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集合(三)

范文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集合(三)

  【导语】:随着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如何做好民营经济协会党建工作,是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一

  一、活动开展背景

  1、省内背景

  江西省委提出了加强党建“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品牌建设目标,要求全省各地要用“互联网+”的思维理念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如何运用好互联网方式特别是移动互联让老百姓更省力、省时、省事地享受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我市一直在积极探索。

  2、技术背景

  现如今电子商务O2O “线上”点单、“线下”服务的模式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购物用淘宝、京东,市区出行选择滴滴打车,远程出行基本都在携程、去哪儿上面订票,现在甚至吃饭都可以在“饿了么”、百度外卖上面提前预定、还可以送餐上门。

  微信是近年来因智能手机的普及而兴起的一款社交软件。通过微信,大家可以发送文字、语音、视频、图片,既可以单聊,还可以自由地加入群聊。截止到2014年底,微信已经覆盖中国 90% 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已达 5亿。

  3、我市背景

  在2014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市市委书记在一偏远村调研时,对该地当时实行的民事代办制度这一做法非常认可,并当场提出了在这一做法的基础上能否借鉴运用新兴媒介,在更加快捷、高效的便民服务上进行探索,变被动坐等为民办事为主动上门帮民服务。

  基于以上三点考虑,我们通过微信这个新兴媒介,于2015年年初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O2O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全面创新和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二、主要做法

  1、搭建两个平台,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创新“互联网+党建”模式,建立“线上”联系 和“线下”服务两个平台。一是建好“线上”联系平台。全市各乡镇(街道)、市直单位都统一建立了“1个政务微平台+若干个微信服务群”,作为收集群众意见平台。各行政村(社区)全部建立了微信群,党小组、村民小组也建立微信群,把服务触角延伸到村、到组、到户。市直单位领导主动加入对应的乡镇专业微信群,与乡村干部互动,共同回应解决群众诉求。自主研发了集意见收集、问题转办、信息反馈、量化考核、数据整理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党员O2O为民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将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和市直单位的政务微平台连接在一起,打通乡镇村组与市直单位沟通壁垒,构建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乡、村、组四级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共建立微信群1873个,政务微平台78个,共有8万余群众进入微信群或关注政务微平台。二是做实“线下”服务平台。市级层面,整合了房管、国土、交通等19个部门统一入驻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党员服务总站; 14个乡镇(街道)依托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党员服务站,127个行政村(社区)成立党员服务分站,在自然村设立党员服务点。市直单位部门设立党员服务站。所有服务站点统一外观设计、统一制度设计,采取一站式柜面服务方式,集中受理、协调、办理群众咨询反映的问题诉求。在处理突发矛盾、推进急难险重工作、方便群众办事方面,各级平台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市共建成为民服务站点593个。

  2、管好两支队伍,延伸高效便民服务的“神经末梢”。为使群众在“线上”需求及时得到解决,我市在“线下”推行民事代办制度,组建了中心户长和民事代办员两支队伍。一是中心户长队伍。在各行政村(社区),以30-50户群众为单位,选配了一支以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主体,热心公益事业、号召力强的年轻同志为补充的中心户长队伍。其主要职能为:社情民意信息员、政策法规宣传员、邻里纠纷调解员、行风政风监督员、为民办事服务员。中心户长通过对微信用户进行“线上”联系服务,对非智能手机用户采取入户走访的形式,进行“线下”联系服务。二是民事代办员队伍。各乡镇(街道)安排2-3名同志专职担任民事代办员,各行政村(社区)明确1-2名村干部兼职担任民事代办员。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民事代办员按照“能立即办的马上办、要本人办的领着办、不需要本人办的代为办”的要求,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处理。目前,全市共选配中心户长1578名,民事代办员230余名。

  3、健全三项机制,配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金钥匙”。O2O服务平台作用发挥得好不好,服务做的到不到位,要看群众“点不点赞”。为此,我市还建立健全了激励、督查、考核三项机制,确保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取得实效。一是建立激励机制。出台了《加强中心户长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采取精神激励为主、物质补助为辅的方式,激发广大中心户长工作热情。在精神激励方面,落实“四个优先”,即优先发展入党、优先列入村组后备干部、优先提名“两代表一委员”、优先纳入奖励表彰和走访慰问对象;在物质补助方面,市财政列支60余万为每名中心户长发放每年500元的流量补贴。自活动开展以来,市、乡、村三级每年共投入350余万元开展“互联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去年“七·一”期间表彰了50名党员中心户长,今年三月专门召开了全市O2O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表彰大会,对24个先进单位、40个先进服务站,179名优秀中心户长、优秀民事代办员、先进个人进行集中表彰,同时对优秀中心户长、优秀民事代办员、先进个人每人给予一千元手机流量奖励。二是建立督查机制。委托第三方民调机构,采取电话督查的方式,开展满意度测评工作。同时,采取市领导挂点督查、O2O办公室集中督查、组织部随机抽查的方式,深入各地各单位查设施台帐、看平台运用、问服务成效。三是建立考核机制。利用自主研发的“党员O2O为民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对各地利用O2O平台就群众反映问题的受理、回复、办理以及群众满意情况进行监控,以受理率、回复率、导办率、办结率、满意率来考核工作成效。同时,专门出台O2O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考核方案,以平时督查得分、满意度测评得分和年度考核得分相结合的办法开展综合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终党建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并作为干部能上能下和年度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三、创建活动开展成效

  在O2O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中,我们牢固树立“党建+”的理念,把党建工作与其他领域工作结合起来。如今,我市O2O服务平台已经在各个工作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

  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我市把中心户长打造成为“正风速递员”,让群众利用微信平台反映廉情线索,“正风速递员”在线上就可以将廉情线索快速传递到乡镇纪委和市纪委,以便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置,让身边的腐败无处遁形。这一做法得到了上级纪委和中央媒体的高度肯定和关注,在2015年10月6日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上作了报道。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每个微信群都是扶贫微信群,都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比如我市香屯街道兰村畲族村干部了解到种植覆盆子效益较好,就在畲族村微信群发布种植技术和收益情况,得到部分村民响应后,他们又组织有意向的群众到种植基地考察,还邀请了相关专家到兰村畲族村对土壤种植环境进行取样分析,为一些贫困户找到了致富路子。

  在防汛工作中,我市通过O2O防汛工作群实时调度雨情、汛情、灾情,方便了市委、政府实时掌握汛情、及时处理灾情,汛期期间我市未倒一库、未溃一坝、未死一人。

  在交通工作中,比如我们市区通往李宅乡的道路因为雨水冲刷出现一个大坑,群众发现后在李宅乡微信群进行了反映,乡干部得知后立即赶到现场查看,并把情况通过微信向市交通局报告。市交通局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组织施工队伍修复道路,确保了群众出行安全。

  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比如有群众反映,新公安局办公楼雨天施工,导致周边道路泥污横流,群众出行很不方便,城管局O2O微信群接到群众反映后,第一时间组织环卫人员清扫路面。

  现如今“有问题发微信,有困难找户长”,这种不受时空限制、方便快捷的工作方式已逐渐成为德兴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新常态。通过开展O2O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更强了,工作更加积极主动了,“庸懒散”现象得到了有效治理!活动开展以来,我们通过O2O服务平台收集意见诉求12600多件,实实在在的为民办事11900多件,办结率达99.3%,得到了广大群众一致认可和支持!

  2015年,我市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排名由2014年全省第92位上升到第17位,公众安全感测评综合排名全省第3名,治安好转率全省第2,法院满意度测评排名全省第9,检察满意度测评全省第13,公安满意度测评全省第27,司法满意度测评全省第44,先后获得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先进县、全省信访工作“三无”(无赴京访、无赴省集体访和缠访闹访、无中央和省联席交办或未办结信访积案)先进县荣誉称号。据了解,2016年上半年我市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也排在全省前列。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受到中央、省、上饶市媒体和有关领导的关注和肯定,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江西领导参考》、《江西日报》、《共产党员网》、《新华网》等媒体刊登;特别是《江西德兴:用“O2O”打通“最后一公里”》作为央视《基层新答卷》系列报道之一于2016年1月15日全天在《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新闻30分》、《共同关注》等多档栏目中播出,江西卫视也做过专题报道。山东省汶上县、湖南省鹤城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广东省翁源县、四川省罗江县、甘肃省平川区、辽宁省北票市、河北省馆陶县、河南省林州市、湖南省长沙县、山东省岱岳区、安徽省埇桥区等地还先后到德兴学习考察。

  四、创建活动中的思考

  第一,以前在信息技术极不发达的年代,我们党十分善于做好群众工作,赢得人民群众的高度信任和衷心拥护,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联系群众的方式更加多样、快捷了,但为民服务最终还是要靠党员干部“线下”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实现。无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党员干部都不能仅仅坐在“互联网”上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能降低,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作风不能丢。

  第二,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为企业经营决策获得更加有效的资讯。对于党委政府来说,社会稳定是基石,特别是信访问题,我们常讲“打早打小打了”,关键在于早发现。如何早发现?我们依托O2O为民服务平台,可以第一时间搜集到苗头性问题尽早处置,随着群众反映问题数量的增加我们还进一步开发了大数据功能,分析出各个行业、各个系统、各个时段群众问题的热点、难点,通过分析找准发生在群众当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予以针对性处置,做到掌握民情在前、处置问题在前、化解矛盾在前。

  第三,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信息发布、传播、评论渠道变得日益宽广。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对我们党执政既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通过搭建覆盖全市微信用户的O2O为民服务平台和中心户长队伍,将服务延伸至基层一线,在听取民意、联系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实现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便捷、高效。但同时,在运行中,也发现了规范管理机制、强化人员素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加强对党员干部、中心户长的培训,做到民情民意的及时上传和党的方针政策准确快捷下达,从而有效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引导舆情走向,有效控制负面信息的传播发散。

  第四,如何让干部的工作业绩得到更加客观实在的体现,长期以来党委和组织部门一直十分关注。目前,我们正在探索通过O2O为民服务平台依据群众反映问题的受理率、回复率、导办率、办结率、满意率等“五率”指标,对各地各单位和党员干部为民办事的成效进行统计、评价和考核,如此一来,既可以激发大家干事积极性,又可以让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不吃亏、有奔头,因为他们的工作业绩都已经在O2O为民服务平台上“记录在案”,将来可以作为干部评优评先和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二

  一、案例背景

  随着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如何做好民营经济协会党建工作,是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2010年,重庆市委明确工商部门抓非公党建工作;2014年,市委进一步明确工商部门抓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专业市场党建工作。2012年起,垫江县委组织部即明确由垫江县工商局负责具体指导垫江县民营经济协会沙坪镇分会党支部。

  1988年,垫江县民营经济协会沙坪镇分会成立,1998年10月,垫江县沙坪镇将党支部建立在协会上,垫江县民营经济协会沙坪镇分会党支部正式成立。支部成立时只有4名党员,为扩大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支部把个体户中先进的、思想好的会员发展加入党组织。经过多年的发展,2014年12月支部升格组建为党总支,党总支下设党支部3个,党员61名,其中未转移组织关系纳入管理的17名。

  新形势下,垫江县民营经济协会沙坪镇分会党总支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一是分会辖相邻6个乡镇,党员和会员分布在50个村(社区),量大、面广、流动性强、联系松散,管理难度较大;二是个体工商户党员因同属协会成员,更愿意参加协会党支部活动,而不愿意参加所属村(社区)党组织活动;三是个体工商户经济实力弱、规模小、资金短缺等制约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垫江县民营经济协会沙坪镇分会党总支通过积极探索,坚持党建强会、创业兴会、服务活会的思路,创新推进“三联三帮三送”(党总支委员联系党支部,党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会员;帮助解决资金难,帮助解决创业难,帮助解决生产经营难;送法律,送文化,送温暖)工作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功能,实现了基层党建与协会工作的协调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三联”强凝聚,做到党员管理全覆盖

  团结出战斗力,重庆市垫江县民营经济协会沙坪镇分会党总支针对党员和会员分布广、25%以上会员经营流动频繁、联系松散、管理难度大等情况,创新工作方式,提出以党员和会员为本,实行党总支委员联系党支部,党支部委员联系党员,党总支、党支部委员和骨干党员联系会员的“三联”工作法,加强和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了党员管理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党总支联系党支部,支部工作规范有序。针对党支部分布在沙坪、建安、前进等不同村(社区),联系不紧密、工作不规范、活动不丰富等问题,党总支安排组织、纪检、宣传委员分别联系1个党支部,由过去的“遥控指挥”变成“一线指导”,做到“四个一”,即每季度参加一次党支部活动;每季度分析一次“三联”情况;每半年研究一次党支部工作;每半年上一次党课。同时,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负责联系所有党支部,并对其他委员联系党支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在党总支的指导督查下,3个党支部工作规范、有效,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既密切了党总支与党支部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凝聚力,又得了党员和会员的普遍认可,激发了他们主动参加、主动谋划支部工作的积极性。

  党支部联系党员,党员先锋模范充分彰显。通过划分责任区,每名党支部委员分别联系4名以上党员,采取面对面谈心、召开思想认识恳谈会、院坝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贴近党员生产、生活,走访了解党员的经营状况和收集意见建议。今年以来,支部委员共走访联系党员经营户15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2条。党支部委员联系党员过程中,引导党员经营时“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做到“六要六不要”,即要带头拥护党的领导,不违约失信;要带头诚信守法经营,不制假售假;要带头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欺行霸市;要带头搞好生产经营,不偷税漏税;要带头履行社会责任,不群访集访;要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损害职工合法权益。支部联系党员,不仅创新了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方式方法,而且通过党员践行“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和“六要六不要”,使“党员经营户”成为了一块响亮的金字招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彰显。

  党员联系会员,会员经营健康发展。为加强党总支、党支部委员和骨干党员与会员的联系,促进会员经营健康发展,党总支根据行政区划和会员分布情况,按照分工负责、覆盖全部的原则,引导协会将509户会员划分为沙坪、建安、前进、人和、双坪5个片区,党总支委员分别联系会员100名以上,实现党建与协会工作联动运行,建立了协会与党组织的沟通渠道,引导更多的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同时,对于沙坪、武安两个会员较多的场镇所在地,由下属党支部5名委员直接联系、包干服务;对于困难会员,选出10名骨干党员进行“一对一”重点帮扶,会员蒋仁国长期生病,家庭困难,经营不佳,分会理事、党员个体户王中荣主动与其“结对子”,为蒋仁国提供就业岗位并培养他成为技术骨干,极大地提高了其经济收益。党员联系会员,使党员成为了会员的贴心人,支部成为了会员另一个家。

  (二)“三帮”赢民心,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垫江县民营经济协会沙坪镇分会党总支紧紧抓住服务发展、服务创业这个中心,紧扣党员和会员的需求,充分利用各种力量,帮资金、帮创业、帮解困,切实解决党员和会员在创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是帮助解决资金难题。针对部分党员、会员融资贷款担保难、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党总支结合每季度收集的会员资金需求,积极拓宽贷款和融资渠道,设立成长互助资金、引导会员联合担保等方式、开展与银行合作对接,邀请银行上门集中服务,每年组织2次金融知识专题培训,有效解决了党员和会员生产经营活动上的大难题。2013年5月,党总支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沙坪镇营业点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得到授信300万元。2014年,党总支共计帮助协调28名会员办理贷款330余万元。今年以来,帮助协调8名会员办理贷款70多万元,累计达400余万元。

  二是帮助解决创业难题。针对会员经营单一、创业经验不足、缺少门路等实际问题,按照市工商局要求,党总支在县工商局指导下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草根创富活动,通过创业培训、结对帮带、现场考察、现身说法等活动,激活会员创业热情,培育党员创业先锋。今年上半年,邀请本镇3名返乡创业成功人士和县工商分局微企科、县就业局创业培训师举办创业培训、专题党课培训4期,参训200余人次;组织5名返乡创业成功人士与10名会员结对,帮助8名会员成功创业,成为会员和群众心中的创业标兵。

  三是帮助解决生产经营难题。分会地处农村,会员大多数既从事个体经营,又进行农业生产,存在市场销路不宽、进货渠道有限和农忙季节农业生产与经营矛盾等问题。对此,党总支围绕会员生产经营实际和需求,一方面组织开展巡回展销、集中进货等,帮助会员拓宽进货和销售渠道;另一方面成立党员志愿帮扶队,帮助党员、会员和困难群众抢种、抢收和抽水灌溉,受到群众好评。

  (三)“三送”促和谐,发挥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作用

  垫江县民营经济协会沙坪镇分会党总支把服务社会、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充分发挥协会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建立社会管理服务站,开展送法律、送文化、送温暖活动,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是送法律。多年来,党总支指导分会不仅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协调内部会员之间以及会员与客户之间的矛盾和利益,还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好评。在沙坪镇政府和县工商局的指导下,分会成立沙坪镇社会管理服务站,设人民调解委员会、夜间巡逻队和应急队,开展夜间巡逻、应急处置、民事纠纷调解和法制宣传、反邪教宣传等工作。总支每季度开展1次以上法制和安全宣传活动,2015年开展宣传9次,免费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发放《消费者权益保障法》500本。同时,分会还成立了“垫江县沙坪党员义务消费维权站”,将农村维权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共同开展,共同促进,取得很好的维权效果。

  二是送文化。利用会员中的人才资源优势,同时协调文化、科技、农业等部门,开展送电影下乡、送文化下乡、送技术下乡等活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帮助群众提高生产技能。在9个村(社区)组织放映《焦裕禄》、《天堂之路》等电影23场次,观众2.4万人余人次,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开展果树栽培、生猪、家蚕养殖等方面的现场培训3次,送去农技知识读本1220余本,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致富能力和水平。

  三是送温暖。一方面,在党员和会员中开展关爱活动,对党员、会员遇到重大困难、重大疾病、生日和重要节日实行“四必访”,并设立关爱帮扶资金,对党员、会员实施救助26人次,救助资金达17万元。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献爱心活动,引导会员履行社会责任。开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助学等活动16次,捐赠款物6万元。党总支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树立了党总支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开创了农村党建新天地。

  三、成效

  凝心聚力铸品牌,千锤百炼终成钢。经过不断的务实探索,垫江县民营经济协会沙坪镇分会党总支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分会多次被市、县工商局和民营经济协会评为先进基层分会;党组织培养输送村干部18人,受到县委、县政府充分肯定。2015年党总支在工商总局非公党建工作座谈会上做了经验交流,2016年7月,党总支荣获市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党总支书记兰俊高同志2012年获“重庆市优秀个体工商户”荣誉,2010年被选为县党代表至今,成为垫江县民营经济中唯一一名县党代表。

  四、体会与探讨

  一是党的基层组织与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经常、最密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百姓、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层党组织能否真正发挥实际作用的重要前提就是是否具有凝聚力、向心力与战斗力。重庆市垫江县民营经济协会沙坪镇分会党总支针对党员和会员分布广、流动性大、联系松散、管理难度大等情况,创新工作方式,实行党总支联系党支部,党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会员的“三联”工作法,坚持以人为本,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矛盾与问题出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必须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思路,由要求群众、命令群众向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牢固树立服从和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大局的思想,在推进本地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致富中发挥主导作用。重庆市垫江县民营经济协会沙坪镇分会党总支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模式,在民营经济协会里建立党的组织,把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触角延伸到党员、会员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通过“三帮”活动,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项目,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持久信任和支持,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三是党员是党的细胞,是党的一切活动的主体、一切工作的基础。党的先进性、党的战斗力要靠党员来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党员来落实,党的各项工作任务,要靠党员来完成。重庆市垫江县民营经济协会沙坪镇分会党总支注重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每个党员负责联系几个群众,通过以点带面,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提升了党的威信,增强了党组织的亲和力和向心力。

  四是基层党组织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治国理政的神经末梢,肩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重庆市垫江县民营经济协会沙坪镇分会党总支通过建立社会管理服务站,参与社会救助、维权维稳、公益慈善等社会治理活动,治理能力得以增强,社会公信力大幅提升。同时通过“三送”活动,党员群众法制意识、生产技能得到提高,为社会治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三

  【背景与起因】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经营机制的逐步转换,给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尤其是煤矿基层党的建设带来了许多新课题。党内活动经费匮乏、形式单一、投入不足,基层党组织建设从上到下逐级弱化;党组织对党员关心不够,党员除了交纳党费外,很少有其它政治待遇,导致党员主体地位不突出,光荣感不强烈,奉献热情减弱。针对这些问题,公司党委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党员为党旗添光彩,党组织为党员做什么”大讨论活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煤矿生产经营实际,实施党建带队建,创造性地开展了党员“三带四有五在前”活动,走出了一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作用的成功之路,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全面发展。

  “三带四有五在前”活动来源于基层,产生于实践,植根于煤矿,是公司党委结合生产实际不断创新的产物。2004年,公司党委总结多年采掘一线建党经验,按照“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总体要求,把基层党支部建设与班组建设有机结合,首次提出了拓宽党员服务职工群众渠道的党员“三带”构想。2005年,公司党委借鉴基层煤矿评选优秀工人、优秀班组长、优秀段队长、优秀井区长的“四优”劳动竞赛模式,把党内激励与创先争优相结合,初次形成了党组织激励、关心和服务党员“四有”理念。2007年,公司党委认真总结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把党员身份与岗位职责相结合,提炼出煤矿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五在前”标准。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归纳历年来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最终形成了“三带四有五在前”活动体系,实现了党建工作的历史性突破。2010年党内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公司党委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丰富“三带四有五在前”活动,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得到了进一步释放,创先争优民主评议党组织和党员满意率达到了95%以上,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不断提升。

  【做法与经过】

  一、党员“三带”强队伍

  一是政治成长上,党员带积极分子,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实施“1+3”扩源工程,每名党员至少带三名职工群众,定向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实施“双优”工程,把优秀的班段长培养成党员,把优秀的党员培养成班段长。二是在工作学习上,师傅带徒弟,努力提高技术水平。组织有经验、有专长的党员与工人结成师徒关系,讲规程、带技能,传手艺、教绝活,提高职工队伍整体业务能力。三是在感情交流上,老大哥带小兄弟,同甘苦、共进步。党员与职工结成“哥俩好”亲戚,做到“五必清、六必访、七必谈”。即,职工家庭状况清、脾气性格特长爱好清、工作优点缺点清、思想情绪变化清、业余生活社会交往清,婚丧嫁娶必访、家庭纠纷和邻里矛盾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困难必访、缺勤旷工必访、本人和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必访,职工思想波动必谈、受到批评处分必谈、人际关系紧张必谈、工种变动必谈、新工人上岗必谈、培训考试不及格必谈、违章作业必谈。

  二、党员“四有”做保障

  一是让党员政治上有前途。扩大党务公开范围,畅通党员民主管理渠道,为党员参政议政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完善党内民主选举制度,按照党员推荐、职工推荐、党支部大会差额选举的“两推一选”方式推选党支部书记;对长期在条件艰苦地方工作、踏实干事和有突出贡献的党员优先提拔,大胆使用,为党员走上领导岗位创造条件。二是让党员工作上有建树。通过开展岗位练兵、科技创新竞赛、技术大比武等活动,提高党员劳动技能;采取集中培训、参观考察、外埠学习等多种形式培训党员干部,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建立党员目标管理制度,给党员压担子、下任务、定课题,实行关键岗位、重点部位、危险地段由党员上岗把关,为党员建功立业搭建舞台。三是让党员社会上有地位。通过新闻媒体、事迹报告、编书立传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党员先进事迹;通过对生产一线老党员、贡献突出的功勋党员给予奖励,在休假、疗养等方面享受特殊政治待遇,大张旗鼓地表彰优秀党员,切实增强党员的光荣感。四是让党员经济上有实惠。在制定工资分配政策时,鼓励有能力的党员多劳多得,对有突出贡献的党员进行重奖,让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艰苦环境中的党员不吃亏,尽量在增加工资、兑现奖金、提高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从2007年开始,公司每年拿出350万元,做为党内活动经费,专项用于党员学习教育、温暖救助、组织生活,以及党内日常评比表彰等经常性活动,使党员在奉献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三、党员“在前”创新路

  一是安全质量、科学生产干在前。带头兑规作业,制止违章,争做安全把关人;带头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成为生产能手,在劳动竞赛中抢上游、争先进、扛大旗。二是严细管理、开拓创新走在前。带头进行技术革新,积极为企业进言献策,不断改进管理模式,努力成为经营管理的明白人,科技创新的拔尖人。三是关爱职工、维护稳定包在前。要心系职工安危冷暖,积极参加各种帮扶活动,带头与问题职工、困难群众结对子,定期走访慰问,做好职工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保证职工队伍稳定。四是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做在前。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保持良好工作作风和工作状态,时刻做到警钟长鸣,始终坚持廉洁从业。五是吃苦耐劳、急难险重冲在前。带头发扬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宝贵品质,遇见危险不退缩,碰到困难向前冲,做职工群众的主心骨,成为企业“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中坚力量。

  【成效与启示】

  一是完善了基层工作体系,实现了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三带四有五在前”是一个完整的活动体系,定位于基层党建工作,致力于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构建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职工等一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闭合循环。特别是通过党员与职工师徒传帮带,传承着煤矿工人之间患难与共、血肉相联的兄弟情结,弘扬着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并逐渐把这种质朴的情感转化为共同的理想追求。几年来,向党组织靠拢的职工逐年增加,公司党委2011年新发展党员947名,占职工总数的1.4%左右,其中生产一线发展党员比例保持在85%以上。基本实现了段有支部、班有小组、关键岗位有党员的目标。推进“双优”工程,两年来有429名班组长发展成党员,有213名党员培养成班组长。新强煤矿党委将50009、50028两个掘进队,锻造成党员先锋队,党员比例达到50%以上,安全质量、光爆掘进在全公司树立标杆,一线队伍战斗力明显提升。同时,各单位充分利用党内活动经费为基层支部购置电教设备、建立图书室、配置电脑、建设“党员之家”,党的阵地建设得到巩固加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突出了党员主体地位,激发了党员主体意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三带四有五在前”活动把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能动作用贯穿于活动始终。为一线党员体检,很多在井下工作一辈子的老党员感动地流下了热泪;为一线党员过政日(图3);关心生活困难党员,一改逢年过节集中慰问为持续救助和及时有效帮助;表彰长年默默奉献的老党员,对煤海之星、功勋党员、荣誉党员进行重奖;提拔使用优秀党员,一些有能力、有突出贡献的党员被破格提拔重用等等,这些有效措施积极培育和树立了党员主体意识,激发出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涌现出了下井不走过场的煤矿干部李志刚,10年上了3000多个零点班的零点书记宋仁森,实现27年小班安全无事故的安全班长于世远,信念坚定的普通党员孔凡居等等一大批优秀的基层党员群体。

  三是坚持党建带队建,促进了职工队伍建设,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三带四有五在前”活动同职工队伍建设有机结合,寓党建工作于企业生产经营之中,将支部的党员教育管理、培养发展党员等工作与段队车间的安全包保、职工培训、思想教育等同步安排、同步推进。通过党员与职工牵手结对子,使每名职工从参加工作之日起,就会在党组织的关怀中,安全不懂有人讲,业务不会有人教,生活困难有人管,政治进步有人带。切实增强了党组织亲和力,提高了企业执行力,极大地促进了职工队伍建设,龙湖矿70005掘进队党支部经过几年努力,在全队18名职工中发展11名党员,带出了全公司叫响的猛虎掘进队。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四

  一、背景与起因

  平房区作为哈南工业新城的核心区,随着近年来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街道社区党组织作为联系服务群众最密切的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越来越多,传统的党建工作模式已不能满足广大党员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诉求。为有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步路”,彻底破解封闭式区域党建旧格局,平房区委提出了“一核多元、区域联动”的区域化党建新目标。2015年7月,全区首家试点新疆街道新谊社区综合党委正式成立,迈出了哈南“一核多元、区域联动”区域化党建探索的第一步。

  一是组织管理条块分割,凝聚力量少。受现行社区治理模式的制约,社区党组织对自身政治领导核心地位出现了模糊认识,行政化趋向日益明显,特别是面对处理协调党组织领导与居委会自治、团结驻区单位参与共建、引导凝聚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各类组织时,缺少有效的协作机制,致使工作中时常出现诸多阻力和困难,党组织功能和作用发挥不明显、不到位,甚至出现软弱涣散问题。究其根源,在于互不隶属的单位管理组织模式极易造成组织生活流于形式,组织活动各自为战,党员缺少归属感和荣誉感,造成资源低配和封闭循环。

  二是党员结构复杂多元,管理难度大。社区自管党员主要由社区居委会党员、退休老党员、待业高校毕业生及部队退伍党员构成。近年来,随着哈飞、东轻等驻区国有大型企业转型转产,致使相当多的企业离职党员转入社区。哈南工业新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断加快,大量非公企业落户投产,却未及时建立党组织,造成外来务工党员成为“隐身党员”,党员教育管理出现“真空”。此外,征地拆迁后回迁城市居住的农村党员也处于村、社区党组织管理的盲点。党员队伍来源广泛、构成复杂、流动无序等特点日益明显,居住或组织关系落在社区的党员群体职业身份、隶属关系、利益需求不尽相同,虽然他们中大多拥有为社区服务的愿望和能力,但缺少一个有效的机制将分散力量进行有效管理和聚合。

  三是协调机制不畅缺失,服务功能弱。2013年初,经组织、民政等多部门联合开展的社区党建大调研了解,社区党员群众的诉求主要集中在民生服务不到位和社区开展活动单一两大方面。与民生关系密切的区属、市直部门因以条为主的行政管理方式,缺少有效的协作机制,造成工作效能普遍不高。社区组织在面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局面时,尚不能有效发挥自身功能,有效统筹各类资源,造成服务群众工作缺位。因此,社区居民易于对政府服务民生工作产生积怨,对居住社区缺少认同感和归属感,造成社区建设难以形成合力。

  二、经过与做法

  为破解区域化党建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平房区委以新疆街道为试点建立了“一核多元、区域联动”的街道(社区)综合党委,探索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驻区共建单位、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密切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一是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在坚持原有组织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打破了原有以条为主、条块分割的封闭式社区党建模式。在横向上创建了以街道(社区)综合党委为组织核心,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等共同参与的组织设置新模式,在纵向上理顺了原有街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党群温馨小组—党员家庭“五位一体”的党组织网络,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全覆盖。目前,依托综合党委全区已新建非公和社会组织的党组织44个,村改居党组织3个,吸纳驻区共建单位37家。平房区委已连续两年把建设综合党委工作列入全区基层党建项目任务书,并按任务分解定期督办,推进落实。

  二是延伸党建工作触角。按照区委要求,全区7个街道全面借鉴研究综合党委的实践经验,激活基层党组织 “神经末梢”,重新划分了网格党组织202个,组织带领100余支网格党群温馨小组,通过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推动实现社区管理的扁平化,组织服务的全覆盖。目前,25社区已通过组织开展“哈南先锋、红色义工”“志愿服务我先行”“周六志愿服务日”“创建文明楼道”等志愿活动163次,3500余名在职党员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12000余件,促进党员8小时以外志愿服务常态化。还通过网格筛查,对全区7644名党员身份进行了再普查再登记,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深化共驻共建机制。社区综合党委在继承发扬“区厂联动、和谐共建”好做法、好经验基础上,深化了社区党建共驻共建机制。在综合党委的示范作用下,全区各街工委完善了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和区域化党建协商合作机制,已组织跨区联合、政区合一、区厂联动、街社校企、城乡互动等活动34次,共同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300余件次。通过共驻共建活动,也锤炼了党员干部务实清廉的好作风,各共建单位已经把社区作为培养锻炼党员的实践基地,通过开展活动密切了党员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增长了基层一线服务的本领。

  三、成效与反响

  自启动 “一核多元”社区综合党委建设以来,全区各领域党组织和社会力量找到了深度合作的“红色动力引擎”和“绿色惠民通道”,相互配合、扎实有效、务实创新的开展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和较好反响。

  一是组织基础更牢固。全区首家试点的新疆街道新谊社区综合党委有9名委员,分别来自社区、企业、学校和政府机关等,便于民主议事、统筹协调、责任分担。综合党委管理15个基层党组织,党员380名,成立了群团组织,为开展党的活动筑牢了组织基础。今年,全区又新成立了8个以非公经济组织为主体的综合党委,充分利用了非公经济组织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通过组织平台和工作渠道,实现了社会群众对党的思想、政策、精神和文化的理解,为企业创造市场商机,从而赢得了广大企业和居民对综合党委工作的大力支持。

  二是服务内容更实在。社区综合党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便民服务和社区活动。在社区“亮身份、比觉悟、践承诺”活动中,党员志愿者开办了残疾人托养服务站、“四点半小课堂”,在职党员设立了民生大厅党员示范窗口、士官楼腾迁党员先锋岗,极大激发了在职党员践行“两学一做”为民服务的热情。以公益众筹的方式,社区综合党委先后4次举办的“沃德隆爱心大集”,满足了近千名居民购买低价优质食品的消费需求,给社区百姓带去了看得见的实惠,也给企业商户带来了收益。建设“社区综合党委·友善墙”,党员志愿者捐出了300余件衣物、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让辖区有需求的困难居民得到了帮助。36家地产、食品等非公企业党组织积极参加“当创业先锋、为企业增效,当创优标兵、为党旗增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让利于民的实际举措,提升了企业信誉和形象,打造了平房区非公党建新名片。社区综合党委还在哈南市民广场、建文广场等地组织开展了全民健身、文艺汇演、义诊等活动,受到百姓热烈响应。

  三是参与力量更多元。随着社区服务活动深入开展,社区综合党委的“磁吸”效应日益明显,辖区各方力量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积极发挥各自优势。驻区电力、自来水、中润物业、龙江银行等13家共建单位,纷纷推出24小时便民惠民服务,有效保障民生。区城管、残联等单位先后为辖区居民解决破损路面回填、偏远小区路灯建设、残疾人坡道修建等实际问题12件,受到居民一致认可与好评。“两代表一委员”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区党建工作中来,全区432名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到中心社区的“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开展驻室工作,一年来已接待群众来访789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32件,有效监督推动党务、政务服务效率提升,增强了基层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五

  一、案例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新的经济组织不断产生,党员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大量党员下海经商、进城务工,党员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结构的变迁,导致基层党组织所能主导的社会领域的范围不断被挤压、缩减,依托“单位党建”形成的社会认同度和整合力日渐减弱。最明显的表现是基层党组织动员能力下降,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之前,组织生活会到会率偏低,有的不到50%。即使在机关内部,党组织的实际运作也由于过于行政化而出现缺乏活力、工作力不从心等问题。因此,为适应社会转型要求,鹿城区委组织部以鹿城区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发挥为切入点,主动对党建工作新模式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鹿城区党群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党群中心)坐落于温州市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朔门老街70号,面积800多平方米,设有志愿者服务中心、百姓剧场、党员政治生活馆、志愿服务展览区、问渠交流中心、书记学院等功能室。2014年11月,鹿城区委组织部创造性地引进了鹿城区和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和乐),主持党群中心的运营工作。这是鹿城区乃至温州市第一次将基层党建项目委托给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旨在运用专业化、社会化和项目化的运作机制,吸收社会领域的价值理念、沟通方式和组织技巧等,搭建了党建资源共享互补共用平台,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功能的发挥。

  二、主要做法

  (一)通过打造基层组织生活范式,设定特色“标准”输出,增强党组织内部凝聚力及党员活力,形成覆盖全区的党建工作新模式。

  1、输出特色组织生活。党员“每月固定活动日”基本上是读报纸、念文件、领导讲话,组织生活吸引力不强、难以长期坚持,已非常明显。为此,党群中心推出特色组织生活,坚持问题导向,根据党组织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组织生活方式,实现1对1的定制服务。如对年轻党员多的支部,注重增加团队协作、政治教育等内容,开展青春问政、户外拓展等活动;对老党员较多的支部则开展送课活动,着重设置红色观影、畅谈入党心路等内容。特色组织生活程序上设置了重温入党誓词、以身边模范为镜等党性体检环节,突显政治属性;内容上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把组织生活的特殊成效延续到工作、生活中来。通过创新组织生活形式,使党员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增进交流,深化感情,以互动和体验来加强其参加组织生活的意愿。

  2、推行党员发展管理积分制。对入党积极分子,设置服务指数与积分达标要求,即设学习指数、服务指数、激励指数三项指数,除激励指数设限外,学习指数、服务指数不设上限,以激发其学习服务主动性与积极性。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在培养期内参加一定次数的公益活动,并将其参与的表现列为成为发展对象的重要参考。通过强化其为民服务意识,确保把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也为广大群众搭建入党的公平竞争平台。对党员,实行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引导党员积极参与邻里互助、志愿服务,为群众办好事、解难题,让群众看得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党群中心累计征集了7000余个微心愿,在职党员已认领实现6000余个,受到了群众的支持与好评。

  3、构建党建+网络+社会服务示范基地。注册微信公众号平台,充分运用“鹿城党群服务中心”微信号,实现信息实时公开,实时互动。截至2016年10月,官方微信号粉丝量已达4万人,共计图文信息232条,总计送达191.9万多人次,总计阅读量27.4万人次,被转发58247人次。建立健全区街组工干部、村(社区)书记和支部党员三级微信群,实现了手机网上办公互联互通,使日常党建工作变得方便快捷。目前,已创建三级微信群280余个,覆盖近8000名党员。立足于便民服务,以党员志愿者队伍为标杆,通过为公益活动提供场地、技术指导,引领其他有益的社会组织孵化、成长,集聚社会各方资源,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党建+网络+社会服务体系。

  (二)通过党员引领、群众参与、社会协同,倾力建成志愿服务总基地。

  以社区党员义工队伍为根本力量,带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群团组织成员、热心群众充实到红色义工队伍,打造志愿信息交互枢纽、志愿者活动之家,形成志愿服务“党员引领、群众参与、社会协同”的新常态。

  1、引入系列专业公益课程。为提升志愿队伍服务力,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正规化、专业化水平,党群中心采取多种形式孵化培育党员志愿者队伍。一方面加强综合技能培训,如每周针对党员举办一期公益培训之职场加油站系列课程,提供心理学、组织学、宣传等线下课程,让党员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方面切实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各种志愿服务群众活动,让党员在实践中锤炼能力。如党员公益系列课程,已有来自基层、机关、高校的15名党员加入讲师团,授课内容涵盖演讲、外语、葫芦丝、读经、电子产品扫盲等,密切了党群关系。此外,建立党员在线学习资料库——线上课程“鹿城红云库”,由党员志愿者上传、分享、管理学习资料,供党员进行自学,提升服务水平。

  2、实施志愿服务对口派遣。许多党员表示有志愿服务意愿但没有合适的参与平台,而社区则反映在职党员不愿意参加志愿服务。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党群中心推行党员志愿派遣计划,即依托党建云平台、微信公众号、开通服务求助热线等,定期发布公益活动、微心愿征集通知,对群众的需求、心愿进行征集、梳理,录入心愿库。以村民中心和社区需求为导向,根据志愿者的服务能力、服务项目、服务时间、服务成效进行匹配、深度融合,实行常态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派遣服务机制。常态化派遣服务,已在全区103个村和66个社区铺开,以油画党旗、书法党章、科学实验等为内容的“快乐星期天”派遣活动1046场次,服务覆盖党员群众达5万多人次,切实寓政治教育于趣味活动之中。个性化派遣,如针对藤桥镇、山福镇空巢老人多、留守儿童多的实际,重点派遣党员医生上门服务、“留守儿童兴趣班”等服务活动,有效防止宗教活动向弱势群体渗透。

  3、建立科学有效管理评估机制。通过建立一系列管理评估机制,规范党员志愿者队伍管理。实施党员志愿者考核准入制度,经过两次考核,遴选出400余名专业性强、忠诚度高的党员志愿者,作为核心团队。实施志愿者激励机制,根据志愿者注册后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累计,将党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其星级评定的重要内容。设立志愿服务达人榜,每月对志愿者服务时间、成效进行评估,将当月服务之星进行上墙公示。定期举办志愿者聚会和各类团体活动,将党群中心打造成志愿者之家,凝聚、回报服务志愿者。

  (三)对基层带头人实现常态化、长效化教育,全力升级基层书记学院。

  书记学院采取小班化教学、开放性办学、高密度集中学习、互动式研讨,使其成为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和队伍素质能力整体提升的培训场所,提升基层带头人能力。

  1、设置针对性课程。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调研基层书记队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如在党务教育方面,将党员发展列为必修课,使书记掌握党员发展的规范化流程,把好党员入口关,又如在提高执行力方面设置“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中村干部应该发挥哪些作用、书记如何执行“五议两公开”制度等课程,提高其整体工作能力。

  2、创新培训方式。高频率轮训,书记学院每周开课一期,每期二天。自2014年探索运行以来,目前已开办了12期培训,对全区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实现了2轮次的覆盖。小班制教学,开班前书记学院确定听课人员的范围、结构及数量,人数均不超过40名,给书记们更多的学习、展示、交流机会。案例式授课,书记讲给书记听,指定优秀书记作为主讲人,让他们现身说法,开展教学互动。现场教学,带着书记到先进村开展调研学习,与优秀书记直接对话,比差距、找不足、明方向,强化其的主体意识。

  3、实时考核评价。严格日常管理,建立学籍档案管理制度,为每位书记建立学分卡,记录出勤、学习、考试、效果鉴定情况。每天考察学院的出勤情况,严格请假制度,若出现迟到、早退2次视为缺课1课时,每年无故缺席2次以上,向所在基层党组织进行通报,作为五星争创扣分依据。实行定期“机考”,对受训书记开展随堂考,考核成绩直接反馈至书记学院管理系统。考核结果反馈,对其出勤率进行排名,在鹿城党群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上公布,并作为“双述双评”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主要成效

  (一)多方位参与,党建格局由“固化封闭”向“兼容开放”转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基层党建工作面向社会开放,突破固化的单位组织结构,实行兼容开放的组织构架,才能更好地实现党组织自身的政治功能与历史使命。

  一在整合服务资源上,党群中心集聚了部门机关、城市社区、农村、企事业单位、学校、两新组织和社会热心人士等各类资源,社会组织及社会力量被纳进基层党建整体化大格局中来,突破了传统党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使得志愿服务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实现红色思想引领绿色公益行动。

  二在优化村居后备干部教育机制上,通过“梯队培养”项目,党群中心承接系列村(社区)后备干部沙龙、社会工作者培训等活动,实现社会组织外训、组织挂职压担培养和志愿者义务辅导相结合的村居干部培养机制,进一步提升和促进了村(社区)干部队伍的整体质量和梯队建设。

  三在创新组织设置模式上,根据当前各类行政组织、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的类型特征和属性,尝试构筑具有很强社会整合力的纵横结合的大网格组织体系,突破固化的单位组织结构,实现兼容开放的组织构架,在依托现有行政权力的基础上,更注重直接地面向社会,实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凝聚社会、治理社会的目标。

  (二)细化推进,党组织服务从“粗放型”向“个性化”转变。

  服务既是党组织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基本方式之一。党群中心根据群众的需求,充分运用和发挥和乐的专业化优势,使各项便民服务内容真正落地,更贴近实际、贴近需求的服务举措汇聚深厚人气。

  1、服务对象差别化。在服务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群众过程中,党群中心采取有区分、有差异的服务策略。服务党组织,注重帮助其实现各自领域的党建工作目标,如通过引导两新组织党组织开展“服务基层、回报社会”等系列活动,展现企业的社会价值。服务基本情况差异较大群众,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如对老年人、新居民子女分别开展创意手工作坊活动和关爱小候鸟等活动。服务党员,根据党员的自身特点和要求,为其量身定做服务活动。

  2、需求细分专业化。党群中心提供服务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从需求出发、做到专门专业。如,为老年痴呆患者提供“陪你回家”公益黄手环、为环卫工人众筹清凉大礼包和温暖大礼包、为被羁押未成年人举行“富心”计划等,受到党员群众普遍欢迎,社会效应显著。

  3、组织生活个性化。坚持个性策划,摒弃过去“格式化”的组织生活形式;坚持问题导向,调动党员群策群力为化解问题出谋划策;坚持开放式讨论,促使每一位党员都能在小范围里发表各自的意见,一改过去书记唱独角戏、党员缄口不言的局面。通过引导参与和支持特色组织生活,激发了党员活力,提升了党组织凝聚力,丰富和创造性地延伸了三会一课的内涵。

  4、流程管控最优化。由于党群中心项目化运行相对独立,环环相扣、节节相连的服务流程管控,既保证了开展党建工作“规定动作不走样”,也为主持运营的和乐创造了更多的空间来探索“自选动作”,进而更好地培育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点。

  (三)公益化互动,基层党员干部行为从“行政”向“志愿”转变。

  就现时期而言,增强公益性是党组织获得群众认同和社会公信的主要举措。鹿城区以公益化为轴心,紧密联系社会公共事务、公共管理以及公共利益来开展党建工作,更加注重群众利益,促使基层党员干部行为从“行政”走向“志愿”,在为民服务中赢得主动权。

  1、以人为本设置公益服务。党群中心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群众日常需求,也包括党员诉求,主要涉及“讲文明树新风”(如文体活动、医疗卫生等)、扶危济困(如救助生活困难群众、关爱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大型社会活动顺利进行开展(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党)、应急救援(交通疏散、设施抢修、心理安抚等)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针对不同情况,党群中心坚持从对象需求出发,设置“小而美”的志愿服务项目,组织不同类型的志愿者,切实解决了群众和党员的一些困难。

  2、在细节中体现为民。志愿服务不是强势对弱势的施舍,而是有与无的相互给予,党群中心对志愿者十分强调“自愿、无偿、博爱、平等”志愿精神,在做好细节中体现服务的真诚。如在为新居民儿童众筹铅笔和蛋糕券时,为了避免孩子受到施舍情绪的伤害,党群中心设计“铅笔花公益课”的形式,自然而然地把铅笔和蛋糕送给孩子们的手中。又如在公布微心愿图片时,细心地遮盖了需求人的姓名及隐私信息。党群中心优质、贴心的服务,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满足不同层次人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展示特长的愿望,增强人们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的社会责任意识,融洽了干群关系。

  3、形成党群良性互动。一方面,为了使更多的群众更方便地享受到公益服务,党群中心非常注重项目实施反馈与调整。如创意手工坊项目推出后,很受老人欢迎;但有人反映制作绢花、纸巾盒之类的活动不适合男性老人,党群中心及时调整,增加了木工制作等活动。又如,受群众启发,党群中心推出“誓言无声 手抄《党章》”书法大赛,寓教于乐,唤醒党员党章意识。另一方面,建立志愿者服务回馈制度。志愿者以其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经考核可晋级,晋级后可在志愿者学院免费选修若干新技能课程,学成后更好提供志愿服务,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打造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队伍。

  4、广泛接纳群众参与。坚持自愿参与和社会倡导相结合,既尊重人们的服务意愿,鼓励人们自主参与;尊重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又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进行适当的组织动员。如动员在职党员到社区为群众服务,党群中心凝聚了一批具有丰富党务经验的党员志愿者骨干,也吸引了一大批社会上不同单位、不同群体的群众志愿加入,不断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增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

  四、经验探讨

  实践证明,社会组织参与党建工作,不仅丰富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方式和内容,拓宽了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域和阵地,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且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汇集了多元力量。

  (一)党建社会化,有利于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社会组织扎根于群众中的,能够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把群众的诉求传递到党组织,为基层党组织有针对性的开展群众工作提供依据。社会组织具有志愿性、民间性、自治性等特点,其工作方式更易于群众接受,党的意志也可以通过他们以更加柔性的方式传递到社会成员。基层党建工作在很多领域,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撑,而社会组织在专业技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党建工作社会化,不是要以党的政治性来统合社会组织的社会性,而是要在遵循各自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而实现彼此之间的同频共振。

  (二)党建社会化,有助于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应该更多地体现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方面,一切工作都要从党员和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而不是从自己的良好愿望出发。事实上,由于政府对社会组织长期采取多监管、少扶持政策,造成行政管理与党建活动、服务能力与党员诉求的不平衡。通过社会组织广泛宣传政党理念和意识,借助社会组织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决民众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能够使服务型党组织的政治理念和政策措施都落实到实处,获得群众的普遍支持。

  (三)党建社会化,要注重发挥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积极作用。

  党员和党务工作者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党建工作社会化,无论以何种具体的方式开展工作,都要通过党员或者是党务工作者与工作对象沟通,通过党员或者党务工作者的示范引导作用来实现,才能取得群众的支持。党建工作社会化更要注重的是,要发挥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充分发挥那些由群众选举产生的党务工作者的积极作用,因为他们能够更好地与群众沟通,更容易获得群众的信任。

  (四)党建工作社会化,要坚持开放互动的工作方式。

  社会化的工作方式,就是要通过社会性的手段施加影响,发挥党组织的非权力影响力,吸引社会成员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使群众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贯彻党的各种决策,在无领导色彩的互动中实现党的领导。因此,工作方式上就必须强调协调与合作、间接领导、交流和说服,并且主要依靠党员的人格力量、社会评价、社会关系、情感交流等开展工作。这种开放互动的工作方式,能够增进党员和群众之间的亲近感,使群众更能从心理上接受党的政策和主张,主动向党组织靠拢,自愿以群众的名义来配合党完成组织任务。

  (五)党建工作社会化,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

  党建工作社会化,政府必须在在经费和环境的投入上加强引导。在环境上,要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自身优势,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社会资源,甚至是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环境,促进社会组织的正向功能的发挥。在经费上,要完善政策法规和经费保障,明确购买社会组织党建项目服务的方式,同时要采取适当方式为开展公益社会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公募性基金会和公民个人对社会公益活动进行资助,形成多渠道、社会化的筹资机制。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相关文章:

1.严肃组织生活创新范文精选多篇(一)

2.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心得体会范文

3.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言稿精选

4.基层党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优秀发言稿

5.基层干部管理创新范文精选五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