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国家相册观后感作文

范文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国家相册观后感作文(精选5篇)

看了《国家相册》微纪录片,让我了解到这100多年间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以及这些历史事件背后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相册观后感,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国家相册观后感作文精选篇1

读史明志,知古鉴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张张发白的照片,无一不是一部部鲜活的无字史书。重读历史,可以让人再回到过去的烽火烟云当中,让人直白地感受到当年的生活场景和历史变故。“国家相册”聚焦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瞬间,通过传播宣传,让更多百姓知悉、领略并有所感悟。这种直达人心的历史教育,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指导。

我们能从“国家相册”了解百年来的苦难史。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明,但同时也是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的历史巨轮。我们都懂得学习历史对于当下的重要影响,但学习历史需要以专业的视角进行专业性的系统训练。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说,了解历史概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才是最为迫切和重要的。“国家相册”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直观、全景式展现近百年来的历史,正可以让广大民众深切体会什么是苦难、什么是屈辱,通过视觉引导,开启情感的阀门,对中国自满清以来落后挨打、丧权辱国、战争不断、民不聊生的历史,有更为系统和直观的认知。特别是拍摄于抗日战争期间的一张张图片,无一不是血淋淋的故事,更是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抗争传奇。

态度决定眼光,眼光影响境界。我们从“国家相册”看到的,不只是一段段或大或小的历史事件,更能从纷繁的历史碎片中总结出科学的、正确的历史观。一张张图片的剪辑衔接,正可以反映近百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奋起抗争的历史脉络。在一片黑暗和混乱的社会背景中,涌现出一股清新的力量,历史的选择,让青年学生走上历史舞台,让中国共产党担负起正本清源的历史重任。历史是客观的,历史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射线,而“国家相册”正是通过大量的图片串起一条无形的历史轨迹,让我们看到其中的规律和必然性,那就是正义必胜,人民必胜。

“国家相册”的系列展播,让我们从数以千万计的历史片断中看到历史前进的步伐不可阻挡,从而更加坚定现代中国引领未来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系列纪录片第一集“胜利的日子”,在重温那段伤心的历史过程中,也为我们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当见证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的一幕被定格时,每个中国人的内心都是激动而复杂的。当看到国破人亡的历史关头,总有革命斗士挺身而出,多少会让人感到欣慰。虽然只是重温历史,但此情此景,依然让人血脉喷张。

国家相册观后感作文精选篇2

今天我观看了《国家相册》中的“三位‘大’医生”这一集。这部仅仅有七分钟的短片讲述了三位大医生:张孝骞、曾宪九、林巧稚。

第一位医生是协和医院的张孝骞医生。中国首批学部委员(院士)之一,中国消化科奠基人。张孝骞医生行医60年,用一个个小本本记下了他接诊过的患者点点滴滴,直到晚年他双目失明,他还在一直坚持记录病历,从未放弃。他不仅医术精湛,也是一个能时刻把患者装在心里的人。

第二位医生是协和医院一级教授、中国基本外科重要奠基人的曾宪九医生。曾宪九医生年过古稀,自己已是肺癌晚期,身体每况愈下,但心里还时刻装着患者,着急的为一位迟迟未到的患者写信,而此时他的生命也只有七个月了。

第三位医生是协和医院的林巧稚医生,中国首个女学部委员之一。林巧稚医生到一封孕妇的求助信后,发现那是一种在中国没有治愈先例的病症。林医生本可拒绝,但她决定医治。最终,在林医生和他的医护团队共同努力下,将这个在中国没有治愈先例病症成功治愈,也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的人生命运。

上面三位医生的故事浓缩成一句话,那就是大爱成就大医——做一个伟大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也要有高尚的医德和仁爱。同时,通过对他们的讲述,也展现了在新中国百废待兴的那个时代,各行各业的奠基人士和专业学者们像他们一样,一心报效祖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科研工作中,在祖国发展的漫漫长路上奔跑着。

世界上没有天使,而是医生护士们穿上了白色的战袍,面对的是黑色的恐惧。而如今当新冠疫情在前线肆虐时,全国各地积极支援,许多医生自告奋勇报名援鄂医疗队,他们有的身患绝症,有的妻子染上新冠,有的是新婚夫妻,但他们都不顾危险、不计生死,冲上了抗疫一线。现在新冠肺炎在中国基本控制住了,这多亏了医护人员和抗疫工作者们。他们和三位大医生一样,有着大爱,在此我要为他们致敬!

推动国家发展需要人才,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刻苦读书,奋发向上,待到学成之日,为祖国的强大和民族振兴贡献一己之力!

国家相册观后感作文精选篇3

《国家相册》是新华社精心打造的微记录片形态可视化全媒体产品,这个栏目首次带着镜头,走进中国照片档案馆,追溯这些尘封百年的1000万张照片,用影像讲述和三维特效,将中国照片档案馆的大门打开,面向世人,更将中华民族兴衰沉浮的历史打开,细述百年时代,回放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中国照片档案馆收藏了1892年以来的珍贵历史影像,是中国馆藏量最大的国家照片档案馆。)

虽然每一期平均时长只有五分钟左右,但这五分钟可能诉说了一件重大的历史改革,可能是一个人,一件事,不论是什么,当我在看的时候,总是会不由敬畏,那些模糊的黑白照片,在这五分钟里尤为震撼人心!

从第一期“胜利的日子”到第六十一期“长江第一桥”,这期间有“风雪未归人”,“沧桑百年路”;有“儿时的游戏”和“恰同学少年”;有百年话剧,悟空现身;有花灯元宵,追思清明;有路,有桥,有水,有山……

这五分钟里面还有:国人站起,民族胜利的九三胜利日,先者用八年苦战向所有人证明“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有一场震惊中外的大扫盲,用各种“奇葩”的方式进行文化普及,这是对求知,发展的渴望,更是一种决心!有一场奥运会,让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国申奥成功,举国欢庆,2008年全国沸腾,原来奥运从不曾是简单的体育赛事,国运与奥运相连,中国奥运从不是坦途;有一面最简陋的国旗,让我瞬间惊醒,黎明前是血色的,鲜红的旗帜是血染的,一个尊崇英烈的民族才是有血性有光明希望的民族;有一座山,山上有肝胆相照的真英雄;有一条铁路,路上有不畏艰险,团结拼搏的修路人;有一架桥,天堑变通途,飞架南北,桥上有不服输的工程师,见证了中国桥梁的发展……

的确,当《国家相册》带我来到从未见过的历史现场时,我便会缅怀过往的艰辛岁月,感叹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和日益强大,同时也会反思自己,激励自己,这些历史沉淀的积累,压在心头,可以让人热泪盈眶,我不知道用何种语调写下这篇“观后感”,只能说我看到了沉重的希望!

在相册里,国家衰败沉沦之时,我们有低谷迷茫,国家振兴发展之时,我们有挫折坎坷,这些都属于历史,而唯有牢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中华民族“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昨天我们没有参与,可“雄关漫道真如铁”的今天我们能一步步走好,书写“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在刚刚过去的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习总书记向世界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进入与构建,我们起着重大作用:到202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阶段结束,计算机与信息学院2020届毕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期间,信息化发展会更进一步,而我们正值青年壮年,当由我们担当历史使命,开创新时代,迎接新未来!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也让我们意识到在各个领域信息化的重要性,领航“强国时代”,科技技术,信息等必不可少。所以我们现在能做也必须去努力做到的是“(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新的人生华章”(摘取自习总书记在十九大的会议报告)。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十九大代表张雪丽也说到:“我的网络强国梦是为信息化奋斗终身”。我们作为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一名普通大学生,同样可以为日益成熟强大的祖国奉献一份力量,书写历史,为《国家相册》增添一份属于我们的照片。

国家相册观后感作文精选篇4

“国家相册”聚焦中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瞬间,这些瞬间让人民更加直接地了解中国百年来的苦难史。我们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但同时也是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的历史巨轮。一张张图片衔接反映了近百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奋起抗争的历史脉络,从这一段段的历史事件中,我们也能总结出科学的、正确的历史观。在曾经一片暗淡的社会背景中,正是依靠一股股清新的正能量,才让我们最终走上了胜利的道路。

这也给了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做好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坚决肃清腐败毒瘤,为新时代注入风清气正的正能量带来了重要启示。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首先要提高党性修养,坚定忠诚履职信念。要以最严格的标准,自觉加强自身党性锻炼,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提高以唯物主义辩证法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怀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深厚感情开展工作,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其次是要提升业务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从自身职责出发,自觉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综合能力。要根据上级部署和新的形势下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基层实际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再次是要强化监督执纪,坚决遏制腐败问题。任何腐化、腐败行为都是从思想的蜕化开始的,都有一个思想演变的过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多种形式加强思想教育,警钟长鸣,筑牢防线。要强化党内监督,加强监督检查,督促落实好主体责任。坚持查办腐败问题与源头防腐相结合,坚决纠正和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为实现“中国梦”保驾护航。

国家相册观后感作文精选篇5

国家相册通过互联网、电视台、移动端、户外屏幕等平台同步传播,向公众展示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收藏的1892年以来的珍贵照片1000多万张,揭秘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再现中国丧权辱国的苦难历史。

第一,从创意上讲,《国家相册》立意宏伟、角度新颖。这个创意是力图通过中国照片档案馆的历史照片来把握国家历史。用照片来叙述历史、展现历史,这并不是首创,也不新鲜,过去也有很多关于“老照片”的栏目和作品,但是,新华社这次是用微电影的形式以“国家相册”的名义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国家历史,这还从未见过,应该算是首次,而且是通过“相册”这个角度来呈现,无疑是想于细微处见宏大,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这个立意的确宏大,角度的确新颖。

第二,从构思上讲,《国家相册》民众视角、构思巧妙。国家历史肯定是宏大叙事,但宏大叙事必须与凡人小事相结合,才能接地气、才能有生命力。创意者以相册作为构思的主线,力图通过翻看照片来追寻历史,可谓匠心独运、构思巧妙。英国著名作家赫克斯科曾经说过:每个人的记忆都是自己的私人文学。那么国家的记忆就是国家的文学,但国家记忆也包括国家中每个人的记忆,国家的文学也必须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历史来集合和凝练。《国家相册》就是用每个人的私人相册来反映国家的历史和命运,就象一个家族聚会,大家围坐在一起,翻看家族中每个人的相片,回忆起这个家族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第三,从内容上讲,《国家相册》扎根史实、扎根生活。历史是这个创意的源头活水,生活是这个创意的格调基础。在第一集《胜利的日子》里,并没有空洞地论述历史,而是用两个摄影师的镜头来说话,摄影师王小亭拍下的影像再现那个血雨腥风、凄凉悲惨的上海车站:日军轰炸后,到处充斥着炸飞的同胞躯体、孩童的哭泣,让人触目惊心,摄影师于肇拍摄的沈阳审判影像,受伤百姓愤怒的控诉、日本侵略者低头认罪的瞬间,与穿插其中的日本投降、东京审判、东条英机被送上绞刑架等照片一起,成为人们永远不能忘怀的记忆。这个微电影采用的是讲述人口述的方式,讲述人陈小波女士象邻家大姐一样,娓娓道来,用生活的语气叙述着历史的沧桑,在亲切中暗含着对史实的尊重、对历史的敬畏。特别是那句“犯我中国者,虽远必诛”,在平缓中透出了坚毅,显示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历史真理。

第四,从精神上讲,《国家相册》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历史上,中国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外敌入侵、内战绵延、自然灾害等,在内忧外患面前,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愈挫愈奋、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国家相册》就是要通过这些影像和画面,来展现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中国精神和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国价值,从而展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文情怀。

第五,从电影理论上讲,《国家相册》是一幅“活动的绘画”。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林赛在其电影理论名著《活动画面的艺术》中指出:“活动”是电影的根本艺术特征,把电影分为“动作的”、“亲切的”和“壮丽的”3大类时,分别称之为“活动的雕刻”、“活动的绘画”和“活动的建筑”。《国家相册》正因为其微电影的特征,一改相片的固化和呆板,通过3D等影像技术活灵活现、原貌重现,成为“活动的绘画”,令人称奇。德国弗赖堡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双料教授闵斯特贝格指出:人对电影影像活动的感受,除了消极地依靠视觉暂留原理的生理作用外,还存在着积极的思维过程,所以他认为看电影是一个“积极的过程”,“一种强烈的思维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观看者是制片者的一个合作者。”电影正是因为其观众感官、思维的积极参与,观影如同身临其境的奇妙艺术体验而成为最活跃、最令人关注的艺术活动之一,一部优秀的电影一定会让观众在看电影时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合作者,这正是电影的魅力,也是影评存在的必然。《国家相册》改变了国家影像档案的呈现形式,让观众在浏览照片时能与历史事件共生共融,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认同。这就是影像的力量、历史的回声。

据说《国家相册》计划还要推出很多期,这的确是一项不小的工程。第一期《胜利的日子》因其契合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1周年的纪念日,而广受瞩目和关注。但说句实在话,要想让每一期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震撼,不引发审美疲劳,也的确需要制作方精益求精、更上层楼。作为一名学者和观众,真心预祝《国家相册》成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影像精品,成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