堂上,有备而来的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两派截然相反的意见,一些原来并不打算发言的学生也被卷入了论战。整个场面火爆、精彩,学生搜集材料翔实、明确,的确出乎我的意料。将一些过程摘录如下:

正方: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惨败乃至全军覆没就能证明这一点。

反方:洋务运动从20年来看,确实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从更长时间去看,它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假如没有洋务运动,中国可能连我们今天看来在黄海战役中那一点微弱的抵抗都做不到,也就更不存在那个“惨败”了。

正方: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是清政府的官办企业,不是资本主义的企业。洋务企业在一定意义上遏制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反方:从事实上看,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为中国留下了许多的第一,尽管它的投资(清政府投资)、生产管理(清政府派官员管理)、产品的分配(清政府统一调拨)都采用的是落后的“官商”形式,但在这些企业中采用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先进的技术,而且采用雇佣工人的方式进行生产,都带有一定的资本主义色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

……

三、案例反思

本节课通过师生努力,意见逐步趋向一致,补充了“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看法,打破了教材的传统结论,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洋务运动影响的争论是学生思想碰撞而产生的火花,通过辩论,培养了学生批判、质疑的精神和思辨能力。但是,受时间限制和本人过分希望突破教材的结论等因素,所以未能教会辩论双方辩论的标准,这是本节教学的遗憾。

在教学中,学生会发现许多问题,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值得讨论,因为学生只会对那些能够发表自己观点,展现自己独到见解,有发挥余地的问题感兴趣。教师可以从中选择一些作为研究性的课题展开教学,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关于洋务运动的讨论,涉及对传统观点的质疑,所以,学生都很认真,学校图书馆、区图书馆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这次研究,令我最为满意的是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我利用网络找到了大量的洋务运动人物、相关企业、产品等的照片,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直观性,而学生在网络中也找到了一些相关资料和图片,做成多媒体课件,展示和证明了自己的观点。现代信息技术给传统历史教学增添了勃勃生机。

教学法百变,但其中关键本质不变。那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发展,如何引导学生在现存的有限时料中,把握自己的观点,理性对待自己的思维,不因为观点的异化,而出现不同的立场。

四、案例评价

在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中,什么问题是最值得“研究”的?在基础型课程中,不仅仅是来自学生的有兴趣的问题,而且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这一“研究”能够深化和激活已学的历史知识或技能;二是学生必须对此研究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准备;三是这一“研究”可能进一步开拓学生学习的视野和热情。从这个意义上看,本课题研究的选题是恰当的,在回归史实本真的基础上,再加之信息技术的运用,效果可以预见。

可以商榷的是,个别教师认为这次“研究”的结果是“对教材的一个小小的突破,它打破了教材的传统结论”,这与“背景介绍”中,承认教材已有一定改进似相矛盾。如果认真阅读教材就可以发现,教材并没有否认洋务运动的客观作用,而且在多处做了肯定。问题是与分析洋务运动的失败相比,显得薄弱了,对其长远影响也未作集中分析与评论。所以,与其说是对教材的“突破”,不如说是对传统观点的突破,是对教材的不足进行弥补或再开发。

问题还在于,教师虽然已认识到之所以花这么多精力,不仅是因为要让学生对洋务运动有客观、全面的认识,而且还有更深层的目标,即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精神和思辨能力”,但对能力目标的设想似还抽象了一些,如定位在“怎样客观、全面地理解和评价过去的事实”及其具体目标上,“遗憾”就会少一些,教师的任务就不仅是真正地“放”,而且能适时、到位地“导”了。

第一,“你确认的事实是从哪些资料中得出的?”“你是否考虑过这些资料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你是否看到过不利于自己观点的资料?对这些资料你怎样理解和解释?”

第二,“你不同意的观点在对事实的认定上哪些是对的?哪些还有问题?或不够全面,或缺乏客观性?你能简要说明一下吗?”

第三,“你的评价标准呢?能不能用比较明确的话向大家介绍?”“能否解释一下这个标准为何是正确的?”“你觉得对方的评价标准如何?请说明你的判断?”

第四,“当我们对事实进行了确认,对评价标准作了统一,为什么还有分歧?想一想各自的推理逻辑是否有问题?”“如果用发展的观点或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能否合二为一?想一想,我们曾经做过许多这样的评价……”

2023洋务运动教案精选篇5

一、甲午战争后洋务思想的深化

1.批判与反思

甲午战后,社会各个阶层开展了对洋务运动的批判,洋务派自身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检讨。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证明,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在探究战争失败的原因时,出现了对洋务运动莫衷一是的局面。首先是顽固派,他们借着甲午战败之机,把责任全部推到洋务派身上,一时间,纷纷站出来诋毁洋务运动,正如谭嗣同所指出的那样,封建士大夫“徒尚空谈,清流养望,以办洋务为降志辱身,攻击不遗余力”。

在顽固派的攻击和维新派的批判下,李鸿章在《马关条约》上签字后,即将谈判过程奏报清廷,他以战败获罪之身向光绪帝恳切陈辞说:“深盼皇上振励于上,内外臣工齐心协力,及早变法求才,自强克敌,天下幸甚!”在这里,他提出了“变法求才”的主张,把这一主张与时期李鸿章的态度结合起来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这种“变法求才”不再是甲午战争前开矿设厂、修路造船等一般性的洋务举措,而是含有改革、变革的意味。显然,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有了深化发展的迹象。但这时的李鸿章,因战败在《马关条约》上签字而成为众矢之的,被剥权夺势,代之而起的是经办洋务多年的张之洞。但甲午之战,中国竟败给“蕞尔小国”,这不能不使他震惊,经过探究,他逐渐认识到“救时必自变法始”,并认为“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把变法作为挽救危亡的前提。由此可见,甲午战后,洋务派开始对“富强之术”的本质进行了自我反思。

2.洋务思想的深化

甲午战争的惨败刺激着整个统治阶级,光绪帝在《马关条约》签定后,首先发出类似于“罪已诏”的上谕,在此上谕中,光绪皇帝陈述了签定和约的万不得已的缘由和苦衷,他说道:“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奏章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共谅者也。兹将批准定约,特将先后办理缘由明白宣示。嗣后我君臣上下惟期坚苦一心,痛除积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实力研求,亟筹兴革。毋沿积习,务期事事核实,以收自强之效。朕于内外诸臣有厚望焉!”在这里,光绪帝提出了当前“练兵筹饷”两大要务,表现出急于革兴自强的决心,已经意识到必须“痛除积弊、亟筹兴革”,中国才能“自强”,才能“一新气象”。在光绪帝“兴革自强”上谕的倡导下,洋务大吏们在反思和检讨战前筹办洋务的得失后,纷纷谏言献策,提出新的变革主张。

《马关条约》签定不久,天津海关道盛宣怀连发三信,分别致署直隶总督王文韶、户部尚书翁同、大学士李鸿章,痛切地提出了变法的问题。盛宣怀是一位“勤于官、通于商、谙洋务”的洋务派官僚,他从1870年入幕李鸿章府开始经办洋务,至此,他的洋务思想由经办一般性洋务发展到“变法”,这固然是由于甲午战败的刺激,但也足以证明其经办洋务的思想有了深化发展。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甲午战后,受到战争失败所带来的危机的刺激,洋务大员们在深刻反省战前经营洋务的得失后,提出了新的洋务主张。洋务派这一时期办洋务的视野更宽了,而且他们的主张已经涉及到变更传统的大政方针。

二、甲午战争后洋务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随着甲午战后各种筹办洋务的主张纷纷出台,洋务事业在规模和范围上都有了新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军事方面

洋务运动是从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入手的,“强兵”是洋务运动最初要达到的目的。战后洋务派在上书奏折中都提出了复兴海军、创练新军的主张。光绪帝首先在“罪已诏”的上谕中提出“练兵筹饷”,各大臣也纷纷提出练兵的计划和建议,在洋务大吏的极力倡导下,洋务运动在军事方面首先从重建海军、编练新军和整顿军事教育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重建海军

甲午战争之后,李鸿章总揽洋务事业和海军建设的时代已经宣告结束。清政府开始重建北洋舰队,清政府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于1896年先向德国订造驱逐舰、巡洋舰3艘,向英国订造大型巡洋舰2艘,又另向德国订购鱼雷艇4支,这些船只大部分于1898年来华。清政府对此甚为重视,称它们为“规复海军之始基”。此外,根据两江总督刘坤一“节饷增船”的方针,清政府裁停了南洋水师旧式兵轮,于1895年裁撤了海军衙门,还对福州船政局进行整顿。

(2)编练新军

光绪帝在《马关条约》签定后的“罪已诏”上谕中,两次提到“练兵”,张之洞、胡、刘坤一等臣工们上度《清史论丛》上刊登的《论洋务新政与立体改革》一文,把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和清末新政看作一脉相承的过程,论述了甲午战后洋务运动必然发展为维新变法。

其实,清政府真正编练新军是在1901年实施新政后,但新军的编练早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就已开始着手进行,最初是广西按察使胡奉清政府之命用西法编练“定武军”,共四千七百人,是为编练新军之始。1895年末,胡调任芦汉铁路督办,袁世凯以浙江温处道名义接替,遂将“定武军”改称“新建陆军”,扩充至七千人;与此同时,张之洞在署两江总督任内也编练了一支两千多人的新军,名为“自强军”。1896年,他又以从两江调鄂的护军营为基础,选募新兵,参用德国军制,开始湖北新军的编练。在洋务大吏的倡导下,各省相继编练新军。

(3)整顿军事教育

在复兴海军、筹备陆军的同时,清政府采用洋务派的建议,加强军事教育。清政府在甲午战后进行了整顿海军教育的举措,充分发挥甲午战后幸存下来的海军学校的作用。福州船政学堂于1897年再次招生,继续派遣学生出洋,当年从福州船政学堂选拔了六名学生赴法,是为第四届留学生。陆军方面,张之洞于1895年11月奏请创办了陆军学堂,1896年,盛宣怀又创办了武备学堂,仿制西法,编制学堂章程。

2.工商业方面

甲午战后,洋务派对战前“求富”无效的原因进行了反思,认识到了“官办”、“官督商办”的弊端,提出了新的发展工商业的主张,光绪阐明了他的经济思想即“以恤商惠工为本源”,也就是发展洋务运动中的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两个方面。

甲午战后的工商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之一便是民用工业取代了军事工业的主体地位;之二便是商办企业在洋务运动中异军突起,并且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几年间,即光绪二十一年到二十六年(1895-1900年)全国各地新办的私人工矿企业,其创办资金在一万元以上的(中日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以元为计算单位,即一银元)共104个,资本总额为二千三百多万元。在战前二十多年间,私人资本办的工厂不到八十家,其资本总额为七百三十万元。战后的六年间比战前二十多年,增加二三倍。”

洋务派在经济方面又提出了“奖励工商”、“护商”、“劝工”等主张,在这样一种上下一心发展工商业的氛围中,除了战前洋务派经营的工矿业、交通运输业、电信纺织业仍在进行外,又新兴许多工矿业,建设了许多铁路,在金融、邮电方面都有新的发展。甲午战后,新修了津芦、芦汉、沪宁、粤汉等铁路;在工矿业方面,甲午战争前的大多数厂矿仍在运转,战后又出现了汉阳铁厂这样大型的工矿企业。此外,还有江西萍乡煤矿、直隶滦州煤矿等;纺织业方面,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甲午战后一直存在直到1901年由于经费问题,才被招商所顶替。战后又新建了一批纺织企业,如上海华新纺织新局、湖北纺织四局。除此之外,商办企业盛极一时。

3.教育方面

甲午战争之前,洋务派经办教育事业的最大成果,便是设立同文书馆,然而,同文书馆所培养的仅仅是些实用性的翻译人才或“一材一艺”的洋务人才,而“欲求一缓急可恃之才而竞不可得”。战后,许多洋务派官员已经认识到“储才”的重要性,提出许多培养人才、加强洋务教育的议见,其中,张之洞在《吁请修备储才折》中就提到:“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

鉴于洋务派的呼声,甲午战后清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改革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打破了过去以培养军事人才和翻译人才为主的教育模式,开始广设学堂。其中,张之洞于1895的12月,先后创办了储才学堂、陆军学堂、铁路学堂,1898年,张之洞又创办了农务学堂和工艺学堂。二是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洋务派在战后打起了“救时必自变法始,变法必自变科举始”的口号,三是派遣留学生规模越来越大。张之洞、刘坤一等洋务运动的领导者认识到,要培养足够的、合格的新式人才,必须加派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清政府在留学人员的选派、留学领域、留学国家的选择以及留学制度的规定上都做了较战前不同的变革。在人员的选拔上,主张“中西会通”,规定凡官派学生,必须在本国新式学堂学完中学和西学基础课。在留学领域上,改变了战前只注重军事学习的狭隘性,学习内容涉及农工商、法律、师范教育等方面。在留学国家上,一改战前只注欧美的做法,大力倡导留日。这样,甲午战后,改革科举的呼声日起,洋务教育走向多元化,留学教育在内容上多样化,在规模上则较战前有所扩大。

4.政治方面

后期的洋务运动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已涉及制度的变革。张之洞是洋务运动后期的领袖人物,他改革政治的主张可以看作是洋务运动后期政治方面改革的代表。1898年,张之洞出炉《劝学篇》,一直以来,这一著作都被看作是张之洞与维新派划清界限、用以自清的标志,在这一著作中,张之洞改革政治的主张较多地得到了体现。在这部著作中,张之洞指出:在西学中,“西艺非要,西政为要”。并广泛推行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教育等政策的主张,说明张之洞的洋务思想已经涉及政治改革的领域。

经过上述几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甲午战后,洋务运动在军事、工商业、教育、政治等方面,都向纵深方向发展,洋务思想呈普及之势,正所谓甲午战后,“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上自朝廷,下至士人,纷纷言变法”。洋务运动的深化发展,不仅为维新运动作了铺垫,而且在某些方面与之产生了共鸣。

三、甲午战争后的洋务运动与戊戌维新

1895年5月2日,康有为联合各省在京应试的举人发动“公车上书”,以此为标志,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此后的几年间(至1898年9月21日),在晚清的政治风云里,变法自强成为一股左右时局的潮流。这股潮流与甲午战后的洋务运动并行不悖,甚至,在某些方面,洋务派成为维新派的同路人。二者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洋务变法思潮与维新思想的趋同

甲午战后,受到战争失败所带来的危机的刺激,洋务大员们在深刻反省战前经营洋务的得失后,提出了新的洋务主张。虽然这些主张大部分仍是战前各项洋务事业的继续,但通过分析,洋务派这一时期办洋务的视野更宽了,而且他们的主张已经涉及到变更传统的大政方针。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到的变法主张,不外乎军事、工商业、教育等几方面。“公车上书”被都察院以“和约已定”为由,拒绝代呈光绪帝。1895年7月19日,署两江总督张之洞上《吁请修备储才折》,提出了九条变法措施(上文有详细介绍),其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是练兵、发展工商业、开办学堂以及富国养民之策,与“公车上书”的内容相比较起来,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此后,御使胡又上《变法自强疏》,提出十点变法建议,主要有:“一、开铁路以利转输;二、铸钞币、设银行、统一货币;三、开民厂以造机器;四、开矿产以资利用;五、折南漕以节经费;六、减兵、创练新军;七、创邮政;八、创陆军、设武备学堂;九、重整海军;十、设立学堂以储人才,以开民智。”其内容,也不外乎练兵、教育、实业几方面,与康有为“公车上书”所提变法内容似乎异曲同工,而张之洞、胡等人的上疏均在康有为“公车上书”之后,从内容和时间上来看,起到了前呼后应,此唱彼和的效应。从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所颁布的法令来看,这些法令的内容归纳起来共分四个方面:(1)政治方面,主要是改革旧机构,裁撤了一批衙门,整顿吏治,鼓励创办报纸,提倡上书言事,准许旗人自谋生计;(2)经济方面,保护及奖励工商业,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铁路矿务局,各省设商务局;注重发展农业,办邮政、修铁路……改革财政;(3)文化教育方面,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创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中小学堂,派人出国留学,提倡西学,奖励发明,准许自由组织学会;(4)军事方面,裁汰旧军,用西法练兵。

从上述维新变法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变法新政在经济、文化教育及军事上都没有脱离洋务所倡导的范围,即使在政治领域,维新派与洋务派也不是完全大相径庭的,只不过维新派除旧的措施多些,而洋务派较少除旧,更多的是布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的学者一直认为,“光绪帝在百日维新期间执行的是洋务派的路线,是一位洋务皇帝。”通过对上述洋务派与维新派二者各自的变法方案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条结论:甲午战后的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二者是并行不悖的,甚至在某些领域出现了合流,产生了共振,这是二者的关系之一。

2.洋务运动为维新变法提供人才支持

甲午战后,许多洋务派的幕僚或洋务骨干,顺应时代潮流,逐渐接受维新思想,从而加入了维新的行列。如汪康年、蒯光典、胡、严复、容闳等人。汪康年原是张之洞的幕府,曾致力于洋务教育,任自强书院编辑和两湖书院分教习,甲午战后力主变法图存,拟创设中国公会。1895年参加上海强学会,次年创办《时务报》并任总理,该报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汪本人也撰文宣传民权思想,介绍西方议院制度,赞赏德国议院章程,认为“议员议事,有司行之,不相搀越,更无侵各大臣事权之虑”。他还撰《中国自强策》三篇,“力言中国宜复民权、重公理……彼时变法之说虽渐兴,然无敢言及民权者,先生独大声疾呼,不稍讳。朋辈动色相诫,或贻先生箴之,先生不顾也。”此时的汪康年已由张之洞的幕僚逐渐转变为一个维新斗士。蒯光典也是张之洞的幕僚,他曾主讲南京尊经书院,后任两湖书院监督,逐渐倾向于维新变法。“夙以谈洋务著称”的胡,在甲午战后提出了变法自强的建议。此外,像严复、容闳等维新派人物,在甲午战争之前,都投身于洋务事业,他们通过办洋务,逐渐接触维新思想,拓宽了视野,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突破了洋务的框架,逐步转化为维新人士。通过上述阐述,我们可以看到,洋务派与维新派并不是截然对立、不可逾越的,洋务派的转化为维新变法提供了智力支持。

3.洋务大吏对维新变法的直接推动

部分洋务大吏参预维新变法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开展,部分洋务派官员之所以能参预到维新变法中来,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二者的主张有相通之处;二是甲午战后的民族危机使然。关于二者的相通之处,上文已有论述。至于民族危机促成的紧迫局势梁启超曾有一段话这样描述:“甲午丧师,举国震动,年少气盛之士,疾首扼腕言‘维新变法’,而疆吏若李鸿章、张之洞之辈,亦稍稍和之。”由此可见,甲午战后的民族危机使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变法”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这是二者合作的前提和基础。这一部分直接参预、支持维新变法的洋务大吏,主要指张之洞、陈宝箴等人,他们对维新运动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创办强学会、《时务报》以及对湖南新政的支持等事件上。

《时务报》的创办与发行,也是洋务派与维新派合作的结果。《时务报》作为维新理论的宣传阵地,创立于1896年8月,它是利用强学会解散后的余款创办起来的。它的筹办得到了张之洞的积极支持。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甲午战后,洋务派在办洋务上逐渐与维新运动不谋而合;基于二者的相通,一部分洋务幕僚乃至洋务骨干顺应了变法潮流,逐渐转变为维新志士;而以张之洞、陈宝箴为代表的洋务大吏则直接支持维新运动,二者在历史的舞台上找到了契合点。

四、结论

甲午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呈现深化发展的迹象。它的深化发展是基于顽固派对它的攻击和维新派对它的批判基础上的,洋务派开始反思和检讨战前经营洋务的得失,并得出新的变革方案。甲午战后的洋务运动,归纳起来是在四个方面进行的:在军事上,洋务派致力于重建海军、练陆军、改革军事教育制度;在工商业方面,提出“恤商惠工”的方针,扶植民用企业的发展;在教育方面,科举改革逐步提上日程,教育的单一化得到改变,各式学堂建立;在政治方面,提出“西艺非要,西政为要”。战后的洋务运动与风起云涌的变法思潮彼此激荡,在很多领域产生共振,洋务运动对维新变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洋务大吏直接参与了维新变法,还有一部分洋务幕僚投身于变法当中,完成了自身的转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