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但很多同学都抱怨很难,为方便学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考物理知识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中考物理知识大全
一、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震动产生。震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截止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 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块。
4. 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
5.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
6.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 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声纳、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 次声波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二、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 常见的温度计: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35~42℃,每一小格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进入待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
8. 熔点或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体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1.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2.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3.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4.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15.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6. 液化现象:“白气”、“雾”等。
17.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
三、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
3.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 颜料三原色:红、黄、蓝。
5. 不可见光包括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能就是以红外线传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6.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为3×10m/s
7.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8.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9.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 光路可逆
11. 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相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12. 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13. 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四、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1.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2. 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货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多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光路也可逆)。
3.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汇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4. 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而被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2f)如幻灯机。3=物体在焦距之内(u
5. 光路图注意事项: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现,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暗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做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光路图时用现在入射点做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响延长线一定小脚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响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镜面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6. 人的眼睛像一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7.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佩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佩戴凸透镜。
8. 望远镜能使远处的景物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眼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9. 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五、物体的运动
1.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 长度的主单位是m
3. 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4. 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0米 1分米=0.1米=10米
1厘米=0.01米=10米 1毫米=0.001米=10米
1米=10微米 1微米=10米
5. 刻度尺使用方法: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崔志,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6.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势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7. 特殊测量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计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铜丝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
2)平移法:.测硬币直径等。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8.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9.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10.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1.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12.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3. 速度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vt 单位:m/s或km/h
1m/s=3.6km/h
14.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5.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16. 光年: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六、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1. 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国际单位:kg。其他的还有t、g、㎎。
1t=10kg=10g=10㎎
2. 物体的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3. 天平的使用方法: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法吗并调解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知道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4. 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1)不能超过最大量程;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5.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ρ=m/V 【ρ】单位:kg/m、g/cm 【m】单位:kg 【V】单位:m
6.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7. HO的密度:ρ=1.0×10kg/m=1g/cm
8. 密度的知识应用:1)鉴别物质 2)求质量 3)求体积
9. 分子运动理论的内容:1)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混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0. 扩散:不同物质相混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11.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固体很难拉长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12.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七、力的知识归纳
1. 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同时也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该别物体的形态。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 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5. 实验室测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6.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 弹簧测力计用法:1)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处,若不在则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线处;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5)观察读数时,实现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具体画法: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延力的方向划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越长。
10. 重力:【G】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11. 重力计算公式:G=mg【g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 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 重心:重心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 摩擦力:像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5. 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根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滚动摩擦力越大。
16.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是接触面粗糙。
17.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滴加润滑油;4)让物体直接脱离接触。
八、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 压强:物体单位体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 压强公式:P=F/S
【P】单位:帕斯卡,简称:帕,1帕=1N/m 【F】单位:N 【S】单位:m
4. 增大压强的方法:1)S不变 F↑ 2)F不变 S↓ 3)F↑ S↓
5. 减少压强的方法:与上相反。
6.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到重力。
7.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8.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 【ρ是密度 g=9.8N/kg h是深度 】
9. 由液体压强公式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0. 证明大气压强值的实验:马德保半球实验。
11.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2.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印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13. 标准大气压:等于760㎜水银柱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帕=10.34m水柱
14. 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速度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6. 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17. 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水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的大小】
1)FG [上浮] 3=F=G [悬浮或漂浮]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密度的大小】
1)ρ>ρ [下沉] 2)ρ<ρ [上浮] 3=ρ=ρ [悬浮]
18.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19.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金木哦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20.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G=ρgV
21. 计算浮力的方法:
1)称量法:F=G-F
2)压力差法:F=F-F
3)阿基米德原理:F=G=ρgV
4)平衡法:F=G
22. 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原理。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3)气球和飞艇:冲进米芾小于空气的气体。
九、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该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况出来的,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该定律】。
2.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 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4.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十、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1.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3.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
4.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
5.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
6.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
7.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L=F×L
8. 杠杆种类:
省力杠杆:L>L;平衡时F
费力杠杆:LF;费力、省距离
等臂杠杆:L=L;平衡时F=F;不省力不费距离
9. 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10.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费距离。
11.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的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12.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13. 功的计算:功【W】=力【F】×距离【S】
14. 【W】公式:W=Fs
单位:【W】焦 【F】牛顿 【S】米
15.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16. 斜面:FL=Gh 斜面长是高的几倍,推理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理想情况】。
17.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η=W/W
18. 功率【P】: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W=P/t 【P→瓦特、、W→焦、、t→秒】
十一、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1.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2.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3. 运动物体的速度大,质量大,动能就越大。
4. 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高举而具有的能。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6.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而形变具有的能。物体的弹性变大,弹性势能也变大。
7.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焦耳】
8. 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9.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合。
10.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11. 改变物体的内能方法做功、热传递。
12.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
13.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物体放热,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
14. 所有能量单位:焦耳。
15. 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16. 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17. 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8. 水的c:C=4.2×10焦耳/(千克·℃),物理意义: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焦耳。
19. 热量计算:
吸热:Q吸=cm(t-t0)
放热:Q放=cm(t0-t)
20. 热值【q】:1kg的某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单位:焦耳/千克
21.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m
22. 内燃机:汽油机、采油机。工作循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23. 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十二、电路初探知识归纳
1.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2.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3. 持续电流条件:电源、电路闭合。
4.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E.g.: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等水溶液。
5. 绝缘体:不易导电的物体。E.g.: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6. 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组成。
7. 通路:接通的电路。
8. 断路:断开的电路。
9. 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
10.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
11. 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12. 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13. 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
14. 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互不影响。
15. 电流的大小可用电流强度表示【电流】
16. 电流【I】:单位:安培【A】;常用单位:毫安、微安。
1安培=10微安=10毫安
17. 电流表使用规则:1)该表要串联在电路中;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3)所测电流不能超过该表的量程;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该表连接在电源两级上。
18. 电压【U】:U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19. U单位: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单位:千伏、毫伏、微伏。
1千伏=10伏=10毫伏=10微伏
20. 电压表使用规则:1)该表要并联在电路中;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3)所测电压不能超过该表量程。
21. 电阻【R】: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单位:兆欧、千欧
1兆欧=10千欧 1千欧=10欧
22.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23. 滑动变阻器:
原理:功过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名牌:“50Ω 2A”→表示意义:最大阻值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注:串联在电路中、接线要“一上一下”、通电前吧阻值调至最大
十三、欧姆定律知识归纳
1.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公式:I=U/R
理解:1)式中I、U、R必须早同一段电路;2)I、U、R中已知其中两个量可求另一个量;3)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3. 定律应用:
1)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
2)当电压不变是,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3)当电流一定是,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增大。
4. 电阻串联特点:
I=I=I U=U+U R=R+R I:I=1:1
5. 电阻并联特点:
I=I+I U=U=U R=R U:U=1:1
十四、电功和电热知识归纳
1. 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 【W】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千瓦时
1千瓦时=3.6×10焦耳
3. 测量W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 计算公式:W=UIt
注:式中的U、I、t必须在同一段电路、计算时单位要统一、已知任意三个量可计算出第四个量。
5. 变形:W=UIt=IRt=U/R
6. 额定电压【U】: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7. 额定功率【P】: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8. 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9. 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10. 当U>U时,P>P;灯很亮易烧坏
11. 当U
12. 当U=U时,P=P;灯正常发光
13. 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则有W=Q
14. 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组成。
15. 进户线分火线和零线;可用电笔测量,若电笔氖管发光则为火线。
16. 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并联。
17. 保险丝: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作用: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
18. 电路中电流过大原因:1)电路发生短路;2)电器总功率过大。
19. 安全用电原则: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2)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0. 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接在火线上,控制开关应串联在干路。
十五、电转换磁知识归纳
1. 磁性:物体吸引铁、镍等物质的性质。
2.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4. 任何磁体都有2个极:一个是N另一个是S极。
5. 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6.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7. 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8. 磁场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9. 磁场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10. 磁感线: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
11. 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2. 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
13. 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14. 安培定则:右手握住螺线管,四肢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方向为螺线管N极。
15. 通电螺线管性质:1)电流越大磁性越强;2)匝数越多磁性越强;3)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4)通电螺线管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改变。
16. 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构成电磁铁。
17. 电磁铁特点:1)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2)磁性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调节;3)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18. 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高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19. 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0.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电路必须闭合;2)知识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3)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1. 感应电流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22. 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接卸能转化为电能。
23. 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交流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组成。
24.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腰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25.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手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26. 直流电动机原理: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手里转动的原理制成。
27. 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路方向的电流。
28. 直流电: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
十六、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知识归纳
1. 博得传播速度v与欧畅、频率的关系是v=λf
2. 电磁波四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由于电磁场本身具有物质性,因此电磁波传播时不需要介质。
3. 电磁波谱【按波长由小到大/频率由高到低排列】: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
4. 现代“信息高速公路”两大支柱:卫星通讯、管线通信。
5. 光纤通讯优点:容量大、不受外界电磁场干扰、不怕潮湿、不怕腐蚀
6. 互联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干线。其用途:1)发送电子邮件;2)召开视频会议;3)网上发布新闻;4)进行远程登录,实现资源共享等。
7. 电视广播、移动通信是利用微波传递信号的。
十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归纳
1. 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等。
2. 核能获取途径: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
3. 原子弹和目前人类制造的核电站是利用重核的裂变释放能量的
4. 氢弹是利用轻核的聚变释放能量。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质量保持不变。
中考物理知识大全_中考物理复习指导相关文章:
★ 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的知识点汇总
★ 2020中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汇编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大全_中考物理复习指导
上一篇:初二物理欧姆定律知识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