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医书心得体会5篇
《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自然之中,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交合,万物滋生,人类为万物之中最为贵重的成员,是禀天地阴阳之气而生存的。下面就是小编带来的读中医书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大家!
读中医书心得体会1
本书集成创新部分,先分别阐述了学习中医,新一代的中医人,不仅要习得经典著作,更要在扎实的基础上,要创新。既要发扬优良的医学传统,又要走出自己的独特道路,不拘泥于格式。其中又对四川名医宦世安给予高度评价,不论是医德、医术,还是对于中医的赤诚之心,都让我们新一代的学习者领悟到,‘一片丹心在玉壶’。在21世纪的今天,中医学的发展在国内取得重大的突破发展,在国际上也取得深远的影响,相信加以时日,得到全世界医学界的认可指日可待。针对仅仅依靠传统中医研究方法进行临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还是应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来研究,即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探讨。马有度教授针对麻芩止咳糖浆的领悟,就是上述方法的运用,事实证明疗效才是根本。
智慧之学——中医思维,中医模式。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指导着我们的正确的生活态度,从而才会取得成功。现今社会,治病不仅仅治疗身体的疾病,作为医疗工作者,更需要从环境、心理等因素更详尽的体察病情,中医更需要与时俱进。智慧,必然是超越普遍规律的独特见解,治未病就是中医大智慧之一。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先安未受邪之地,这些优秀的医学思维,无不指导着我们在治疗方法,治疗模式中所持的态度,以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尤其对于“亚健康”这种类疾病的身体状态,人体正气亏虚,精神亏损,虽没有达到西医临床诊断标准,但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中医则确诊为虚证。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但中医传统思维方法,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越来越无法忽视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给人体带来的副作用及耐药性、菌群失调。故百家争鸣之地,还看今朝。
灵验之术必灵验,我们这些莘莘学子,最感兴趣、最想学习的莫过于名师前辈们的临床经验与名医验方。针灸推拿、中药治疗,其神奇的功效,都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认可。拜读《领悟中医》时,才了解到很多名师大家,成名之前,都有‘切身体会’,或自幼体弱或亲人受病痛折磨,故下决心既救己又渡人。其中,我又深深的感悟到“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更是我们这些稚嫩的学子需要学习的品质。书中,广泛的.列举出,名方中灵验的例子,如治疗失眠中可适量加入肉桂、附子,联系到古方中的交泰丸(黄连六两,肉桂一两),治疗心火亢盛,肾水不济所致心肾不交的失眠,其中黄连倾泻心火,肉桂温补肾阳,以达到心火下降于肾,温暖肾水,以致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制约心阳。作为临床医师,仅具有丰富的基础理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临床疗效。书中从临床技巧、整体的辩证论治、知常达变等方面详细叙述了治病过程中应掌握的基本症候、基本治法、基本方药。
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传承下去。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那面对中国最具特色的中医又如何传承呢?培养强大的中医自信心,坚定并且毫不犹豫的走下去。中医发展是前进的,但道路是曲折的,这点毋庸置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人诚不欺我。
读中医书心得体会2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是战国时期出版的中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本次读书心得主要是关于“独取寸口”切脉法的理论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独取寸口”的切脉方法,虽然是《内经》首先提出的,但实为《难经》首创。详论其原理,可以概括为下述二条: ①寸口为手太阴肺经脉动之处,因其动,可以探知; 因其所处部位,最能反映手太阴肺经情况,而“肺朝百脉”,全身经脉营卫气血均会聚于手太阴肺经,所以寸口能探查全身经脉气血盛衰运行情况。此所谓“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②经脉的作用是行气血而营阴阳,内系脏腑,外络肢节,脏腑组织之温养濡润、内外联系均依赖于此,寸口既为“脉之大会”,则脏腑之气朝会起止于此,所以寸口能探查脏腑之气盛衰生败情况,此所谓“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
《难经》首创了寸口的寸、关、尺三部定位、定位名称、定位方法及寸、关、尺三部脉位之长短;三部各有浮、中、沉三种指力及候诊方法,以及十二经及人体不同部位疾病在寸口三部的候诊都有明确定位。“脉有三部,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明,足有太阳少阴,为上下部,何谓也? 然: 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脉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 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审而刺之者也。”由于寸口脉反应灵敏,简便易行,所以得到了广泛和普遍运用。
《难经》提出“独取寸口”的脉诊方法,系统论述其诊病原理、脏腑配位、具体手法和辨脉识证的一般原则,简便、易行、有效,沿用至今,不失其应有价值,突出了中医诊法的特点,确是诊断学上的伟大创举。《难经》的“独取寸口”是用不同指力切按取得的,表里不同层次反应不同的生理病理情况,如五难有持脉若三、六、九、十二菽重,以及按之至骨来分别测知肺、心、脾、肝、肾所属层次气血的情况,十八难约之为浮、中、沉“九候”,即浮取、中取、沉取的诊脉指法,沿用至今,更适用于临床。“独取寸口”通过脉象辨析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病机等内容,特别是其依据阴阳脉法提出的“浮者阳也,沉者阴也”,关之前后分阴阳及阴阳相乘、伏匿和关格覆溢脉象等主病机理,对临床很有启发作用。
临床应用“独取寸口”脉法,根据患者脉象辨析病机、病位常常是辨证论治过程的主要内容。具体表现为:1.估测预后:以脉之有根无根来诊断疾病死生; 三难指出覆溢脉为主死的真脏脉; 十五难以胃气有无决病之死生;十七难以脉证合参来诊断病情的预后死生; 二十一难的“脉病形不病曰死”等。根据《难经》五脏脉“绝于内”、“绝于外”理论,申明了毋“实实虚续,损不足益有余”的治疗禁忌,指出了诊脉在指导治疗方面的作用。2.辨别病情《难经》论述的寸关尺三部九候部位诊察脏腑经络病变(十八难) 、五脏脉象及其主病(十三难) 以至损至脉象主病(十四难) 、“伤寒有五”的相应脉象(五十八难),以及脉证合参的诊病理论(十六难) 等等,都常用于临床辨别病情、诊断辨证,后世脉象主病的诊脉辨证方法,就是对这些理论的扩展和发挥。3.辨析病机《难经》通过脉象辨析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病机等内容,特别是其依据阴阳脉法提出的“浮者阳也,沉者阴也”( 四难) ,关之前后分阴阳及阴阳相乘、伏匿和关格覆溢脉象等主病机理,对临床很有启发作用。根据脉象辨析病机、病位,常常是辨证论治过程的主要内容。
当代的脉学理论和临床应用虽然继承了《难经》独取寸口三部九候的诊脉方法,但仍存在偏重于脉象主病而忽略脉学理论的倾向。因此,务必要重视《难经》脉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探讨“阴阳脉法”、“元气脉法”、“脉证合参”等脉学理论和方法,并与脉象主病理论有机结合起来用于临床,以提高脉诊诊病效果。
读中医书心得体会3
看了一半,个人感觉几乎主要就是对整体和微观辩证思考的哲学探讨+作者从医以来成功治愈疾病的案例;
我认为此书不具有说服性
1、探讨一门学问首先必须充分的了解她的发展和理论基础—写过毕业论文都知道我们需要有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本书并没有系统的进行描述,既没有整理自古以来中医是如何发展的,也没有整理相关的中医文献;而是将其零星的散在文中,显得非常的凌乱。
2、本文的论据基本就是作者行医以来自认为成功治愈病人的案例,一来是个案没有推广性,二来治疗的过程过于神话,诊断非常主观性,即便如作者所言,她果真治愈了如此多的疾病,我认为也是偶然现象;
对中医质疑的原因:1、中医诊断的主观性:中医诊断讲究望闻问切,以把脉为例,文中整理了釜沸脉,鱼翔脉,虾游脉,屋漏脉,雀啄脉,解锁脉,弹石脉等几种脉象;将自己想象成中医学院的学生,你认为你能否学会感受这些不同的脉象,即便有人可以,我认为也是极少部分人,那么在中医传播的几千年过程中,又被丢掉篡改了多少,全靠主观感应的东西是不可靠的的;
2、本文多次强调透过现象找本质,但坦白说,我认为很多病的现象是一样的,中医在仅通过外部观察如何找本质,我认为具有不可操作性,例如癌症和胃炎,可能表象初期都只是疼而已,但是如果不通过现代医学的方式等你如何找到本质?我认为可操作性不强,即便有,我认为也是不精确的。
总之我认为,即便当年果真有人参透天机,中医也确实是能治病救人,但经过数千年的变迁,现在的人几乎不可能掌握当年的技艺了。毕竟,没有相应的衡量标准和客观对比的东西是难以推广并让大家掌握的。
读中医书心得体会4
书是别人推荐的,看了之后觉得作者确实在中医的原理上下了一番思考
整本书前面一半的内容相对容易理解,因为没有涉及到药方、药名之类的东西。作者的视角是从西医的原理比较着来解释中医的,这无可厚非,毕竟西医是当今主流。
中医的五行之说应该算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观点,我的意思是时间久远。那么到现在我们需要它继续的存在,就不光光是让它能治病,还需要一个明确的可以支持它成立的理论。此时五行之说就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西医理论源自解剖学的发展、化学的进步、物理学的前进等等,可以说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很多都被它所利用了。这种利用导致的认可是很强大的,因为它不是孤立的一个学科的存在,它是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大环境的融合。换句话说,西医的理论到实践是一个整体的外在的连续不断发展的科学的整体性的一种表征。人们理解到认可,甚至学习它都变得很容易,因为我们从小学习的东西里(物理、化学、生物)和西医都有一定的交集知识。
那么中医呢,本源上中医的理论是很复杂的,主要应该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尤指老庄学说。如果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算作一门学科的话,那么中医所依靠的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因为哲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学科。问题来了,哲学大家每天都在用,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并表述出来的,这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这种情况的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医学习者相对很少,甚至是学出来的就更少了,它是不能大规模的工业化量化培训的。这也是相对日益扩大的社会生活质量提高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中医相对的没落了。
中医会消亡么?应该不会,除非地球没有自然界的存在了,那它就要消亡了。自然界会消失么,估计大多数人类等不到那一天。
那么中医能大规模发展么?那要问中华文化能发展不,中国经济能繁荣否?
读中医书心得体会5
《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自然之中,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交合,万物滋生,人类为万物之中最为贵重的成员,是禀天地阴阳之气而生存的。
因此天地自然的变化,必然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存在种.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比如,在一年四季之中,自然界表现出来的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发展变化,而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与此同理,在一日之中随着昼夜晨昏的阴阳变化,人体的生理功能也相应出现节律性的变化。
中医养生重视顺应天地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强调人体必须与天地自然界保持高度的和谐、协调、统一,这样才有可能保持健康长寿。
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不单是四时气候变化必须适应与顺从它,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水质空气等,包括人体也必须很好地加以保护并顺从它、适应它。这些都是养生防病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2“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老子在《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认为构成世界的原初物质是形而上者的“道”。宋钘、尹文将这种原初物质称之为“气”。《黄帝内经》受这些学说的影响,也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
在天地未形成之先便有了气,充满太虚而运行不止,然后才生成宇宙万物[95] 。这其实是揭示天体演化及生物发生等自然法则。在宇宙形成之先,就是太虚。太虚之中充满着本元之气,这些气便是天地万物化生的开始。由于气的运动,从此便有了星河、七曜,有了阴阳寒暑,有了万物。阴阳五行的运动,总统着大地的运动变化和万物的发生与发展。
3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上古知道养生之道的人,能够按照客观规律安排生活,养生之法就是让自身的阴阳保持平衡(人体内的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衰就会产生疾病),饮食上要有节制(不能饮食单一,暴饮暴食,大鱼大肉,酒足饭饱等),在起居作息上同样要有规律(不要熬夜,经常熬夜会造成人体内生物钟紊乱,内分泌失调等),不能过于让身体疲劳透支。
如此,人的外形和体内的元气就得到了养颐,所以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活到百岁。而如今的人,对养生不已为然,饮酒无度,以消耗和糟蹋自己的身体为正常,经常醉酒行房,为所欲为,无节制地耗散先天之精气(性欲无度就是在消耗生命的本源,节制性欲,固精保气,为养生之道),当今的人也不顾身体得状况,过分使用精力,满足一时之快,寻欢作乐的方式都是有悖于养生之道的,所以到了五十岁便提前衰老了。4清净内守,调和情绪
主张以调养精神思维活动,作为主要途径来保养生命 、益寿延年。认为精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神静则对抗衰老、延年益寿。人的思 、虑 、智 、志 、急、魂等,均由精神所主。主张神气清静内守,不宜躁动妄耗;强调清心寡欲,抑目静耳,调摄神志,顺应四时,常练静功,以保持神气清静,促进健康
5人有三宝精、气、神
人,从本质上说,只有三样东西:精、气、神;养生,从根本上说,只有也只需养精、养气、养神。把握住“精气神”的养生,是最本质的、最有效的更是最正道的养生。养精是养生的基础,养气是养生的路径,养神是养生的关键;只有精气神一起养,用“气”来连通“精”和“神”,我们的身体才能“阴平阳秘”,我们的健康才能持久。
6清积除弊,血脉畅通
中医有个概念叫“积聚”。积聚分为:气积、血积、食积、酒积、痰积、肉积、水积、乳积……这些积滞犯于经络则经络湮瘀,犯于血脉则血脉阻塞,犯于五脏则五脏受累,犯于筋骨则筋骨获殃。究其积聚的成因,中医认为有外因和内因两大因素。所谓外因,中医认为是“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的侵害;所谓内因则是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造成营养过剩、运动量减少使营养物质不能消耗利用而积存体内、或因情志抑郁造成阴阳代谢失衡、有毒物质和惰性物质不能及时排泄而滞留体内,这就是造成积聚的主要原因。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积为百病之源,先积而后着风。我们不妨结合积聚的成因来看一下现代疾病及亚健康症候群中没有一个不与积聚有直接因果关系,故有十人九积之叹!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积聚不除,人何以堪。《内经·汤液醪醴论》针对上述“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驰坏,荣泣卫除”的普遍现象,响亮地提出了“清积”这个典型的调治原则,用清泻祛积的方法,疏通洗涤脏腑血脉,这样才能达到精神自生,形体自盛,骨肉健壮,健康长寿的目的。
7形劳而不倦
生命在于运动,但是要运动的适度,即“形劳而不倦”。一方面其认为人体是需要运动的,即“形劳”。因为人身的气血要流通运动,就像江河里的水,日夜奔流不息,如果停滞了,水就会发臭、腐败,或者由于淤积而冲开河堤泛滥成灾。因此人不能贪图安逸,运动不足。另一方面,运动不能过度,即是其言“劳而不倦”;若是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又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8谨和五味、食饮有节
《黄帝内经》的“谨和五味”、“食饮有节”等饮食调养。此学派主张饮食调养,补益精气,纠正服腑阴阳之偏,以达到调治疾病 、延年益寿的目的。唐代名医孙思邈是这个学派的一代宗师,其主导思想是节制饮食,以食疗痛,养老益寿。饮食宜清、淡、软、简,忌腻、厚、生冷。
9综合调摄
《黄帝内经》认为,影响人体健康是由诸多复杂因素构成的,除上述天时气候、地理环境、水质空气等外界因素外,人体自身的精神情态、生活起居、饮食习惯、劳逸房事等内在因素也相当重要。
因此,要想防病健身、延年益寿,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调摄。正如《灵枢·本神》所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这充分说明,人体养生必须是全方位的,只孤立强调某一方面,都是不成的。既要强调顺从天地自然外界因素,又要强调调和情志、安定居处、节制房事、调节饮食等来保养身体。在具体方法上,要根据自身各方面条件及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各种养生术,综合调理,全面摄养,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10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久视伤血:因为“肝开窍于目“而“肝受血而能视“,所以久视伤血;
久卧伤气:过度卧床,易使肺缺乏新鲜空气的调节,肺的机能不强健,而肺主一身之气,所以人体的“气“由此受伤;
久坐伤肉:长时间久坐,不活动,周身气血运行缓慢,可使肌肉松弛无力,而“动则不衰“,动则气血可周流全身,使得全身肌肉尤其四肢肌肉得养;
久立伤骨:久立伤腰肾,肾藏精,而精生髓、髓为骨之液,可养骨,故久立会损伤人体骨骼的功能;
久行伤筋:久行能使膝关节过度疲倦,而膝为筋之府,所以说久行伤筋。
读中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 师承中医的临床心得体会3篇
★ 中医针灸学习心得总结
★ 《大医精诚》读书读后感心得体会五篇
★ 读书心得体会500字范文
★ 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 写读书心得体会300字范文6篇
★ 师承学习心得体会3篇
★ 学习中医本草纲目心得体会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心得体会5篇
★ 读书心得体会600字范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