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不分东西》读后感

范文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不分东西》读后感(精选10篇)

《不分东西》是一本由闾丘露薇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36,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不分东西》读后感,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不分东西》读后感【篇1】

这是一本关于媒体的书。书名叫《不分东西》,大意是抛却一切左右、敌我等偏见,不加预设,一心求真。具体内容以案例分析为主,多为故宫星巴克风波、哈佛女孩、抵制家乐福等近年热___。——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有了一种“这本书我好像读过”的错觉?不错,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曾是喧嚣一时的热___,每个事件都曾经过连篇累牍的媒体报道,有错漏,有误会,有断章取义。我们关注过,评议过,争论过:既包括事件本身,也包括媒体在其中的表现。我们受过偏见的蒙蔽,讨论过怎样避免偏见,更曾经思考过面对偏见如何应对。

所以,如果你要问我这本书里有什么东西可令人耳目一新,那么答案是:没有。

但这依然是一本好书。

首先,因为这是一本系统的书。闾丘露薇自05年在新浪开博客以来,已经写了近千篇博文,此书却并非博文汇编。书中案例亦非简单堆砌。刚又翻了一下目录,章节脉络清晰可辨:偏见的主要成因 – 摒除偏见的总原则 – 结合不同案例分别具体分析 – 如何应对偏见……这样经过系统组织的材料,价值远大于每一部分之和。即便你对书中的每个案例都已足够熟稔,跟着闾丘露薇重新梳理一趟,亦能查漏补缺,温故知新。

其次,闾丘露薇身为名记,或曾直接参与事件,或能获取更全面的咨询,更能从新闻从业者角度感同身受。做惯了新闻媒体受众的我们,难免好奇:同一件事,在媒体从业者角度看来是什么样子?这本书多少能满足我们“用闾丘露薇的眼睛看新闻”这一好奇心。即便看完之后发现并无太大不同,这一“发现”本身也是收获。就好比,能发现“山那边也没什么不同”,也并不枉这一趟爬山的辛苦。

以上绝非空话。既然在态度、认识上“并无太大不同”,那么我们与一位高水平新闻从业者的不同之处在哪呢?倘不能问出这个问题,这本书就未免白看了。许多事情都是知易行难,关乎毅力,更关乎能力。我们都知道偏见从哪里来,但在生活中却总是放松警惕,以好恶代替真伪。即便提高警惕,但世事复杂难辨,个人亦难免缺乏去伪存真的能力。回头看书中案例,当然清清楚楚,昭然若揭。但在当时,我们当中又有几人能灵台清澈,全身而退?今后若能加倍反省自觉,知难而进,就正是读完此书后的大收获。

“反省自觉,知难而进”更不是一句空话。在这个资讯爆炸的年代,世界已成一块奶酪,偏见谣言的陷阱遍布其间。闾丘露薇在书中特意提到了微博,固然大力赞扬了其积极作用,也对其散布不实信息的情况表示了担忧。而后者正是我近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作为网络时代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公民,以往我们往往致力于积极传播各种信息,但今天看来,“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已不成问题,反倒是“核实”显得尤为稀缺,因而也尤为重要。前几天我还在【我说】里提及,是否可以组一个“谣言揭穿社”这样的社团?

半年前,一位学新闻出身的朋友曾向我分享了“如何与记者打交道”的诸多经验,大部分记者在其口中都不可信、需提防,但她又说:“有一类记者,业务水平和职业操守极高,对他们就可以完全信任。比如说,闾丘露薇。”——这番话给我留下印象极深。如今想来,要是闾丘露薇自己听到这番话,只怕也要冷汗涔涔。任何人或实体都会犯错,世上并无绝对公正中立的媒体,——即便CNN,08年的时候不也闹过断章取义的丑闻么。就好比这本书封面上的视力表:你知道,那些东倒西歪的E,一行小过一行,无穷无尽,总有一行你看不清。偏见无止境,对真相的寻求亦无止境。

《不分东西》读后感【篇2】

领取学习材料的时候去得有些晚了,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果然,柴静的《看见》是大热门,被同仁们一扫而空。不过我没有可遗憾的,因为剩下好多本的闾丘露薇《不分东西》才是我的第一选择。

只是此情此景让我不由联想起前些时候网上的几段争议声音,觉得挺有意思的。柴静在《看见》的自序中提到,央视评论部副主任陈虻曾问她做新闻关心什么,柴静的回答是“关心新闻中的人”,并指出是这句话把她推到今天。闾丘露薇则对此这个说法存疑:“如果一个记者,做新闻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那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这是不称职的。”

闾丘露薇认为,记者选择的个案应能从点到面带出涉及到公众利益的问题,“如果只是关注人而不去寻求这个人的遭遇背后的原因,那这样的新闻报道是不合格的。”她认为,关注人安全讨巧,但是最终受益的是媒体人本身,却不是公众。

我不是新闻工作者,对这两位在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背景下,所呈现出不同职业理念和方式的孰是孰非,在专业领域上是完全完全没有发言权的。只是觉得,闾丘露薇对人气爆棚的柴静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并且引发一些讨论,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是十分需要的。以闾丘的江湖地位,她的发言肯定不是为搭柴静的“顺风车”炒作自己,而只不过是想到了,觉得有必要,也就说了。

打开《不分东西》的扉页,一看目录,我不由哑然失笑,赫然印着“第一部分 偏见的形成”。回想刚才自己的一通感想,是不是存在着偏见呢?因为从《战地玫瑰》开始,我就成了闾丘的“粉丝”,一直关注她的书和主持的凤凰卫视节目。同为上海人当然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她文字和言行所体现出来勇敢、智慧、理性、独立和诚实的人格力量。有许多人也因此说闾丘不像“上海人”,以为这是对她的称赞。我觉得会这样讲的人必定是不了解上海人的,闾丘也不大会喜欢这样的赞扬,因为除了“勇敢”这点需要商榷外,其他的特质恰恰是印在大多数上海人骨子里的东西。而自己作为男性,又是学理科的,柴静略显煽情的主持风格不太对胃口,这样看来,显然已经有偏见在我心中了。

闾丘露薇在自序中这样说到:偏见是不分地域、种族的,偏见来自于对资讯掌握的多少,以及使用怎样的思维模式。很多时候,带着良好的出发点、善良的用心,同样会产生偏见,因为正是先入为主的立场,阻碍了个人用开放的心态去获取更多的资讯,甚至会对那些和自己的观点不符的看法产生抗拒,严重的,会质疑提出这些观点的人的用心。

联系到自己的职业,我想几乎每个老师都会在自己的课堂中发现几个不大符合自己标准的学生,或许他喜欢插嘴;或许他不记笔记;或许他斜着眼睛不屑地看着你。有些教师可能会由于偏见对这些心目中的“坏学生”采取所谓“冷处理”的方法,只要你不惹事,我也不会理你的无为而治。

面对偏见如何尝试着消除呢?作为新闻工作者的闾丘观察到,中国政府是这样做的:越来越积极地开展公共外交,通过国际论坛、会议、报纸、网络、出访时和各国人民聊天、打棒球等多种方式尝试着和不同文明、不同宗教的国家和人民展开对话,进行沟通。当然这种沟通时建立在彼此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的。对话并不是一定要说服对方,很多时候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对方,才有可能消除偏见。

回到教师职业的话题,教师即使冒着可能会发生不愉快的风险,也应该和“坏孩子们”沟通,教师也许会发现:他喜欢插嘴,是因为他举了5次手,老师都没有叫他;他不记笔记,是因为这个问题他早就掌握得很好了;他斜着眼睛不屑地看着你,只是因为视力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看得清楚。无论如何,沟通总是必要的,可能消除偏见,也可能会影响教师职业生涯和学生的人生发展。

闾丘在后记中总结媒体人应该具备的品格:无私付出、独立思考、勇气、真诚、理性、坚守底线。我想,这也是每个教师,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品格。

《不分东西》读后感【篇3】

偏见,这个贬义的词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地不渗透我们其中,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形成的思维模式不同,对一个事件资讯的掌握不同,都是会存在偏见。刚刚读完这本书时我也在反问自己,我对什么有偏见,又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偏见?

喜欢的新闻人不算多,ROSE是一个。03年的伊拉克战争让我第一次知道这个表面文静内心强大的女子。 从她的文字里总是能感受到一种冷静的思索和别样的理性。在这本书里她思考了很多,也以很多实例来叙述我们对事件看法的偏见是怎样形成,如何不分东西。我很赞赏她的一个观点:就是只有新闻的宣传,而不分“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作为一名记者,应该对事实进行如实地报道,并深度剖析事件的内涵,同时不添油加醋,使人们 对事件不会产生偏激的想法。然而可悲的是,现在随着商业化越来越严重,很多媒体报纸都是在向一个哗众取宠的方向上越走越远,为了博取大众的眼球而牺牲了自己的职业信仰。但是也不全是这样,也有更多的新闻人在为了自己的信念在努力工作着,正是他们的努力才让人们看到了希望。ROSE在书的结尾里引用了一个很经典的道理,半杯水的道理:

其实这就是半杯水的道理,悲观的人总是看到还缺半杯水。作为媒体,既要告诉大家已经有了半杯水,也就是政府已经做了哪些,也有责任告诉大家还缺半杯水,也就是政府还有哪些没有做到。政府的责任,就是尽快地去把这杯子逐渐装满,虽然这个杯子会越来越大,不管怎样努力,总是只有半杯水。

我喜欢ROSE,小萌,柴静这样的记者,她们可以坚守着这份职业的底线,而这份底线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像她们这样真诚理性的记者会用一种更敬畏的态度去面对这份职业和自己的生活,出于正义公平的角度去记录这个社会的变化。

向ROSE致敬:希望我也可以像她一样成为一个爱自己的人,因为只有学会爱自己,才懂得爱护他人,才懂得控制自己坚守住那一份底线,找到让自己幸福的感觉。

最后用双城记的开头语做结尾: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不分东西》读后感【篇4】

引子:

说老实话关于闾丘露薇的印象,完全是一副战地女记者的痕迹。本打算把《不分东西》作为本轻松的个人片段性的纪传体小说来阅读,却发现一路下来,自己又开始认认真真地做起了读书笔记。

或许不得不说,这大概是一本能叩问我心灵的书籍。

一、梦·记者

关乎“记者”这个职业,长久以来就被自己视为种愿意付之一生的职业。而从来,我都认为可能它是种遐想。为此有时候,不甘的自己在大学里就开始为着这所谓的可能而努力着。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幸运,我最终如愿以偿了。只是在忙忙碌碌的每一天工作中,却猛然发现原本思维的空间和深度不在了。以至于,在看书的时候,我总会不自觉地拿太渺小的自己和“闾丘露薇”四个字比较。

再突然想一想,其实我也会去思考。只是幼稚与否,就不言语了。

二、关于媒体本身职责——媒体不仅仅是记录者,更是监督者;是看门狗,而不是宣传员

在刚进报社的那会,我特意在印名片的时候,查阅了下记者的英文单词,在确认是“reporter”后才心安理得起来。

有两个简单的英文单词,“reporting”与“propaganda”。前者的中文是新闻报道,后者的中文是新闻宣传。但这两者的差异显然再明显不过了。

我曾经和老师讨论过“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的内在区别。他说,“大家都知道策划新闻就是假新闻,可现实是如今策划新闻的事件却是记者们喜闻乐见,既轻松又不费力,拿着公关的稿件就算完成了。而要去好好地做到个完备的新闻策划,或许不是记者们不想,但作为易碎品,到底时效性能体现新闻价值,还是深度能带出新闻的品质。多数人可能还倾向于前者。”

那时,还没有微博、画报的红火,我以一笑了之。可如今,对着这快速阅读的时代却让我开始感到崩溃。

三、关于中国未来发展,中国馆的八分钟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去了好几次中国馆,说老实话给自己留下最大震撼,还要算上是那头一次看见影片《历程》。仿佛从没有经历这么多时间的跨度的我,能一下子站在历史长河上眺望。汶川地震的画面,让人就是不自觉的热血沸腾。为此,几乎所有都用了种啧啧称奇的调调来赞扬。

后来几次,却因为巧合都看了《和谐中国》。不是说它不好,可在看完后,总觉得什么都记不住。

我一直标榜自己是个爱国的好公民,并要时刻履行着和普通群众并不一样的阶级成分。小时候,看着家中亲戚的孩子说着流利英语时,总不屑一顾。后来更是对所谓的出国留学,抱着种吃不到葡萄时的嗤之以鼻。可工作以来,却越来越发现自己很后悔当时我对于教育的那份态度以及自己思维的局限性。

我不止一次觉得自己少了很多对于问题的思考,就算想了也是缺乏深度和理性的。我也不止一次地察觉如果有机会自己想去更有执着意愿的处境下和别人去表达,在一边告诉别人我怎么想的同时,找到一个告诉怎么做可能同样达到效果的人。而这些可能就是中国未来发展中最为缺乏的。

听过一则笑话,说年轻一辈的人现在都不想去医院看病,因为做医生都是他以前的同学。可就是这会里,有多少人能突然想到即使你的职业不是医生,可中国的未来发展却在一点又一点转移到你的手上。你在担忧别人不行的时候,是否就意味着自己可以了呢?

四、媒体眼中的中美国家形象——传播学中的守门人理论、议题设置理论

在我们一边指责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之余,我曾经想到过一个传播学中的经典理论,它强调其实现在人所接触的社会并不是个真实的社会。因为可能我们对于一个区域的直观感受,会因为距离所限,而全然地接受到是二手以上的信息。而更为重要的是,传递这些信息的往往就是我们认可的媒体。

媒体在一边传递其他地方形象的同时,也在设定自己所在区域的描绘图。

正如中国的形象到底怎么样,是种所在媒体所塑造的状态,而中国媒体怎么做会去决定它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守门人在设置受众的议题时,也会反应出自己受众的形象,而一旦议题的范围过小,“无知”随之而即。那么形象自是无法“高”、“大”、“全”了。

五、在现在的中国,自由意味着左,而保护则代表了右。

这其实是和世界主流的价值观恰恰相反的。

左派认为,个人在生理上绝对是有区别的,但如果是制度造成的不公平,就需要改变。

右派认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因此反对从制度上,比如通过税收等方式来取得公平。

因为名字的关系,我对“左”“右”的定义,一向是鄙夷的。但身边的人总像是打了鸡血似地喜欢讨论这个问题。

而往往这方面的深度是我永远领悟不了的。

“左”代表激进时,意味着毫不保留,大有殊死一搏的意味。“右”代表守旧时,总喜欢所谓的以不变应对着变化。其实按我的观点来说,中国的左右和世界的都不一样,因为中国式的两者过于带有太不一样的偏向性。而世界的却有着一致的偏向性,这就是“公平”。

六、男人将自己孩子的名字用了一个“斐”字,即否定___的含义。另一个孩子则用了个“方”字,因为周围有太多做人太圆滑的人,以至于显得不够正气。

快工作前,我和父亲聊过一次天。他说他一直很怕我在处事时,不够劳累。而在大学研究所帮忙时,和自己要好的老师也提了很多关于做事、做人所必须要遵守的潜规则。对此自己总奉为金科玉律,甚至开始牢记于心。

但真正工作了却发现全然社会不会有人们说得这么恐怖,自己始终奉行一条最为真实的想法——“以真心对别人,别人同样也会用真心来对待,反之亦然。”

或许,这也是因为如今单位各位老师的照顾有关,但王小明总在想:如果跌倒了,就应该好好查阅下到底自己在迈步时,踏错了哪一个步点。责任在于你,别人是拌不倒你的,因为视线好,你能跨过去。

七、要让民众关心是非,而不是让他们先确定立场,要为民众说清事实,而不是引领大家的好恶。

为此说,媒体不应有观点!记者的工作其实先聆听,再记录。

我在报社真正进入状态,可能只有半年时光,期间自己一直期望能够写新闻。但每每写新闻的时候,却在担心作为“周报”的身份,写不深报道。

为此,自己总会刻意地在写之前,找一些我所认为好的角度。甚至挖空心思不在事件本身,觉得好的报道应该是有一个独辟蹊径却可以被大部分认同的观念,随之专家学者在自己的引领下顿悟,这一点是对的。

现在想来这是多么可笑的,先不说思考层面上的欠缺,光是我们真能代表读者的一点,就让我如坐针毡。

小学的时候,老师先让我们记事,逐渐大了,到了高中时候再让我们议论。

而说到写新闻,系主任曾经说过句,其实如果只从报道来看小学的文化就足够了。

八、同质化。思维上的同质化,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自己看问题的客观性。圈子是一个蛮可怕的东西。正如同阵营,对于追求相同利益的人当然是再好不过的基础,但是对于希望思考的人来说,则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束缚。

所以凡事要独立思考?

理性,是不会被外界喧嚣的声音影响自己的思维,从而以一颗纯净的心灵去尝试追寻真相。

关于思考,自己一直觉得无非是说点自己所认可且能自圆其说的东西就行了。可不知不觉中,我喜欢在课堂上说一些自认为独特的观点,并在每一次把它表达出来的时候,有种舒坦的错觉。

我一直认为人的价值其实就在于你能想到多少别人想不到,却无疑是对的东西,仅从这个概念来看,或许没错。甚至如同闾丘露薇而言,同质化将会是媒体的灾难,也会到了某个极点时成为世界的灾难。

可当这份思考做成习惯时,能在多少时确保正确,却又不得而知了。毕竟人随着时间积累的不仅是经验,更多的是骄傲。“纯净”比“不同质化”更难,特别是对中国的记者而言。

九、到底是有怎么样的受众就有怎么样的媒体,还是媒体决定了受众的质量。媒体该不该迎合大众的口味?台湾《联合报》的创办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一百年的李登辉,却有一百年的《联合报》。”

我经历了一次报社的改版,闲来无事也总会问自己读者到底喜欢读什么、看什么?但现在想来却觉得幼稚得很,因为一旦一板一眼就认定读者至上的缘由,那么世界上的媒体估摸着差不多应是一样样的。

一个好的媒体,不是吸引受众的,而是培养受众的。只是在这一点在现有的环境下,哪家媒体能毫无顾忌地说句“是”呢?

以我的一句微博结束吧!

想了很多有关媒体责任的问题,觉得有时候很多思考的角度是源自自身不得不面对的利益,毕竟人的价值可能还是横在物欲上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必须直面的。

物质能正视,物欲却摆脱不了。

《不分东西》读后感【篇5】

我记得实习的时候,办公室的曲老师对我说过,传媒行业看似风光,其实只是外人不了解,实际上付出的辛苦是非常非常大的,那些光鲜亮丽的主持人,在电视机前是如此风光,但是在卸下妆以后,脸上的灰败已经无法看了。

这些话在我实习的日子里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我的一个实习生同事为了工作加班加点,她家住的很远,每次来回各要一个半小时,忙的焦头烂额,瘦的不成人形了,最近的这段日子,拖着高烧也来上班,脖子上都是拔火罐的印子。

我打心眼里心疼这个比我大了4岁的姐姐,也很高兴认识她,我总是把身边的人拿来当做榜样,虽然她发着高烧强忍着来上班很不好,但是我依然佩服她的毅力和勇气。

我一直很想变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想要出去租房子,自己赚钱,自己念书,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这样累趴下了也好,但是往往决心下到一半却又会懈怠下来。我常常会想,其实我想要做的很多事情都这样慢慢的被我放弃掉了,那我还剩下什么呢?

就像我为什么那么喜欢闾丘露薇,她真正吸引我的,不是那战地记者的光辉形象,而是她一路走过来的艰辛,她做过会计师,做过销售,做过翻译,还买过文化衫,推销过汽水,在咖啡屋里打工。她经历过的一切都是她本身最宝贵的财富,人生经历的越多,看东西就会越透彻,做出的决定和走的路,也会更通透,更坚实。

《不分东西》读后感【篇6】

客观是我很看重的东西。不仅是在叙述一件事的时候,在发表个人观点的时候也尽量客观(虽然观点本身就是主观的东西,可是当观点考虑到足够多的因素,通过正常的逻辑,总会得出一个为大多数人易于接受的观点。当然,不能否定个人的经历会对观点造成偏差。)。因为我总相信,只有当去掉了情绪的表述才能最大程度上剔除讲述者的影响,让倾听者更加了解事实真相,加入自己思想。这样才有助于交流。否则一次次的对话将会在偏见中深入,然后离原本越来越远。当然,很多独立思考具有质疑精神的倾听者不会那么容易上当,因为他们会思辨会从常理出发判断事件的正常发展是否符合讲述者的叙述。而这将是一次为了还原真相的你来我往。一方面倾听者希望听到真相,一方面讲述者极力在叙述的同时引导倾听者站在自己的一方。在我看来,这是一次浪费的对话。最有效的对话是双方建立在几乎真实的事件上发表自己的观点,百家争鸣,这将是一次愉悦的体验。

可是现实生活中总会有太多试图还原真相的挣扎。一方面是因为讲述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不断加入偏见,以至于倾听者很容易就发现其自相矛盾和逻辑不符之处。另一方面,很可能讲述者就是在刻意争取倾听者,所以不断用非中性词语邀请倾听者。这个时候,一般我会提高警惕。但这建立在对说话人的足够了解。或者,是讲述者习惯用一些夸大的词语,让事件显得生动活泼以吸引倾听者,或者,是因为讲述者的技巧而本身无法客观叙述。

或许会有人觉得,生活中是否就不需要这些刻板的“客观”,刻意为之显得太累。可是,很多时候,身边发生的误解和偏见往往正是这样的沟通引起的。

客观,是我对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因为新闻强调不剥夺任何一方的发言权。涉及的因素越多,越能够向真相靠拢。

媒体的watchdog的职能我很赞成。可是,时点的选择也是产生争议。比如作者质问地震中学校”太易碎“。我觉得这是再fair不过的事。可是,是不是应该在把救灾放在第一位的时间提出这样的问题就值得商榷了。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的我认为,只有最利于好结果出现的事才应该在最正确的时点做。那个时候的当下之急应该在救人。一些不利于此目的的东西试待我们秋后算账不迟。

最后,无所谓”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只有新闻和宣传之分。挺对~

《不分东西》读后感【篇7】

不好意思,全书几乎是在特殊地点特殊时间看完的,但也因为总是有所触动,以致于我在不该久留的地方滞留的时间有点长,呵呵,原谅我的有失恭敬。

此书给我最大的震撼是一个媒体人的自觉意识,我眼中的她原来只是一个敢于出生入死的战地记者,凭着责任与担当在无所畏惧的工作。之后在凤凰的一档与网络相关的节目中发现她主持的身影,甚感遗憾,演播室中的她失去了现场镜头前的锐度,变身女主播的状态无法让我适应。但读过此书,我站在一个新的视角解读了一个真正的媒体人,用生命在无限地去接近真实与真理,这是一种信仰,媒体人的对责任的自觉意识,她的很多认知是一个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的该有的认知。

想起我看电影《通天塔》后走出影院的感觉——压抑得喘不上气,那是一种悲剧心理,因为电影通过一个偶然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意外事件串联起不同地域的人们,引发了猜疑,不信任,甚至争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同的文明,不同地域的文化带给人的是无法根除的隔阂,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偶然事件都有其文化的必然性,而这些必然永远无法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真正的理解。那是人类的共同的痛。

《不分东西》读后感【篇8】

闾丘的这本书,虽然有点专业性,但又不囿于新闻专业。她从专业出发,告诉了我们沟通、理解的重要性,告诉我们要学会思考,做一个理性的公民。她的文字流畅,使得枯燥的主题显得生动,就算不是新闻专业的人读起来也没有障碍。

第一部分着重讲了偏见的形成、事例、以及避免偏见的一些想法。我曾看到一句话,认为偏见只存在在别人身上而不存在于自己身上,这本身就是一种偏见。所以我们要杜绝偏见,首先就要客观地承认偏见的存在。我们任何人,难免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产生偏见的时候。而偏见的产生,其实就是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理解的结果。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对方,对话不失为避免偏见的好方法。世界是多元的,我们要能容忍不同观点的存在,而不是将偏见加诸其上。必须保证,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都应该获得尊重。专门拿了一节来写CNN,这样一家私营媒体的观点,不足以代表政府,同样,他们对我们的政府指手画脚并不是代表他们的政府在指手画脚。书中写到的关于美国媒体,美国记者,美国人的部分,是闾丘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也是对以前官方媒体强加给我们的观点的一种澄清。是的,在不了解美国的新闻体制情况下轻易下判断是草率的。

第二部分跳出了记者的身份,闾丘以她的理解讲述了对于公民社会的期盼。那是每个人都能做出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而不需要诸如韩寒这样的意见领袖来发声。因为我们希望我们的社会更美好,所以我们要思考,所以我们要提出它目前的不出以待改进。

最后我想说说我对于闾丘个人的理解。我个人觉得,闾丘露薇做新闻,是有一种使命感在里面的。她有点像我们上课讲到的新闻专业主义的操作方法,客观、真实,深入思考。她思考的是一个个的新闻事件,社会体制方面的问题,对社会的明天有美好的期盼。理解是从个人出发,但闾丘强调的新闻要从新闻事实出发。这就是她和柴静的不同,柴静做节目,是从个人出发的,她强调“人”。其实闾丘也重视具体的、个体的情感,只是在新闻事件面前她会觉得一个人的观点太片面,可能会走向偏见。所以我想说闾丘和柴静都是很出色的记者,电视的丰富性,给了柴静以人性化视角切入和表现的可能,而纯粹做新闻的闾丘,则是客观、冷静、全面思考的。

《不分东西》读后感【篇9】

其实一拿到闾丘露薇所著的《不分东西》港版和大陆版两本书,在尚未仔细翻看目录和内容的时候,我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关于两者差异的直观想法便是:为什么大陆版没有腰封而港版有?我一点都不希望这是因为大陆版图书的腰封遗失了,因为就外表看来,比起红艳艳带着腰封的港版《不分东西》,我确实更中意干净简洁的白色大陆版。

• 关于腰封

香港我倒是不大清楚,至少在大陆,“腰封”这个东西被很多读者诟病已久了。在某段时间内,似乎只要是安上腰封,并在上面大大地挂上好些名人的评语,或写一些夸张的赞美之词,这本书就能够大卖。这本《不分东西》的大陆版没有选择加腰封,放弃了名人推介和宣传口号,在我看来,一是因为闾丘露薇的名字以及她大陆人出身、香港著名记者的身份,足以代替所有其他名人,产生属于“闾丘露薇”她自己的名人效应;二是图书以没有腰封这样一个附加物加上纯白背景色封面的简洁形象呈现给读者,更加符合书本内容本身的理性和冷静的气质。而且在大陆当下的读书群体中,真正能够沉下心来通过《不分东西》这类书籍去观察社会并进行自我检视的人,大多是不浮躁、不功利的,他们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个人素养,使得这群人会自愿跟随闾丘露薇的文字,在独立的思考和反省中培养自己的媒介素养,培养自己成为合格的大众传媒受众,成为现代社会的公民。

另一方面,在香港这样一个忙碌的商业社会里,一条好的腰封却有助新书迅速地崭露头角,用最简单快速的方式让读者了解书的内容和信息。倒不是说香港的读者有多么的浮躁或者功利,只是现实的社会大环境让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空闲和心情待在书店里慢慢地翻阅每一本似乎令人有兴趣的书。而这个成熟的市场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效的营销或者宣传方式,哪怕只是一个能够印下两三百字的小小腰封。在港版《不分东西》的腰封上,出版社选择了陈冠中、梁文道和周保松三位名人的评语。这其中既有文化人、媒体人,也有学者,他们以一种文化精英的视角向读者传达本书的核心价值所在,这正是符合了香港人崇尚精英文化的心理。这一点,在港版《不分东西》的目录之后、序之前的推介词里,也有充分的展现。

《不分东西》读后感【篇10】

今天,在这里,不谈人,只谈书。

作为一个政治学专业的童鞋,经常到“一五一十部落格”鬼混,看一些评论。2010年底,一五一十部落举办了一个活动,我留下了邮箱和地址。没想到,过了一个星期,就在我寒假回家的当天,这本闾丘露薇的新作,以她本人的名义赠送给我,寄到了我手上。

在火车上就开始读了,卧铺,在车上就一口气读了一百多页。

我并不想歌颂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因为它只是使大脑中一些想法成为了理论,系统抽象了。这本书始终围绕“偏见”来写,还举了大量例证,来证明“偏见”的形成与存在,及其影响,很值得读。

谈起偏见,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十一月份,《潇湘晨报》的晨报大讲堂《美国国家档案馆中的中国抗战》,主讲人章东磐讲述的一件事情:他到过松山,同一名老英雄谈中缅战场上,伤员是怎样从山谷里运走的,老英雄回答是美国人用直升机。章先生不相信,他以为老英雄的记忆错乱了,二战时期怎么可能有直升机?因为我们知道,直升机是战后才投入军队使用的。等到他在美国档案馆看到有一张1945年照片在中国战场上的拍的,里面的确有美国直升机飞到松山救伤员。

这个故事有很大的启示就是,我们往往认为自己的常识是对的,然而,却很少认为自己存在着诸多“常识性偏见”。

《不分东西》有个遗憾,也就是我不力荐的原因:这本书自身是存在一种叫做“普遍价值”的偏见,也就是说,排斥“偏见”本身,也是一种偏见。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