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蓝天电影观后感(精选5篇)
《碧海蓝天》描述个人难以融入现实社会的困境中,因此转而寻找梦想中的另一种生活,带著浓厚的自传色彩。人类不断向极限挑战,但最后以回归大海为终,为一部蓝色调的电影。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碧海蓝天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碧海蓝天电影观后感【篇1】
影片以蓝色背景为基调,讲述了对于海洋钟情的两个平凡男人间的平凡故事,却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伴随着背景音乐一步步走入画面里,那广阔的海洋,那宁静的小岛,仿佛自己就伫立在那里一样。
开始的捡硬币就可以看出两个人的性格,亚舍的自负,好斗,杰克的羞怯,恬静。一个人的性格决定着一个人的成就,也决定着他的归宿。这也就为后来的两个人的结局作了铺垫,不会为两人的各自抉择诧异了。
命运的纽带始终连接着他们,而这个纽带就是海洋。亚舍潜水是为了征服海洋,他喜欢潜水记录给他带来的荣誉;为了打败杰克,也许是弥补年幼时没比赛的遗憾,也许本就是高手间的惺惺相惜。而杰克,虽然父亲死于海洋中,也没能改变他的爱好,也不能说是爱好吧,他喜欢潜水,喜欢海洋,喜欢海豚,觉得自己就是海洋的一部分,他属于那里,他在那里可以尽情的和海豚嬉戏,放开自己的心灵融入大海。所以多年后相见了,而理由就是潜水比赛。
而乔安娜的出现,令杰克一度的感到迷茫,是爱情,是理想,让他有些无从适从。他们彼此相爱毫无疑问,但当爱的付出长久的不对称时,或者说杰克爱海的程度大于乔安娜时,矛盾就出现了,就如她说杰克看海的眼神很让人害怕,让她自己觉得仿佛只是第三个插足者。
当杰克创下新的记录时,亚舍自负让他自己无法容忍,于是拼命去打破,不为别的,一个男人应有的尊严,而他的命运早已注定。亚舍临死领悟了,了解了海洋,愿意葬在海底,让海洋陪伴着。是的,生于海,也归于海,这不仅是他的宿命也是杰克的。
亚舍的离开,让杰克终于下定了决心选择理想,即使知道了乔安娜怀孕。乔安娜也知道一切都已无可挽回,就放手了。是的当彼此的爱成为了对方的束缚,还不如趁早放手来的痛快。杰克随海豚走向了深海。
看了这,只能说它是部好电影,只是电影而已。我们都活在现实中,是平凡的人,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我相信绝多数是做不出亚舍和杰克的选择的。所以我们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人就该做平凡人该做的事,我们需要理想也需要感情。当理想和感情出现相悖时,只能调和,不是一咬牙,一跺脚就做出了抉择,它需要时间来磨合,这才是生活。
碧海蓝天电影观后感【篇2】
我其实是不算一个太文艺的人,所以我会很少喜欢上一部主打文艺的片子,所以我一向喜欢剧情不拖沓(而文艺片恰恰节奏总是太慢)的故事片。我记得我说过我只喜欢一种文艺片——有俊男美女有迷人的景色有激烈的滚床单的(女主角慷慨露点了),所以在这一点上《碧海蓝天》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我依旧还是一个在文艺素养有待提高的普通青年,所以我只给你部高分的爱情片打了四星,160多分钟对于我来说有点长,但也不算是浪费时间。我也很久没写电影观后感了,用这个机会来找找曾经在高中写小作文的感觉吧。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杰克和恩佐从小一起生活在海边的小镇,杰克的妈妈很小的就抛弃了他,他跟爸爸一起出海的时候亲眼见证了父亲在潜水的时候身亡,但是他却从未减少过自己对于大海的喜爱。_年后,这对小时候的伙伴在一起潜水大赛中相遇了,从此以后他们的友谊就在接二连三的潜水竞赛中重拾与加厚。恩佐性格有些不羁,但是在自己的妈妈面前总像个小孩,他(似乎)不屑爱情,只是享受于一次又一次的潜水的胜利的掌声与欢呼之中。但是接连几次恩佐都输给了杰克,最后一次潜水他终于遇到了危险,他垂死在杰克的怀里:“你说的对,在海下的感觉更好。”最后杰克松开了手,把恩佐的躯体放任在了深邃的海里。一次偶然的机会,杰克认识了乔安娜,他们一见钟情了,而杰克显然是不懂如何去爱的人,疯狂的一方是乔安娜,她追随着他到意大利,到希腊,最后自己丢掉了工作,一路追随着杰克,她的活力她的疯全都倾注在了杰克这个过分迷人的大男孩身上。杰克也是爱乔安娜的,只是他一直在爱与海洋里挣扎,他深爱着并亲吻那群海洋里的精灵,他说每次潜到最深处的时候都很难找到一个回来的理由,纵使乔安娜为他怀孕,他最终依旧选择了海洋。
影片的风景都很迷人,湛蓝的爱情海,西西里的巷道,让你很难不爱上这碧海蓝天。
恩佐的扮演者是杀手里昂,所以我是没有理由不喜欢他的。他扮演的了一个曾经拿下17个世界冠军的潜水者。他最终选择了海洋的原因或许并不是真正的对于海洋的热诚的爱。从影片可以看出,他的现实生活过得并不如他所愿,他遇不到真正的爱情,还时时刻刻收到自己的妈妈的约束,所以只好在拿下冠军的欢呼声中短暂的忘却生活无处不在的不如意,只不过当他找到杰克之后,他就从没赢下过杰克,连这样短暂的快感他都失去了,他一次次的挑战自己的极限,却终究没能成功,最后他死在了海里,他用这样的方式逃避了生活。
而杰克却是真的爱着关于海洋的一切,影片里面他一次又一次的与海豚在海中共舞,他深情地轻吻这些海里的精灵,他看着海豚时候露出的笑甚至比看着乔安娜的时候更加的动人。但他也是爱着乔安娜的,从他们忘情的接吻与高潮迭起的亲热不难看出。只不过很久很久他都分不清他自己到底是更爱海洋还是她,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每次我都很难找到一个理由从海底回来。”但毕竟他每次都回来了,乔安娜必然是他回来的唯一的理由,只不过他潜下的深度一次超过一次,可见他内心的挣扎也是一次超过了一次。乔安娜也在想尽一切办法让杰克留在自己的身边,甚至是怀孕,但最终她还是无法用她的爱去拴住杰克那颗不羁的心,她终于放手,将自己的无数的爱化作了成全,让他不再为儿女情长所牵绊,让他潜入深深的海底,去享受去追求他的内心里那片什么都无法替代的寥廓的海洋。
那是他的梦想,那是他的归宿,那是他往昔与未来的一辈子的缱绻。
这部影片关于抉择,是选择牺牲爱情还是梦想。但是,我觉得这部影片更多的是关于找寻,找寻到所谓的人人生来具有的使命感。有的人是注定执着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有的人则是不顾一切的追寻自由的风。我们不该去权衡它们的对与错,也更加不能定夺哪一个更加的伟大。我们该做的,是做了抉择后就义无反顾,用自己的生命去浇筑你的使命。
这一生,为爱情或者为梦想,我们都要荒唐地去疯一次。
碧海蓝天电影观后感【篇3】
我一直认为,一部好的影片至少要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其中,构思精巧的剧情,激烈碰撞的人物必不可少。最起码,也得让眼球和耳朵过过瘾。我抱着这种“传统”看法已经很多年了。直至影片《碧海蓝天》的出现。
如果要想从本片的故事中找寻“刺激”将是徒劳的。导演吕克。贝松的这部早期作品与他以后拍摄的多部影片相比更象是一部“实验之作”。因为,支撑起整部影片的基石不是技巧,而是“本能”!如果让我陈述影片的剧情可能不需要三十个字。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洛城机密》的分支都足以填满两部《碧海蓝天》。爱情、友情、亲情,导演也只是浅尝辄止。然而,近三个小时的电影我却看得如痴如醉。奇怪!平淡的故事加平凡的人物等于精彩的影片,导演是如何让这个看似荒谬的等式成立起来的呢?
“放弃”不同于妥协,是因为有更“精彩”的主题需要彰显,因为影片触及到的领域已经超出了一般的情感界定,主人公颠覆常理的行为似乎也无法用理性的角度去解释。导演在此一扫细枝末节的羁绊,成功的唤醒了观众沉寂于内心深处的“海洋情结”。
杰克与亚舍是生活在意大利临海的两个小男孩。杰克忧郁、腼腆,亚舍开朗、自负。他们共同的爱好是潜水,(这可能也是两位主人公唯一相同的地方)。或许,童年的记忆永远都是灰色的,影片在记述这段历史时,采用了黑白胶片。杰克的父亲由于一次事故葬身海底。(与同类题材的影片处理为造成了主人公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不同)杰克似乎并未因此就惧怕海洋,反而更加“浸淫”于潜水。(在此,影片为主人公与众不同的性格埋下伏笔)与杰克近乎“本能”的爱好不同,亚舍虽同样精于潜水,但他所迷恋的却是天赋带给自己的成就感与“名誉”。两个孩子之间的友谊其实更多的是建立在竞争之上。(虽然杰克并不知晓这一点)
成年后的杰克与亚舍各奔东西,然而、命运的纽带却似乎总将他们系在一起。一次挑战潜水极限的比赛让他们再次重逢。生命与海洋之间的精彩对话就此展开。如果你是刚看完《完美风暴》再来欣赏此片,那杰克与亚舍的行为就肯定属于“疯狂”之列。《完》刻意表现的是海洋的狂躁和吞噬一切的恐怖。并用“黑色”来体现这一主题。然而《碧》却试图透过主人公那似乎“不可理喻”的疯狂行径来向观众传达“生命回归”的思想。孕育与包容一切的大海对人类而言不应该是陌生与恐惧的代词。所以,影片镜头里的大海永远都是湛蓝的,显示出一种壮观的美。并且,导演将这一风格贯穿始终,让人不禁产生与主人公一起畅游大海的冲动。
我们无法嘲笑杰克的纯真,因为当杰克与海豚一起嬉戏,流露出的笑容竟是那么清澈、甜蜜。我们也无法唾弃亚舍的自大,因为当一项世界记录被他刷新时,我分明听到被喜悦激荡后明显加快的心跳。影片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素质正是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最为缺乏的。这是一种未被世俗功利所侵蚀的“单纯”。一种为了追求梦想不惜牺牲一切的勇气。导演为了把这种分别更清晰的呈现于观众面前,特意安排了“乔安娜”这个角色。应该说,乔安娜身上体现出的气质与她的价值取向暗合了观众的普遍看法。她与杰克从相爱到疏离产生的各种冲突也可看作两种不同人生观的激烈碰撞。当然,导演最后还是让“梦想”战胜了“现实”,成全了影片“完美”的主题。
不可否认,挑战潜水极限有很大的危险性。导演也并未逃避这一事实。但是,他却通过角色的特立独行重新赋予“死亡”不同于一般的含义。杰克与亚舍在不断挑战记录的冒险中,似乎怀着一种使命感。这让我想起那句登山者名言“因为,山在那里。”真乃异曲同工也。本片主人公潜水的动机也很简单,“因为,海里有他毕生探寻的一个梦,为了寻觅它,每次潜水,都很难为自己找到一个上来的理由。”但是,极限并不代表无限,当比赛变作当杰克与亚舍两人之间的竞争时,死亡就已经站在一旁窥伺他们了。导演在本片中处理两位主人公死亡的手法是我见过最唯美的一种。我甚至都不愿将它称之为死亡,当我看到杰克与海豚最终相伴,游向海洋深处时,我更愿意相信这只是“生命的另一种回归”。而不是终结。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配乐非常有特点,精彩却不喧宾夺主,巧妙的融入影片绚丽的画面中并相伴始终。好似生命最自然、最原始的呐喊,给人一种深入肺腑的畅快与淡淡的感动。
《碧海蓝天》是导演吕克。贝松只身闯荡好莱坞之前的作品。整部影片呈现出一种清新、流畅的叙事风格,并流露出其对生命与自然深深的眷恋。这与他往后作品的“另类”有很大不同,(当然,本片主题也有叛逆的一面,只是比较隐秘罢了。)欣赏这种影片无须太多的智慧,你只须彻底打开自己心灵的窗户,让情感自然流露,并伴随着故事的起伏自由徜徉其中,最后,留给你的定是无限的惬意与一颗愈发明澈的心灵。
吕克.贝松曾说“电影,不过是一片阿司匹林”。看完这部影片后,我相信了。
碧海蓝天电影观后感【篇4】
一直都不太喜欢吕克贝松的电影,以至于一直都与这部最能代表他的电影隔绝着。
由于它,我几乎整整一夜没睡觉,因为我一直沉浸在无边的思考中,这几天天天如此。()实在很难找到这样一部让人魂牵梦绕的电影,也很难遇到这样一部让我的心快沉到海底,快要崩塌,甚至快要死亡的电影。即使我不太喜欢它的风格,但他的优秀仍然无法用语言形容。
“他们只属于海,或者说他们就是大海!”我不知道他们这样的命运算是悲剧还是带有悲剧色彩的喜剧,我只想说我们只有在童话里才敢如此深沉地把生活全部着色成深蓝。人类是自然之子,所以他们的选择是回归了母体。
雅克和恩佐哪里是人间的凡尘,他们是海洋的守护和建造者。每次看到雅克和海豚一起玩耍而忘记一切,包括自己的妻子时;每次看到雅克和恩佐两人为一场比赛而相互调侃时;每次看到恩佐在雅克破掉他的记录后发自内心地赞扬他时,我都会怀疑他们的灵魂是不是根本从来不在自己身上过,而是一直交由大海为他们保存,并且是将他们的灵魂捆绑在一起保存。他们一个是渴望“铜板”,一个愿意放弃“铜板”,这样的性格互补注定他们是世界上唯一一对可以相互信赖的潜水夙敌。所以当恩佐去了时,雅克已然觉得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留恋了,因为唯一在陆地上还象征着“海”的恩佐先他而归于海底,先他去寻找梦境中的美人鱼了,所以他放弃了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也回归了大海。也许在这里看来他是个男权主义者,但是他把对妻子的爱全部倾注到了最后那一次“拉阀”中,这个决定他回归大海与否的一个动作,他完全信任地交给了妻子。
这个故事原创实在太好了,带给人就如那片海一样的悠远和沉思,也带给人们对爱与生命的全新理解,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纯粹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我不是特别特别喜欢“吕克?贝松”在这部电影里所呈现出的风格,并且不太喜欢这部电影所谓的经典配乐。
也许换种风格,换一套旋律,这部电影我会把它奉为永世神话!但也可能脱离了现有风格,这样的故事就根本无法讲述了。
碧海蓝天电影观后感【篇5】
大海是人类的摇篮,是生命的起点。我至今依然记得许多年前第一次看到大海时候,内心难以抑制的欣喜和激动。也许正如许多科学家所相信的那样,人类的起源是大海而不是深山,蔚蓝深邃的世界,才是真正家园。这一点在西方文化里体现的更多,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希腊,就是一个被蔚蓝环抱的文明。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碧海蓝天》的故事是从希腊开始了,那是一种情愫,一种对纯蓝之海,对生命的终极追求。
杰克和恩佐是一对好友,从小在希腊一起长大,并且都十分热衷于潜水。杰克的母亲很早离开了家庭去了美国,而父亲在一次潜水中因为意外丧生,可是这却并未减轻杰克对大海的爱。许多年后,恩佐成为了世界潜水的冠军,但是他心底一直希望能和杰克一较高下,所以他邀请了杰克一起参加世界的各个潜水比赛。
两人都深爱着大海,但是这份爱却是迥异的,恩佐总是感兴趣于对大海的征服,对深度的挑战;而杰克似乎只在于对大海,对海豚保持着纯净的亲密。许多次比赛,杰克都打破了恩佐所创造的世界纪录。而一名女记者乔安娜在采访中,逐渐爱上了杰克。最终,恩佐在挑战极限时死去。杰克按照遗愿,将恩佐的尸体送人深海。而他也感受到了大海的召唤,放弃了自己的妻儿,独自投入了大海的怀抱。
这部电影带有强烈的吕克贝松自己童年的影子,有着很强的自传色彩。“爱情、友情和真实是唯一的向导,我对它无限向往。”这是贝松的一段说辞。而贝松的童年,又如同恩佐和杰克一样对深蓝的大海有着无限的向往和爱。成年之后,回首往事,遂成就了这样一部浸透了梦与爱的深情之作。
这是一部无比真实的电影,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构建了一个既充斥了幻想又贴近生活的影像世界,它引起的共鸣是特殊而强烈的。
影片的开头,是一种干净和清爽的黑白画面。缓慢而纯美,透露出一种法式的浪漫情调。孩子们在水里寻找银币,慈爱的神父,杰克父亲的蒙难等等,交织成了一组欢愉和苦痛交织成的怀旧画卷,大海在这里显得十分平静深远。
而转入正常叙事之后,画面瞬间就进入了一片澄澈的碧蓝之中。显然,这部电影杰出的摄影给观众呈现了一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皓蓝无际的海和天空显得富丽而饱满,繁复而迤逦,神秘而传奇。人的内心,环境和电影的气氛达到了微妙的平衡。极致的`风景之中,既有梦幻一般的美好,也有死亡的气息,如同大海本身一样,既是狂野和摧毁的力量,又是温煦而柔和的怀抱。最终,如同一首乐曲一样,其中,散发出了多元的迷人味道,歌颂的却是人性的光辉,生命的美好。
死亡为何?虽然死亡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命,但是生命的价值和光辉,却是在这份死亡之中体现出来的。恩佐对大海的爱是建立在对大海的征服之上的,但是人始终是渺小的,直到他死时,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所以,恩佐的死并无悲伤可言,而是回到大海的怀抱,寻找到了生命真正的体验。而杰克最终在世俗和灵魂之中,毅然选择了跟随内心而伴着海豚而去,变成了一个遥远而美丽的传说,也许他死了,也许没有,我们并不知道。不过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其实他获得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生命,或者悲哀、或者失落、或者希望、或者美好,这就是我们对生死的体验,对生命的感悟。杰克和海豚消失在月色深处,从此,真正的杰克才出生了。
亲情的消逝、友情的毁灭和爱情的远去,不过都是沉甸甸、漫长人生里的无数遭遇。痛楚、欣喜、美好都是刻骨铭心的,而最终对生命的追求,却让个体跳出了这种生命多彩的轮回,而进入了更深更高的美和宁静里。恩佐用死亡,画上了轮回的最美句号;而杰克用永生,将这个循环永远的持续了下去。
对于吕克贝松,大多数人都很熟悉,《碧海蓝天》、《这个杀手不太冷》和《第五元素》很好的代表了这个风格多样的导演的不同侧面。也许法国国内对他纯粹好莱坞式风格的模仿批评很多,但是也不能否认贝松依然有着一颗最浪漫深情的法国之心。
《碧海蓝天》是一个梦,关于过去,关于情意,关于生命。也许,每个人心底都有这样一种渴望,为挚爱而美丽的死去,死在杰克心中的那片深蓝里。
碧海蓝天电影观后感
上一篇:初中《美人鱼》电影观后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