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2023历史高考知识点

七七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3历史高考知识点(考点)

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很多同学开始急功近利,想要依靠各种猜题押题,解题技巧来拿高分,但其实基础知识才是本阶段最不能放弃的东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3历史高考知识点(考点),欢迎参阅呀!

2023历史高考知识点

2023历史高考知识点(考点)1

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考纲: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二、知识要点

1、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①概念(实质):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方式。

②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③严格的等级制度;④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③作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2、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①概念:周天子将子弟和功臣以及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分封到各地,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

②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③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④影响:A、起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B、但后来出现了诸侯的争霸战争,周天子的__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

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考纲:知道秦的统一和皇帝制度的创立,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含义,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二、知识要点

1、秦的统一和皇帝制度的创立:

(1)秦的统一:前221年,秦王赢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意义: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皇帝制度的创立:赢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故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从“五帝”中取一个“帝”字,作为自己的名号,规定封建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用的玉印称“玺”。全国的行政、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影响: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体现了中国封建__制度的重要特征。

2、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含义: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全__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其具体表现就是郡县制的设置。其形成中央直接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

3、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①秦汉“大一统”整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②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于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奠定了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③中央集权制下,皇帝在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④皇权的加强,使人民生活处境恶劣,激化社会矛盾,是秦二世而亡的原因。但也因此而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形成__,激化矛盾。)

第3课君主__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考纲:了解汉朝刺史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基本内容,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知识要点

1、汉朝刺史制度: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2、隋唐三省六部制: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封建的君主__主义中央集权。

①权力高度集中②以皇权为核心,皇权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至高无上。③人治色彩浓厚。

第4课__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考纲: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__制度的加强对中国

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知识要点

1、明朝内阁:

①明太祖废丞相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史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③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④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內侍机构。

⑤内阁是君主__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2、清朝军机处——标志着封建社会君主__达到顶峰。

①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实行部落贵族共同议政的传统。

②皇太极设议政王大臣会议。还设内阁,置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在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③康熙帝亲政后,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后集权于皇帝。

④雍正帝时,又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大臣充任军机大臣。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形同虚设,后相继撤消。

⑤清朝统治者继承明制,把君主__制度推向顶峰,皇帝既是高立法者,又是高行政长官和高司法者,不受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制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

3、君主__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对抵抗外来侵略,加强民族团结和交流等方面起过积极影响。

(2)消极作用:绝对__的君主权利和日益__的

官僚系统,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阻碍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3历史高考知识点(考点)2

1、三公九卿制:

(1)、形成和演变:A、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在确立皇权至上的基础上,建立起三公九卿制,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B、汉承秦制,汉朝继续沿用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只是在某些官职在名称上有所变化,职权范围变化不大。

(2)、影响: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的确立和完善为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对以后历代王朝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三省六部制

(1)、形成和演变: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在继承魏晋以来中央行政制度的基础上创立的,唐朝延用并完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他们相互牵制和制约,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宋元明清时期在沿用的基础上稍有变化,但变化了只是局限于形式。(2)、影响: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央行政制度的建立,表明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官僚制度完全趋于成熟。该制度有效地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使集权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唐朝以后的中央行政机构的格局一直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3、上述两种制度的主要区别:

(1)、确立和盛行的时代不同:三公九卿制确立于秦朝,盛行于汉;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朝,盛行于唐。(2)、内部结构不同:三公九卿制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其中行政、军事和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与国政混为一谈;三省六部制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3)、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中,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三省六部制中,由于三者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的皇权。(4)、作用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的确立,使集权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趋向巩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则使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高考历史复习知识点: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1、分封制:①、经济基础:井田制;②、受封的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行政、军事、经济上的相对独立性。

2、郡县制:

(1)、起源于春秋初期。秦统一全国后,这种制度在全国推广,并被后世所沿用,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郡县制是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与分封制不同,郡守与县令不是世袭,而是由皇帝直接任免,各郡县在政治、经济上没有独立性,也没有自己的军队。所以郡县制的实施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3、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制汉初在地方推行。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实际上与割据无异。形成了王国问题。侯国相当于县,受所在郡监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法”,解决了王国问题。

4、行省制度开始于元朝。行省制度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统治需要,巩固和发展了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3历史高考知识点(考点)3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一)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必然性)

1、经济:社会经济发展封建生产关系产生(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确立——阶级关系变动)

2、政治:上层建筑的变化:分封制宗法制破坏

3、军事(战争的需要):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内在动力

4、思想文化:百家争鸣(法家学说成为变法的思想武器)

(二)各国的改革和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春秋、战国)

1春秋: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2战国:李悝变法吴起变法

(三)秦国需要改革并具备条件(具体背景)改革可能性

(1)内部有利条件:

1国君权力集中,奴隶主贵族势力较弱;○

2法家学说容易得到认同○

3民风质朴,充斥尚武精神○

(2)外部机遇

1三家分晋,遏止秦国发展的力量大大削弱○

2中原士人游说各国,为秦国招揽贤能提供了可能性○

(3)直接原因:秦孝公发奋图强、任用商鞅变法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

1、经济——"以农求富"(富国)

(1)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对封建社会影响深远)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2、军事———强兵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2)废除“世卿世禄制”(以上措施最直接打击贵族特权)

3、政治

(1)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2)普遍推行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3)制定秦律

4、思想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

实质:文化高压政策

影响:压制人民思想,摧残了文化。

5、风俗习惯——改革社会风尚习俗

禁止父子、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三、商鞅变法的结果:"商鞅虽死,秦法犹存"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根本原因)

(2)改革措施全面彻底,执法如山("法及太子",法不阿贵)

(3)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南门徙木")

(4)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

四、评价商鞅变法(性质、积极影响、局限性)

1、性质:是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2、积极影响: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局限性:

(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

(2)加重剥削与压迫

(3)改革不完全彻底

2023历史高考知识点(考点)4

一.中国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瑷珲条约》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5、日本侵略中国:《二十一条》(“五九国耻”)(注意:割地的主要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

点击查看: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及复习资料

二.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

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纲领3.中共三大:1923,广州→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__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_的领导地位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8.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_为党的指导思想9.__届__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10.新_会议:1949,北京→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11.__届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2.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13.__届__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14.中共__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5.中共__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16.中共__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中共__大:1997,北京→把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三.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2.抗战时期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3.解放战争时期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路线:靠贫、联中,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作用: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4.建国初期政策: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与以往不同:保护富农经济)作用: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5.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改造)政策: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作用: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6.十年探索时期政策:小社并大社(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7.改革开放时期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注意三化)

2023历史高考知识点(考点)5

一、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

1.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

2.分封的诸侯等是世袭的,并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3.分封制下的诸侯国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二、如何认识中国古代__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及其发展趋势?

1.确立标志:秦王嬴政建立秦朝后,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了完备的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这套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__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突出特征:皇权至高无上,主要表现在皇位世袭和皇帝总揽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的官员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3.制度的本质:是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的__统治。

4.内部矛盾:一是中央内部矛盾,即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二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5.发展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同时不断调整、变革监察体制和选官制度。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