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教案(7篇)

七七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教案(精选7篇)

高中是高级中学的简称,全中国的中学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普遍简称初中和高中),属于中等教育的范围之内。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教案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教案篇1

教学重点 了

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结合课文下的注解疏通文字。

教学难点

对诗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特别是在卷帙浩繁的古代文学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诗歌财富。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李清照等等这些伟大诗人的名字,几乎已是家喻户晓,他们的许多优秀诗句在今天已是脍炙人口。饮水思源,当我们顺河而上追其源头时,便会看到那闪烁着耀眼光辉的起点,这起点就是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今天,就让我们一道来探究一下这源头里的无穷奥秘吧!

二 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一)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短文以及注释①,可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尽快掌握重点知识:

1.《诗经》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生活?

2. 既然是诗,为何后来又被改称为《诗经》呢?

3.《诗经》是按照怎样的体例编辑的?

教师明确:

1.(略)

2.此乃主要是汉代学者认为《诗经》为儒家创始人孔子所编辑,故将此视为儒家经典,因此,称其为《诗经》。

3.(略)

(二)教师补充介绍:

《诗经》中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教材第30页练习中对此有解释)。下面重点解释“比”和“兴”。高中旧教材中曾选用了一首《硕鼠》便是运用了”比“的手法的非常典型的诗。其诗作者将奴隶主喻为大老鼠。诗人发出了”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的愤怒控诉;《伐檀》中有一句“河水清且涟漪”,可将它当作“兴”的使用,即作者言黄河之水是“假”,控诉剥削者的行径是“真”;另外,《关雎》一诗的开头两句诗,更是典型的“兴”。作者言“鸟情”为是的言“人情”;再有,就是本单元第七课《孔雀东南飞》一诗中的开篇那两句诗:“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亦是如此。

根据对上述解释的理解,同学们在学习完《氓》这首诗后,做一做课后练习第二题。

三 引导学生阅读预习提示,了解三首诗的基本内容

(以便于更好地疏通文字)

思考问题:

1.三首诗写的各是什么内容?

2.从提示的文字中看,你对那首诗更感兴趣?为什么?

四 导读全诗,疏通文字

(一)教师范读(或放录音,或放多媒体课件)

1.学生给生字注音

2.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二)学生自读,并结合课下注解掌握诗中词义。

(三)学生分别将三首诗口头译成现代汉语(可分组进行,每两至三组负责一首诗的翻译)。

五 布置作业

1.熟读三首诗,掌握诗的内容。

2.预习课后练习一、二两题。

板书设计

《诗经》三首

题解:

1.《诗经》简介: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

风、雅、颂;

赋、比、兴。

2 .各诗内容:《氓》 家庭生活;

《无衣》 军旅生活;

《静女》 爱情生活。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采用默读的方式,一气读完文章,了解课文大意,能够用表格的形式归纳内容要点。

2、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品味关键语句,感受百草园之乐和三味书屋之乐。

3、试着站在小鲁迅和大鲁迅的视角,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字里行间去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试着采用默读的方式,不分心,不停顿,一气读完文章,了解课文大意。

2、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品味关键语句,感受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美好与快乐。

(二)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笔下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不是枯燥无味,而是快乐的。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情感。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默读法、朗读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在课文解读中,教师要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课文比较长,学生初步学习默读,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和足够的默读时间,教师也要耐心等待学生阅读完整篇文章。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总是怀念美好的童年,童年的快乐、童年的苦涩、童年的惊心动魄。大作家鲁迅被誉为“民族魂”,他有过怎样的童年时光?让我们阅读课文,看看小时候的鲁迅玩些什么,学些什么,想些什么。他和你有相似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引发共鸣,激发阅读兴趣。

(二)默读感知

1、默读提示。

默读是一种很重要的读书方式,与朗读相比,默读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默读时,请大家注意:“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如果遇到生字生词,可以猜读或者暂时跳过去。默读有字数的要求,每分钟要到达五百字。我们可能暂时还到不了这个速度,但可以试着使用这种读书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2、默读课文。

本文共两千五百多个字,大约需要五六分钟。

设计意图教师明确默读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和归纳能力。

3、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结构。

(1)本文的题目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过文章,再看看题目,你从题目中得到了哪些信息?(文章标题用“从……到……”的句式,点明全文写了两个地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一个是自由玩耍的地方,一个是读书学习的地方。)

(2)请你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句。(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

(3)文章是怎么把这两个部分连接起来的?(文章采用承上启下的过渡,即课文第九段。)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的基本结构,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和段落,为快速把握文章的内容做好准备。

(三)内容探究:百草园──我的乐园

1、写一写。

请你再次默读课文,梳理文章的内容要点,并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预设: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第1课时)

提示:学生梳理内容要点容易遗漏,教师提醒学生逐段梳理。难点可能在情感的概括,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完善此表。

2、比一比。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哪里的生活有乐趣?

设计意图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形成对照,乍看当然是百草园有乐趣。顺利引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3、找一找。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预设:

景物之乐:看看、摸摸、听听、爬爬、吃吃、捉虫子、拔何首乌等。

人事之乐:“我”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但从没有见过美女蛇。

“我”跟闰土的父亲学捕鸟,“我”却不大能用。

4、读一读。

(1)场景再现──美女蛇的神秘奇异。

朗读这段文字,哪些内容是长妈妈在讲?哪些是小鲁迅在听?长妈妈为什么给小鲁迅讲这个故事呢?想象这个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让学生感悟、领会、体验当年小鲁迅听长妈妈讲故事的时候,无尽的想象带来的快乐。

(2)内心展现──雪地捕鸟的惊心动魄。

雪地捕鸟是百草园生活中的一件大乐事。你能体会一下小鲁迅雪地捕鸟时的心情变化吗?读书时,请你用声音的轻重缓急表达出来。

教师带学生重点学习雪地捕鸟过程中动词的准确适用,抓住关键词句做分析。

设计意图提示学生要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感受捕鸟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期待、紧张、兴奋、遗憾,体验动手实践的快乐。

5、议一议。

请你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百草园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示例:

概括性词语:有趣。

依据:作者在百草园的生活充满了乐趣。碧绿的菜畦,看着就让人喜欢了;紫红的桑椹,味道一定美极了;还有低唱的小虫子,声音多么美妙。更有趣的是荒草中有美女蛇,下过雪还可以捕鸟,这是一个有趣的百草园。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感知课文内容,弄懂大意,了解文章的结构,培养学生梳理和概括的能力。

(四)情感探究:三味书屋──深切的怀恋

1、三味书屋──失去乐园的怀恋和恐惧。

(1)朗读课文第九段: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可“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

(2)说说作者内心的情感。

预设:

文章说“不知道为什么”,然后三个“也许是因为”的连用,从一个小孩子的心里猜测,写出了我后悔在百草园里淘气、搞破坏,更害怕去那个陌生的地方。把百草园里的一草一木当做朋友,全是深切的怀恋。

2、三味书屋──“后园”里的偷来的快乐。

(1)三味书屋──枯燥无味。

有同学说感受到三味书屋的生活很枯燥。

示例:

概括性词语:枯燥。

依据:在第九段中,作者用三个“也许”表明自己被送到三味书屋是因为干了坏事而受到惩罚,学生问老师“怪哉”老师也不会告诉学生,就只是让学生读书,在这里的生活真是枯燥得很。

(2)三味书屋──你怎么看?

示例:

概括性词语:快乐。

依据: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可以偷偷跑到后园去折腊梅花,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如果被老师发现了,大家就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然后是听着老师入神的读书声而继续游戏。这里虽然没有百草园自由,但也有快乐。

3、三味书屋──真正的快乐在哪里?

(1)默读“我就只读书……终于到七言”。挖掘书屋生活真正的快乐。

(2)学业的进步才是真正的快乐。

预设:

“我就只读书”的生活也快乐:学习生活很充实,老师对“我”的态度从“严厉”到“好”起来,读的书多起来,对课的字也加起来,“终于到七言”。学业的进步是一个学生真正源于内心深处的快乐。

设计意图这段文字,是老师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内容。读懂此处,恐怕才算明白了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真情感:快乐、自豪而又怀恋,对老师也很有感激之情。

4、三味书屋──深切的怀恋。

(1)假如你是小鲁迅,你觉得百草园的生活有趣味还是三味书屋的生活有趣味呢?

(2)假如你是大鲁迅呢?

设计意图在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以后,深入到作者的内心深处,感受作者传达的美好情感,获得人生的有益启示。

(五)课堂小结

每个长大了的人,都对童年的生活有着特殊的感情,温暖而又快乐。愿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童年放在记忆中好好珍藏。

(六)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的生字词语:按照田字格规范抄写,注意笔顺。

2、默读《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注意阅读的速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并把课文内容讲给父母、亲人听。

设计意图

1、重视汉字的书写规范。

2、熟习默读,了解文章大意,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3、把握文章的线索,体味简洁而丰富的语言。

4、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线索,体味简洁而丰富的语言。

2、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1.把握作品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法。

2、正确认识和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课前准备:收集课文相关材料

教学方法:朗诵法、讨论法、情景设计法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

2、掌握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用法。

3、流畅的朗读课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一、导入: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

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1、关于作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称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2、关于作品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3、关于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三、预习

豁然开朗(huò)屋舍俨然(yǎn)阡陌交通(qiān)黄发垂髫(tiáo)便要还家(yāo)土地平旷(kuàng)

刘子骥(jì)诣太守(yì)间隔(jiàn)

四,读课文,疏通文意

1、第一段翻译,重点字词的归纳。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注意太原是年号,该句交代了时间,主人公,以及他的职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缘:沿着。之: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数量很繁多。注意:百步其实是一个大致的数量词,表示估计而已。)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而美丽,花儿纷纷都落下来。古今异义: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

杂:别的;缤纷:繁多的样子。)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甚:很;异:感到奇怪;之:语气助词;复:继续;前:向前;欲:想要;穷:形容词-动词走完;其:指示代词,这,那)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尽:到头)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仿佛:隐隐约约。)

便舍船,从口入。(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省略句。舍:舍弃)

初极狭,才通人。(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省略句。才:仅仅)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复:继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然:…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俨(yǎn)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属:类。)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阡陌:田间的小路。交通:交错

相通。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阡(qiān)陌)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其:这,那。悉: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黄发:指老人。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指代),垂髫(tiáo))

2、字词翻译:

缘:沿着。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很。复:继续。欲:想要。

尽:到头。仿佛:隐隐约约。

才:仅仅。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

阡陌:田间的小路。黄发:指老人。

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指代)

3、古今词义。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义:指男方的配偶)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今义;不管(连词)关联词语)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3、背诵重点章句:11、16章、13、23章、13、24章、17、13章。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章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质内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初步了解“中庸”的概念:

1、展示中庸概念,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其含义:

孔子曾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那么,何谓中庸呢?一般理解为:

①“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

②中庸,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庸,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一说,庸,常,“中庸”即中和可常行的意思。(课文注解)

以上为抽象的中庸概念,试举例阐述:如古人为父母守丧以三年为期,“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即超过三年之期,或不足三年,皆为不妥,三年就是“丧之中庸”;又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够,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头,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当好处,始称为“中”,这就是中庸之道。

板书:中庸①不偏不易②中和常行

2、阅读6、29章,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庸的概念。

中道,是古圣相传之道,《尧曰篇》记载,尧命舜:“允执其中。”“舜亦以命禹。”由于世乱,先王之道废。故孔子不免发出“民鲜(音xiǎn,少义)久矣”——此道久不行的感慨!

此章,孔子把中庸视为道德的一种,而且是最高的道德,“至德”是也。可见,中庸亦非常人所能轻易企及,当以发愤求之。

三、深入理解“中庸”的内涵:

1、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阅读17、13章、13、24章、17、24章:

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好好先生理解为中庸。根据大家的生活体验,你心目中的好好先生应是怎样的形象?请作举例说明。

生:我印象中的好好先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和事佬”:做事不肯得罪人,两面讨好;因他善能取悦于人,并能博得周围人们的认同。这些人活得吃香,活得自在。如有的班干部就是好好先生,对同学的错误视而不见、隐瞒不报,而对老师的盘问巧于周旋应付,装作一付尽责尽职的模样,既不开罪同学,又给老师留得好印象。简直是圆滑之极!

师:说得好,你对好好先生可谓知之甚深。孔子把这些好好先生称之为“乡原”,并深恶而痛嫉之,视之为道德的破坏者。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乡原,德之贼也”(17、13章)?

生1:我认为,好好先生能有一定的市场,是由于周围的人被他的假象所迷惑,看似有德,实则无德。

生2:乡原者的“好”,是不讲原则的好,是圆滑的好,有时简直是不讲道德!若以这些人为道德的楷模,确有乱德“之嫌”!

师(总结):孟子也认为“乡原”者,“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意思是说好好先生最能掩蔽自己的罪恶,以致令人无法举出事实来诽谤他,也找不到缺点来讥讽他。“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由此可见,乡原者是同流合污,媚世伪善之辈,以“无德”伪装为“有德”,甚至乱德惑众,确实是“道德的破坏者”。

我们认清了好好先生的本来面目,那么据有中庸之德的君子该有怎样的表现呢?在13、24章中,子贡问孔子“乡人皆好(恶)之”,这样的人可否定论为“善(恶)者”,孔子均以“未可也”予以否定,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发表你的见解。

生1:一乡的人都喜欢他,如果乡人都是好人,那么此人必是大好人无疑;如果乡人都是恶人,那么此人必是大恶人无疑。同样道理,一乡的人都厌恶他,如果乡人都是好人,那么此人必是大恶人无疑;如果乡人都是恶人,那么此人必是大好人无疑。所以,不能仅凭此来评判是否为好人、恶人。

生2:我不同意这个看法。首先,“乡人皆好(恶)之”,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好人,应该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一个恶人,应该是善者恶之,不善者好之。惟有这样,才符合生活的逻辑。

师:说得好。朱熹曾说“一乡之人,若宜有公论,然亦各自为类,以为好恶。”一乡之人应有好人坏人之分,不过是比例的大小而已。一乡之人都喜欢他,好人喜欢他,恶人也喜欢他,此人便有与恶人同流合污之嫌,或有“苟容”恶人之举,便讨得恶人之欢心。一乡之人都厌恶他,恶人厌恶他,本应是“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为“好人”一个。然而好人也厌恶他,此人便有“乖世戾俗之嫌。善人不之好,见其无可好之实。”可见,中庸者决非是同流合污之徒、阿世媚俗之辈,是持有是非原则之人。

学生齐读17、24章,一起来体味有是非原则的君子之所恶。

师:乡原者奉行无原则的机械调和的处世方法,而中庸者不这样(“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兼有一定的是非原则,正如我们在第八课4、3章所学——“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板书:好人、恶人[是非原则]

2、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阅读11、16章,4、10章:

师:子张才高意广,为人进取,敢作敢为,而流于冒进;子夏笃信谨守,不敢作为,而流于退缩。孔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意为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你觉得办事“过”与“不及”,哪一种更好,更接近于成功?请发表各自的见解。

生1:我觉得“不及”胜“过”一筹。譬如看病吃药,如果一个病人吃药“过量”,便会对人体造成较大伤害;而用药“不及”,不过是延缓病愈时间而已,并未对身体造成伤害。此类事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生2: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应是“过”高一着。譬如下棋时,如能深思熟虑,想上个七招八招的,肯定比想不了一招二招的人要下得好。无庸讳言,一个聪明人就比一个愚笨者要好得多。

生3:我也不同意你的观点。一个人智力的好坏,是由先天的因素所决定,智愚是人的智质程度,与中庸无关。因为中庸是儒家的“处世原则”,你不该牛头不对马嘴的。

生4:我觉得“中庸”一点来讲,“过”好还是“不及”好,应看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简单下一结论……

为此学生展开激烈的争论,探讨“过”与“不及”的关系究竟谁更胜一筹。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很为激烈,许多同学也说得言之凿凿。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孔子的态度,当子贡问他“然则师愈与”时,孔子毫不犹豫地下了一个结论:“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与做得不够,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没有做好。好比射箭,你发力太大,把箭射得很远,远远越过“鹄的”,或你发力太小,把箭射得过近,远远不及“鹄的”,这射得“过”与“不及”,其本质是相同的:皆是不中“鹄的”。

为人处世时如何做到中道呢?孔子认为应“无过、无不及”,是为适中的原则。接下来,请大家齐声朗读4、10章,进一步体味君子的中庸之道。

师:联系课文注释,请思考君子在为人处世时,如何来体现中庸之道的?

生:君子“义之与比”,以义为处世的准则,既不亲近谁(“无适”),也不疏远谁(“无莫”),以此显示中庸。

板书:无过、无不及[适中原则]

无适、无莫

四、布置作业:

1、尝试背诵11、16章、13、23章、13、24章、17、13章。

2、掌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鲜”“原”“贼”“过”“适”“莫”“之”“而”等)。

《中庸之道》知识点

教材要点概要:

①“无道”(武力、战争、刑名、阴谋等方式)的政权无法长治久安,虽能得逞于一时,但只会使社会越来越坏、越来越乱

②孔子认为只有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在历史进步与道德堕落的二律背反中,他毅然选择了以道德作为评价社会的价值准则。

③孔子反对的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道德的退化,这是对人类永恒精神的追求。

2、《指导意见》要点概要:

①统治者需要有良好的修养,他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其身正,不令而行等)统治者做好榜样,有感召力,才能让民众团结在自己身边(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也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

②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送丧和祭祀,他认为统治者要“节约而爱人”反对横征暴敛,要减轻赋税,还富于民,藏富于民;主张上下各得其份(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

一、重要思想陈述

1、中庸之道的内涵:中庸之道是一种温和主义,有持中、稳健、理性、包容、调和的特色,适用于社会改良和社会稳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①强调处事有“度”,过犹不及。就是说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选择一个正确的立脚点,既反对过头,又反对不及。“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保守;“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激进。两者尽管趋向相反,但都违背了客规律,都偏离了中道而走向了极端。孔子认为立脚点应该是仁义之道。

②强调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与人交往要有度,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中要努力做到合情合理就够了,就是一个君子了。

③强调取两用中,温和处事。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

④强调“权”的重要性。“权”是通权达变,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而中庸之道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当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通。

2、和而不同: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协调状态,叫做“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君子可以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

3、“中庸”与“和”的精神实质:“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

《中庸之道》随堂练习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至:到达

B、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适:亲近

C、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由:遵循,遵从

D、乡原,德之贼也原:通“愿”,谨慎老实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必也狂狷乎君子亦有恶乎

B、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狷者有所不为也

C、恶勇而无礼者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

D、师与商也孰贤子曰:“未可也。”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无适也,无莫也B、乡原,德之贼也

C、然则师愈与D、不得中行而与之

4、下列加点的字其中与“必也狂狷乎”中的“狂狷”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A、博我以文B、孰能为之大

C、曾皙后D、风乎舞雩

5、名句填空。(4分)

(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____________。”

(2)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____________。”

阅读与鉴赏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学会抓住意象欣赏诗词。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与语言。

教学难点:

1、鉴赏词作的意境。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词的有关知识。

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二、教学新课:

1、师范读课文,生自读,注意词的感情基调及节奏。

2、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说出本词创设的意境。

(2)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词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3)“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4)本词的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学生合作学习10分钟,教师个别进行辅导,然后集体交流。

3、重点解读:

鉴赏这首词美在哪里?

学生自主考虑,寻找“美点”,集体交流。

4、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搜集古人写“愁”的句子。

三、总结:这首词与《望江南》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总结。

四、类文阅读:李清照的《醉花阴》。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词。

2、练习第一二题。

《武陵春》教学片断实录

一、课前绸缪

师:我们古人写“愁”,可以说是穷形尽相,淋漓尽致,感人肺腑。让我们回忆一下,从你所知道的诗词当中搜寻,总结一下,古人通常是通过哪些物象来写愁的?用诗词来证明。

生:用月亮来表现愁。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生: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生: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生:用水来表现愁。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胭脂泪,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生:用酒来表现愁。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生: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生:用梧桐来表现愁。李后主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生:用山来表现愁。白居易的“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生:李白、杜甫用头发来表现愁。李白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杜甫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师:这样看来。只要诗人词人的心境是郁愁的,天地万物都会被感染上愁绪,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这个道理。诗人们愁肠百结,所以百般写愁。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具体抒发愁绪的。

师:诗人们抒发自己的愁绪。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触景生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一是直抒胸臆。老师说诗词句,大家说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师:“巴山夜雨涨秋池。”

生:触景生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师:“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生:直抒胸臆。

师:“杨花落尽子规啼”、“东风无力百花残”。

生:触景生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师:“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生:直抒胸臆。

……

师:通过具体物象来写愁,或触景生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或直抒胸臆,让澎湃的情潮溢出心堤。我们今天再学一首婉约词《武陵春》,看看李清照又是怎样写出自己的愁苦的。

二、背景介绍。

绍兴五年,李清照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武陵春》这首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凉,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感情。

三、朗读指导。(示范朗读)

四、研读

师:你认为这首词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文眼)

生:愁。

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的愁绪?作者是怎样写愁的。

生:从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来写愁。

生:扣住细节来写愁。

生:运用新奇的比喻来写愁。

生: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师板书

描摹动作神态

扣住细节愁新奇比喻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五、欣赏

师:“风住尘香花已尽”。风儿停了,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又是春意阑珊(将尽)的季节。

师:是人怜花乎?还是花怜人?

生:众说不一。

师:你们说的都说得通。但老师认为是人花相惜,情景交融,物我一体。这种理解更生动些。注意赏析的时候要融情于景。

师:“日晚倦梳头”,日上三竿仍无心梳洗,这句话采用含蓄手法,通过妇女特有的生活细节——倦于晨妆,反映了词人的满怀愁绪。为什么词人倦于梳头呢?用对称句来赏析。

师:红颜已老。

生:韵华已逝。

师:丈夫不在。

生:知己难觅。

师:对生活失去信心,

生:对现实充满失望。

师:所以词人懒于晨妆。

师:“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请美好的回忆来反衬现实的孤苦。要求句式对称。

师:以前:夫唱妇随,郎才女貌。朝看日出。

生:晚数星星。

师:短锄栽花。

生:长诗佐酒。

师:以前夫妇俩携手游天下名山,

生:并肩读千古奇文。

……

师:说不尽的美好,道不完的甜蜜,然而,这一切都不在了,只有山川依旧。请用晏殊的词句来表达这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觉。

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师:“欲语泪先流”,欲说无语,欲诉无人,唯有借两行热泪倾泻心中的无限哀愁。那夺眶而出的眼泪,是内心万重忧愁的外在表露。

师:“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哀愁本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词人却把它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说说这三句是怎样把作者的心情写得一波三折的?

生:“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一波三折,耐人寻味。

六、师总结、生朗读品味。

七、拓展延伸

想一想还有哪些写愁的诗句,请找出来背一背,并说明其特点。

《武陵春》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下面问题。(7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一个“”字写出了作者心绪不宁,无心做事的愁苦心情;下阕作者通过“”“”和“只恐”六个字凸显了词人一波三折的心绪,层层虐心,这样的构思与表现手法堪称新鲜奇特。(3分)

(2)这首词的主旨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公认为写“愁”名句,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

答案:

(1)(3分)倦,闻说,也拟

(2)(4分)运用形象的比喻,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可用小船来承载的具体的东西(2分),形象地写出了内心哀愁的沉重(2分)。(或:作者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2分),形象写出了愁思的浓重(2分)。)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教案篇6

《卖炭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赏析这首古诗

2.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前两首学过的唐诗,先齐声背诵,再提问(出示幻灯片):

第一首诗的体裁是什么?

第二首诗的体裁是什么?

第二首诗中表现诗人喜极而流泪的句子:

第二首诗中表现家人和诗人狂喜之态的句子:

第二首诗中表现诗人喜极而歌的句子:

明确:

绝句

律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2.导入:再学另一类体裁,乐府诗《卖炭翁》(板书课题),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过了一篇乐府诗体裁的文章是什么?《木兰诗》。

补充介绍: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称为“乐府”,后来人们将乐府采集或创作的诗篇称为“乐府诗”。

3.简介白居易(择要写入幻灯片)

白居易,字乐天,唐著名诗人,自号香山居士,唐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改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留给后人的诗近三千首,著作有《白氏长庆集》。《卖炭翁》就旋子其中。

幻灯片显示: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4.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边看课文边认真听录音。

5.串讲课文(讨论式)

问:这是一首叙事诗,到底叙什么呢?(让学生看注释5回答)什么叫“宫市”呢?

明确: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

这首诗揭露了这种残酷的剥削方式。它记叙了卖炭翁烧炭送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那么什么地方写烧炭,什么地方写卖炭送炭,什么地方写被掠夺,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

(师生读毕)问文中写了哪两种人?明确:卖炭翁,宫史。

指名读诗的前一段(读时要求读准字音)

问: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明确:地点是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也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问“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

明确:外貌。着重从颜色加以点染,“满面尘灰”指脸上的颜色,“苍苍”(灰白色)指头发耳边鬓角的颜色。“烟火色”、“十指黑”说明烧炭艰辛。

为什么这样写?

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先自问,后自答,说明老人艰辛烧炭,为的只是维持活下去的最低水准——“身上衣裳口中食”,即温饱而已。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这句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心理。可自己身上却“衣正单”,“衣单”总该盼天气暖和吧,可老人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贱了:天寒,炭价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

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读:“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问:“一尺雪”说明什么?

明确:雪大,路必难行。

这两句又是从什么角度来写卖炭翁的?行动。

问:“衣正单”的老人为什么要在最严寒的拂晓就“驾炭车”而行呢?

明确:说明老人满怀希望,想卖个好价钱,实现“衣食”的愿望,卖炭心切。

问:“碾冰辙”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冰冻路滑道难走,车速必然很慢。

由于路途遥远,行路艰难,所以到“牛困人饥日已高”的时候,才到了“市南门外”,老人疲劳、饥饿交迫,只得坐下在泥中歇息。

问:“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这一句哪几个字写出了运炭的艰辛?

明确:“困”、“饥”、“歇”三个字进一步形象地、准确地写出了运炭的艰辛。烧炭难,运炭也难,这一车炭来得多么不容易啊!

6.朗读第一部分,教师小结:这一节写卖炭翁烧炭、运炭的艰辛。作者分别从外貌、心理、行动三个方面刻画卖炭翁的悲苦形象,同时也表现诗人的深切同情的思想感情。

7.指名读课文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诗人掉转笔锋,故事情节也急转而下。“翩翩两骑来是谁?”先用设问句引出了两个人,这两个是什么样的人呢?“黄衣使者白衫儿”,作者通过对他们衣着(“黄衣”“白衫”)的描写,点明来者的身份,原来是宫使和他的爪牙。

问:“偏偏”一词写出了他们什么样的情态?(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

明确:轻快而又趾高气扬的神态。

学生回顾卖炭翁又是一副怎样的形象(结合第一节的外貌描写的字句以及再次对照插图)

这就同蓬头垢面、老态龙钟的卖炭翁形成了鲜明对比,接着写他们的行为,“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问;找出描写他们行动的动词,从这些动作中说明了什么?

明确:动词有“把”、“称”、“叱”、“牵”。从这些描述中,形象逼真地写出了他们蛮横无理的强盗行径。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千余斤”,言炭的数量之多,暗示卖炭翁付出的血汗之多。

问:“惜不得”写出卖炭翁怎样的心态和地位?

明确:写出了卖炭翁忍气吞声、无可奈何的心态,也说明他是处在受压迫受剥削的无力反抗的地位。

千余斤的炭换回来的是什么呢?“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半匹”“一丈”极言其少,与“千余斤”的炭形成强烈的反差。再说这些无用的绡、绫对卖炭翁来说,既不能充饥,又不能遮体。卖炭翁一年的辛苦就这样付诸东流,满怀的希望就这样成了泡影。

宫使夺走卖炭翁的岂只是一车炭!而是夺走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剥夺了他生活的权利。

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可怕的宫市制度!

8.学生朗读第二部分,从中细加体会。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9.教师小结归纳:(主题思想,先让学生根据板书说一说)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一诗节写卖炭翁老人的贫穷艰辛,后一诗节写宫使的公开掠夺,在对比中揭露了宫市个黑暗,在对比中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卖炭翁》原文和译文

原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头,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乌黑。卖炭得到钱作什么用?为了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数九寒天可怜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但是心里担忧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牛疲乏了,人也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

两上骑马的人轻快前来了,他们是谁?是穿黄衣服的太监和穿白衣服的差役。手里拿着公文,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吆喝着赶牛往北面拉去。一车炭,一千多斤,宫市使者们硬是要赶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有办法。宫市使者们将半匹红绡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钱。

《卖炭翁》备课资料

1、复习巩固有关白居易的文学常识;

2、积累重点字词及品析诗句;

3、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卖炭翁和“宫使”两种人物形象;

4、感受卖炭翁可怜的遭遇,体会作者对他的深切同情;

5、背诵、默写诗歌。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自唐德宗贞元(785—805)末年起,宫中日用所需,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又称“白望”(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白取其物)。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市、西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教案篇7

《昆虫记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作者用生动活泼、风趣形象的语言,详细阐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课本节选自第二、四部分。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章的生字词;

2、理顺文章写作思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2、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

拟人等文艺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本文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名言导入:“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觉悟。”——法布尔

板书课题:《蝉》。

二、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积累文章生字词。

蜣qiāng(屎壳郎)窠kē(鸟兽做的窝)墁màn(用砖或石块铺地面)

纤xiān(细小)

蚋ruì(小昆虫,体长两三毫米,头小,色黑,胸背隆起,吸人和牲畜的血液)

鳍qí(鱼类的运动器官)曝pù(晒)

词语补释: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匹敌:(qǐ)对等,相称。

罅隙:缝隙。

腾跃:跳跃。

开合自如: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倒楣:遭遇不好。(也作倒霉)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2、作者简介:法布尔,法国人,生于1823年,死于1915年,活到92岁,是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他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没有上过像样的小学,为了补贴家用,还得给人打短工。在农村里,他被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昆虫迷住了,爱上了研究昆虫这一行。有时候他会一连十几个小时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地对一种昆虫进行精细的观察,以致有人以为他发疯了。他读过师范学校,当过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他没有专门学过昆虫学,但是依靠他专心致志的自学和长期耐心而细致的观察研究,用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根据观察所得的详细记录,写成了10大卷《昆虫的故事》(又译作《昆虫记》)。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普散文集,它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

《昆虫的故事》问世以后,法布尔就成为蜚声世界的科普读物作家,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和热爱。他的故居和实验室现已建成法布尔纪念馆。

三、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读文章,思考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蝉的地穴、蝉的卵。

2、文章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什么?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3、这两个部分分别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来说明的?

第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自然段),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次(2—7自然段),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

这一层次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2—3自然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6自然段说明对地穴内部情形的考察。

第三层次(7—10自然段),写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

第一部分的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这一部分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1—13自然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方式和数量等。

第二层次(第14—17自然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第三层次(第18—24自然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活动。这一层次详细记述了蝉的幼虫从蜕皮、悬挂、落地,到藏身地下的经过。

第四层次(第25—26自然段),概括写蝉的生活历程:“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做了形象化的总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