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山头去不归
我是喝着淮河水,吃着桐柏山的稻米长大的孩子。从我的眼睛睁开那刻起,我身后的这座大山,就像画一样深深刻印在我的脑海里。我的第一声响亮的啼哭,像划破夜空的惊雷,萦绕在桐柏山上空;我的第一滴泪水,曾滴落在山沟里那带露的枝叶间,像珍珠般地晶莹透明;我的第一次蹒跚学步,像青石板上沉重的敲击,山路上从此留下我人生的足印;我吃的第一碗米饭里,就混合着黑乎乎的黄荆叶,那是我今生所闻到的第一缕也是最美妙的人间馨香。桐柏山给了我生命,桐柏山给了我成长的养分,桐柏山更给了我展翅飞翔的天空。因此,我这一生一世,跟桐柏山都有着扯不断的关系。从我呱呱坠地,直至背着简单的行囊走出巍巍桐柏,整整花费了20年时光。在那20年里,我几乎一直与贫穷相伴,而为了能活下去,我和所有的山里人一样,不得不成天在山路上艰难地跋涉。我曾无数次地诅咒过这座该死的大山,也曾无数次地梦想着有朝一日我能头也不回地走出这千里桐柏,可是,我的诅咒又怎么能撼动这无情的现实,我的童年和少年的梦想,在那个贫穷而落后的年代,又是何等的苍白和遥不可期。
我对“桐柏山”这个名词的了解,是从一本叫《桐柏英雄》的连环画开始的。而我对生我养我的桐柏山,有了真正的发自于内心的敬畏之感,则是从看了一部叫《小花》的电影开始的。我依稀记得当年跟小伙们一起,争着翻看那本不知已看过多少遍的小人书时的情景,那连环画画面虽然线条简洁,人物朴素,可孤胆英雄赵永生的形象在我的心中却是异常的高大和丰满。后来,那部曾轰动一时的电影《小花》在我的家乡上映时,我和我的伙伴们简直不敢相信,人世间竟然有那么凄美动人的故事,更不相信那穷山恶水里,能生出那么俊美的乡村少女。再后来,我就知道了,我身后的那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山就叫桐柏山,我还知道了电影里故事的发生地,就在离我家不到百里的地方。
我长大成人直至走出山村后,就开始格外关注家乡的那座山,无论从民间故事中,还是从文学作品里,无论是从新闻媒体中,还是从乡亲们捎来的每一个家乡的信息里。从父亲那里,我还知道了我的家族与桐柏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的父亲原本是出生在桐柏山北麓的淮河边,父亲说,小时候站在家门口向南眺望,就能看见延绵几百里的桐柏山。每逢战乱或瘟疫,或者是自然灾害,我的祖辈们多般都会拖家带口,逃向离家几十里的桐柏山,后来,我的家族中渐渐就有人家在桐柏山扎下根,我的父亲之所以能在桐柏山安身,靠的就是那些族人们的帮助。在父辈和祖辈的眼里,桐柏山是穷人的救命山,桐柏山是鄂豫边区方圆几百里穷人们的洞天福地。
我小的时候经常跟父亲一起,去桐柏山腹地看望一个叫丁乐富的爷爷,父亲说他是我祖父的堂兄弟,乐富爷爷少年便成了孤儿,因躲避战乱和地主的迫害,不得已才逃到桐柏山里一个叫火烧寺的地方。在那个方圆几十里没有人烟的地方,乐富爷爷硬是靠一双手,置下了一片不小的家业。乐富爷爷还当过新四军的交通员,为新四军在桐柏山一带活动提供过许多方便,解放后信阳县的第一位姓耿的县长,就是受乐富爷爷帮助最多的那位新四军干部。耿县长为了表彰乐富爷爷对革命所作的贡献,曾在信阳县城为他安排好工作,可乐富爷爷因过于留恋他自己的那片世外桃源,终于放弃了城市生活,一生与桐柏相守。乐富爷爷因不能生育,没有子女,他死后,乡亲们根据他的嘱托,将他埋在村后的一座山头上。直到今天,每到清明,我都会去给乐富爷爷上坟烧纸。我站在乐富爷爷特意为自己选定的福地里,遥望四周环抱着的苍翠群山,心中便涌出许多感叹,是啊,是眼前这青山绿水养育了乐富爷爷,给了他几十年安定的田园生活,有什么样的借口,能让他离开给了他生命的桐柏山呢?他死后,又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埋在这高高的桐柏山头?
我对桐柏山有了更多更具体的了解,是在2011年的5月。当随州作家协会通知我要到桐柏山腹地采风时,我几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因为我很早以前就计划过,等有了一定条件,我一定要将桐柏山走遍。这次机会终于有了,而且还有一群作家和诗人作伴。
在桐柏山主峰南麓的随县新城小镇,我们同行的20多位作家,一直都在向当地干部和群众了解关于桐柏山情况,在那些老旧的村庄里,我们不断地听当地老人们讲述戴家仓屋和解河戏楼当年的辉煌,听当地的文化站长讲南宋末年,新城守将边居宜英勇抗元的悲壮故事。同行的包毅国先生为了让我们更快更详细地了解桐柏山,竟全然不顾医生的嘱咐,利用午睡时间为我们讲解桐柏山的历史地理和山水人文,他的引经据典,他的关于随文化与桐柏山文化的关系研究,一般文化人是难以达到如此境界的。
那天黄昏时分,我们站在住居的山庄,向北仰望几十里外的桐柏山主峰,夕阳正将那桐柏极顶上的云台禅寺镀上一层金黄,此时,几朵紫色的浮云正由东向西游向太白顶,使本来就很令人向往的神山,更增添了几分庄重和神秘。同行的戴老师说,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紫气东来”吧,我说是啊,何止是东来的紫气,那不正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们的福气么?
桐柏山是座英雄山。早在宋元时期,这里的边城守将边居宜,为了民族大义,毅然率领三千随州儿女孤军抗敌,在战完最后一兵一卒后,便带领妻儿老小投身火海,演绎了中国历史上少之又少的君降臣不降的动人篇章。清代中期,新城豪绅戴耀堂,利用自己的私人武装,硬是从围困重重的土匪窝里,解救出了微服私访从这里路过的皇帝老儿。民国初年,白朗率领起义军占领桐柏山最重要的战略要地田王寨,在桐柏山周边县市打了许多胜仗,很快发展到几千人,后来在孙中山和黄兴的影响下,白朗率义军归附孙中山。
桐柏山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地方。桐柏县是河南省九个革命老根据地县份之一,据桐柏县志记载,1925年到1947年的22年间,在桐柏县境内先后建立3个中央级、6个省级、9个地级、12个县级党政军领导机构。刘少奇、李先念、贺龙、王震、彭雪枫、郑位三、王首道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红三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部队在此驻防、转战,并先后建立20余支地方革命武装。
桐柏山更是座灵山,在地理学概念上,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碰撞结果,造成了地质构造上的隆起,这是中国地质构造上的一大奇观。从南襄盆地的东部边缘,一直向东南延伸至大别山最东部的武胜关。在这东西长150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的桐柏山区域里,到处是名山胜景,到处是飞泉流瀑。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桐柏山主峰太白顶,汉朝时就建有“保安观”,“金亭翠阙”一直为桐柏山八景之首。武当派鼻祖张三丰曾在此修真,目前境内的祖师岭道家的香火仍旺,桐柏山主峰之上的云台禅寺也已修缮一新,寺内一年四季游人不断,香火不绝。中国道教共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而桐柏山位列第三十六洞天,第四十一福地。
公元705年,因武周时期媚附武则天的诗坛奇才宋之问,被唐中宗贬到岭南的罗定县做参军,宋之问南下时路过桐柏山,赶巧在这里遇上了正在桐柏山太白顶修炼的天台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是当时的道教领袖之一,他曾非常仰慕宋之问的才华,这次二人不期而遇,是天赐的机缘。当时宋之问还背负着因窃诗而不惜害死自己亲外甥的沉重思想包袱,可司马承祯看重的是宋之问的才华,他并不计较诗人的个人品德。在桐柏山太白顶,宋之问一住就是半月,他和司马道士清晨在云中散步,黄昏时在雾里畅饮,那情意那景象是何等地诗意和美妙啊。宋之问临别之际,为天台道士题了一首离别诗:
羽客笙歌此地违,
离筵数处白云飞。
蓬莱阙下长相忆,
桐柏山头去不归。
宋之问一生几乎都在攀附权贵,他的诗作大多是应景的,取悦于他的主子的,这大概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首离别诗。可这诗作是他真实地发自于内心的,是桐柏山的山水人文启发了他的灵感。因此,这诗也就和这巍峨高耸桐柏山一样,也将成为永恒。
2011年5月8日,在桐柏县作家杨静女士的邀请下,我开着自己的新车登上了九曲盘旋的桐柏山路,在海拔1000米的太白顶停车场,我参观了桐柏山盘山公路落成纪念碑,那碑文里记载的,正是桐柏人民在盘古精神激励下的又一个英雄壮举。在通向太白顶的最后140米的台阶路上,我看到了农民兄弟们抬杠着上百斤重的花岗岩条石,正艰难地向着太白顶攀拔,行走在他们身后,我仿佛听到了他们真实而又厚重的心跳,他们铿锵有力的脚步,正是我当年在山路上跋涉的深情再现,那些弯曲的背影,不正是我的父辈们,一生一世在桐柏山里劳作的真实写照么?
在海拔1140米的太白顶,我向北眺望发源于脚底下东去的千里淮河,那远处的蒙蒙胧胧的河边高地,正是我父亲的出生之地啊,我的祖父就长眠在那片高地上遥望着桐柏。然而,等到云雾散尽,山风再次将我的泪眼吹干,我又情不自禁地向着东南方向眺望,百里之外的那座名叫大贵山的山脚下,正是生我养我且让我魂牵梦绕的故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