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202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七七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考点)

据悉,历史学和我们的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并列,组成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考点),欢迎参阅呀!

202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202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考点)1

1、背景

(1)《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清朝统治危机严重(“新政”和“预备立宪”)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壮大(根本原因)

(4)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和三民主义提出(思想准备)

(5)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成立(组织准备)

(6)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军事准备)

(7)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为武昌起义创造时机(直)

2、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1911.10.10)——湖北军政府成立——各省宣告独立3、辛亥革命的成果(1)《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1)背景:武昌起义成功,筹建南京临时政府

2)时间:1911年12月2日

3)内容:规定了政府的组织构成和职权划分原则

4)意义:①中国历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告废除封建帝制,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②是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法律依据

5)缺陷: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没有充分体现“三权分立”原则,对司法权的规定极为单薄

(2)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时间:1912年1月1日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1)目的:将民主理念转变为法律性文献;(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凯,以维护革命成果

2)《临时约法》对《组织大纲》进行的修订

①政府组织形式: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

②权力关系:扩大参议院权力与总统抗衡

③制宪:规定严格的修改宪法程序以防约法被破坏

3)《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①关于国家制度和主权(性质):“主权在民”原则;表

达了维护领土完整的国家意志“第三条中华民国领土

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和青海。”

②关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原则:“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③关于国家的政治体制:

a.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

b.行政权: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

c.司法权:法院行使

4)关于《临时约法》的性质: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5)历史地位①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规定“主权在民”的基本原则,并用法律方式赋予了国民民主权利,彻底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直接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方向

③促进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宪政运动及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6)历史局限性

①对实现人民的基本权利以及维护责任内阁制缺乏相应的制度措施进行确实的保障,以致约法成为一纸空文。

②现实需要的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人治主义色彩,损害了立宪的严肃性

4、辛亥革命的结局和意义

(1)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历史意义:它是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__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失败原因:

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③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④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⑤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5、教训:辛亥革命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出路6、为什么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因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他们为对象:

①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资本的控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②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③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7、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成功因素)

①帝国主义的支持,对南京临时政府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

②国内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

③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软弱妥协

④袁世凯个人的权术和阴谋如指使段祺瑞等采取逼宫、宣布共和等行为。

202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考点)2

1.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1)外交方针与政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含义、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内涵、意义。(2)重大外交活动: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意义)、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亚非会议。

(1)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建国之初,中国面对当时阵垒分明、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决定在执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中遵循三个基本方针:“另起炉灶”,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一边倒”,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扫干净后再与它建立外交关系。为此,中国首先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积极争取同周边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并参加了的亚非会议。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提出并确立了处理国与国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基本准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五个方面是完整的辩证的统一,其实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权利,促进人类的和平与进步。它成为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不断发展的主要保证。因此,考纲以“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作为引子,其立意则在于通过了解这些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这一考点复习的重点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间、标志、原因、意义。(2)中美关系正常化:背景、经过、影响。(3)中日建交:背景、经过、意义。(4)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这一考点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命题的重点地区,因此复习既要注意细节。又要关注宏观。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外交进行重大调整并取得突破性成就的时期。这突出表现在: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之间的坚冰开始打破;同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改善,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三件大事,对中国之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也为国际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了解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其过程,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其对中外关系发展变化的意义,自然就成为这一考点复习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

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它国际组织的活动;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凋整(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表现为不结盟)、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及其意义。

本考点两种教材有差异。相同的内容有:新时期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表现为不结盟;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因此复习的重点要放在这些相同知识的理解、认识上。

202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考点)3

一.知识归纳

(一)大纲版

1.先秦: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按爵位;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地主阶级改革才重视按军功授爵。(标准从爵位到军功)

2.秦汉: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分察举(自下向上推荐)和皇帝征召(自上向下招聘)等,先重“孝廉”,德才皆备,到东汉时注重门第族望,世家大族形成。(标准从才能到门第)

3.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按照“中正”所评品级决定官员奖惩,反映了世家大族(士族地主)的垄断地位。(标准为门第)

4.隋唐: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产生了科举制。隋文帝时分科考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唐太宗时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科举制意义:打击门阀势力;扩大官吏来源;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积极作用为主)

5.宋元:北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大增;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不考诗赋,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试成绩好的可直接授官。(特点:更严密;人数增;更实用)

6.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限制,为君主专制培养了忠顺奴才,但严重制约了中国科技、思想的发展。(消极作用为主)

(二)新课标版

从汉到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主要实行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3)隋唐:实行科举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4)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5)科举制的影响: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③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二.规律小结

1.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经历了爵位—军功—才能—品第—才能—忠顺的变化,其核心是为奴隶主阶级或地主阶级统治者选拔维护统治的人才。

2.应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看待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如察举制在西汉和东汉时的不同情况;科举制由隋朝产生直到明清,其内容与作用都有很大的变化。

三.热点冷点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具体内容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规律、不同时代不同选官制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这是高考的冷点。

四.高考题例

01.(2004江苏历史2)下列政治举措中,不属于汉武帝时代的是

A.实行刺史制度B,设置西域都护

C.实行察举制D.颁布“推恩令”

02.(2003春季文综12)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门第限制B.削弱了皇权

C.有利于选拔人才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03.(2003江苏历史5)科举制在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北宋创立了

A、武举B、殿试C、糊名法D、进士科

04.(2006江苏历史5)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某些变化。主要表现为

A.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B.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C.首创了武举和殿试D.在考试方法上开始旁行糊名法

05.(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1)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06.(2009年上海历史5)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07.(2007重庆文综37)(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古之取士皆于学校,故首先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以有为于世。自先王之泽竭,教养之无所本,士虽有美材而无学校友以成就之,以议者之所患也。今欲追复古制以革其弊……以俟(等待)朝廷兴建学校。(王安石《临川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原因,(2分)概括其教育改革措施的特征。(6分)

08.(2008全国文综Ⅰ卷37题第(1)、(2)问)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二试三试

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为盛焉”?(6分)

(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10分)

高考题例答案及解析:

01.B西域都护是汉宣帝时设立。

02.B应是强化了皇权。

03.C糊名法是北宋科举中防舞弊的办法。

04.B熟悉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

05.C史实方面科举制的产生和八股取士的时间都表述错误;评价方面太片面。

06.D熟悉隋朝以来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明确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07.

答案要点:

(结合变法的背景)原因:当时的教育不利于培养人才,舆论不利于变法。

(结合变法中教育措施的内容思考)特征:注重改革教育内容,培养实用性人才;扩大了选官途径。

08.

答案要点:

(1)(对比明经科和进士科的考查重点)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2)(从选拔方式和范围思考)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

五.新题预测

01.中国古代官吏选拔标准有一个由世袭—功劳—道德—门第一才学的变化过程。其中实现选择标准由家族世袭到功劳大小的变化的时期是B

A.西周B.战国C.魏晋D.隋唐

02.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诏曰“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剌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这说明B

A.隋朝科举制度正式形成B.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C.隋朝科举制度已经较为完善D.隋朝参加科举的官员身份很低

03.西方学者称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古好的制度”。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C

A.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将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C.利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各级官吏,有利于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

D.营造了尊师重教、勤奋学习的社会氛围

04.今天的高考制度借鉴了古代科举制中的D

①通过考试选拔人才②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

③采用密封卷阅卷的方式④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05.明代后期一位来自苏州的考生,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位考生可能经历下列哪一事件?B

A.该生通过乡试后,即获准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B.在茶馆里,该生听北京居民议论着官军与倭寇的战事

C.该生在书肆里见到刚出版的《海国图志》

D.为了准备法律判例的考试,该生努力背诵《大明律》

06.史学家钱穆评价科举制“乃一种直接的民权,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权”。这句话说明科举制的意义在于C

A.削弱了中央集权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D.使“学而优则仕”由理想变为现实

202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考点)4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

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

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

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意义?

(1)定义:指全国的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执行中央政令。

(2)特点:官僚机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终使高统治权集皇帝于一身。

(3)意义:

(A)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历代统治者都要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的独立。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中央和君主的绝对权利。

功:(1)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1)大兴土木,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

(修长城、郦山陵、阿房宫)

(2)刑法严苛,赋税沉重,__而亡

(3)思想专制,焚书坑儒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不同点?

1、基础并不同: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一个按地域划分。

2、权利不同:一个是世袭,地方的小王国,一个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没有封地有俸禄

3、作用不同:一个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一个能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原因和过程:

原因:皇帝为__统治历代都采取削弱相权,分化相权直至废除宰相的方法,以实现君主专制。

汉武帝——频繁更换宰相,用“中朝”对抗“外朝”

唐朝——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

宋代——参知政事,继续分散相权

明代——废宰相,权分六部

清朝——军机处(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评价康熙

1、西南——平定“三藩”之乱

2、东南——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3、西北——平定噶尔丹叛乱

4、东北——收复雅克萨之战,签定《尼布楚条约》

5、汉化政策,

6、加强蒙藏民族团结

评价唐太宗

1、政治上: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民族关系上: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3、对外关系上: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

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个人品质上: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太宗的评价的采分点

1、政治上:纳谏、用人、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2、经济上:休养生息政策、均田制、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存百姓”思想、

3、思想上:民本思想、慎用刑法、《唐律》的原则

4、民族关系:“战而后和”策略、“羁縻府州”设置、安西都护府、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民族团结政策

5、对外关系:开放政策、大都会、鸿胪寺卿、玄奘取经、兼收并蓄方针、对日本朝鲜影响

科举制的“利”

1、政治上: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2、教育上:促进了教育发展,尤其是文学的发展

3、社会风尚: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202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考点)5

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中国第—部诗歌总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3)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2、唐诗

(1)唐诗繁荣的原因:

a唐朝文明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b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2)代表人物及作品:

a初唐的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b盛唐诗人:

高适的“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岑参的“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都洋溢着豪迈的气概;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富于诗情画意。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c中唐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