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是一篇写景状物、抒情言志的范文,读懂课文,感受伟大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秀丽,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教育是教学重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草原》名家教学实录1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今年暑假,老师到过一个美丽的地方,还带回了几张照片,你们看!(课件出示老师在草原照的照片)一起说,这是哪里呀?
生:(齐读)草原。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老舍先生的《草原》。42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参观访问时,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感。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共同走进——“草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执教者亲临草原, 目睹了草原的旖旎风光,呼吸了草原的清鲜空气,体验到了蒙族同胞的豪放与热情,就成了执教这一课的宝贵资源。这里展示的照片(还有后面的有关介绍的感受),都是一般学生所未曾见过和体验过的。当电教成为一种教育资源时,它才姓“教”,而不姓“电”。]
二、自主学文,勾画圈点
1.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再一次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是从哪两方面去写草原的。(板书:景、人)同意吗?
2.自主研读。
师: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请大家静静地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草原的美景,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勾画下来。
师:(巡视)有的同学在相关词语下面作了记号;有的同学用波浪线勾画了自己感触很深的句子;这位同学还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了课文的空白处。
3.放声朗读,读出感受。
师:来,请我们自由地、放声地朗读这一段,把那些让你感受很深、你认为写得很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一会儿读给大家听。
(学生自由读)
[评:读书一定要整体感知。一开始就说“你喜欢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和老师通过分析把课文肢解开来同样是不可取的。但是任何课文都不可能句句精粹,字字珠玑。执教者在巡视时说的话实际上是一种引导,即引导学生去发现最传神、最传情的句子、词语去体会,这也是一种学法的暗示和渗透。
三、合作研读,品读玩味
师:谁愿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我喜欢这句话,我来读一读:“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师:(板书:一碧千里并不茫茫)你读得太好了。你能不能给大家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在我眼前是绿色,远一点的是绿色,再远一点的也还是绿色!草原非常辽阔,放眼望去,草原如同一张巨幅的绿色绒毯,一直铺到天地相接的地方。
师:我们都要像他这样读书,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茫茫”是什么意思?
生:视线模糊不清。
师:还记得这首诗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同是写草原,为什么一个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好,先不着急回答,看看能不能在接下来读书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来,接着读你喜欢的句子!
[董老师动脑了。古人说“野茫茫”,老舍却说“并不茫茫”,为什么?老师在这里设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悬念。悬念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启迪学生思考。]
生:我喜欢这句话:“这次,我看到了草原……我满心的愉快。”
(学生读书,将“清鲜”读成了“新鲜”)
师:你读书的声音真好听!就有一个小地方读错了,大家发现了吗?
师:“清鲜”和“新鲜”区别在哪里?
生:“清鲜”和“新鲜”都有新鲜的意思,但是“清鲜”比“新鲜”更多一层“干净”的意思。草原的空气和城市的空气不一样,因为没有污染,所以更干净。
师:是呀,记得暑假里,当老师一踏进草原,顿时感到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都在贪婪地呼吸这清鲜的空气。虽然我的歌唱得不好,当时我也禁不住唱了起来,(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来,同学们,我们把这种“高歌一曲”的喜悦读出来。
[“生成性”资源啊!学生读错了,很可惜,但聪明的老师知道把它转化为教育的资源!于是“并不茫茫”由此找到了答案。倘若学生没读错呢?没错老师肯定也得提出来。一个“清”字用得多准确,多传神啊!]
(学生齐读)
师:草原的天空是那样明朗,它让视线变得更清晰。难怪老舍先生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很深,接着读。
生:我喜欢这一句:“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学生读书,“勒”字发音不准)
师:(板书“勒”)这是本课的一个生字。大家要注意它的发音,跟老师读。[我们教的是语文,而且是小学语文,就要实实在在。抓好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教学因其真实、朴实、扎实而更美丽。]老师也很喜欢这一句,就是有一个问题不太明白。翠色“欲”流,流了没有?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讨论。
[这里可以讨论一下。但我不赞成动辄讨论,因为阅读、作文是“个性化行为”(课标语),谁读了谁有,谁写了谁有,谁读了谁有。学语文不同于学理科。不要搞形式主义的东西。当然执教者也有她的苦衷。]
生:就好像是一杯水,倒满了就会流出来一样。草原就像一杯水,绿得像要流出来一样。
生:“翠”字让人感觉特别的通透,相比之下,“绿”显得死板。
师:嗯,有点感觉了。《翠鸟》这篇课文还记得吗?联系这篇课文,老师也比较了“翠”和“绿”,感觉“翠绿”比一般的绿更鲜亮,更有光泽,绿得更丰富更饱满,绿得好像都快要流淌下来(流淌的手势)。班上有学过国画的同学吗?能给同学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用绿色渲染”吗?
生:当我画国画时,用颜料在纸上渲染的时候,我发现颜料在纸上向周围慢慢扩散……
师:什么纸?
生:宣纸。
师:接着说,当你在宣纸上用绿色渲染的时候,你会发现什么?
生:我会发现绿色慢慢地向周围渗透。
师:向周围扩散、渗透、流动。请你们轻声再读“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人云际”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轻声自由读)
生:我想象当中,草原和天空像是融合在一起。草原是那样的鲜亮、充满生机。
生:我觉得那些草原就像波浪一样连绵起伏。
师:你的朗读让老师想起了古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真是碧草与蓝天一色呀。老师也想读一读!
(教师范读,学生鼓掌)
师:谢谢大家的鼓励。是呀,这哪里是绿色在流动,这分明是生命的泉水在流淌。(指板书)难怪老舍先生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我们读书就要这样去读,不仅要读 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用心去感悟、用情去体验、用想象去补充,读出文字背后含着的意思。
[这三个“去”——用心去感悟,用情去体验,用想象去补充——讲的是读书的方法,有了这三个“去”,课文才能读懂。]
生:我有一个问题。
师:(意外)你说!
生:既然“碧”与“绿”都是绿的意思,为什么用两个不同的词语来表示?
师:你很善于提问题。来,找一找,在第一自然段中有哪几个词都是表示“绿”的意思?
生:(在书中找)“绿”“翠”“碧”。
师:你们体会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生:避免总是用一个词,有变化,读起来好听。
师:老舍先生真不愧为语言大师呀!
[又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学生了不起,教师也很机敏。即使学生不提,教师也要讲。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去体会、感悟怎样准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生:我喜欢的句子是:“四面都有小丘……绿毯绣上了白色大花。”
师:绿色与白色的搭配,多么清新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呀!
[草原还荚在它的色彩上。教师心里有,才能点到点子上。]
师:(出示课件)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草原画卷呀!天空赋予了草原以明丽,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线条,牛羊更赋予了草原以生命活力,难怪老舍先生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置身于此情此景,老舍先生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全班齐读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同学们,当你置身于草原这样的美景之中,你想说点什么呢,你又会做些什么呢?把你最深的感受用一段文字记录下来,好吗?
[董老师把写“挤”进去了,而且挤得巧妙、自然。张田若先生早就说过,阅读教学要把写“挤”进去,要读写结合。这一点我非常赞成。语文教学要读要写,这是语文教学的两根“柱子”。当然,读写结合要找准结合点,要顺理成章,不可牵强附会,也不一定课课都写。]
四、音乐过渡,读中悟情
1.音乐过渡,激发想象。
师:“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听!(课件播放《赛马》)
[音乐可以启发人的想象。一曲《赛马》,把学生带入到草原的情境中去了。音乐绝对是一种教育资源,只要运用恰当。]
师: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蒙古人民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迎接客人。
师:老舍先生又是怎样描绘见面后的动人场面的呢?请大家读2—5自然段,用你的朗读再现你所想象到的情景。
(学生自由读)
师: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说说看,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
(板书:远迎、相见、款待、话别)
2.指名朗读,学习“远迎”。
师:谁愿意为我们大家读“远迎”这一部分?(指名读)“飞”字读得特别好,你们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马的速度很快。
生:蒙古人民热情。
师:为什么说“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生:衣服漂亮。
师:彩虹由几种颜色组成?
生:还可以看出来迎接的人很多。
师:蒙古族同胞穿着节日的盛装,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多么热情呀!老舍先生一个“飞”字,为我们描绘了富有诗意的画面呀,更让我们感到蒙古族同胞那种扑面而来的热情。(全班齐读)
六.课堂小结,揭示目标
师:老舍先生又是怎样描写相见、款待、话别这些场面的呢?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总评
总起来说,董琼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有语文味道。
首先读得很有味道,咬文嚼字,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品出了语言文字的美,品出了草原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品出了作者的欣喜激动之情。语文课上得有没有味道首先取决于执教者。只有执教者发现了关,读出味来了,才能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并读出味道来。
其次读写结合好。读与写是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的训练。朱作仁教授说:“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这是被龙口实验小学、丁有宽等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实践所证明了的。”
还有一点要谈的,是执教者的角色定位好。自始至终,教师被“定”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位置上。课堂毕竟是学生的舞台。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是“伙伴语言”而不是“主持人语言”。教师的功力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引导上——引导得正确,引导得深入,引导得得法。没有对课文的准确把握,没有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是很难引导得好的。
最后要说的是,如果不是“赛课”,最后一部分也可以画上个句号的。抓住蒙族同胞热情好客、蒙汉情深的句子的品味一下(老舍先生是很善于抓细节的),读读、说说不就得了,何必说“下一节再说”?我们常常把小事情看大了,而大了事情呢,却看小了。慢慢来,年轻人得有个过程。
《草原》名家教学实录2
第一课时第一部分
师:咱们今天讲哪一课?
生:草原。
师:(板书“草原”)谁能讲一讲,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是一望无际,碧绿的颜色,上面有牛、羊、马都在吃草。牧民们都在放牧。草原上还有山丘、小河,是很美丽的。
师:他说的对不对?
生:对。
师:和你想像中的草原一样吗?谁还有补充?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是草之间开满了各种鲜艳的野花。
师:开满了野花。在一片绿色中,万绿丛中点点红。这色彩更美了!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那美丽的景色,使我陶醉,那里空气清新,天气晴朗。
师:他把课文上的一些词语用到了。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还有蒙古人的帐篷,有的人在放牛,有的人在骑马。
生:我想像中的草原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赛马大会,许多牧民都骑着自己最好的骏马在草原上奔驰,草原上非常热闹。
师:很好。咱们先说到这里吧,大家说得都很对,想象很丰富,也都很符合草原的实际情况。那么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你们预先读过课文,应该能说出来。
生:课文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
师:对,一开始就写草原美景,后来呢?
生:写作者去内蒙访问,蒙族人民怎样欢迎他们,还写喝酒、唱歌、演节目什么的。
师:你这么一说,差不多把课文上的内容都说完了。
生:还有,作者写喝酒、唱歌等,并不是就要写这些,而是写了这些就说明了蒙族牧民们和作者他们这些汉族的人们很友好。
师:你看出了作者心里的想法,很好,还有吗?
生:还写了蒙族人民和作者他们告别。
师:写了没有?
生:没有。
师:没写?但是他也说对了,课文的话里已经带出要分别的意思了,对不对?
生:对。
师:哪句话?
生:我认为是最后一小节写的。“天涯碧草话斜阳”说的就是他们依依惜别的情景。
师:就这一句吗?
生:还有“蒙汉情深何忍别”。
师:大家再考虑考虑,刚才说了,课文写了那么多的内容,那么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分成几部分呢?
生:大致可分为两部分。
师:讲下去。
生:第一部分是我们看到的草原上的景色。
师:第一部分是草原的美丽景色,对不对?
生:对。
师: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草原风光,行不行?(板书:“风光”)
生:行。
师:继续说。
生:第二部分写了蒙古族的人民欢迎了我们,接着我们一起联欢。
师:谁能说得更简单一些?
生:我们和蒙古族人一起联欢。
师:他用“联欢”来代表和所有蒙古族人接触的过程,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
师:但是从整个接触过程中表现了一种什么情感?
生: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
师:对不对?
生:对。
师:也就是说,第二部分写的是草原上的人情,(板书“人情”)人的情感,那么,你通过预习,对整个课文有一个什么初步感受?
生:我感觉到草原十分美丽,草原上的蒙古人民和汉族人民感情十分深厚。
师:他说草原的风光是十分美丽的,这一点对不对?
生:对。
师:(在“风光”后加“美”)那么还有一点他说得不太清楚,谁来说一说?
生:草原上的人民非常好客。
师:十分热情好客,还有呢?
生:应该是,蒙汉之间存在着深厚的感情。
师:对,还有吗?热情好客,蒙汉情深这都表现了人情的什么?(在板书“人情”后加“美”)是不是一种人情美呀?那么整个的课文连起来,草原的风光和草原的人情都是这么美好,(在“风光美”与“人情美”间画一直线相连)那么就构成了一幅(板书“草原风情画”并用直线与“人情美”连接)可不可以这样说?
生:可以。
师:这篇文章是老舍先生写的。老舍先生用他一支笔,给我们“画”出了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情画。从课文整体来看,是不是这个意思?
生:是。
师:那么这幅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会儿来仔细学。我先了解一下,大家在预习中,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
生:我想问,文章第一小节为什么用很大的篇幅来写草原的风光美?与后面的段落有什么关系?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乍看起来,(指板书)这写的是风光,这写的是人情,似乎这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对不对?
生:对。
师:这个同学问了,这两段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我们一会儿再解决,你呢?再看上面的那一行字,自己也许会得到一点启发。谁还有问题?
生:我想问,文章后面几个小节都写到作者和蒙古族人民在一起团聚、联欢的事,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而不能以“蒙汉情深”来为题呢?
师:好,你也同样看看黑板那一行字,看你自己能不能解决,好不好?
生:好。
师:谁还有问题?
生:这篇文章最后一小节,最后一句话写“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什么意思?
师:你不懂这两句诗的意思?一会儿注意听。
第一课时第二部分
生:我想知道课文所写的草原是哪个地方的草原。
师:那咱们顺便说一下吧,《林海》这一课大家学了吗?(生有答没学过,有答看过的)
师:不管学没学,老舍先生曾经随着中国作家代表团,走访了一次东北和内蒙地区,他先上了大兴安岭,看到了林海,就写了一篇文章叫《林海》,小学课本里也有。他又翻过大兴安岭往西走,就直接下到内蒙古自治区了,(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东北、内蒙和大兴安岭的地图)一下大兴安岭,刚一走进内蒙草原的时候,就到了内蒙最北边的呼伦贝尔盟,盟内有一个旗,就是老舍先生所去的陈巴尔虎旗。内蒙的盟,相当于内地的地区,旗相当于内地的县。大家看到课文上有“陈巴尔虎旗”这个名字没有?
生:有。
师:它属于内蒙呼伦贝尔草原的一部分。大家知道就行了。这个问题解决了,谁还有问题?
生:文章第一节的最后一句话写牛羊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我不知道“乐趣”指的是什么?
师:好,请坐,一会上课要讲到。
生:第二小节有一句话形容河,像“玻璃的带子”,“河”后面为什么要用叹号?
师:好,为什么要用感叹号。
生:我想问,“蒙汉情深”从课文的哪个地方能看出来?
师:这个我还得让你看,你问我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一会儿我就让你回答这个问题,那你上课就得注意听了。不然一会儿回答不出来。
生:我还想问,在文章第二节,蒙古人民来迎接他们的时候,骑着马,作者为什么要用“飞”字来形容呢?
师:我觉得这个问题你是知道的,你就在这句话里往前看,有一个词就能解决你的这个问题。你把这个字再加上当时蒙古人民的心情,就能回答了,好不好?
生:还有第二小节,为什么把穿着各色衣服的男女老少比喻成彩虹?而不比喻成别的?
师:你想比喻成什么?
生:我想把他们比喻成一条彩带。
师:你说彩虹好啊还是彩带好?
生:彩虹。(众笑)
师:为什么彩虹好?
生:因为彩虹代表着美好的祝愿,有的小朋友画画常常把大陆和台湾用彩虹连起来,彩虹就可以比喻成一座桥。
师:另外你刚才说彩带是什么样的?
生:五颜六色的。
师:那么彩虹呢?
生:是七色的。
师:如果也用五来说,怎么说?
生:五光十色。
师:对了,你说五光十色漂亮还是五颜六色漂亮?
生:五光十色。
师:所以作者用彩虹,明白了吧?另外,我们假想,如果迎客的马队正好从小丘顶上下来,那会像是什么飘了过来?
生:像彩虹。
生:我想问第四小节最后写的,“会心的微笑”,为什么说“会心地笑了”?
师:你知道什么叫会心吗?
生:会心就是他们……
师:会心就是心里知道了,但没有明白讲的意思,蒙古族人民听了汉族人唱的歌以后,仿佛知道他们没有明白说出来的意思,这个意思就是蒙汉团结。
师:对,会是领会,把你的心意领会了,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两心相连,心心相印,我也知道你的心,你也知道我的心,我们都知道了。你说这个“会心”用得好不好?
生:好。
生:第四小节写歌声比什么语言都响亮,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是用语言表达?
师:那就是说,你对这句话不太理解是吧?那你想一想刚才讲的“会心”也许就明白了。
师:最后再提一个,谁觉得你的问题最重要呢?
生:文章第一小节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师:按什么顺序写的,这个问题确实重要,因为时间关系,咱们提问题就先到这儿,如果讲到最后,你心里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再研究好不好?
生:好。
师:现在大家打开书,谁能把写草原风光美的这一部分读出来?他读的时候,大家拿出一支笔来,一边听,一边看,一边想,手里还要一边画。画什么呢?看看作者除去写风光美以外,还写没写别的东西?把你认为不是直接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勾出来,看谁勾得准,你开始读吧。
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草原的无限乐趣。”(其间教师随机指导朗读)
师: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读得很不错,但是我要提醒你一句,注意保护嗓子。勾出不是直接写草原风光的句子来了吗?
生:勾出来了。
师:谁勾出来了?
生:我勾了两句,“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还有,“这种境界……奇丽的小诗”
师:还有没有勾出别的来?
生:我勾了“在这境界里……无限乐趣。”
生:我只勾了“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师:骏马和牛羊是草原上本来就有的东西,我们一会儿随课文去研究它,现在咱们就按第一位同学的发言来讨论。第一句话,他说他总想高歌一曲,以表示他的愉快,这是一句话,他要高歌。(板书“高歌”)第二句话,和它相对应的,他想干什么呀?能不能概括一下?
生:他想吟诗。
师:怎么样吟诗?
生:低吟。
师:对,(在“高歌”下写“低吟”)大家看这两种情调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师:什么叫高歌?
生:就是放开声音,不拘束地唱歌。
师:放声歌唱,那么低吟呢?
生:就是声音很小地吟诗。
师:来低吟一首小诗。这首小诗是什么样的小诗啊?
生:是奇丽的小诗。
师:什么叫奇丽?
生:奇特而美丽。
师:他为什么要吟这么一首小诗呢?
生:因为他想……表现草原很美丽。
师:你该这么说,因为草原是奇特而美丽的,所以他吟的这首诗也是奇特而美丽的,是不是?
生:是。
师:好,(指板书“高歌”与“低吟”)这是两个什么句子?
生:两个相反的。
师:两个相反的,他要表达的情感是相反的,但是我问的是这两句是什么句子?
生:抒情的句子。
师:对,是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我现在要提一个很难的问题,作者先是想高歌一曲,后来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种截然不同的情感,为什么会产生?如果把两这个抒情的句子,调换一下位置,我们先让他“低吟”,后来他越看草原越高兴,然后“高歌”行不行?不要急着举手,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你们一边思考这个问题,一边好好默读课文。怎么读呢,我告诉你们一个方法。“高歌”和“低吟”都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内心有什么情感就会用相应的方式来表达,那么内心的情感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是受了外界的影响。你们可以这样思考:作者看到了什么,使他产生了这种情感,而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最后你再做一个结论。这两句能不能调换,听懂没有?
生:听懂了。
师:自己先看,有了一点心得以后,可以互相讨论。开始。
(学生开始读课文,教师不时指导一些学生)
师:现在咱们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互相辩论驳斥。
生:我觉得这两句不能调换。因为一开头写高歌,是第一次看到草原,非常兴奋。所以想高歌一曲。第二句是他看到了非常优美的景色,觉得很舒服,所以想低吟一首奇特的小诗。好像在回味一样。这里就给前面作了一个总结,所以我觉得不能调换。
师:不错,说得很不错。
生:我也是觉得这两个句子不能调换。因为在前面作者呼吸了清新的空气,看到了草原明朗的天空,产生了兴奋的心情,所以想高歌一曲。然后又看见了一碧千里并不茫茫的草原,看见了小丘和羊群,进一步产生了赞美的心情。所以他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所以我觉得这两句不能调换位置。
师:请坐。你讲。
生:我也觉得这两句不能调换。如果把后面的换到前面去,那就是先看到绿色,最后才觉得空气的清新。这样读起来就不太通顺了。
师:她的发言有个特点,用了“假设”的方法。如果怎样怎样,就会怎样怎样,所以怎样怎样。发言很有特点。
生:我还是觉得这两句不能调换。因为这里写作者是第一次到草原。他非常兴奋,就想高歌一曲,而第二句是写作者又看到了小丘和羊群。他不想破坏这美好的景象,就想低吟一首小诗。
师:谁还有更新的见解?
生:我还是觉得这两句不能调换。因为有时我们看见新的比较美好的东西的时候,总是先“啊!多美啊!”这么一种激动的心情;然后慢慢地端详这个东西,就会越来越喜欢它。就由激动的心情变为喜欢了。所以这两句是不能调换的。而且作者先进入了草原,看到了这样明朗的天空,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所以比较激动。而后面的感情,就慢慢地被这种景象深深地陶醉了,感情就不是刚才那么激烈了,而是柔和了。有很多词语都表示了作者的这种感情。
师:她说得好不好?
生:好。
师:她引用了课文上的一些具体词语,说得很有道理,而且点得很准。有一个缺点,她只引用了课文的词语,如果她能够有声有色地朗读,把她认为作者当时是什么心情,把那种情感读出来,就可以省好多话,同学们也明白了确实是这样,你能这么做吗?
生:能。
师:那就再重说一次,试一试。
生:我认为这两句是不能调换的,下面我把这一段的几个例子读给大家听一下,大家就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了。(读)“在天底下……轻轻流入云际。”前面作者是非常激动的,然而,他看见了这种景色,深深地陶醉了。所以就由激动的心情,变为了陶醉的心情。
师:她忘了说两个很重要的结论。因为前面很激动,所以要高歌;后面因为陶醉了,所以要低吟。谁还有补充?
生:我给她补充,她所找的心情激动的句子不对头,应该是(读)“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这是作者初到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他是很兴奋,觉得新鲜,所以才觉得激动,才想高歌一曲。而后面慢慢地陶醉在这种景色里,又惊叹又舒服,所以不想再像前面那样高歌。而是想低吟一首小诗。
师:你说的也很对,但是你说人家读错了是不对的。她没有读前面的兴奋的句子,只读了后面陶醉的句子。你刚才是给她补读了前面兴奋的句子。你们两个加起来,答案就很完整了。咱们最后归纳一下,大家看看课文的一开始(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天空是那么明朗。”你们说他现在看到的是草原的什么?
生:是草原总的景象。
师:对了,(板书“整体”)他看到了草原的整体。按照刚才你们的想法,草原的整体给人一种什么感受?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生:作者感到非常兴奋与激动。
师:草原的整体的特点是什么?
生:我觉得是一望无际,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师:对,是一望无际的,(在板书“整体”后写“开阔”)也就是说,作者现在的心情是激动的、豪放的,是不是?(再写“豪放”。到此,板书为:“整体—开阔—豪放—高歌”)他是这么一种情感,所以他要高歌。在豪放的心情当中,他想坐下低吟一首小诗可能不可能?
生:不可能。
师:咱们下一堂课接着研究好不好,下课。
《草原》名家教学实录3
一、听歌导入
二、检查预习
三、理清文脉
四、精读感悟
五、背诵积累
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老师带来了一首腾格尔的《天堂》,注意听,听听歌中唱的什么?”听歌交流
生:草原
师:怎样的草原?
生:美丽的草原。
师:注意把话说完整,通过这首歌,我……
生1:通过这首歌,我感受到了一望无际的美丽的草原。
生2:通过这首歌,我似乎看到了无边的草原和草原上的羊群与骏马。
……
师:歌中被誉为天堂的地方,就是美丽的大草原。想不想去看看?让我们随着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走进草原,去领略它的无限风光。(板书课题)
师:课前预习了,生字会写吗?拿出纸和笔来,同位间左右分组听写。左边的同学写“迂回”、“玻璃”,右边的同学写“衣襟”、“羞涩”
生:(左右分组,分别听写)
师:对照着课本,同位间互相批改。
生:(同位之间对照课本互相批改)
师:老师想提醒大家注意“涩”字,来跟着老师书空,注意这几个部件的位置及写法。
师:同学们字词掌握得很扎实,课文读得怎么样呢?谁愿意展示给大家。
生:(争先恐后,纷纷举手)
师:大家认真听他们是否做到了正确、流利,还要边听边思考文章讲述了哪些内容。
生:把“蒙古包”的“蒙”字错读成了二声。
师:同学们,“蒙”字在字典中有三个读音,(顺势标出三个调号)谁来给大家举个例子?(板书:蒙)
生:“瞎蒙”、“蒙人”读一声
生:“蒙冤”、“蒙受”读二声
生:像“蒙古”、“蒙古包”、“蒙古人”都读三声
师:三位同学把“蒙”字的读音讲得很细致也很准确,请你们带领大家读一遍,好吗?
生:(领读,齐读)
师:书读了一遍,我们也随作者经历了一次草原之旅。作者在文章最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出示句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谁来读?
生: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平淡的)
师:作者以这句诗总结全文,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谁还想读一读?
生: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声情并茂)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看一看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蒙汉情深呢?
生:第五小节
生:第四小节也是
师:对啊,还有补充吗?
生:第二三小节都是
师:经过共同努力,终于都被大家找出来了,文章第二至第五小节都是写了“蒙汉情深”。
师:那么就剩下第一小节了。第一小节又写了什么内容呢?
生:草原景色
生:天涯碧草
师:这位同学很会读书,从后半句诗中又提炼出了这四个字。
师: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小节,边读边留下你思考的痕迹,记下自己的感受。
生:(默读思考,批注标画)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书本上也留下了你思考的痕迹,把你的想法在同位间交流交流,你会有更丰富的认识。
生:(同位交流)
生:我从“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句话中知道那儿的空气清新,天空明朗。
师:出示句子:“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板书:清新 明朗)
生:我知道了那儿的天空十分可爱。
师:可爱在什么地方?
生:空气很清新,天空很明朗
生:我从“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中知道,最近几天我们这儿总是灰蒙蒙的,那里的天空比我们这儿要好看得多。
师:你很会读书,联系我们的生活环境,一对比就感受到差别了。“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咱也不说别处,就说我们滕州的天吧,是什么样子的?
生:灰蒙蒙的。
生:即便是晴天,也感觉天空昏黄。
生:阴沉沉的。
师:是啊,那里的天是多么可爱啊!你能把这样的天空读给大家听吗?
生:(有感情地读句子)
师:这里的清新与明朗达到一个怎样的程度?
生:非常清新。
生:特别清新明朗。
师:看清楚,文中作者是用什么来形容的?
生:那么……那么……
师:同学们,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用两个“那么”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再找同学来读。(生更加投入读句子。齐读)
生:我从“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知道那儿一碧千里。
师:什么叫“一碧千里”?如果“一碧千里”不好理解,我说“千里一碧”你懂吗?”(板书:一碧千里)
生:千里之内全是绿色
师:“千里”就是指一千里吗?
生:不是,指很大的面积
师:“一”是什么意思?
生:全、都的意思
师:这是怎样的画面能想到吗?把这个词放到句子里读读。
(出示句子:“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声情并茂)
师:是啊,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望不到边际,而且绿得那么实在。文中是怎样写一碧千里的景象的呢?
生: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生:我还发现一处比喻句:“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里把草原比喻成绿地毯,把羊群比喻成了白色的大花。
师:你很会读书,找出了这么美的一个句子,针对这句话谁还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我觉得有了这些羊群草原显得更美了。
师:是啊,满眼的绿色也未免有些单调,有了这些羊群作点缀,草原就显得更加迷人了。你来带领大家感受一番吧?
生(美美地读):“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其余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师:我请同学们再来仔细地读,细细地品。通过下面这段文字,你又领略了怎样的美景?
生:轻声读“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生:我感觉绿得很自然。
生:我感觉这绿色没有边际,一直伸展到天边。
师:班里有哪位同学学过国画吗?为大家讲讲“渲染”与“勾勒”。
生:讲解“渲染”与“勾勒”在国画中的技法。
师(范读):你脑中又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倾听范读,闭目想象画面)
师:这幅巨大的中国画是怎样的一幅中国画呢?
生:很辽阔。
生:很自然。
生:与天相接没有界限。
师: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美呢?
生:自然美。
生:温柔美。
师:现在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美再现在大家的脑海中吗?(板书:柔美)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轻轻流入云际。”(美美地读)
师:面对着可爱的天空,一碧千里的草原,如果你置身其中,你想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呢?”
生:我想躺下打几个滚儿。
生:我想搬到那住不再回来了。
生:我想大声地呐喊
师:那么同样置身于其中的老舍,是怎样的感受呢?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听。
生(有感情地读):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师:多么美妙的感受啊,在作者看来连骏马和大牛都仿佛在反复品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谁再来读读?(生再读)
师:书读到这儿,想不想去看一看那美丽的景色呢?我请大家闭上眼睛,找一个同学带领大家再来完整地用心感受一下这天涯碧草的美景。
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师:停!文章开篇第一句,非常短,看似平淡,但意蕴丰富。请同学们想想这句话该怎么读?”
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练读)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我从“这次”知道了作者是第一次到草原来
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更加动情地读)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我感觉作者第一次见到了草原很兴奋
师:是啊,多年的愿望今天达成了,怎能不令人兴奋呢?
生(配乐朗诵,其余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师:这段文字写得真好,不愧是大家之作。文章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把景物和感受联系在一起,即景抒情,情景交融。让我们读来仿佛置身草原,时刻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像这样的美文,我想很值得我们背诵下来。
课堂简评
这节阅读教学课是全市课改标兵评选中发现的一节好课,可圈可点处很多,主要是:
1.整体设计意识强,富有创新精神。先进行整体感知,而后聚焦重要段落重要句子和词语,是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而本节课设计有整体感,许多环节非常巧妙,重难点解决有力。如,导入设计精心选择了腾格尔的《天堂》,歌声粗犷而动情,与本文感情基调一致,顺势引出草原。整体感知环节,非常巧妙地抓住了核心句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反复诵读完成了全文内容的把握,提纲挈领,干净利索,举重若轻。
2.品词品句,于细微处见功底。在“精读感悟”环节中,有三个词语抓得很准:“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引领学生体会文中的“那么”一词,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让学生体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体会望不到边的绿色时,抓住“一碧千里”一词,并给出了准确的理解:“一”是全、都的意思,“千里”是虚指,指很大的面积。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教者备课的充分和学科素养的扎实。“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中的“这次”引出的时机很好,从词语切入把握全节文字的感情基调,让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品读到位,很有深度。
3.注重习惯养成,老师富有激情。语文课最有魅力、最有神的地方是教师的激情投入。从互动开始,老师便很用心用情,课堂评价富有机智又充满鼓励,营造出了和谐愉悦又富挑战的学习氛围。老师在第一次板书的时候说:“字是写给人看的,不管美观不美观都要写工整,写清楚。”这番话很有道理,值得学生铭记一生。更有意味的是,整节课每一次板书老师都很认真,并要求学生书空,与老师一起写。书写的规范和规范地书写就是从这些细节开始,教学用心可见一斑!
语文教学芳香满径,教者宋子忠正年青,对教学充满了热情和执著。教学无涯,祝愿他创造出更多更富魅力的语文课堂!
编者按:《草原》一文为苏教版6年级上学期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文章首先描绘了一幅一碧千里的绮丽草原美景,接着描写了盛大热情的欢迎场面,而后是草原联欢、把酒话别的情形,最后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文章脉络清晰,行文流畅,语言优美,生动感人。
编者按:《草原》一文为苏教版6年级上学期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文章首先描绘了一幅一碧千里的绮丽草原美景,接着描写了盛大热情的欢迎场面,而后是草原联欢、把酒话别的情形,最后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文章脉络清晰,行文流畅,语言优美,生动感人。
宋子忠是一位青年语文教师,才从教八年,就获得了山东省、滕州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被评为滕州市十佳青年教师。他的课堂教学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和好评。这节阅读教学课是他参加全市“课改标兵”评选中的一节课,市教学研究室对该课堂教学给予较高评价,认为整体设计意识强,富有创新精神,注重学生习惯养成,执教者也表现的富有激情。兹将其课堂实录刊发,请同行们品鉴。
《草原》名家教学实录4
师:昨天同学们给我介绍了南宁的美景,让我感到真是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今天我也很想把大家没见过的北国美景介绍给大家,到北国内蒙自治区的一片净土去看看。那里——,不好意思我也没去过,咱们还是随着语言大师老舍一起去那里感受一番吧!
板书课题:草原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边读边思考,自由读书吧。
投影出示:
提示
1 请划出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
2 老舍先生给我们介绍了草原的什么?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请大家读词语。
板书:勾勒渲染襟飘带舞
师:谁来划了别的词语。
生:我还划了翠色欲流。
师: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
生:就是很浓很浓的颜色要流下来的意思。
师:很浓很浓的什么颜色?
生:绿色。
师:明白了吗?
生:我想问问低吟?
师:谁来告诉他?
生:我通过查字典知道低吟就是小声的吟诵。
师:还有谁有问题?
生:我想问迂回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一起从课文中找到这个句子,谁能解释一下,远远望见一条带子,弯弯曲曲就是——
生:迂回。
生:不明白小丘。
师:谁来告诉他?
生:就是小小的山。
师:谁还有?
生:我还想知道绮丽。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他?
生:这个问题问得好,绮丽就是奇妙美丽。
师:谁还有?
生:我不懂鄂温克
生:鄂温克是内蒙古的一个少数民族。
师:还有谁?
生:我想问一下洒脱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是潇洒。
生:就是不拘束。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通过查字典知道的。
师:其实通过读课文你也可以理解这个词。
生:就是行动自如,无拘无束。
师:就是想怎么开就怎么开。这里写了草原的什么,谁来看看你的看法?
生:写了草原风景和风情。
师:人呢?
生:非常热情。
生:介绍了风景怡人的风情,还有热情待客的草原人。
生:广阔的草原,和热情的人,
师:老师补充一下还有蒙古人。老舍先生给我们介绍了草原上景色怡人,非常的美,还给我们介绍了草原上的人。
板书
师:那么草原的景美在哪?我们骑上奔驰的竣马,快快去寻找美丽的景色吧!快点,你认为哪里景色最美?
生找。
生:我认为这句最美“那些小丘……”
师:读完了吗?注意一个句子要读到最后。都觉得这个句子很漂亮的举一下手。
生举手。
师:谁还有?
生:“绿毯……”
师:谁还找到了好句子?
生:我认为我的句子比他们的都好“那里的天……”
师:比他们的都美呀,和他感受一样的同学有吗?
生:我的句子最棒“在天底下一碧千里……”
师:有跟他一样吗?没有和你一样的。
生:没关系。
师:咬定青山不放松。还有吗?来,咱们比一比谁读得好,读得比唱得好。咱们看一下阅读提示。
投影出示:
阅读提示
1 你欣赏的句子描写了草原的什么美?它让你想象到了哪些景象?
2 这些句子应该怎样朗读才能把自己感受到的美表达出来。
学生练读。
师:课文说,我们说是不是好句子一读就知道,下面我们就按课文的描写顺序读一下。谁来读一读草原上的天。
生读。
师:感觉怎么样?
生:读得非常好,让我感受到天空的感受,空气的新鲜,不过我也想读一读。
师:好,你来读。
生读。
师:怎么样?
生鼓掌。
生:我觉得刚刚那位同学读得太好了。我也让全班同学这样读一读,如果不同很可惜。
师:好,大家觉得可以吗?那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
师:读得太好了。天底下谁来读?
生读。
师:怎么样,你来说?
生:他读得不够好,有位同学读得更好,希望他读一下。
师:好,咱们看看他推荐得怎么样?
生读。
师:怎么样?
生鼓掌。
师:真是慧眼识英雄。
生:我觉得他读得不够好,请__读会读得更好。
生读。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我已经看到了那种美妙的景色,我才能读出这么美的感觉。
师:大家想不想看到一碧千里的草原啊!
生:想!
师:我们来看,天底下小丘一碧千里,这是何等壮美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生读。
师:草原上真是绿草千里,那草原上的羊群谁能把他读出来?
生读。
师:读得不错,你能不能说说。
生:我好像看到了羊群,飞来飞去,就像一朵大花一样。
生:因为小丘是非常矮的山坡,所以用飞比较好。
师:课文里怎么说的。
生:一会……一会……
师:理解得真好,我们看看课文是不是这样的?
出示画面。
师: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无边的绿毯,白色的大花,把草原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读一读,想象一下草原的美。读一读,想象一下。
生读。
出示两幅画。
师:这是老师画的两幅画,献丑了。大家比较一下两幅画。
生:我喜欢第一幅画。因为第一幅画羊群感觉像小河一样。
生:我觉得第二幅比第一幅画,小丘画得很矮,显出小丘的线条很柔美。
师:你能用手势表现一下柔美吗?
生:第一幅美,第二幅显不出有羊有牛,就像一群群骏马在草原上奔跑。
师:可惜我画的图上没有骏马啊!
生:喜欢第二幅,小丘没有用黑色勾边。
师:看来我画得非常不成功。让同学们看到了骏马小河。大家看看第一幅图。这里用什么颜色?第二幅我用了渲染的手法,绿色显得画面新鲜柔美。看来第二幅大部分同学还是比较喜欢的。我来读给大家听。
师读。
生鼓掌。
师:非常感谢。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老师没有把小丘柔美的线条读出来。我来给你示范读一下。
生读。
全场鼓掌。
师:你也可以当个小老师了。你是怎样把柔美读出来的呢?
生:柔美就像波浪一样,有波浪起伏的感觉。我是这样读的。刚才最后一句没太读好。
师:那你再来读一遍。
生读。
师:轻轻流入云际,有流的感觉吗?
生:有。看不见一点杂色,就像绿色的海洋在流动。
师:谁还能把柔美读一读。
生:我觉得我得读得比他更好。
师:好,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不错,不错,还有吗?
生:刚才那个同学没有把柔美读出来。我来读。
生读。
师:怎么样,还有比他更好的吗?
生:我觉得他读得太快了,而且他没读出波浪。我觉得应该全班示范一下。
全班齐读。
师:大家比老师读得好。面对这样的景象,大家有怎样的感受呢?来,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听着,听着,我们感觉到作者——
生:陶醉了。
师:陶醉在这(板书陶醉)草原上无边的美景中。我们再读一遍,看陶醉了没有。
全班读。
师:无边的美景给老舍先生留下了深刻和印象,甚至联想到大牛和骏马在回味草原的乐趣,你能想象一下大牛和骏马回味什么乐趣?
生:我觉得小牛和骏马在回味小时玩水的乐趣。
生:在回味着草原美丽的景色。
师:什么景色?
生:宽阔的草原,美丽的景色。
师:草原上的乐趣是——
生:无限的,说也说不完。
师:让我们拿起书美美的读一遍,尽情地游览草原那美丽无边的景色吧!
放音乐学生读。
师:读得真好,读要比唱得好。我想通过读,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差不多背下来了吧,我们来试试好吗?
生:好。
生背。
出示: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羊群(),那些小丘()
师:我看美丽的草原都给大家留下了美丽的印象,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生:我想变成一头牛,躺在美丽的草原上。
生:我想变成一只小鸟,那样我会飞到蒙古大草原去。
……
师:希望大家能继续领略草原的美景。这节课就上到这
结束。
《草原》名家教学实录5
【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图画)请同学们看这幅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什么地方才有这样的景色?
生:草原!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第十二课《草原》(板书课题)
请问你们的家有在内蒙古草原的吗?
生:(相互看)没有!
师:想了解草原吗?
生:想!(高兴地说)
师:在学习课文以前,请听蒙古族歌手给我们带来的嘹亮的草原牧歌,请大家结合图画欣赏。
(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师:听着这优美的歌声,看到这一碧千里、牛羊成群的大草原,我的心和你们一样已飞到那辽阔无垠、风景如画的境界中。如此迷人的草原风光,课文哪一部分作了详细描绘?
生:第一部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部分。
(出示小黑板上的教学内容)
二、研究学习
师:请听第一部分的课文录音,在听的时候,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勾勒画面,听完后,告诉同学们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播放录音)
(学生微闭双眼)
生1:我好像看到了草原的天空,天空是那么明朗,又是那么可爱。(板书:天空、明朗、可爱)
生2:我好像看到了天底下的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板书:地、一碧千里)
生3:我好像看到了小丘。(板书:小丘)
生4:我好像看到了羊群、大牛和骏马。(板书:马、牛、羊)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在听的时候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翻开书,认真读这一部分,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生1:“勾勒”和“渲染”这两个词语我不理解?
(先让学生自己解决)
生2:“勾勒”就是用线勾边,“渲染”就是用颜色直接涂抹。
师:上黑板演示一下。
生2:到黑板上用粉笔演示:“勾勒”就是……“渲染”就是……
生3:“一碧千里”什么意思?
生4:一望无际都是碧绿的颜色。
生5:“翠色欲流”是什么意思?
生6:翠绿的颜色很浓,像是快要流下来。
师: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发现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通过查找工具书相互作了解答,扫清了阅读中的“拦路虎”,这种学习方法很好。
现在同学们比赛读,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情感。
(学生富有激qing地朗读课文)
师: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学生比赛,个个力争声情并茂。)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有感情,看来,每位同学都被草原的美景陶醉了。现在,再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草原上的什么最使你留恋?
(学生默读课文,小声议论。)
生1:我最留恋的是草原的天空。
生2:我最留恋的是草原的小丘。
生3:我最留恋的是草原的羊群。
生4、生5、生6……
(同学们争着说自己最留恋的景色)
师:同学们都想把自己感受到的美好景象告诉别人,现在老师给每个同学提供一次机会,自由结合,相互讨论,把你们喜欢的部分设计成一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汇报方式。
(学生非常高兴,讨论热烈,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小组汇报:
1组:游览后,我们觉得草原景色太美了,天空那么明朗,空气那么清新,让人心情舒畅,我们小组想给大家高歌一曲《蓝蓝的天空》(接着)唱起了歌曲。
2组:我们知道了作者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大花,把小丘比作中国画。
3组:我们知道了天底下的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我们找出了与“碧”有关的词语: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绿毯,绿色渲染,翠色欲流。
4组:我们知道了那只有草原才具有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绿,我们就画了一幅“只有绿色渲染而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看,那都是绿的,这些深浅起伏的就是柔美的小丘,洁白的羊群不正像无边绿毯上的白色大花吗?(展示图画)
5组:草原的景色让我们看也看不够,我们像作者那样既惊叹,又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6组:如果要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我们觉得《敕勒歌》最恰当了。
(接着深情背诵)
师: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好一幅美妙的草原风景图。看来,同学们都陶醉于这雄奇壮丽的草原风光了,这完全得益于作者优美的语言和传神的描绘。(看板书,连线),作者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先写了草原的天:天空明朗、可爱、空气清鲜,使人心情舒畅;然后写天底下的草原一碧千里,翠色欲滴,小丘柔美,羊群似花,这样的迷人境界(板书:景色迷人)让人留恋,令人陶醉。
师:让我们把这优美的语言,这令人陶醉的景色永远留在记忆中吧!(大声背诵这一段,看谁背得快。)
(学生放声背诵)
三、拓展
师:同学们背得非常好,我们欣赏了草原上如此美好的风光,你们能不能仿照这种写法,向内蒙古的小朋友介绍自己家乡的美丽景色呢?
(学生动笔写片断)
师:现在进行课堂交流,有勇气的同学请到讲台上来读。
生1:我的家乡在山东菏泽,这里是“牡丹之乡”,也是“武术之乡”。每年春天,牡丹花开五颜六色,美丽极了。牡丹是花中之王,有人说,牡丹象征着富贵,所以,我们这里每年都要举行牡丹花会,象征着菏泽逐步走向富裕。每年都有五洲四海的朋友来看牡丹,观看花会上的表演。我们曹州武术学校的节目还上了中央电视台呢,朋友,欢迎你们来我们家乡做客。
生2:大家肯定对大蒜有所了解。你知道“大蒜之乡”在哪儿吗?大家肯定有过耳闻──山东金乡。进入金乡境内,一块“中华蒜都”的牌子便映入眼帘。等大蒜丰收时,一辆辆农用三轮车忙了起来,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大蒜是一种价值很高的食物,它的好处说也说不尽。“大蒜之乡”金乡随时欢迎你们来参观。
生3:我的家乡在哈尔滨,那里的景色可美了。春天,柳树刚发芽,为春天添了一份新绿;夏天,小草长得很茂盛,为夏天添加了浓浓的绿;秋天,树木的叶子大都黄了,松柏还穿着绿衣裳;冬天大雪纷飞,树枝变成了银条,天地之间形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请到我们家乡冰城来,我们热烈地欢迎您!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不但领略了优美的内蒙古风光,而且能把自己家乡的美好景色告诉内蒙古的小朋友。当你们走进蒙古包的时候,你们会觉得,内蒙古草原不但景美,人的心灵更美,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摘自:《中小学探究教学200例》)
老舍(1899年~1966年),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予,字舍予,满族人。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当过中小学教员。“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讲学,并进行文学创作。1930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代表作、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1946年赴美国讲学并进行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问世。1949年年底回到祖国,先后写了《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京剧《十五贯》等23个剧本。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草原》这篇课文摘自老舍写的访问记《内蒙风光》。
鄂温克 鄂温克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两万多人口,牧区用蒙文,农区用汉文。
蒙古族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三百多万人口,分布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宁夏、新疆、甘肃、青海、河北、河南等地。有本民族语言文字。多从事农牧业
[题旨说明]
1.第一题,是熟悉课文内容的练习,同时包含口头表达能力。运用所学词语练习。
2.第二题,是比喻句的练习,要弄清楚“本体”、“喻体”,但不能出现术语。
3.第3题,是语言积累的练习。
【自主性练习设计】
一、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
(2)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那么……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管……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找出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抄下来,说说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句子:__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 比作______________)
三、把“一碧千里”一类的词语找出来,摘抄积累;再把课外读到的写下来。
课文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前读到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指导]
1.组织指导自我评价:积累的词语有多少,为什么能有这么多。
2.进行小组互评,重点是:①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②背诵的情况。
《草原》名家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 草原课文教学实录
★ 关于老舍《草原》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 教师《草原》教学随笔
★ 课文《草原》教学设计
★ 有关于《草原》教学设计
★ 关于《草原》教学设计
★ 一等奖公开课教学实录5篇
★ 《金色的草地》课堂教学实录
★ 名师《我与地坛》教学实录
《草原》名家教学实录
上一篇:《登飞来峰》教学课件
下一篇:《称象》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