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
历史不同于其他的专业课程,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课程。小编在此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文综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
一、史实错误型
1.(2014年Ⅰ卷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解析】题干问秦汉以后怎么样?C项,皇权秦朝出现,祖先崇拜原始社会就存在,史实错误。D项,春秋战国宗法制瓦解,留下的是宗法观念,所以秦汉后强化宗法观念史实错误。
2.(2013年Ⅰ卷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A随着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分封制瓦解,史实错。D、战国时期分封制瓦解。
二、时间判断
1.(2011年新课标卷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解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A错。南北朝,国家分裂,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D正确。
2.(2014年Ⅰ卷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解析】C项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应该是鸦片战争后,时间不符。
三、因果倒置
1.(2015年Ⅰ卷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铁力牛耕的出现,促使小农经济产生,C错。
2.(2014年Ⅱ卷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材料中提到先有纸币再有纠纷,B因果倒置。
四、常识判断(史学常识、生活常识)
1.(2013年Ⅱ卷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解析】传说有真实也有虚构,历史文献应当和出土文物印证,史学家的历史记录带有个人色彩,可能不能全部反映历史真实。
2.(2015年Ⅱ卷28)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解析】学习西方不代表崇洋媚外。排除B。
五、说法绝对
1.(2015年Ⅰ卷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解析】统治者和民众的观念不会一致。只是会在某些事情上达成妥协。D错。
2.(2014年Ⅱ卷32)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解析】不同阶层的诉求不一致,如果一致就没有必要划分阶层了。D错。
六、空间判断
1.(2014年Ⅱ卷35)图6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
【解析】波兰,图片上是欧盟旗帜,二者结合得出是欧盟扩大。
2.(2015年Ⅰ卷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解析】材料体现了国民政府在1933—1937年,在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布置防御工事,结合背景,实质上反映出国民政府对日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所以应选B。
七、逻辑判断
1.(2013年Ⅱ卷25)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不抑制兼并,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小农经济衰退,流民可能产生也可能不产生。
2.(2014年Ⅰ卷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解析】上海是电影制作中心,上海放映国产电影比例多于京津,而京津选择多放映外国电影,说明国产电影流通到京津的关税高。
八、概念判断
1.(2015年Ⅰ卷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解析】外戚:母族、妻族。家天下:按照父系血缘划分。
2.(2015年Ⅰ卷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解析】皖直交斗,军阀争霸 。
九、材料核心判断
1.(2015年Ⅱ卷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解析】后世帝王申明的是汉宣帝的观念:地方吏治的重要性,而非行政制度和汉宣帝这个人。
2.(2014年Ⅰ卷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懦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解析】道教和佛教的地位都会忽高忽低,而儒学统治者没有抬高也没有贬低。
为什么学历史很有用?
历史学什么?
针对我们国家的历史教育我有一点建议,“抓小放大”,我们国家的历史教育采用的是一种阶级史观,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来解释历史的发展方向。大多数学生都会认为历史发展有其必然性,忽略了其中的曲折的一面。封建社会战胜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战胜封建主义,这样读历史难免刻板。多关注一些历史细节,让历史变得丰富,透过历史的细节再去体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会更有收获。
学习历史就是去学习历史中的人物做了什么事,他们做的事产生了什结果。历史的工作不只是还原史实,那更多是考古学做的工作。更多的是通过历史中人和事的联系,找到历史向前发展的驱动力。
历史怎么学?
不可否认,学习历史的最重要途径就是看书。史料帙卷浩繁,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往往有着不同甚至相反的记载,我们到底该信谁?特别是到了近代,出版成本越来越低,对于某个历史人物的传记,评说,往往汗牛充栋。
对于史料,应该多看正史,正史往往是对离自己最近的一个时代的直接描述。正史中虽然有对当权者的掩盖和粉饰,官方的记录要对当世人负责,即便是掩盖和粉饰也多半是在解释和借口上做文章。就像是朱棣夺了侄子的皇位,即便是史书如何粉饰,但是正史中对史实的描述不会偏离太多。而相对来说个人传记和野史则随意的多,不会对谁负责。个人传记和野史作为了解当时的社会习俗和民风有很大帮助,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只能作为旁证,不可当真。
普通大众学习历史最重要的一点并不是要探寻历史的真相,不必纠结于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讲真,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没人能够说清楚,这是由时间的单一维度决定的。普通大众学习历史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一种系统思考的能力,从多个维度来考虑事情,探寻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思维训练,同时也更有乐趣。
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相关文章:
1.高考历史选择题必胜绝招:高考历史复习策略
2.历史考试的万能答题套路,赶紧收藏吧!
3.高三秒杀文综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正确答题的方法技巧总结
4.高考历史选择题及详解
5.高考历史复习指导:解题有技巧,重精略多做题,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