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读体育教学心得体会

范文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读体育教学心得体会(通用8篇)

读体育教学心得体会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读体育教学心得体会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读体育教学心得体会(通用8篇)】,供你选择借鉴。

读体育教学心得体会篇1

体育老师在学生眼里是严厉的、体育课是单调的、很多人认为体育课应该是跑啊、跳啊让学生机械的反复练习。重复的练习来锻炼身体的,这是很多人给体育老师和体育课下的定义。但是体育老师是有爱心的。

比如,上体育课时身体弱的学生就不能和身体强壮的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在体力上就有区别,所以体育老师在分小组时就把学生按大小、强壮、男女分组教学,这是在老师的心中默默分成小组,不是有心观察是看不出的。

体育教师有时也是严厉的,但在严厉中体现了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例如有一次在练习双手传接篮球时,有个女生边练习边吃口香糖。我瞪了她一眼,她毫无反应,我就走过去接过球同她一起练习传球。看着她那满不在乎的样子,我一用力,球打在了她身上,她依然我行我素,我当时真想过去训她一顿。可稍一沉思,觉得不妥,就让其他学生继续练习,然后把她叫到一边,问她刚才为什么不认真练习,稍有不慎,就会被球击中,受到伤害。下课后,那位同学诚恳地说:“我错了,老师,您别生气,今后我一定好好练。”

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处理得当,就能使学生感到温暖,就会赢得学生的尊重,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处处关心、爱护学生。体育教师也不例外。

读体育教学心得体会篇2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如何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我们认为,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以现代教学论思想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选择。

1、根据教学的目的任务进行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从教学的目的任务出发,在考虑新授课,复习课,还是综合课,考核课,室內课,还是室外课的前提下,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比如新授课,一般采用完整法与分解法、语言法、直观法等。又如复习课,可采用练习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游戏法和比赛法等。

2、根据教学內容特点进行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是教学方法的直接性对象,选择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性质、特点、难易程度、前后的联系等进行选择。如对技术动作相对较复杂的动作,可先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然后逐歩过渡到用完整法进行教学。而对技术动作结构相对独立,动作细节紧密的动作,就不宜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否则就会破坏动作的完整性,影响教学效果。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学生是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对象。因此,选择教学方法必须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知识储备、运动技能的水平、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心理状态出发。低年级学生的运动能力及体能状况相对较差,兴趣易发生多变,注意力不能保持持久,思维以感性直观形象为主。所以在选择教法时,应以直观法、游戏法和比赛法为主,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以培养和激励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动机。初中年级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认知水平有所提高,体育基本知识、体能和运动能力及运动经历有了较大的发展,注意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体育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主动性。

体育教学

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把直观法、语言法等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运用,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体育的基本知识、体能和运动能力、运动经历有了很大的发展,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强。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宜采用语言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并有机地把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以发展学生独立获取运动技能、技巧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根据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进行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只有适应教师的素养条件,才能为教师所掌握,才能发挥其作用。有的教学方法虽好,但教师缺乏必要的素养,自己亦驾驭不了,仍然不能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如直观法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不能正确掌握示范的目的、示范的时机、位置与方向,并很好地和讲解相结合。那么,最好的直观教学法也不会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读体育教学心得体会篇3

在这一段的学习中,与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交流、碰撞……我们共同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心路历程。从开始的心存疑虑到现在的的豁然开朗,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下面我从教学设计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现在的地位和一些不合理的状态是一时无法改变的,那么我能改变的是——我的心态,我的观念。要真正做到热爱教学,热爱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老是端着架子,我就是来给你教学的,你就是要学习的,这样的教学局面并不好,老师要做到放下架子,与学生共同研究,探讨,商量,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教学赋有亲和力,他们的抵触情绪就会消失,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探究学习,从而达到一个教与学的和谐状态。好的教育就是激励、唤醒和鼓舞。

二、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以前我们的教学虽然有前辈的指导,有可借鉴的方法、经验,但是与他人的切磋交流较少,因而教学方法也是较传统,保守。通过新课程培训我们认识到了新教学教法和设计的新理念。

首先,要创新。教学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在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教材,对知识点,内容设计,教学评价等,做到有效的创新,才能赋予教学充实而富有个性的生命力。只有教师的教法新颖,学生也才会更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兴趣也会更浓厚。

其次、要清晰。教学思路、线索、过程清晰。这首先取决于老师的基本功,基本功扎实了,教学自然也就成功了一半。另外还要在备课时进行大量充分的准备,理清教学脉络。

第三、要贴近生活、社会、学生。枯燥乏味,难于理解的教学是课堂大忌,以致学生对课堂失望,老师对学生失望,形成恶性循环。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当我们俯下身来,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从中取材,与自己的教学有效结合起来,这将大大有益于教学。

第四、要灵活。教学内容、过程、教学评价灵活。我们体育老师带的班都很多,若每班的教学都是一种模式,一成不变,讲到最后,自己都会感到味同嚼蜡。对学生的发展和老师的教学,都是谈不上有所促进。但是课堂教学也不能够花哨过头。新课程里讲的分层教学,主题教学,自主探究式、分组协作的等的方式以及多种教学评价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学习之后感到获交益良多。最终我们教学要达到的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我们应该在做好本学科教学的同时,能够从事一些有益于专业发展的专业研究的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当自己真正在本职工作以及专业研究方面有所作为时,也就真正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我会沿着新课改的道路走下去,我会一直努力。

读体育教学心得体会篇4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一个指标。

新课改之后我有很多困惑与想法,把握不了有效教学评价的“度”。有时学生对一个项目从不认识到认识,或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虽然他水平提高不明显,但这不也是很好的有效吗?只是令我困惑的是,这又怎么来评价呢?很多时候,事物的变化发展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可是定性研究也是建立在大量的定量研究之上的,如果连简单的百分比描述都没有,而只是一个圆滑性的描绘,可能没有太大的说服力。所以总结一下还是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课堂的主体学生之外,教师作为一堂课的主导者也很关键,所以教师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在追求师生平等、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今天,要求教师应具有更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要能巧妙科学地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有序的开展学习探究活动,这是组织有效教学的前提与根本,只有具备较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才能顺利实施有效教学。

很多老师经常上公开课、研究课,无疑,大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是做得相当不错的,但一节课的有效性是片面的、脆弱的,我们更应关注日常教学的有效性,日常教学的有效性才是长效的,也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

其实,有效无效我觉得也可以有一个简单的标志——学生出汗了没有。我曾在听课的时候听到一位教研员说新课标体制下的体育课应该是'笑与汗'的课堂。感受很深刻,真正感受到前辈们在磨练中学习到的东西我们还要下苦功夫去不断的摸索。笑,体现快乐教学;汗,体现有效教学。借他的话来说,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是体育课上没有得到有效的刺激,体育课下很少参与锻炼。体育课就那么点时间,如何在体育课上教会学生在体育课下也积极锻炼身体,这个是个难点。有效的体育课应该是教会学生基本技能,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最后,总结我的看法,体育课的有效教学可以是体育教师运用自己的专业素质逐渐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学习运动技能,端正学习态度行为,和表现自我的同时锻炼交往与合作精神意志品质的过程。之所以称过程,我是想表达有效教学也是一个慢慢进步的过程。

读体育教学心得体会篇5

通过在培训班的学习,我在政治思想方面、教学业务技能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与进步,切实体会到了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对所有即将走上讲台的教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此,我就在培训班学习以来的心得体会小结如次。

教育,是人类崇高的事业,这一事业的承担者就是教师。教师传递人类的文化科学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教师的历史使命,光荣而艰巨。人们用“百年树人”来表达教师工作的深刻意义,用“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来表达对教师的崇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民族希望之所托,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而大学教师又以其特定的历史任务,起特殊的社会作用,构成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大学教师不同于一般教师的特殊的作用是:其一,大学教师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高级专门人才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中起骨干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取决于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数量和质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昌盛,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的整体进步,很大程度取决于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而高级专门人才的质量,又取决于大学教师的工作。其二,大学教师,既是文化科学的传递者,又是文化科学的创造者。历来对人类社会有伟大贡献的科学家、思想家、活动家,不少是荟集于高等学府或当过大学教师。人们往往把大学教师这一职业同文化发达、科学昌盛、政治民主、人类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学者”、“专家”来称呼大学教师,把大学教师的声望作为一个国家学术水平的标志,把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作为一面文明建设的镜子,能够成为一名大学教师是光荣的。

通过培训班的学习,我在政治思想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首先是对什么是高等教育及怎么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高等教育就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天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既当“经师”,又当“人师”。经师教学问,人师则要教行为、教品德、教学生怎样做人。高等学校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教师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这就要求我们应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教育法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树立依法从教的观念和科学的教育观念,熟悉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懂得教育规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具备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其次是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了更进一步的把握。“师者,人之模仿也”,古往今来,多少人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赞美教师,赋予教师以崇高的荣誉。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广大教师的辛勤而有效的劳动,那么这个社会、国家、民族的文明过程必将中断,人类将永远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之中。因此,教师职业是一种崇高而又神圣的职业。“纯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职业之所以崇高,不仅因为它的光荣,还在于它的无私奉献精神,更在于其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的最大幸福,最高的人生价值观。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尽心尽力地教育和培养学生,并以自己的崇高道德品质言行一致地做学生的表率,使学生成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之材。所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既是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和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教师自我完善的要求,它对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的意义。

再次是明确了高等教育法与教师权利和义务,学会了运用法律法规来处理高等教育中的纠纷与维权。国家颁布了《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以确保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同时也用法律形式确保了教师与受教育者的权利与义务,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朝着依法治教、依法育人的方向发展。

在培训班的学习,使我在政治思想上有明显进步的同时,我在教学业务技能亦有大幅的提高。

第一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学习教育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在于揭示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道德品质、培养自我意识、协调人际关系的心理规律,揭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与教育情境的依存关系,从而使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效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帮助我们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和适应高校的教育工作,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以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全面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觉进行教学改革。只有运用符合科学规律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是认识到了学习《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重要性。想我们这种刚走出校园,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一方面对大学教学理论缺乏了解,另一方面又缺乏大学教学实践经验,对大学教学的过程认识不足。青年教师只有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后,在欣赏别人的教学科研成果时才能看出其中的“门道”,把它用于实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素养,并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开拓和创新,取得新的成果,从而促进大学教学理论的研究,推动大学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方法的更新。

总之,高校青年教师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对我们这种即将步入高校教师这一崇高而又神圣的职业的青年人来讲是有深远意义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

读体育教学心得体会篇6

转眼间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日子,一个学期即将过去,回顾过去的一个学期,我能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就一学期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关心时事,看新闻、听报告、写体会,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语言文明,举止端庄,品德言行努力做学生的表率,同事之间关系和睦,团结互助。一直以来敬业奉献,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平时工作敢挑重担,集体观念强。在新的一年里,我将向党组织上交入党申请书,接受党对我的考验。

二、教学工作方面: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做到出全勤,从不无故迟到、早退。工作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新的教学理念,按大纲课程要求,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发,结合社会、家庭、学校,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认真备课。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通过运用这个规律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使体育教师真正实现精讲多练,为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奠定基矗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

三、两操工作。

在开学初我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对初一的学生进行广播操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二,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第三,讲解少而精。我在广播操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第四,口令清楚、洪亮、准确。第五,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在此后,在全校广播操练习中,因为学生经过一个暑假,对广播操有些陌生,所以我重点抓了学生在动作规格上的一些经常出现的错误。另外,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还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大力支持。所以,广播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学生以健康的身体进行学习、生活。

三、训练工作。

这个学期我接手了学校田径队训练工作。初次接手工作,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及进度计划,严格按照训练计划进( 行训练,并根据学生的具体训练情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第二、组织学生学习田径队的管理制度及训练制度。要求学生包括我个人思想上统一,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团结协作,勤于动脑,严格训练,善于总结。

第三、克服困难,训练严谨:田径项目多,技术特别复杂,每一个动作,按照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速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用力方向所产生的效果不同。训练时要求学生做到眼快、手快、腿快、移动快。观摩学习,分组总结,共同提高。

第四、发扬团队精神,努力拼搏共创佳绩。今年下半年在市运会中取得了:第七名一个,第八名一个。在东区中、小学运动会中取得了:第一名十二个,第二名六个等,团体总分第一名。

田径队训练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磨练已呈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训练队每周早练、晚练次数不少于9次、每次40分钟。运动员积极训练,教师在训练时兢兢业业、克尽职守。做到每次训练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做到备课、备人、备场地,充分利用训练时间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点、采用各种不同的训练手段进行训练。田径队训练在半年时间中取得这样的佳绩、全赖于上级领导及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全体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的工作态度是:作为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和业余训练工作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不自轻自贱,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增强学生体质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样才无愧于我们的事业和责任。有吃苦奉献精神。体育训练工作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工作时间长,体力消耗大,没有顽强的吃苦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是不行的。我要不断充实自己,要善于积累经验,总结成败得失,勇于思考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在总结如下:1、备课方面对学生了解不够全面,对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等认识不足,在有些时候未能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2、教法比较单一,在解决如何把教学资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上方法比较单一。3、课堂上对于以下能教学能力要还有所提高: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所以在新的一年里我要注重个人的业务学习和提高,紧紧抓住课程改革这一契机,通过培训学习、观摩探讨,撰写心得体会、反思,积累、学习教学经验,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在实践中应用等方式,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领会,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学习形的教学工作习惯,为学校的优质化工程作出我应有的贡献。

读体育教学心得体会篇7

通过这几年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达标工作中的感受,及其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对教学中的体会性练习有了深入的体会。在以往的抓达标过程中,达标困难的同学往往表现出动作不协调。体力分配的欠缺,使得学生往往因为动作不协调而产生了很大的难度,也使得学生本人对体育锻炼有意识的逃避。对其终身体育锻炼的发展意识制造了障碍。是孩子本身不适合运动,还是老师教学中有误区呢?为此,我进行了反思和实践。

儿童早期对体育活动基本上表现了积极的态度,愿意和喜欢投入到运动本身当中去。特别是有趣味性的运动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个性和爱好逐渐的具有倾向化。即使是再不从事锻炼的人,在某一特定场合与条件下,也愿意全情的投入其中。这说明,每个人都是能够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是有其心理和生理需要基础的。新课标的出台,就是要求体育工作者把这种情绪化的偶尔锻炼,转变为从小就开始培养与引导习惯性、自主性的终身体育锻炼。做好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体会性练习是利用辅助练习器材、改变运动环境和分解模仿等手段来解决适龄学生普遍存在的、对全过程的运动技术较难理解的环节。使学生对此项运动有比较清晰的的感知印象,能够比较合理、轻松的掌握此项运动技术,并愿意就此参与和提高。

体会性练习在新动作的学习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中低段的学生。在大纲的三年级的立定跳远教材中,要求上、下肢协调用力、动作迅速连贯、落地稳定。我重点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双脚连续跳台阶来体会上下肢协调与连贯、稳定。随着台阶高度的递增,学生随意应付的思想因为任务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心理准备和注意力集中上开始提高起来。谁也不甘心落在后面,又都条件反射的不想受伤而在自然中突破了教学重点中的协调连贯和稳定。利用辅助器材(助跳板加体操垫)来巩固落地的轻巧和稳定,体会腾空后的伸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多媒体展示分解动作学生较难理解,在实际教学中客观条件有一定不便,利用辅助器材的体会性练习就更显其突出性。助跳板满足学生跳得更高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延长动作完成的时间,以弥补低龄儿童观察力和感知能力的不足。使其在练习中有了成就感,体会到了充分伸展和收腹动作的连接,提高了学生身体的感知能力,为今后的助跑跳远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2002—2003学年下学期与上学期的立定跳远成绩相比,平均提高了8厘米以上,最高的进步了有21厘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小学三年级的耐久跑教材中,要求初步掌握途中跑技术,发展一般耐力。因为刚开始接触耐久跑,最主要的矛盾体现在体力分配和心理承受意识方面。在成绩表现上很差,体力消耗大,心肺感觉难受。存在消极情绪、厌学现象。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儿童年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教参的思考。我在本学期调整了教学思路。除了在技术动作上的练习外,着重强调体会性练习,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绕自然环境的队列跟跑、连续的跑走交替、中速跑和慢跑交替,一切暗示和要求都围绕着有节奏和控制速度进行。蹬地、摆臂、抬腿、呼吸配合的节奏的感觉和体会。长跑后放松调整,要求学生慢走、深呼吸后躺在草地上闭目休息,四肢尽量张开,体会运动后的感受。此举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绝大多数同学有了很舒服的感觉,逐渐体会到了长跑的乐趣。在心理上接受了长跑这项枯糙的运动,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了基础。学生成绩普遍提高了10秒以上,最大的有40多秒。

综合而论,体会性练习让我在教学中感到了成功,也让学生感到了成功,并且体会到了进步带来的喜悦和运动的乐趣。鉴于于中低段学生对运动技术上掌握的困难,体会运动的节奏和运动后的感受是我今后教学的重点;辅助练习和方法是我今后钻研教材的重点;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是我今后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的生理健康、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的社会适应,我都将大胆的采用合理的体会性练习的手段和方法,来满足于三个有利于。

读体育教学心得体会篇8

走向新课程,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尤其是在现代化的教学改革中,心理情绪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一堂体育课,单靠以往传统的教法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学的效率,不仅取决于教师熟悉教材或完整的传授程度,而且要提高到另一个高度——学生的主动配合。因此,要求教学织者具备另一种能力:注重学习过程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重视情绪产生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精心设计环境

环境是激发情绪的特殊条件。课堂环境即课堂气氛,如何创设最佳的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情绪的先决条件。如果只是公式化的教学,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就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气。环境包括教学的设计、布局、形式等因素,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就是创造了学生良好的心态,为进入角色做好准备。

二、细心培养情绪

这是诱发积极心理因素的具体手段。一盘菜好看好闻而不中吃,会令人不得不中途停筷,要使人越尝越有味,越吃越想吃,需要厨师的调烹艺术。教师的“手艺”就是组织教法、教学手段的运用。在有利于学习教材的前提下,教师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运用多变的教学形式,巧妙的组织手段,不断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在变化多样、趣味无穷的教法与练习中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认识主题。可以说准确优美的示范,生动形象的讲解,必要的教具图解,有效的游戏比赛,多变的练习形式等等,都是诱发学生积极心理因素的有效手段。只要对这个问题有了真正的认识,每个教师在教学中就必然会有自己的创造。

三、准确把握时机

每一堂课都有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时,教师必然向学生作了讲解,但往往在这个时间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上,对教师提出的重点难点,难以有理性的认识。所以,有些知识未必千篇一律的。在示范讲解的教学过程中,某一适当的环节(学生练习过程对这方面显示需要的时刻)再向学生提示,肯定效果大不相同。教师如果把握好这个时机,能使学生对教材有更快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或者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说明学生对教材产生了兴趣,但在由感性知识转变为理性知识的过程中(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练习过程中)有些人尝到甜头,有些人却吃到苦头。教师应该看准这个时机,有意识地强调动作要领,提出重点难点,指出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必要时选出几个学生进行演练讲解,既有利于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又是理想的课间情绪调整,有利于清醒头脑,达到加强后半段的练习效果。

四、做到关注各体差异

学生的体能之间有差别,兴趣爱好不相同,接受的程度也就不相同。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各种心理动态无不尽情显现:有人兴致勃勃,有人马马虎虎,有人愁眉不展……教师教学中应细心观察,不能忽视各种心理动态。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有的放矢的进行不同类型的要求与辅导,鼓励好的更上层楼,消除后进者的心理障碍,想办法帮他们树立斗志和信心,使教学顺利进行。

总之,我认为在体育或其他学科的教学中,重视学生心理因素的培养与利用,在现代化的教学改革中无疑是一门重要的课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