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单元作文500字

七七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中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家乡习俗。我这次过年就回了老家,在那儿我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年……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家乡的风俗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风俗作文


更多“家乡的风俗”的相关文章推荐【↓ ↓ ↓ 】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五篇★

★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春节精选★

★家乡的风俗作文1000字左右5篇★

★家乡的风俗500字六年级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1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每个民族都有它的特色。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族……有能歌善舞的维吾尔人,有性格温顺的傣族人,有善良淳朴的苗族人。那现在,我们来看看热情好客的湖南人。

我是湖南人,我知道很多湖南的风俗。在过年时,拜年就是一个风俗。拜年一般在大年初一,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拜年也很有讲究,人们一般在晚上拜年,大伙儿坐在一起,说说新的一年的打算。在拜年之前,很多人都喜欢送礼物,表达自已的心意。如果给老师拜年,送水果与鲜花都是很好的选择,既表现得大方,又表达了自已美好的祝福;如果给亲朋好友拜年,送水果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水果代表平平安安,吉祥的意思;如果我们给长辈或是远方亲戚拜年,送一些家乡特产,或是一些补品,长辈也会很高兴。

每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拜年时,我都会收到长辈们给我的红包。红色代表吉祥,代表平安,还祝愿每一个人发大财。每当我收到红包时,我会乐呵呵地说:“谢谢,新年快乐!”在接到红包后,我想,我一定要好好读书。从这以后,我才明白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希望湖南的风俗,大家能喜欢。其实,拜年更多是希望全家平安、亲友和睦、友谊地久天长和快乐的生活。

家乡的风俗作文2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上街买菜,突然我看见今天理发店的人似乎异常的多, 有些人宁愿排着队也不愿意离去。我有些奇怪了:“为什么这些人要在今天理发呢?今天不理就不行了吗?”爸爸听了我的话笑着说:“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所以都要理龙头,我一下子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缠着爸爸问个不停,最后爸爸被我问得实在有些不耐烦了便对我说:“回去以后你问你奶奶去吧”。

回到了家我急忙跑去奶奶家,奶奶一边摸着我的头一边说:“二月二,可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农家人会找来长竿敲房把龙唤醒,然后用草灰向井台引一条灰龙,再用谷糠从井台向水缸引一条灰龙,早餐要吃年糕和猪头肉,午餐吃春饼,还要吃炒豆子,天近黄昏时,家家要用灶膛里的灰围着院子撒一圈,传说是为了辟邪。”不知不觉中奶奶讲完了,我只好走回了家。

回到了家我又问爸爸:“除了关于二月二的风俗,还有没有其它的故事呢?”爸爸说:“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你想不想听呀?”我说道:“我当然想听了。”于是爸爸开个绘生绘色的讲到:“武则天称帝的时候,玉皇大帝大怒,于是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才旱了一年,大地上的人就快死完了,龙王实在不愿意看到百姓受苦,于是偷偷下了一场雨,被玉皇大帝压到山底下,山前面还写了几个字:要想龙王出,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报答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可一找三年却没有找到。有一次背玉米的老婆婆走在路上,却没有扎紧口袋,于是将黄灿灿的玉米掉了一地,人们恍然大悟,玉米像金豆,回去炒一炒不就开花了吗?于是人们就这样救出了龙王。”

虽然这个习俗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却代表着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今天我不仅了解到了风俗习惯,而且还知道了神话故事,这就是我们的二月二,你愿意来这里感受一下吗?

家乡的风俗作文3

我的老家在农村,所以也有很多讲究。特别是春节,我们一定要放鞭炮,拜年,包饺子……这些习俗一个也不能少,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放鞭炮。

每次过年,爸爸总要去村里的小卖部买一点鞭炮。等鞭炮买回来,我们就开始盼着天黑。

有一年春节,爸爸还是和之前一样,去了小卖部。登巴巴回来,手里却多了个“金字塔”。“这是什么啊?”好奇的表弟冲向前,把“金字塔”捧在手里看了又看。“放了就知道了。”我点了根树枝,一手捂着耳朵,一手拿树枝点火,身子向后仰着,打算一点上火就跑。由于不知道这“金字塔”是什么东西。表弟表妹都躲远远的。爸爸在一旁微笑着,期待一会的精彩瞬间。

“点着了!点着了!”表弟见引火绳点燃了,大喊大叫。我听了连忙跑开了、只见无数火花从“金字塔”里窜了出来,构成了一个“火花喷泉”。这“火花喷泉”正如我们内心一样,十分灿烂,十分欢快。“火花喷泉”足足持续了两分钟,放完了弟弟赞叹不已:“太酷了!不仅放出来很漂亮,持续的时间还长。”我也想起了一句诗“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时,妹妹说“为什么要在春节放鞭炮啊!”弟弟听了,也一脸疑问。我故意清了清嗓子,向老人给孩子们讲故事一样,给他们讲故事:“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噬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年,一个老人来到一个人家里,帮助人们吓跑“年”。他让老妇人在家里剁馅做饺子。到了晚上,“年”看到这家点了很亮的灯,又有剁馅的声音和门上的红纸,有些害怕。这时,那个老人走了出来,他穿着红衣服,并点了鞭炮,把“年”吓跑了。于是,贴对联、放鞭炮的习俗留了下来,包括给压岁钱又要装到红包里。”

表妹表弟听了恍然大悟,爸爸在一旁说:“春节每一个习俗都有传说和故事,一会我挨个给你们讲。”

春节有很多习俗,过春节不能光玩,也要了解每个习俗的由来。

家乡的风俗作文4

春节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前都贴起了红红的对联,还有大灯笼。大人们还把“福”字的对联倒着贴,寓意“福到”。早上,大人们带着小孩到亲戚家走家访友,互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大人们还会给一盒年糕给我们。这一天,小孩们都分外开心,因为都穿起了新衣服,还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压岁钱。

在吃 年 夜 饭 时,家家的餐桌上都摆着鱼,这吃鱼也是有讲究的,只能吃鱼腰,叫“有头有尾”。饭不能全部吃完,要留一点,叫“年年有余”。

打鬼节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打鬼粑、长寿面。打鬼粑是用来打鬼,长寿面是用来捆住鬼的身体。

这个打鬼节也是有传说的。

传说在三月初三,有一个农夫晚上在山上砍柴,突然看见一座坟上冒起了点点火光。他走近一看,吓了一跳!这火竟是蓝色的!不仅从坟里往上冒,还会移动。农夫看了,放下锄头,撒腿就跑。回家后,他就跟村民们大肆宣扬,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全村都知道了。也有不信的人前来上山验证,结果皆是如此。

还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说三月初三是阎王的生日,在那一夜,他会放一些厉鬼下山,有人便说要吃桃,寓意“桃过一劫”。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首先要买粽叶,然后再买糯米,还有配料。包好之后,要用绳子捆着,最后再放进锅里煮熟。粽子煮好后,就可以吃了,色香味俱全,有一种沁入心脾的感觉。尝了一口才知道。

这就是我们的节日,你们呢?

家乡的风俗作文5

我的家乡多姿多彩,乡亲们可亲可敬。这不过年了,我来到了这个小村庄。

第一趣——姓氏节

听到这个名字,你一定很纳闷儿——姓氏节,姓氏也有名字吗?不瞒你说,姓氏节这天,主人家主要是挑吉祥如意的时刻举行,如国庆,春节等。顾名思义就是关于姓的节日。说到这里还要提一下主人的姓——汪。汪的谐音是旺,看来这家的确是很旺啊!但是,为什么要举行姓氏节呢?我向大人询问。原来,过姓氏节大半是为了光宗耀祖,让大家看看,咱汪家多么强势!而且,这个节日兴来的人还多。本来在这种节日大家是不必带礼物的。但是大家觉得这样“白吃”不好,所以还是给了汪家几个小孩子一人一份礼物。宴会上,除了鸡,鸭,鹅之外,还有许多好吃的菜。大家吃得很满意,回去时人人垫着“大肚子”。

第二趣——杀年猪

在我们家乡这一带,有杀年猪的习俗。一入冬腊月,我家就要杀一头大肥猪,宴请亲戚好友吃上一顿。再将剩余的肉撒上盐腌上几天,然后挂在火塘上面用柴火熏,故称为“杀年猪”。

我觉得杀年猪这天真好。

第三趣——团圆宴

一到过年,我们家就忙前忙后地准备团圆宴。团圆宴就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当然要很丰盛喽!而且大家都很开心哩!

我喜欢我的家乡!

家乡的风俗作文6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的传统习俗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今天,就让我带着你走进我的家乡,领略一下那历史悠久而传统的习俗——捣年糕。

年糕,年年“糕”升。在象山,年糕是家家户户过春节时必吃的食物。捣年糕虽然看起来简单,可是真正做起来却是费时费力。

村里的男人,先把米一升一斗地从米缸里取出来,浸泡在水里,等到米粒充分吸收了水分,彻底湿透以后,再把米捞起来过滤掉水分,晾一晾,然后才把这些米送到磨坊里磨成米粉。接着把磨好的米粉倒进一个特制的桶里,放到锅里蒸,待到厨房里的蒸气弥漫着米香时,米粉已经被蒸熟了。大力男人端起木桶快步走到木槽前,把一桶的米粉倒进木槽里,用木杵用力地捣,使木槽里的米粉变成膏状,再用力,使那些膏状物从一个方形的小口里挤出来,钻出长条,像是一条巨大的蚕从蛹里爬了出来。边上的妇女手里握了一把刀,刀上沾一些水,切成了一段段,再放到室外的竹板上晾起来,期间还要给它不断地翻身,等年糕完全变硬之后,就可以装入袋子里保存起来了。

家乡吃年糕也是一大特色。在年糕刚成型时,还冒着热气,黏黏的,撒上一些红糖,白糖,芝麻和桂花,年糕一下子变得又甜又糯,是我最喜欢的吃法。也有人喜欢吃咸的,放入榨菜丝包起来,这样吃甜丝丝,咸滋滋。

捣年糕是我们家乡的一种传统习俗,也是一种生活艺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