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700字小学

范文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700字小学(精选5篇)

不妨趁着暑假期间,读读《海底两万里》这本名著。关于海底两万里读后感700字小学该怎么写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海底两万里读后感700字小学,希望大家喜欢!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700字小学(精选篇1)

《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海洋三部曲的第二部,其他两部分别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我认为,在这三部小说中,最好看的要数《海底两万里》。其原因有三:

首先因为作者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动人心魂的海底远游。在鹦鹉螺号的陪伴下,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海——一个美丽的大海,一个奇特的大海,一个浩瀚的大海……大海拥有着陆地上没有的景观和生物,从最远的极地到最深的海沟,再到从红海到地中海的神秘隧道——阿拉伯隧道。让人目不暇接的同时还耳目一新。

其次这是一部科幻小说。我喜欢读这类小说,《海底两万里》是这类小说中的名篇佳作。如果不从第一页开始阅读,而是从中间开始读的话,会发现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无法读懂,因此,静下心来,仔细地品读,你会发现字里行间透着一种神秘的气息,悬念迭出,环环相扣,扣人心弦。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我这样一个住在海边的女孩来说,每天都能见到大海,因此大海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可是读了这本书,大海繁多的功能令我吃惊:大海可以提供一切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只要在船尾拖张渔网,就可以捕捉到各种美味鱼类;我们可以去海底森林捕猎野味,牛羊家畜在无边无际的海底草原上吃草;我们可以吃到鲜美的鲸奶和从大海藻中提取的甜糖;贝类的足丝可以制成衣料、香水也可用某种海草蒸馏而成、睡的床是由最柔软的甘藻做的;我们可以用鲸鱼骨头做的笔写字,用乌贼鱼的汁制成墨水;从海里提取氯化钠,用作产生电的基本材料,又可为船提供光和热,成为船航行的动力源……总之,我们可以从大海获取一切。

尼摩船长曾说过这样的话:“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只有在这里,我才是自由的,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是啊,通过探险海底两万里,我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奇特和浩瀚!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700字小学(精选篇2)

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在人类还没有发明电报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用电报传递信息;

在人类还没制造出飞机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驾驶直升机在天空中飞来飞去;

在人类还没有着手登月工程时,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坐在一颗大炮弹里,被巨炮发射到月球上;

…………

这个人就是儒勒·凡尔纳,法国著名的科幻、探险小说家,这部海底两万里就是他的“海洋三部曲”之一。

小说前七章作者写到:有一个怪物,每日以极快的速度在各个海域游荡,给过往船只造成伤害,“我”得知此事后,加入了捕捉怪物的船只中,却在与怪物搏斗的过程中,不幸同康塞尔和尼德·兰一起掉入海中。

为了生存,我们只能趴在怪物背上,随他周游,不久之后怪物上的一块甲板被掀开,几个人把我们拖入怪物内部。

小说一开头充满了作者新奇的想象,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在笔下描绘出一幅海岸美景以及一系列惊险刺激的情节。同时作者还以波兰人民反抗沙俄统治而惨遭镇压的事件为背景,塑造了主人公尼摩船长的形象,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批判。

凡尔纳心底对当时社会统治者的不满难以纾解,因此他选择了用笔去化解,他将心中的不满和反抗全部加诸到尼摩船长身上,让他具备了坚毅刚强的品格,同时还拥有一颗善良温暖的心灵。

尼摩船长对统治者的不满让他采取了直接而暴力的手段“撞毁船只”。

文章有段统计说尼摩船长撞毁的船只大约有200多艘,由此可见尼摩船长心中的憎恶和气愤的情绪有多么严重。

面对统治者对底层人民的压迫以及对人民起义的残酷镇压,作为小人物的尼摩船长无能为力只能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进行反抗和报复。

假如你生活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你会怎么做呢?是随波逐流的适应社会环境,甘愿受压迫还是奋起反抗以自己的方式捍卫尊严和生命呢?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700字小学(精选篇3)

读这本书时,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与尼摩船长一起驾着鹦鹉螺去探索海底世界,叩问海底秘密。故事发生于1866年一件闹的满城风雨的怪事,许多船只在海上发现了怪物,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受邀追逐怪物,谁知落入水中,却被怪物所俘虏,由此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海底之旅。最后不堪海底的沉闷,想方设法,重回陆地。

文章中,我最钦佩的人就是尼摩船长。他的财富可以偿清上百亿的国债并且毫不费力。他勇敢,面对章鱼他义不容辞的上前战斗,面对鲨鱼,他手持匕首,与鲨鱼展开肉搏。抓住鱼鳍,用匕首刺鲨鱼肚子,鲨鱼一命呼吁。他善良,虽说自己已与人类社会隔离,但仍然同情采珠人,爱惜自己的每一个船员和善良、可怜的人们。他沉着冷静,当鹦鹉螺陷入南极的冰道时,尼摩船长冷静而沉着的指挥大家把冰敲碎,走出困境。

看完这本书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阿龙纳斯,一位热爱海洋、知识渊博的教授,到“鹦鹉螺”号上后,他把那些奇特又罕见的动物、植物全部记录到笔记本中,回到陆地上后公诸于世,真令人敬佩啊!康赛尔,教授身边忠诚的仆人,他们共同经历了几十万公里的海底航行,饱览了很多壮丽的景观,他们共患难,同艰辛,成了真正的朋友。“鱼叉王”尼德·兰是一名勇敢、优秀的叉鲸手,百发百中,在危机时刻拯救了教授和康赛尔。尼摩船长是一位海洋的“隐者”,勇敢而智慧,带领水手们成功从南极脱险,勇斗鲨鱼,血战章鱼,无人能敌,但一直隐居大海,很少露面。

《海底两万里》不仅让我认识了这些勇敢、执著、真诚、阴郁的人,也让我游览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等七大洋,欣赏到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海底两万里》富含地理、生物等知识,既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科幻小说,又是一本富含海洋知识的百科全书。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700字小学(精选篇4)

小时候,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它是一部科普书,向科学老师一样,每一种事物都要挑出来滔滔不绝一番才肯罢休。那是我最痛恨一类书,但连我周围的同伴都为之疯狂时,我的内心燃起了强烈的好奇心,就买了来读。当时已觉得颇为震撼,这本书竟然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让人读了就不想放下;如今读它的时候,没有一丝厌倦,反而更多了一丝欣喜和些许期待。

《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的一部力作,讲述的是一位法国博物学家赴美参加科学考察活动后,正准备返回法国时,应邀登上了一艘驱逐艇,参与驱逐盛传的海上“怪物”。然而,博物学家等人非但未能驱逐掉“怪物”,反而被“怪物”所俘虏。其实,所谓的怪物,竟是一艘当时尚无人知晓的潜水艇。他们虽身为俘虏,但却受到艇长尼摩的善待,只不过,为了保密的缘故,不许他们离开潜艇。因此,博物学家一行被迫随潜艇游历各个海洋。后来,他们几经艰险,得以逃跑,终将这一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两次读这本书,我一直对尼摩艇长的身份、他渊博的知识以及他那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感到好奇。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他如大海一般兼具热情、冷酷、和善、危险、温和、暴躁、随和、任性……他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鹦鹉螺号潜水艇,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这好像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惟一目的。他在海底探寻自由,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但他的良心从没有被残酷的生活经历磨灭过: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的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我不明白,这样的人有着怎样的经历和出身。但我相信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来吧,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一同走进《海底两万里》的世界,去感受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力量。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700字小学(精选篇5)

在《海底两万里》中的科技,我们知道,有许多都在今天实现了——潜水艇、火箭等。

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可在作者的那个时代,这些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这也侧面说明了科学幻想行为的一定的真实性。

那么,我是否也可以做出一个大胆的幻想——在未来,在人类终于把陆地摧毁时,迁到海里。这个看起来可能会有些疯狂的想法,实现了,可能真的能挽救人类岌岌可危的命运——依靠抗强压的玻璃和建材,在海底建造尽可能高的房屋:便于造出的氧气管道进一步扩大;海洋里的生物可以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就像小说里描述的那样:贝丝制成的衣服、各类海洋生物作我们的食物、床是柔软的大叶藻、墨水是乌贼的分泌液······尽管材料可能会和我想的有些出入,但尽力地去研究,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有很大可能可以做到。尽管人类可能会失去汽车般便捷的交通工具,但想想地球的生态系统所遭到的破坏,这可能反而救了人类一命。

想想看,当陆地无法生存,我们转而进入海洋,当陆地调整过来后,我们又将会回到陆地去。在海洋里的生活,人类的科技不可能原地踏步,只有不断地再生可利用的资源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我相信,当科技到达一个层次后,人类的科技将不会有害于自然。到那时,相信人类对可再生资源的重视性已到达顶峰。

那场连接近于现代科技的鹦鹉螺号都未能幸免的风暴又将我的思绪拉回现实。对于未来的准备和预言固然重要,但人类目前最紧急的难题是停止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人类对科技产物的改进及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是迫在眉睫,现今新能源已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希望它能改善人类的现状,让人类不至于像我想的一样躲入深海。

人类要面对的最根本的问题,便是如何将人类科技和自然相平衡。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